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護孩子眼中的靈氣?


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是複製大人的。

所以孟母三遷,言傳身教。

你所說的守護,你需要守護的不是孩子眼中的靈氣,而是你身上的靈氣。


這個問題問的好。

如何守護孩子眼裡的靈氣。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心靈了,眼睛裡才會有靈氣。

絕大多數孩子生下來都是靈氣滿滿的,為什麼會長著長著就沒靈氣了呢?

最最重要的一條是來自於不當教育。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就是得教育,越早越好。但有個前提,就是必須要因材施教。

孩子很小,很難看出是個什麼「材」。

他是塊陶瓷,你把他當木材劈(教育),劈多了,孩子就毀了,沒靈氣了。

所以國家禁止在幼兒園階段傳授大量書本知識,就是為了保護孩子的靈氣。別被無知家長教毀了。

讓孩子多開心,少管束,只保留言行底線,就可以最大程度守護孩子眼睛裡的靈氣。

管的越多,越嚴,越不講科學的還有。眼神通常都是獃滯的。


〔成雲心學〕創始人~函谷居士√


我女兒十歲時,我去學校參加她的成長禮,她的新任語文老師(特級教師,市裡的語文學科帶頭人)摸著她的頭頂對我說:「這孩子很有靈氣!」我當時簡直受寵若驚。

雖然我也一直認為我女兒很有靈氣(大概每個做父母的都這麼認為 ),但我從沒奢望能從一位語文老師口中聽到這樣的評價。因為語文一直是我女兒的薄弱科目,作文更是一塌糊塗,以前的語文老師,開口基本都是吐槽 。

比如,老師出了個作文題目是《蠟燭》,提示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大部分學生都讚美了蠟燭的犧牲精神,甚至有的孩子還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來讚美老師。而我女兒,則是直愣愣的:蠟燭生產出來就是干這個的,只有燃燒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否則就是個廢物 。至於什麼細節描寫,感情抒發,通通沒有 。

一個小姑娘,偏偏得了如此嚴重的直男病,這作文分數也就可想而知了。

這一切我都認了,只要孩子說的是真實想法,也沒影響別人,那就讓她去自由發揮吧!分數什麼的,都是浮雲。這篇作文,我給她的評價是:視角獨特,立意新穎,邏輯自洽。寫作技巧,遣詞用句還有提升空間,綜合評價——良好。

不用成人的眼光去干擾孩子看世界,不去和別人比較,給她自由成長的空間和時間,給她試錯的機會,讓她勇敢做自己,講真話——這就是我保護孩子靈氣的方法。


相信孩子,

不要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

對於孩子們的小創意要包容,不要因為他們弄壞了什麼而大發脾氣

對於孩子們的問題,不懂的要和他們一起找答案,不能直接說不知道不清楚

孩子的好奇心、創意、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需要家長自己也不那麼守「規矩」。


為什麼我感覺不一定每個孩子眼裡都有靈氣,也可能是每一個孩子有每一種靈氣

與其刻意守護家長需要孩子有靈氣的地方,不如家長應該先知道孩子的靈氣在哪兒?

那麼問題來了,家長是怎麼看出來自己的孩子有靈氣的?家長是不是有能力看出自己的孩子有靈氣

最好的方式還是成長性思維,和孩子共同成長,該負責的時候負責,該放手的時候放手


陪他一起去做他眼中有趣的事情


多鼓勵,少批評。耐心和孩子交流,不給孩子灌輸個人對世界的認知。


另類解答

把眼睛保護好了,水汪汪是大眼睛比較有靈氣。


成長環境和原生家庭。


眼藥水啊


晚一點接觸社會吧


推薦閱讀:

馬勒關於0~3歲心理發展規律的理論

TAG:教育 | 孩子 | 好奇心 | 家庭教育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