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烏蘇啤酒與幼稚的喝酒觀

我喝過烏蘇啤酒。

不好喝,這便是我關於這款啤酒全部的評價。

其實我覺得一款啤酒不好喝,沒什麼好說的。像烏蘇一樣不好喝, 或者是比它更難喝的啤酒,國內有之,國外也有之。烏蘇啤酒,就是新疆地區的烏蘇市產的啤酒,和南京的金陵啤酒、廣州的珠江啤酒等等沒有什麼區別,是地域性極強的啤酒,考慮到新疆地區常年沒有文化輸出,它應該只能在本地流行,最終逃不過被大型啤酒集團兼并的命運。(沒錯,就像我剛才說的那兩個啤酒廠一樣,而我的老家是蕪湖,本土的大江啤酒已經成為歷史。)

但就是這款本應該只在新疆地區流行的地域啤酒,這兩年卻火了。甚至被冠上了「奪命大烏蘇」的名號。

為啥子叫「奪命大烏蘇」呢?因為這啤酒跟其他啤酒比起來,醉得更快,很多人在擼串的時候大喝烏蘇,一不留神就被「放倒」了。所以就有這樣的名號。

可烏蘇啤酒的酒精度也並沒有鶴立雞群,容易醉是為啥?我們知道,啤酒是需要靠酵母發酵得到酒精的,可酵母可不會完全聽命於我們。為了讓發酵過程穩定、高效,不產出我們不想要的副產物(對,我說的就是甲醇、乙二醇、丙醇等這些產物,在釀酒學上這些統稱為雜醇),嚴格控制發酵時的溫度、時間、發酵麥汁的酸鹼等等參數都是非常必要的。雖然我們不能完全保證這些東西不會出現在成品啤酒中,但不僅是國家標準還是每個酒廠的工藝目標,都是儘可能地減少這些產物在啤酒里的份量。

和乙醇不同,人們對甲醇在內的其他雜醇十分敏感,儘管中毒的樣子和乙醇很接近,但實際上是雜醇會讓人醉得更快。沒錯,烏蘇啤酒是因為釀造水平偏低,相較於其他啤酒雜醇更多,這便是它更容易醉,成為所謂「奪命大烏蘇」的原因。而真論及口味,這款「烏蘇啤酒」也毫無亮點可言。


其實我無意貶低烏蘇啤酒,就像文章之前開頭說的,比它好喝的多了去,比它難喝的也多了去。甚至就像大家一直了解的那樣,作為一個從業者,我的店子甚至不銷售啤酒,完完全全的「與女無瓜」。但說這些為的是個啥?

烏蘇啤酒為何走紅?就因為它「放倒」人比較快嗎?

人喝酒,要麼是功能性的,要麼是欣賞性的。如果是功能性的,論及「什麼酒能在安全範圍內最有效地讓人進入微醺狀態」,我首推高品質的伏特加。貴不過超市百餘塊一瓶的斯米諾黑牌,一斤半40度,不管你是兌還是純喝(如果你兌果汁,甚至可以買紅牌,便宜得很),暈得快穩准狠,高品質的蒸餾和過濾工藝讓你口不幹舌不燥,第二天起床又是條好漢。

要麼,就是欣賞性的,你愛啤酒,就不說那些花花綠綠容易踩雷的精釀,老牌的德國、比利時啤酒哪一款不是扛把子?不是啤酒界的「身經百戰,見得多了」?倘若不局限於啤酒,那好喝的太多了,多到總有一款適合你。

實際上,我們很快就能明白,大眾熱衷於「奪命大烏蘇」,真正的目的並非啤酒的口味,而是它的功效:不知不覺地讓人醉。

小時候我便領教過中國式勸酒的威力,時至今日,我也屢見不鮮,工作在酒吧街區的我,每日的嘔吐物已然是常態。

就像初中生才需要用多餘的酒精來證明自己一樣。大多數中國人對酒的理解還停留在幼稚的層面。

官場與應酬的局面並不會出現大烏蘇,而在我的店裡,最常見的點單要求也是朋友起鬨般的「讓他回不了家」或「讓他倒下」這樣的內容。


我是個酒販子,沒錯,就是你們嘴裡那些「高端」的酒販子。

在我自己的店裡,單一麥芽一字排開,各種小產區葡萄酒都呆在酒櫃里等著有緣人開啟它們。我一直以來以「幫助大家喝好一點,喝少一點」為己任。

但說實在的,倘若在這麼一個起鬨且幼稚的基調下。我們到底如何去引導客戶了解酒類世界的美好與豐富,恐怕是在緣木求魚。

倘若我們的喝酒觀,還停留在「生命之水」、「奪命大烏蘇」、「失身酒」這樣的爆款身上的時候。我們天天掛在口上的引導顧客、消費升級顯然不過是批了層皮的市場競爭罷了。

到底,我們和在迪廳拿假芝華士兌康師傅綠茶的營銷小夥子們,又有什麼區別呢?就因為你手上抓的是Macallan,是Yamazaki, 是Chateau Beychevelle或者用Hendricks製作的黃瓜金湯力嗎?


推薦閱讀:

有什麼烈酒酒便宜又好喝好下咽的,除了白酒?
傳成酒械:白酒的制曲工藝!
幾經易手,武陵酒是否能再創輝煌?
賴茅傳承藍和賴茅傳承棕,哪款酒好喝呢?
瀘州老窖特曲

TAG:啤酒 | 酒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