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相關行業可發展成下一個風口嗎?

區塊鏈相關技術熱詞近兩年逐漸被炒起來,也有相關學者,媒體預測是下一個技術浪潮,你怎麼看待?


謝邀。

我認為他們多數時候在人云亦云,炒作熱潮會讓我們離預期目標越來越遠。區塊鏈只是對當前代碼組織方式的重組,這種共識協調影響的機制被認為能更高效地驅動事物運行,推及至無數領域,甚至印證到包括宇宙、時間形成機制,然而目前為止並沒有在任何區塊鏈在單項運行成績上超越傳統互聯網,甚至尚未出現初代Windows這樣的操作系統,當然在會議密度上已然遠超互聯網早期。

關於區塊鏈技術所有熱烈討論背後有太多關於價格利益的願景填充,可除了做得更像交易所我們到底有什麼事實創新。它當然會成為未來……,但莊家收割掉了太多區塊鏈創業者和投資者的耐心。而這種關係原本應該像證券監管機構、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一樣有序嚴苛的。

我們似乎在推動一個混亂且不能停止的未來,引發的動蕩之深猶如人性一樣不可揣度,而司法、技術、金融都在區塊鏈技術名詞的迷霧中顛簸買醉,而忽略了當前這項技術的不堪體驗。


能落地的都是假區塊鏈,真區塊鏈是違法的。就算技術無罪,誰搞這技術就得有罪。

國外在做的區塊鏈項目也夠嗆,比如說富士在研究用區塊鏈技術保存照片。

原理很簡單,但是在中國有本事把*****的照片用區塊鏈技術保存在網上,如果刪不了還能人人訪問,說明是實打實的技術,如果不行就是假區塊鏈。


我相信有點水平的碼農一星期就能搞出類似功能的APP,但是****的道理人人都懂。

再牛的資本,也得夾著尾巴做人。炒炒概念就夠了,老老實實割韭菜,賺錢了就去買房,買房就是**,搞你MB的技術。


謝邀~

我認為大家都是在炒概念

區塊鏈的技術並沒有成行,也沒有完全落地

但是大家都在蹭熱點,所以炒的特別熱

也許它將是下一個技術熱潮,但起碼現在不是

區塊鏈成形的基礎,應該也是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等核心技術

所以所謂技術浪潮,還看cloud,AI,IoT如何玩耍~


遠的不扯,目前成熟的應用就是炒幣,別說炒幣不是應用。

炒幣的本質是相當於在各大賭場之間構建了一套互認的籌碼,哪怕這籌碼歸零,也是互認的。

其次,交易所在炒幣過程中其實不需要證明自己百分之百有幣,所以交易所某種意義上充當了央行的作用。

而傳統的結構中賭場地位高於籌碼,央行地位高於其他銀行,區塊鏈現階段之少將這個結構顛覆了。且經過長時間的市場驗證,雖然跌跌撞撞,但至少是能玩得下去,玩的起來的。

去中心化應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什麼落地價值,因為應用是建立在存儲和計算之上的,現在很多應用上來就談市場需求,其實過於超前了。區塊鏈相當於會把整個互聯網產品發展的道路重新走一遍,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基於需求和商業模式的產品,其實是技術已經完成成熟後很高級的玩法,不適合現階段的區塊鏈。所以除了極個別的天才,區塊鏈團隊我更看好有90年代互聯網經驗的老兵,或至少對早期互聯網發展比較了解的人。

未來區塊鏈應用的主要領取除了幣、卷、股權這些,應該是圍繞計算、存儲、通訊展開的。計算已經在挖礦上得到了一部分驗證,未來的計算不會是單獨的消耗能量,而是更有價值的計算。存儲、通訊之間其實會有所聯繫。因為通訊網路早已解決了有無問題,而去中心化應用中,存儲肯定是要求極大冗餘的。我覺得區塊鏈想要獲得長足發展,下一步需要專用的toC硬體了(不是礦機)

綜合來看,想要有所落地,至少想炒作一下概念。可以實際觀察一下現階段市場中的痛點,聚焦於消費糾紛、看看哪些是通過分散式存儲和互信可以解決的問題。更高級的應用現階段還不可能做出來。

結合之前說的區塊鏈對結構的改變,又可以將一些傳統的碎片化長尾市場整合成頭部市場了。

結論,區塊鏈不會成為主要風口,不會產生純粹基於區塊鏈的巨頭。區塊鏈會成為一種無處不在的技術,如網路支付等。

未來最大的風口還會是電商、共享經濟、智能硬體。因為人們總要消費不同的產品,因此會保持對電商的用戶粘性、共享符合後工業發展的客觀現實,以最低的成本去最大的庫存、智能硬體就是廣義上的技術集成度高的實物商品。用戶對其有最苛刻的要求,質量和科技含量提升10%能產生50%以上的溢價,這樣才能支撐巨頭。


A.汽車剛出來的時候,有人說汽車啊,只是跑得快點的馬車而已,其它啥都沒有變。

結果呢,整個社會被深刻重構了,交易方式,新的業態....還有,嬰兒潮,號稱汽車后座的一代等等。

B. 互聯網出來的時候,有人說這個internet啊,僅僅是個傳輸工具而已,就是傳真不花錢。

C. 結果呢,整個人類社會被重構了。包括我們的世界觀,我們的生存方式,這個不需要贅述了。

D. 微信剛出來的時候,又有人說了,這個啊就是發簡訊不花錢!結果呢,你懂的。

你可以心裡在吶喊,你到底想說啥?!

我想說的是,任何一種技術出來的時候,如果你僅僅把它當做一種技術或者原來工具的替換品,那你就Out了,技術的真正顛覆在於人們生活方式、交易模式和認知方式的改變。如果你能看到這點了,你就能預知這個技術會不會成為社會的主流。

現在再來看一下區塊鏈。區塊鏈的技術其實很簡單,源代碼才1.6W左右。但是,區塊鏈出來之後,大部分人開始了解去中心化、不可能抵賴的信用記錄等等方式。更不用說作為虛擬貨幣的手段來進行交易。這一切都在重構人們的認知。認知一變,人們的商業行為自然會變。而且這個過程不可逆。所以說,區塊鏈一定是一個風口。無論國家如何壓制,大忽悠們如何騙錢,但是更多基於區塊鏈的應用已經在路上。

再看一下數據:國家級的區塊鏈實驗室保守估計應該有1000個以上。各個巨頭公司,例如百度、騰訊、阿里等都紛紛涉鏈。人民日報已經發文要抓住區塊鏈這一歷史機遇。各個高校北大、清華等都在跟進。這些都在告訴你,區塊鏈,大勢所趨!


區塊鏈。還有很多核心技術,希望在未來,能夠有快速的突飛猛進突破。技術成熟是制約它,成為下一個浪潮的關鍵制約點。


不穩定的,畢竟不是什麼全面性的


光伏與區塊鏈的結合——讓生產資料作為日常交易的貨幣並帶動能源結構的調整

提到區塊鏈大部分人馬上想到的就是比特幣既虛擬幣。對區塊鏈和虛擬幣有了解的人應該知道比特幣的產生是通過電腦晶元用特殊演算法產生新的區塊獎勵而來。在這個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時間(工作時間證明)和電能。整個比特幣產生的過程實際上是在消耗資源(水電站旁的比特幣礦場了解下),那麼通過消耗資源而產生的事物有真正的價值嗎?就目前比特幣交易來看是有價值的,但比特幣的本質是基於區塊鏈底層技術而產生的記賬工具。個人認為比特幣的「價值」是區塊鏈的衍生物。但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從事比特幣交易的都是在關注這個區塊鏈的衍生物,而沒有關注區塊鏈這個本來的大樹。

之前說比特幣交易安全,避開傳統交易中心從而降低交易成本(去中心化)。那麼比特幣交易真的安全嗎?當然從技術上說比特幣的交易是安全的(點對點、非對稱加密、匿名性、分散式記賬等),但不安全的地方就是比特幣的幣值波動。

其實貨幣也是一種價值衡量的工具,這種工具的背後是各國經濟和實力的體現。但比特幣的價值卻不是建立在國家實力基礎上的衡量工具。比特幣幣值波動來看可見一斑。總結下個人對比特幣價值的看法:消耗自然資源產生的記賬工具,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但卻被以實體經濟為基礎的貨幣來衡量其價值。

如果反過來會怎樣?把以前的消耗資源變成產生資源。將太陽能(大自然的饋贈)轉化成電能。單位時間內太陽照射額定光伏板產生的電能(工作時間證明),用1度電=1000瓦*3600秒=3600000焦來作為記賬單位既1度電=1個虛擬幣,那麼這個虛擬幣的價值就直接與產生的能量掛鉤了,有了能量價值,而且物理價值不變。虛擬幣成為了物理能量產生的記賬工具,暫稱「瓦特幣」(感覺自創這個名字有點發幣圈錢的感覺 )。

能源是當今社會發展中必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電是能源的一種形式,是日常生活生產活動中都會用到的基本要素,可以說方方面面不可或缺!同時電也是商品(偷電等於盜竊 ),用電要收費國家有定價。生產出的電是生產資料同時也是商品,那麼電就有直接的經濟價值。那麼「瓦特幣」也就有了經濟價值(用以經濟和實力為基礎的法定貨幣衡量其價值)。具有直接經濟價值同時也是商品,日常生活生產方方面面不可或缺,用不變的物理價值為記賬單位這就讓「瓦特幣」有了直接交易的可能性(以物換物,價值交換)。

「去中心化」是區塊鏈中一個核心的理念,在鏈中各個節點價值共識化,制度運作等公平化時就不存在有特殊節點的中心化。公平化可以用制度和規則以及技術來實現,真正要達到去中心化還是要達成統一價值的共識,那樣才會讓節點願意走在一起成為鏈。個人認為「去中心化」實際上是「大中心化」(價值共識)。

假設核心共識價值有以下幾點:清潔可再生能源是生產資料也是可直接交易的商品;「瓦特幣」與國家貨幣價值的掛鉤;能源結構的調整;電能的合理調配;發電併網的投入。如果這幾個價值共識化,就可以形成一個個人、集體、國家能源發展為各個節點的區塊鏈。通過投資行為確權的光伏電站,產生的電能這種生產資料同時也是商品,以「瓦特幣」作為記賬單位與國家電力定價掛鉤,在這一區塊鏈中實現點對點的價值交易。同時各節點對光伏電站的併網投入,使電力調配高效合理,符合國家能源發展方向與要求,創造更多的清潔能源來調整能源結構。

以上個人愚見,肯定有很多沒想到的地方,也請各位知友提建議!


推薦閱讀:

TAG:行業 | 區塊鏈Blockchain | 風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