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粒子形態嗎?前一秒的我已經消失了嗎?我就我嗎?

我還可以是我?


先要弄清怎麼定義人,是人的身體還是人的意識,還是身心的一體?精神是人的本質特徵,就精神的狀態來說,也是個無常,不斷變化著的,變化的時間單位未必是秒,也未必是統一的單位,就用「刻」比較好。每一刻的「我」都不同,前一刻的「我」已經消失,此一刻的「我」獲得克隆,每一刻的「我」都有繼承性,還是「我」,變化著的不同的「我」,並終將消失(或轉換),但「我」有個體完整性,可變不可分,不存在「半個人」,「幾分之幾」個人。人之間是分立各異的,人是個體化、量子化的存在。分立性和量子性是世界的本質性質。

至於人的身體,是個宏觀物體,由巨量的細胞組成,更是由巨量分子原子構成,其結構的連續性是由微觀分立的粒子複合而成的假象,任何宏觀物體的連續性及所有參量的連續性都是這種複合假象,本質是間斷與連續的辯證統一,都是量子化的。如果人體的所有基本粒子的物質波頻率和相位同步,就會發生與基本粒子一樣的狀態的量子化,周期性的消失-再現,即一隱一現,愰兮惚兮,這就是宏觀量子現象。宏觀與微觀的區別不在於尺度,而在於是否同步。宏觀由微觀構成,微觀是宏觀的本原,宏觀物體必然遵循微觀量子規律,不能顛倒。


人是一個動態過程,是連續的不是離散的。

所以前一秒後一秒和現在都是一個人。

你去滑雪,你會說這一秒和前一秒是分離無關的嗎?從山上到山下這一個動態過程,我們稱之為滑雪。


人就是粒子形態(n個最小粒子以各自不同的波型運動按不同排列得到了人)。

前一秒的我與此刻的我是不全等的:質量不全等,粒子波型不全等。

因為人在非真空的宇宙之中,總會受到外力的作用(粒子相碰,類中微子穿過,光電反應有粒子離去,呼吸、表皮排出粒子,,,,)所以人總是在變化的。

嚴格上說 你總是在變新,前一秒的你與此一刻的你是兩個不同的。

此刻你是前一刻變化而來的。

這就是一個傳承性。

人總是運態的,

看你怎樣定義,如定義嚴格,則前一刻的你不是此刻的你。因為不全等。

按寬鬆定義,前一刻的你是此刻的你。因為是傳承來。此刻的你保留了前一刻你的很多粒子和意識。


微觀上來說,人是細包構成的,細包是各種元素組成的,而元素又是離子中子質子構成的,而那些東西,是有幾微納米組成的,是。一種很小很小的粒子團。那宏觀上,細包就已經很小了,用細包來算,它們組成龐大的系統,而這些系統可以用系統修復,所以就不會消失,你還是你。


首先你要明白人是不是物質。

其次……前一秒的你不會消失


人肯定是有肉體組成的,但你得看你關於粒子的定義,要是那些鈉離子之類的肯定是由粒子組成的


孩子作業寫完了嗎?


推薦閱讀:

簡單說物理系列S之二:四種基本作用力
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
粒子對撞機中的高速粒子打到人身上會怎麼樣?

TAG:物理學 | 量子物理 | 基本粒子 | 粒子物理學 | 量子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