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認為老子的道德經消極,不推薦,你怎麼看?

如題


散播謠言是不道德的。最好是標明出處。比如這樣:

請閱讀梁啟超《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之『甲:修養應用及思想史關係書類』,其中列舉《老子》說:

道家最精要之書,希望學者將此區區五千言熟讀成誦。

注釋書未有極當意者,專讀白文自行尋索為妙。

另無情打臉:梁啟超《老子哲學》倒數第三段:

常人多說《老子》是厭世哲學。我讀了一部《老子》,就沒有看見一句厭世的語。他若是厭世,也不必著這五千言了。老子是一位最熱心熱腸的人。說他厭世的,只看見「無為」兩個字,把底下「無不為」三個字讀漏了。


就好比有個大佬喊「以德服人」,然後某些人大喊「大佬太軟弱傻白甜」、「大佬很傻很天真」!

只要稍微有歷史常識的人,就知道歷史上很多標榜黃老之道的政治名人都是狠人,而居然有人以為一幫狠人的教科書是太消極?

excuse me?

我很想知道的是,第一這話真是梁啟超說的?原始出處何處?第二如果是真的,他的思想家、史學家的頭銜到底摻了多少水?


太正常了,還有人因為佛陀說一切皆苦所以得出一個結論:佛陀是個悲觀主義者。

佛陀沒說世界是痛苦的、人生是痛苦的,是你是痛苦的而不是這個世界,是你是痛苦的而不是你的人生。

「根據佛陀的說法,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類的心智會產生「度卡」(dukkha),可以翻譯成受苦、不滿足,或就是悲慘。佛陀視它為人類狀態的一個特徵。無論去哪裡,無論做什麼,佛陀說,你就會遭逢「度卡」,而且它遲早都會在每一個情境中出現。」——《新世界:靈性的覺醒》作者:【德】埃克哈特·托利

你認為一個沒吃過葡萄【失道】的人,能體驗到葡萄【得道】是什麼滋味嗎?


說明術業有專攻,非業內強答有風險。


梁啟超固然有名,可耐,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懂?


誰說消極的,難道梁啟超一定就是對的嗎?我反而覺得道德經積極,當很多人遇到過不去的坎,看看道德經,學了道德經的心態,那生活絕對就沒問題!


他愛怎麼想就怎麼想,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誰規定了《道德經》只能按一種方式解讀?他就願意這麼解讀,怎麼了?看著不爽別看啊。他又不是我親戚,我啰啰他幹嘛?

他說不推薦就不推薦了?他不推薦我推薦啊,我不推薦你推薦啊,有什麼了不起的?他又管不到我。

我看這個問題就是在炸神棍,一個個「經中之王」「讀懂了刻意修仙做官」「上士中士下士」,實則跟儒棍、佛棍一樣,百嘛不懂,一點就炸。


尼採的《市井之蠅》可完美回答這個問題,獻給各位知友。

以下:

逃吧,我的朋友,逃到你的孤獨里去吧!我看到你被大人物的喧囂震聾了,也被小人物的刺刺傷了。 森林和岩石懂得和你一起保持莊嚴的沉默。還是像那棵樹一樣吧,那棵你所喜愛的枝葉闊展的大樹:它默然凝思,蔭蓋在大海之上。 在孤獨所終止的地方,市場開始了。在市場所開始的地方,也開始了大戲子們的喧囂和毒蒼蠅的嗡嗡。 即便是絕世珍寶,若無人把它先呈獻出來,那也沒用:人們稱這些呈獻者為偉人。 人們很少有偉大的觀念,也就是那創造性。但他們對於偉大事物的呈獻者和表演者卻頗感興趣。 世界圍繞新價值的創造者轉動著:它無形地轉動著。但人們和名聲卻圍繞著戲子們轉動:世界就是這麼進展著的。 戲子也有智慧,卻缺乏智慧的良知。他永遠只信那最能用來使人信的東西:使人信他的東西。 明天他將有一個新的信仰,後天,則又會有更新的。他和人們一樣,有著敏銳的感覺,以及天氣般無常的性情。 顛倒,在他看來,就是證明。導致狂亂,在他看來,就是使人信服。而血,在他看來,就是所有論據中最好的論據。 那隻入靈敏之耳的真理,他們卻稱為謊言和虛無。真的,他們只信那些在世上發出大噪音的神們!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道德經中對客觀存在的高度辯證統一是很少有的,我認為這根本扯不上什麼消極不消極。

梁啟超是下士聞道大笑之?不是,但他知道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是。

俗話說小聰明還不如不聰明,當一個若存若亡的中士,還不如為下士聞道大笑之呢。


不知道梁啟超在什麼情況下說得 結合上下文語境不同意思也不一樣 請你貼出原文

對道德經有幾個比較常見的誤解 一個是愚民政策 一個是不作為 不了解的人很容易跟風

道德經並非消極 而是順應自然

首先確立了一個最高標準 道

在這個前提下萬物的一切規律跟隨道的運行模式 而我們也要順應並融合進去 以道的運行規律來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道德經便是在解釋道的規律與軌跡

而無為是道本身具有的一個屬性 不是人自身的產物 也就是我們是順應道的規律而無為 不是人自身什麼也不幹

什麼是道的無為呢 在有一定規律的情況讓事物自然發展 生物自然進化 地球是自然的轉動嗎 還是遵循著一定規律 規律是誰制定的 上帝嗎 是自然發展的結果 也是最開始的程序設定

這個規律便是道 順應地球的氣候 四季 晝夜去種植 生活 養殖便是老子的無為

這不是消極 而是對宇宙最高存在的認知與服從 這也是中國文化與現代科技不同的地方 如果你不服的話 請你讓地球倒轉 或者無視環保生態跟地球對著干 看誰先玩兒死誰


對著天地說瞎話,我們看到天體消極不?天體是不是道?天上無數星球宇宙消極嗎?那也不是道?太陽消極是不是道?地球消極生養萬物深情而厚重春夏秋冬無窮盡美好是不是道?水潤澤天下萬物消極嗎不是道?地球上萬物消極嗎是不是道?上面所寫是不是道?真實講少一樣整個地球上人類不存在。梁啟超不敢說天地萬物道是消極,如果我說道是消極的無知無識到了極點。不知是不知不識是不識,不懂不要裝懂,如果我不懂裝懂連道都不知道,甚至天地萬物都不知道是非人非物人生白活有什麼意義?道是真實存在。


能看懂的人,一看就受用。看不懂的人一旦附會,就懵。

個人認為《道德經》是給已經入世,並且要明確有為的狂人理清內心思緒用的!這種入世狂人一定飽經風霜經歷無數次絕望與希望,非常容易妄心迭起,難以平靜,這種人讀《道德經》能找回初心,這是歷世者最容易丟的,也是欲有為者最需要堅守的!在道德經里能讓自己清醒。

一張白紙的人,未經思考者,不曾迷失的人不能體會。


你看不看道德經,跟梁啟超的評價沒關係。

至於老子(不是我)的態度呢,你愛看不著


道德經是比較適合功成名就的人來讀的,包括莊子,包括佛家好多典籍都是!這些功成名就的人達到了一定高峰,上了一定年紀就該守著功名讓給小輩們去奮鬥了,年輕人還是不要佛系一些!讀這些怡情可以,但是不能太迷!

老子: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勝,天下莫們勝!年輕人一定要爭呀!你爭的是實!這裡勝的是虛名!年輕人沒有實!哪來的名啊!得有實才能撐得起名啊!


我沒有了解梁任公關於道德經的述評。但是我讀過一點論語,也讀過一點老子。如果我們以儒家為代表的價值觀評判,在儒家的視域之下,與儒家典籍文獻相比,那老子自然是消極的。但是,道德經也是對我們所駐的這個世界的一種把握,是一種亦於儒家的模式。如果閣下對儒家有一定的了解,再讀一下未嘗不可,黑格爾講正題反題合題。我們把我們首先獲取的儒家的思想設為正題,把與儒家相異的道家思想設為反題,讓他們存在於你的頭腦之中,相互詰難辯駁,則會在你的頭腦中產生合題。儒家不是你,道家不是你,只有你才是真正的你。


個人覺得歷史上,把道德經讀的最透澈的,秦始皇和毛主席,有認同的嗎?他們倆,消極嗎?


大部分人都是盲人摸象,不知全貌,不明根本。道德經真正看懂了可以 出世修神仙 入世做大官,佛經也一樣。最高境界則不出不入,隨緣應化,順天應時,法天象地,遊戲三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很簡單,因為道德經是給有基礎的人領悟的。門外人不能理解它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和各種前提和事實基礎就想妄加評論,就太可笑了。

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


不可與夏蟲語冰。一個沒受過初中教育的農民工,怎麼會懂得凱恩斯主義呢。同理梁啟超這個文人沒看懂老子的境界。或者這本身就是那個時代這些文人,給看他們文章的讀者下的套套。


不消極呀,老子只不過是思考了一下「我們從哪裡來?」這麼一個問題,並且自己臆想了一個「道」作為解釋,文中提到的什麼「善惡美醜」,只不過是老子觀察到的現象而已,又沒有教人如何地不活著,所以嘛,大家就不要望文生義,過度揣測,當你以消極的方式去揣測時,你看到的就是消極的結果。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不喜歡莊子?

TAG:道家 | 梁啟超 | 老子人物 | 道德經 | 新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