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讓人變得整潔,生活變得有條理的好習慣?

都說整潔是一種習慣,那麼這些習慣是什麼呢?你是如何養成這些習慣的呢?


首先呢...

你必須具備兩個輕微 :輕微的潔癖和輕微的強迫症,程度以不影響他人為主。

基於以上的兩項能力後,從初級階段開始。當你身處自己喜歡的環境,比如我在我的樂器房,手工房,遊戲房等環境下,我就要求很苛刻。具體表現比如:不能有肉眼可見的灰塵;工具、管線、不許凌亂;腳底必有一個廢物簍。這樣我才能有一個平常的心態來開始我的玩耍/撫琴/造物等工作。

中級階段那就是床鋪被子床頭櫃必須要清楚,不然就很不舒服。(是的你沒有看錯,答主對睡覺環境要求真的不高,興趣愛好比吃飯睡覺重要)

高級階段就是我居住的房子,每個房間功能明確,所有東西分類存放,不能隨意擺放。甚至連隨手雜物區我都有固定區域,冰箱里的東西井井有條。

到最後,你就具備了整潔且高效的收納習慣。有人問你某物在哪裡,你可以直接用語言清晰的描述出物品所在,而不是「你等等我找找」。

好習慣,並非是嚴格自律每時每刻必須放回原位,人有三急的時候你還在規規矩矩脫鞋放好放鑰匙我保證你能拉一褲子。

而是你對凌亂的程度容忍度很低,整理的頻率比較高,整理的有智慧且高效。

終極形態就是:任何一個環境,都會因為有你的出手,都變得井井有條,規整有序。

以上....

p.s. 推薦一些好工具:自帶標籤的收納箱、束線器、捆線器(這倆用途不一樣),燕尾夾,文件袋(各有妙用)


說的都不錯。

我有一個強迫症小tip,專門針對家裡有亂扔亂放東西的傢伙,供參考:

買一批宜家的塑料盒子,大中小三種,各十個。尤其家裡有孩子的,無論幹什麼事情,都要有至少一個盒子伴隨,人離開,所有東西,廢物都必須在盒子里。大人也一樣,衣服,襪子,工具,正在看的書籍,紙筆等等,都要放在盒子里。

除非正在進行中的行為,其他時間嚴禁任何東西細小東西放在桌面上,地板上,椅子上。

發現有直接放桌面,地面的細小東西,沒收,花錢來贖。

佔用的盒子多了?把裡面的東西合併或扔掉。


找個靠譜的女票吧,生活質量絕對會提升一大截!


首先哪些習慣呢?

1.每次拿了東西都要放回去,絕對不能順手一丟,一定要剋制住不能用完了就不管了。

2.東西放哪裡最好固定,要記住了。

3.注重時間規劃,這樣會讓你的生活井井有條,變成一個有條理的人,進而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包括日常整潔。

4.隔一段時間大清洗一次,該扔掉的別心軟。

5.為了確定該扔的東西,你不妨先觀察一下那些你不捨得扔掉的以為有用的東西,你真的用了沒。

然後怎麼養成呢?

2會助益1,為了養成這個習慣,每天記錄一下自己的表現,把這個事當個事,放心上,總會有改善,3呢,要求高些,建議從長計議,4.5呢懷有一點好奇,研究下自己的行為,看看這方面,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自己啊。

絞盡了腦汁兒,目前就醬。

Thank you for reading!


哈哈哈知乎首答 也算是突破自己的舒適區了(每天突破一個舒適區也是我每天的一個小目標)

第一項

我覺得每天寫日記是我一個很好的習慣,我的日記包括:

一:今日指標是否完成(是否完成昨天安排 飲食 計步 玩手機時間 坐姿等,也會不定期增加其他指標)

二:今日日記:記一些流水賬,每天幹了什麼,去哪玩,心情等等。還有對今天上的每節課的簡單的自我評價。

三:明日安排:寫明天一定要乾的事。

第二項

每星期天:整理除自己周圍(斷舍離 宿舍大掃除 消毒毛巾 筷子勺子等日常用品 曬被子枕頭等等

整理自己:剪劉海 指甲,反省自己一周乾的事

第三項

理財:要想在大學有計劃的花錢,而不是隨便花,我會:

讓爸媽提前給我一個學期的生活費存在銀行卡上,自己再轉錢分別到微信 支付寶里

微信的錢:充飯卡 洗澡 及一些校內小賣部的花費 團費

支付寶:校外花費 網購 地鐵等交通費用

銀行卡里的錢:微眾

~~

對於學習方面,唉 作為一個一般一本大學的大一大學生,學習時間安排的不好啊啊啊,偏題一下 一定要注意安全,還有多打電話 發微信給爸爸媽媽,雖然我覺得自己在這一點上做的不夠好

立個flag:每天給爸爸媽媽發一條信息 關於提醒他們注意身體的,還有多給奶奶打電話,別到時候子欲養而親不待,到時後悔也沒用了啊。

還有上面的規劃我也是沒完成太多的,寫這個也是鞭策自己儘力做到鴨

最後 希望自己越來越好。


推薦閱讀:

關於個人提升的底層邏輯
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聽話
人一輩子有哪些工作是值得做,對自身提高很有價值的?
2019年我想做只白天鵝

TAG:生活習慣 | 自我提升 | 收納 | 個人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