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福慧雙修。(轉載)

原來這才是真正的福慧雙修。(轉載)

什麼是福慧雙修?

福慧雙修,原指福德和智慧都達到至善的境地,現指有福氣又聰敏。

語出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菩薩為行,福慧雙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福慧,就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佛陀兩足尊,就是智慧資糧圓滿具足,福德資糧圓滿具足,於智慧上增長,於福德上積聚,就是福慧雙修。

從六度中福慧雙修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是佛教的六度法門,「度」梵語是「Pāramitā 波羅蜜多」,字義是「到彼岸」,就是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覺悟的彼岸。

六度,就是六個渡到彼岸的殊勝妙法

六度,在我們聞思修佛法的過程中,無時無處不在。如果用心去領悟,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將成為修行的殊勝對境。

將佛法的六度濃縮起來,一個是善巧(慈悲),一個是智慧。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屬於慈悲的部分;智慧,可以讓我們理解勝義空性境界,圓滿所有的善巧,又稱為「般若」。

前五度的善巧,可以累積福德方面的資糧;依靠六度中的智慧,可以累積智慧方面的資糧。

一切如來具足圓滿悲智雙運,而我們現在的能力有限,所能涉及的範圍也有限,但是從點點滴滴中實修六度,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福慧雙修」。

「福慧雙修」是佛教的根本教法

如《涅槃經》卷27云:「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薩具足如是二種莊嚴者,則知佛性。」

《華嚴五教章》卷二云:「此終教中論其實行,從初發意即福慧雙修,故成佛時無別修也。」

太虛大師在《人生佛教》中也曾經指出:「真正所謂成佛,必具二要素:一智慧,以智慧力故,體察諦理斷諸煩惱。二福德,以福德力故,莊嚴國土,潔凈身心。佛之所以成佛,即由此二力圓滿無缺故。」

佛教之「福慧雙修」蘊含著極其深刻的人生智慧,無論是對世俗人生還是尋求解脫、超越者,都有很多啟發之處。

「福慧雙修」有權有實

所謂「權」即權宜之義,指為時之需所設之方便;所謂「實」,即「真實不虛」之義,系指永久不變之究極真實。

「福慧雙修」之「權法」,指的是佛教對於世間的財富與智慧亦持有一種肯定態度,因為這是屬於「世間」善法之一。

但其「實法」,是在出世之「福慧」,以及其實踐「六度萬行」上。對於世間「福慧」之肯定,如《善生經》中佛陀對善生之教誡云:

「積財從小起,如蜂集眾花。財寶日滋息,至終無損耗。一食知知足,二修業匆怠,三當先儲積,以擬於空乏,四耕田商賈,澤地而置牧,五當起塔廟,六立僧房舍。

在家勤六業,善修勿失時。如是修業者,則家無損減。財寶日滋長,如海吞眾流。」

分析這段經文可以看出,對於世間財富之獲得,佛陀建議用一種合理合法、勤懇積極的態度與方式去獲得財富。

這種「智慧」在《雜阿含經》(經48)中又稱為「黠慧」,而對於財富之守護,佛陀也提出了很多建議,如「不信姦邪人,及諸慳吝者」等,儘管謀財方式古今迥異,其精神實質還是一樣的。

但世間這「福慧」是「有漏」的,除了能給生活帶來些許便利外,並不能解決真正的人生問題。

按照佛教的說法,人由於煩惱所生之過失、苦果,而在迷妄世界中流轉小停,難以脫離生死苦海,此為人生之根本問題。欲解決此問題,「福慧雙修」之權法是力所不逮的。

「福慧雙修」有先有後

就世間與出世間的福慧而言,應是「世間」為先

《大般若經》中認為,如果一個人世間福慧不夠,那麼出世間的福慧更是無法企及的,更無法領略佛法般若的真實意義:「有愚痴人為魔所使,未種善根,福慧薄劣。」

故佛教有「修道資糧」一說,因為世間的「福慧」是成就出世間「道業」的必要條件與基礎。

這就提醒我們,如果只是志存「超越」、「解脫」,而不顧世間善法的修行,那就是「地基」沒有打好,恐怕也不太容易取得出世間的成就。

就「福慧」自身修習順序而言,則應該是「福」先。

關於「福慧」積累,佛教有「六度」之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六度」針對的是不同方面,但其順序卻是不容紊亂的,即先由「布施」、「持戒」入手「修行」。

蓋「布施」、「持戒」通乎「世間」、「出世間」,前者是一種「積極」的利他行為,後者則是一種「消極」的利他行為。從此入手,如爬樓梯,如登高山,拾級而上,方能成就智慧。

另外如在《佛說吉祥經》中,佛陀提出的忠告也是先從「遠避愚痴者、親近智慧人」入手漸次談到「居住適宜地」、「廣學長技藝」、「善能養父母」、「幫助眾親眷」、

「邪行須禁止」等世間善法,進而進入「參訪眾沙門、適時論信仰」、「克己凈生活、覺知四聖諦」、「了悟於涅槃、世事不動搖」的出世間「福慧」善法。

從這點上來看,佛教是重「實行」而非「玄想」、重「利世」而非僅「自利」、重漸次修行而非一蹴而就、躐等而行的。

「福慧成就」有主有次

無論是世間福慧還是出世間福慧,都是以「智慧」為主導的。「出世間福慧」講究「空慧」,「世間福慧」講究「黠慧」。

後者要以種種善巧方便帶來財富的積累。從相關經典看,佛教是反對通過種種不正當手段一夜暴富的,所以屢屢勸人要有「營生之業」,要「始學功巧業」。

即便是想要成就世間的「福業」,那也必須遵循「正道」才可以,否則只是成就「財業」,自己並不能享受此財富帶來的「福報」、 生活的便利、社會的聲譽等。

遵循「正道」求財需要智慧抉擇,其實質終究是和出世間的「福慧」一樣,都是以成就無偏無執之利他道德行為歸宿的。

特別是在積累了一定的世間「福業」之後,如果不以佛教提倡的出世間智慧為主導,不以精神、道德之追求為終極,則鮮有不驕奢淫逸、敗德喪家者,這大概是古今中外的通例。


推薦閱讀:

現實的鄉村佛教現狀
宏圓法師: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比丘記事:靠什麼才能真正把事情辦好
我們的那點信仰史
佛說:貪著美食,多食過飽,易墮惡道!

TAG: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