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主動去與爸爸再組家庭的孩子建立良好關係嗎?

從小在姥姥家長大,沒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過,他們在我7歲的時候就離婚了,現在大二了,差不多高三到大學開學的樣子,爸爸和媽媽已經自己重新組建了新的家庭,我現在是在爸爸這邊(但是平時也沒有一起生活,只是過年的時候聚一下),爸爸重組的家庭里有一個初二的小女孩,人也挺好的,很乖巧的那種,從去年過年家裡人都說我要主動去關心她,去和小姑娘玩,(因為我平時只是看見了會打招呼,也不會很主動去找人家玩),家裡人一個個的都說我本來就是獨生女,家庭情況也很一般,一點也不聰明,不曉得跟人家搞好關係,畢竟以後在未來有個幫襯,還說人家一個女孩子也不容易啊,應該互相體諒,我個人是很不認同的,靠誰都不如靠自己,而且我並沒有反對什麼,只是本來就玩不起來,幹嘛要這麼假,可是我爸說我目光短淺,就算以後也不過爾爾,我該怎麼辦啊?要主動去和人家親一些嗎?


我能理解你的家裡人說的話的意思。

我父母從小也這樣教我,跟同學啊,朋友啊, 領導啊什麼的都要打好關係什麼的。意思就是做人嘛,要八面玲瓏,你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需要別人的幫忙或者說你也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求著別人。

而且就算你自己強大,無需別人幫助,那多一些朋友對你有什麼壞處呢?

但是我偏不啊。我不知道這種老好人思想是對還是錯,我只知道我做不到。僅此而已。

我知道他們是為我好,不是讓我做什麼壞事或者丟人的事。但是我真的不習慣不喜歡不願意啊。

我不是不願意和人相處,只是不願意討好別人。

我不是不願意和人交好,只是不願意刻意為之。

我只是希望順應自然的有該有的朋友,而不是表面上的親切。


你按照自己的本願或者沒有任何錯,你對那個新來的小妹妹很陌生,也很莫名其妙,儘管你和親生父母的感情很淡,她們離婚的事情似乎是短時間內,表面上對你沒有什麼影響。你本應該的!享受溫暖,一個大二的小姑娘,你又能改變什麼。想做好自己沒有錯,我行我素,管它誰是誰非。

但你終究還是會長大,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不只是所謂八面玲瓏與冷漠,非黑即白的兩種。

你需要接納你的生活,無論有多少無可奈何的事情不約而至,這就是這個世界。冷漠不失一種逃避,只是現在你還不懂逃避對今後人生有著多麼深遠的意義。

嘗試接納你的小妹妹吧,她比你更孤獨,她對孤獨的修飾更笨拙。你可以先保持一定舉例,不去做陪伴與示好,用眼睛多觀察她,心裡多留意她。在家住幾天,在一個屋子裡多呆一會兒,不需要多說些什麼,就是讓自己試試,畢竟你還不能離開家,你總要和她們接觸,就當提前適應。

找一個就你們兩個在家的時間,你買兩袋一樣的零食放在桌子上,打開一袋你吃,一袋不打開,你也不讓,你觀察一下她會不會想你靠近,會有什麼舉動。

如果一段時間後你還是素然無味,你絕對自己在家可有可無。那麼就離開吧,如你所願,少回家吧。因為你的存在會影響到另一個更年輕的心靈,她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陌生的爸爸,多了一個從不多看自己一眼的姐姐。。。。

我畢竟佩服一個中年人說要靠自己,因為那個時候真的只能靠自己,妻兒老小一家果腹都得靠自己。

當一個少年說要靠自己的時候,她是孤獨的,本不應靠自己的年齡,說出這般決絕的話。她是想與親人區別開,她不想被人指望,也不想指望別人。她以為生死有命,以後即便艱難險阻也都是無可奈何。以為這是堅強,其實這是倔強,以為這是丟掉了軟弱和無謂的期盼,其實這是丟掉了人性和應有的信任與堅持。


看你爸態度啊。如果他們把你當外人就沒啥必要了


自然就好。如果那個家庭里的人願意接受你,或者你們很談得來的話。凡事不必勉強。


以我的經驗,這種方面的事情虛偽點好。

不用走心,就比如每次回家給她帶點零食啥的,都是順帶的事情,表面搞好關係,不用深入聯絡感情,畢竟你和那個妹妹都不小了,再培養感情也難,可以不用把她當妹妹,就當個舍友吧,和舍友之間的表面功夫也是要做到的吧。

要知道表面的和諧很重要,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到時候家裡人也都覺得你懂事,你對後媽閨女好你後媽和你相處的時候也會顧及這一點對你客氣幾分(前提你後媽正常人思維不是惡毒後媽)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

不過記住要有個分寸,可以對她好,就像和同學室友搞好關係一樣,但是不能什麼都幫她,親妹都不能什麼都幫,態度明確一些,有些比較過分的要求要拒絕,讓她明白你和她之間 點到為止,不可得寸進尺。畢竟你沒義務啥都幫她。

等畢業後建議快點經濟獨立生活獨立,這樣就算過年你都可以編個加班的理由不回家,一個人在外面真的自在。


試著相處看看 萬一妹妹是個很可愛的人呢 。


隨心吧,緣分這個東西存在又不好說,你跟她有沒有緣分相處好,也是看你們的心意是不是相通。

有些人你看著她就覺得她跟近,很自然的就相處了,;有些人你怎樣刻意或者討好都沒用。還是看自己的感覺和最自然情況下你們的相處狀態。

順其自然,在家的時候能親近就親近一下,按著自己舒服的方式來就行。其他時候能聯繫就聯繫,忘了聯繫也就忘了

你會遇到自己的朋友、人脈和資源。有時候明知這個人是親人,該好好打好關係,卻怎麼都無法心意相通。有時候一個很遠的陌生人,卻讓你覺得你值得去討好,去付出。

所以不用那麼多糾結,該怎樣就怎樣吧,或許以後的時間也會給你答案。


推薦閱讀:

父母到底有沒有義務給孩子零花錢?
如何理解「教育不是要孩子做什麼,而是你要和孩子一起做什麼」?
蒙台梭利是如何促進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的?
教育最大的騙局:叫釋放孩子的天性!
孩子三年級成績集體下滑,因為6歲前忽略了這4件事

TAG:家庭 | 孩子 | 家庭教育 | 家庭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