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情商比智商低嗎?


情商沒有衡量標準,情商更沒法根智商比。

學霸為什麼顯得高冷,喜歡挖苦別人?因為如果兩個人知識水平不在一個檔次,討論起問題來非常麻煩。一個覺得根本不能理解,一個覺得這麼簡單。


人家只是懶得陪你玩。


總的來說,一個優秀的人他各方面都優秀。


情商這個概念,是智商高的人編出來騙蠢貨的。

我們挖苦諷刺高冷,是因為我們想這麼做,並且這麼做很開心。


真正智商高的人情商也不低。


不知道為什麼一提到學霸大家就容易聯想到高智商低情商,然而根據我的經驗,在文科類學校或者專業,真正的頂尖學霸們,情商往往高到可怕。之所以加了一個環境限定,是因為我沒有在理工科學校待過,沒什麼發言權。

言歸正傳,答題之前我們首先看下到底什麼叫情商。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其包括導商(LQ)等。從最簡單的層次上下定義,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變為可以控制情緒,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百度百科

簡言之,情商高就是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緒,了解他人的情緒並且與他人相處。

其實大學的學霸和高中的學霸差異非常大,高中是智商(也要加自身努力)成就了學霸,大學裡則多了一個因素,更多的是環境成就了學霸。

  1. 文科類專業成績評定標準大部分是客觀成績和主觀成績的綜合。客觀成績部分,大家高考都是一個分數段上來的,努努力還是不會太差的。但是主觀成績部分主要是看老師對你的印象,這涉及到如何與老師相處的問題,那些頂尖的學霸們,基本上每上一門課,都會跟那位老師能夠保持良好的關係,這可不是只有智商就能解決的。
  2. 文科類專業非常看重綜合素質,這可是涉及評優評獎的大事。除了學習成績,你還得積极參加各種活動和比賽,這些可都是要與人相處,團隊協作的事情。試想頂尖的學霸們要是真的人緣很差,或者情商特別低,他能很好地完成嗎?別說比賽拿獎了,可能隊友都找不到吧。

講個自己身邊的例子。某當之無愧的頂尖學霸,上了一個非常事兒的老師的課,而且這位老師非常感性,大家都嫌棄這位老師事多分低,這門課的主觀分和客觀分大概6:4的樣子,此為前提。學霸不知道怎麼知道了某堂課正好是老師的生日(可能是有老師的微信之類),特意準備了一個小禮物送給老師(禮物不貴,但是挑選用心且精緻),把老師給樂得,最後學霸的成績自然也是非常可觀的。

大家可能會覺得我在諷刺什麼官僚主義的教學理念,其實真的沒有,這位學霸,無論遇到什麼款式的老師,都能跟老師保持非常非常融洽良好的關係,這才是我最佩服的一點。換句話說,就算是一個完全不近人情的嚴肅老教授,他也能對症下藥,找到跟老師相處的最佳方式。

而且這位學霸的專業能力肯定也是不容置疑的,大家不要覺得他只靠跟老師搞好關係就能夠拿個高分了,換句話說,小小地利用一下情商,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而已。

很多人質疑,學霸情商這麼高,我怎麼從來沒感受到?他怎麼從來不費心跟我搞好關係?

呃……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的社會講究一個成本效益,與人相處是要消耗精力的,普通人都還會在對誰交心,對誰淡如水,對誰視而不見之間取捨,更何況是深諳精力寶貴的學霸們?如果他覺得在你身上花費的精力大於收益,那又何必浪費時間呢?

還是那位學霸,其實他在很多同學眼裡就是如題主所說的自私,高冷的人,但是在他的一些好朋友眼裡,他就是一個優秀,有趣而且體貼的人。


nonononononono,那只是學霸們考慮到展現出自己的情商會讓別人過於嫉妒


從來就沒有情商這種概念。

所謂的智商高情商低不過是並不覺得把智力用於人情交際上有什麼意義。他們知道該怎麼做,只是不想費那個勁罷了。

而如果你覺得你自己智商低情商高,那麼有兩種可能,一是你智商其實不低,只是妄自菲薄,二是你智商確實低,而認為自己情商高不過是個錯覺,你得讓自己活下去啊,總得騙自己說自己有個叫做情商高的優點啊。


你知道知乎有多少學霸嗎???


某些愛挖苦諷刺別人又恰好是學霸的人,並不能代表學霸這個集體。

人們之所以有這種整體印象只是一廂情願貼標籤而已。


學霸不代表就是學有所成。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艱苦努力才獲得的中上成績,也並沒有多厲害


推薦閱讀:

有沒有可能,人類如今的智商程度在外星球上的高等生物面前,人類的智商就像地球上的豬的智商一樣?
為什麼你花了大量時間去複習還不如人家平時不學習,期末隨便看一看的人呢?
有個智商很高的孩子是種怎樣的體驗?
為什麼別人比你聰明?不是智商!
想學數學,需要智商特別高嗎?

TAG:生活 | 人際交往 | 情商 | 智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