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住法身,勿住空忍

不住法身,勿住空忍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法身無相,應物而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初證法身者,易住清凈法身,未至「隨緣起妙用,任運自在行」之境。所以,更須上上升進,直至「十方世界,儘是自己」之境,方為究竟。香嚴禪師舉一公案,恰顯「不住法身,勿住空忍」之義。

一日謂眾曰:如人在千尺懸崖,口銜樹枝,腳無所蹋,手無所攀。忽有人問:如何是西來意?若開口答,即喪身失命。若不答,又違他所問:當恁么時,作么生?時有招上座出曰:上樹時即不問,未上樹時如何?師笑而已。(《景德傳燈錄》卷十一,〈香嚴智閑禪師〉。T51, p0284b。)

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五燈會元》卷四,〈長沙景岑禪師〉。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208頁。)「人在千尺懸崖,口銜樹枝,腳無所蹋,手無所攀」,與「百尺竿頭住的人」同屬一類,皆屬著在「一點」上而不得自在的人。此時,須是打破此「一點」,省得自己面。何是自己面?答曰:自己面,不是別的物,正是這朗照十方的妙明真心。香嚴智閑說:「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亦無。」卓錐之地亦不著,隨緣任運本色人。試觀學佛人,皆有聖情執之階段。若能一心在佛上,更無第二心,與百尺竿頭——執著於一點,更有什麼區別?所以說,初心受教,哪怕是依教奉行毫無疏漏,亦依然不是佛教的歸宗第一義。佛教的歸宗第一義,須是打破一切執著,方可得見。打破一切執著,先須著於「一點」,然後,再打破此「一點」,方至「有無全收,一塵不染」的境地。

學道之人多著空,亦屬背道而馳,未證全體大用。仰山勘辨第一座,第一座落於「不見」,仰山所不許。

師(仰山)謂第一坐曰: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作么生?

對曰:正恁么時,是某甲放身命處。(按:一念不生不是禪,禪是「生生不息、滅滅不已」的真如實相。諸人還在自己的當下見得么?理路尋得皆不是,根塵脫落方是真。)

師曰:何不問老僧?

對曰:正恁么時,不見有和尚。(按:依然落空亡。)

師曰:扶吾教不起。(《景德傳燈錄》卷十一,〈仰山慧寂禪師〉。T51, p0283a。)

仰山問第一座,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作么生?首座卻說:一念不生時,是某甲放身命處。首座如此答話,大有錯處。不思善,不思惡,一念不生,豈能是放身命處?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說法,又何嘗一念不生來?又何嘗說著一字來?《金剛經》言:「勿謂如來有所說法,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試問:何謂謗佛?答曰:背覺合塵,即為謗佛;棄本逐末,即為謗佛。謗佛即「棄本逐末,背覺合塵」之異稱。謗佛,不是謗他釋迦,而是迷卻自家真性。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豈能含糊不清、顢頇籠統?仰山問第一座:既然不知,何不問老僧?第一座曰:不見有和尚。第一座之見解,依然落在「不見」里。和尚色相,歷歷當前,卻言「不見有和尚。」所以仰山曰:落在空無一物里,「扶吾教不起。」

不思善,不思惡,正恁么時,只是方便入處,卻不是「放身命處」。一念不生是靜相,心念起時是動相,動靜兩相皆屬相,一心含廓無有餘。永嘉大師亦云:「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永嘉證道歌》。T48, p0396b。)若能會得「說默同時、取捨同時、即離同時」的義,方知「諸菩薩滔滔未曾說,維摩緘口聲歷歷。」

師(隱峰禪師)後到溈山,於上座頭解放衣缽。溈山聞師叔到,先具威儀下堂內。師見來,便倒作睡勢。溈山便歸方丈。師乃發去。少間,溈山問侍者:師叔在否?對云:已去也。溈山云:去時有什麼言語?對云:無言語。溈山云:莫道無言語,其聲如雷。(《景德傳燈錄》卷八,〈五台山隱峰禪師〉。T51, p0259b。)

隱峰未曾開口道,為什麼溈山卻說「其聲如雷?」答曰:隱峰若開口,則有聲之動相;隱峰若緘默,則有聲之靜相。若亦不聞隱峰「無聲之聲」,何以知得他無言語?分明是已聞他「無聲之聲」。既然已聞,何以說隱峰無言語?既然已聞,何不返觀此「聞聲的人」?若能悟得此「聞聲的人」,即是禪宗的明心見性,亦禪宗的根本意旨所在。

溈仰宗之禪法,親承百丈懷海;百丈懷海之禪法,親承馬祖道一。師徒相傳,心心不異,代代相授,氣勢遞減。馬祖道一有大氣勢,馬祖一踏,水老頓悟;馬祖一喝,百丈知歸;馬祖一拶,龐蘊盡納;馬祖一喚,汾州悟玄。馬祖普說,借教說禪,當機開示,未離純禪。溈仰宗的禪法宗旨,雖然不別於馬祖,然而,溈仰宗的禪風,卻漸漸遠離「純樸」,大興「饒路葛藤,隱晦禪話」,上堂開示與禪機問答,猶如作迷藏一般,全無「直心直說,乾淨利落」之處。


推薦閱讀:

有關李一的興廢
信心銘(禪宗三祖僧璨著)轉
六 禪宗的五家七派
藏識|禪宗的思想與風範(一)——禪宗與禪定
盧理湘:張三丰《參禪歌》新注

TAG:佛教 | 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