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和為別人著想有什麼區別?


為別人著想時,也會考慮自己的需求。討好型人格通常會為了別人放棄自己的需求


討好型人格有一種被迫討好別人的意思,討好這個詞本身就具有一點貶義的成分,其中含有「不得不」做這件事,「無法拒絕」的韻味。

為別人著想,是一種自主的選擇,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是可以拒絕別人的,但是我選擇為他人著想。

所以討好型人格內心多半會感覺很矛盾複雜,因為這種討好可能並不是他們內心真正想做的事,這種處事方法或許是自己長期經歷所造就的(例如,有一個寄人籬下的生活環境,自己的需求總是不能得到正面回饋)從而認為自己的需求不值一提,亦或是自己總是不敢得罪別人的心理作祟。

而「為他人著想」就顯得中性了很多,當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們多半是自己做出了選擇,在衡量人際關係和自己的需求的時候,比較出維護自己的人際關係更重要,因而選擇了「為他人著想」。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工作室諮詢師袁寒柏:

嚴格來說,沒有討好型人格這種類型,所謂討好只是某種人格非常突出的行為模式,故而有人誤以為有討好型這種人格類型。依賴型人格有比較明顯的討好行為,目的是以維持與某個人之間的關係,哪怕這種關係倍感屈辱,因為對於TA來說,失去一段關係比在關係中受苦更可怕。所有人格都可能有討好行為,多半是為了滿足依戀需求。

討好的動機非常複雜,或源於分離焦慮,或源於物質財富,或源於反向形成的防禦(對某人充滿憤怒,卻又表現出對他好的樣子),或是多種動機的混合……

如果硬要說討好和為別人著想的區別,那就是討好最直接的動機就是為了自己:避免懲罰也罷,獲得好處也罷,是利己的,是裝出來的,缺乏真誠,所以對方很容易察覺。為別人著想,很簡單,就是說完全是奉獻,是利他的。別人回不回報是TA的事和我無關。所以一個討好的人內心是匱乏的,一個不計回報地為別人著想的人是豐富的。一個人能自己自足,別人回不回報對來說就是可有可無的。


感覺討好型人格的人在討好別人時,本質上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有時可能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而為別人著想的人,可能是本性善良經歷過很多或者本身學識淵博而有修養,發自內心地想幫助別人~~閱歷尚淺,拙見而已,有些許局限之處。


討好型人格做事會忽略自己需求,以及目的是讓別人喜歡自己、接受自己從而獲得肯定和愛。為別人著想不會忽略自己需求,就是我的感受和你的感受都重要,在照顧別人感受中體驗快樂,而不是從反饋方式里。


前者以別人為中心 後者是以自己為中心後盡量在滿足別人


討好型人格就是一種乞討心理,討好別人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看得起自己,喜歡自己,在意自己。一般社會地位不高,自卑的人愛這樣。

為別人著想是打從心底在意他人,覺得自己有能力有責任關心他人,一般這樣的人擔得起重擔,且適合當領導,這是一種自信的人格。


一個是舔狗一個是知性


推薦閱讀:

哪句話讓你突然轉了性子?
在公共場所總是很拘束,走路都會不自然怎麼辦?
孩子內向怎麼辦?
三十歲了性格還可以改變么?
怎樣做一個自我為中心的人?

TAG:性格缺陷 | 心理學 | 人格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