「求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現在的岳雲鵬身為郭德綱得意弟子,紅得不得了,但他曾在節目中哭訴自己年輕時候打工被欺負的事。

當時岳雲鵬在飯店打工,因為一點小事就被客人罵了兩三個小時,什麼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這事讓岳雲鵬委屈了很多年,由於積怨太深,以至於被問現在會不會原諒那個人的時候,岳雲鵬抹著眼淚說,我還恨他,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他。

這種滔天恨意,讓人毛骨悚然。

究竟被傷到什麼程度才會讓一個人有這麼大的怨氣,而且這種怨氣無論怎麼樣都不能洗刷乾淨,哪怕這個人已經不在人世。

這種恨意和怨氣想起來讓人覺得十分恐怖,打個比方,如果在荒郊野外,當年的客人車子壞了,在寒夜裡瑟瑟發抖,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恰好岳雲鵬開車路過,你說小嶽嶽是救他不救?

「求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

古人這句話是非常有內涵的。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莫欺少年窮啊。

但話雖然是如此講,可真正能夠做到的人畢竟稀有,我們都是這樣的俗人:只願錦上添花,不願雪中送炭。

實際上,「邀千人之歡」的效益(原諒我用這個功利性的詞)是很少的,錦上添花嘛,都是隨便玩玩而已,人家也不稀罕你邀歡不是?

而「釋一人之怨」就不同了,這個深刻太多,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就是不釋怨的危害了。

我曾看過一個黑社會的電影,裡面的黑老大仗勢欺人,做了不少壞事,正在他雄霸一方的時候,被他仇家的兒子一槍打死了,所以說一入黑道很難全身而退,《笑傲江湖》里的劉正風想金盆洗手,卻被滅了滿門,就是江湖易進難出的道理了。

至於「求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辱」,看看這兩年的東哥就知道了,飯局之前的大強子有多風光啊,現在呢,被一個女學生折騰得灰頭土臉,大佬的飯局還好去參加嗎,丟不起這個人啊。

雖然如此,人還是要學會更新自己,更新很痛苦,但不如此靈魂就會凋零。

曼德拉在走出監獄大門的時候,就告訴自己,如果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他將仍在獄中,此前曾百般折辱過他的獄卒,他都是選擇了原諒。

我們普通人可沒有這樣的博大胸懷,但我們一輩子遇到的羞辱、難堪也是一點不少。

就像昨天我曾說過的那個親戚,在他窮困潦倒的時候,親朋好友都是瞧不起他,但在他發達之後,親戚朋友都來找他沾光。

其實,這種情況如果從整體去看,所謂世態炎涼,一冷一熱,不過都是人之常情而已。

我看一個網友說起過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有一年家裡做生意失敗,賠光了本錢,不巧正趕上他要去念大學,他媽媽就去找親戚借錢,結果晚上回家臉色鐵青,沒有一個親戚願意借錢給他們。

沒辦法,父母只好賣掉了唯一的房子,搬到了外地討生活,經過多年打拚終於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因為背負家裡的太多期望,他在學校用功讀書,畢業後進了一個很好的工作單位,在大城市買房買車,生活事業風生水起。

這時候老家的親戚都開始重新來往,有個親戚過年去他家,還對他說以後有什麼困難儘管找他,他笑笑不說話,他說自己對這些嘴臉已經是平常心看待了。

說也奇怪,原來他還經常在心裡發狠,以後發達了要怎麼報復那些勢利眼的親戚,但真等他發達了,卻又雲淡風輕、不在乎了。

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有了高度,因為他和對方的層次差距已經足夠大了,天上的蒼鷹從來不會對地上的螞蟻有多在意的事吧?

人生就是這樣,很多問題要麼是因為自己太弱,要麼就是因為高度不夠,站在5000米高山的人看到的東西和山腳下的人看到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

這個世界是強者的樂園。

而真正的強者從不會報復弱者,哪怕他曾被這個弱者欺侮過,相反強者會對弱者產生一種悲憫心,會理解他、體諒他的苦楚。

不然,韓信為什麼會大度諒解讓他有胯下之辱的無賴?

實際上,我覺得慈悲為懷其實就是成全彼此。

原諒傷害是一種,給別人一個道歉的機會也是一種,另外就是如果你有恩於人,還要有讓人有報答的機會。

在山東臨沂有個地方名吃叫「糝」,這是臨沂人最愛吃的早餐之一,其來歷就是源於書法家王羲之。

據說東晉時候有對夫妻逃難倒王羲之家附近,因王羲之對其有恩,在王羲之得病的時候就燉了一鍋母雞湯,裡面放了一些作料,結果燉得時間太長,雞湯都熬成了有些粘稠的灰糊糊,王羲之不忍拂了他們的好意,就試著喝了幾口,不想十分美味,喝了一碗後渾身出汗,病就好了。

大喜之下,王羲之就為其取名為「糝」。

有時候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的人往往是因為高度不夠,修養不夠,虧他們自賣自誇,自以為是恩怨分明。

有些人的人生態度就是萬事不求人,自己不去求人,也不想讓別人求他,很多人都以此為傲,說自己從不欠人情。

這樣的人從來做不來大事業。

道理很簡單,你是把自己站在峰尖上了,哪裡還有別人的立身之地?

做大事的人都是難得糊塗,慈悲為懷,高情商的表現就是懂得人和人的關係是互相麻煩出來的,你要去幫助別人,更重要的是要善於讓別人找你幫忙,哪怕你自己就能做到,不需要別人幫忙。

換句話說,要給人以錦上添花的機會,這其實是厚德載物的體現,而只讓人求己其實是格局太小。

不然你光幫助別人,別人受了你的恩卻無以報答,這不是讓人家心裡難受嘛,等到恩大如仇就不好了。所以,你要給別人一個心理滿足的機會。

讓別人報恩和原諒別人都是有智慧、有格局的體現。

做人,要洞察人性的規律,無論是恩還是怨,能夠化解的才是高人,化解恩怨就是化解因果啊。

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就是給自己留有餘地。


推薦閱讀:

三十而立 我想活著。
人世間的痛苦,都有一個相似之處
有追求的人12
女人對你「沒意思」了,會有這6大表現,別再傻傻付出了
美好的旅行

TAG:人生 | 人生意義 | 人生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