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比爾·蓋茨認為自己最大的誤判是給了谷歌推 Android 的機會?怎麼理解軟體世界的贏者通吃?

看到比爾蓋茨說因為誤判,而導致給出了谷歌推出 Android 的機會,犯下了4000億美元的錯。蓋茨的錯判是出於什麼原因的?谷歌抓住了哪些機遇?

軟體世界是贏者通吃,那現在其他公司,比如華為的鴻蒙系統還有希望嗎?

相關問題

截止到目前為止,你在科技領域做過的最大誤判是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原文:比爾·蓋茨透露自己犯下的4000億美元的錯:給了安卓機會

來源:金融界網站

日前,比爾-蓋茨(BillGates)在由蓋茨支持的風險投資公司VillageGlobal舉辦的一場活動上發表了講話。他透露,自己犯下的「最大錯誤」是給了谷歌推出Android的機會,他稱Android為「標準的非蘋果手機平台」。

蓋茨說,「在軟體世界,特別是在平台領域,這些都是贏家通吃的市場。所以,我犯過的最大的錯誤是,因我管理不善,微軟沒有成為Android。Android成為了標準的非蘋果手機平台。」

蓋茨補充說:「微軟獲勝本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再補充幾個微軟的沙雕操作:

移動端:

1.WP7 與 WM6.5 同基於 CE 內核,但不兼容原有設備,不兼容原有 WM 應用程序,WM 不再更新。當時高度成熟的整個 WM 生態環境直接被掐死,。(不是技術問題,Diamond 1/2,HD2 均可破解刷入 WP7)

2.WP7 靠著諾基亞的死命推廣,憑藉著優秀的體驗,初步形成了生態環境並且逐步成熟。然而眼看著就要與蘋果安卓呈三足鼎立格局了,微軟發布了 NT 內核的 WP8,不兼容現有所有設備。剛剛形成的生態環境立刻被掐死,進度再次歸零。

3.Windows 10 發布,桌面移動貫通野心非凡。結果再次宣布只有寥寥無幾的設備兼容 W10M,而且這其中大部分設備的更新時間遙遙無期。OK,再次歸零重新開始。

4.Surface RT 出了兩代就被拋棄,系統停止更新,理由是 ARM 處理器性能和兼容性不足。兼容性不足你 TM 做它幹嘛?

5.最騷的是 Surface RT 停更以後隨即發布 Windows 10 on ARM ,樹莓派都能跑,還能運行 exe。早幹嘛去了?!

6.更騷的是 Surface RT 不能安裝 Windows 10 on ARM,不是因為硬體不達標,是因為微軟在最後一次更新中把 Surface RT 的 EFI 固件鎖了(丫自毀呢?)。

(因為以上種種,現在 Surface RT 某寶價格已跌至 300-400 元,帶 Office 2013 和 RDP 遠程桌面。買來碼字或者遠程連電腦辦公還是很爽的,越獄之後還能跑幾個小程序玩玩)

桌面端:

7.微軟的大刀終於伸向了歷史悠久的開始菜單。於是在 Windows 8 中,它消失了。還好各路用戶網民開發者罵得勤快,8.1 又給加了回來。

8.還是 Windows 8。你丫把平板界面放桌面上幹嘛??

9.Windows 10 發布了,又是一通大刀闊斧的「改進」。倒是挺先進的,就是 bug 神多,一次次刷新人們的底線(快換 Windows Server 2016 保平安,畢竟你軟這個沙雕連用戶文件都敢搞丟)。

10.人們驚奇的發現,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在 8.1 時代變成了 Windows 8.1 Industry Pro,再然後就沒了,變成了 Windows IoT 這一堆不明覺厲的東西。但我們需要的只是個能跑工控、收銀等軟體的精簡的 Windows 桌面。

11.再說說微軟的服務。Windows Live 套件如日中天的時候被砍了,從此再也沒有影音製作這麼好用的輕度剪輯工具。

12.MSN 大家還記得嗎?當年的火爆程度不亞於現在的 QQ 微信。然而移動端 IM 飛速發展之時,微軟沒有選擇重視移動市場,發布 MSN 的手機版,而是大刀闊斧的砍掉了 MSN,專心發展網路電話軟體 Skype。


冠冕堂皇而已,微軟在移動領域並不是微小的誤判導致的失敗。而是在漫長的日子裡不斷的犯錯不斷的作死導致的失敗。

微軟幾乎得罪了所有人,如果這樣還能成功,大家都可以去懷疑人生了。

1,微軟得罪了用戶。每一次升級,用戶都被無情的拋棄,如果只發生一次或許還有很多人洗地,但這種操蛋事情還發生了不止一次!看見手裡的手機變成一堆廢鐵,很多用戶對自己說,下次我再買微軟手機我就tm就砍掉自己的手!

2,微軟得罪了手機廠商。事實上在微軟收購諾基亞之前,小米三星HTC華為都有做微軟手機。而微軟收購諾基亞之後,所有廠商都停止了做微軟手機的計劃。作為一個操作系統產商,自己推設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為,尤其是收購一個巨無霸級別的廠商諾基亞,這讓其它廠商不能不懷疑微軟的野心。這跟蘋果作為一個硬體產商,順便給自己的硬體開發操作系統,性質是完全不同的。谷歌其實也曾經犯蠢收購moto,但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迅速的拋售了moto。

3,微軟得罪了開發者,主要有兩點。首先,開發者需要熟悉適應環境,並且購買大量設備用於測試調試。WP升級強制性的不兼容,不但增加了開發者的研發成本,也同時增加了開發者的設備成本,開發者購買的測試機調試機一代一代的淘汰,這種事情多做幾次,好感就敗光了。其次,諾基亞當年是對開源最友好的公司之一,在開發者中頗有口碑。然而微軟派木馬去諾基亞,幹掉諾基亞的meego開源項目,賣掉開源的qt,等等操作都明確了,因為微軟的介入,諾基亞與開源漸行漸遠,斷送了諾基亞在開源屆的口碑,而開源屆恰恰是以年輕碼農為生力軍的圈子。

4,微軟得罪了自己的員工。在WP不斷的改版不斷的不兼容過程中,不同部門之前產生了傾軋。有傳言說WP不斷變更的過程其實是一部內部政治鬥爭史。

以上四個方面的巨大混亂,絕不是用一句「判斷失誤」能解釋的。也就是說,微軟基因可能決定了他的移動系統從一開始就註定無法成功。


安卓的機會是自己掙的,微軟的機會是自己扔的。且看微軟那些年的神操作:

系統集成MSN,干不過QQ。

系統集成Outlook express,不支持自家hotmail。

一天到晚升級客戶端,不升級不給登錄msn和hotmail。

網頁版hotmail界面改了,新構件一層又一層,就是那個卡的,配合IE真是想殺人。

我被迫下載新版本客戶端,他?給我一個下載器。

下載器運行,竟然是6件套全家桶Windows live。我只是想聊聊天啊。

全家桶也算了,你官方下載伺服器能再慢一點兒嗎!幾十K啊幾十K,你幹嘛不外包給華軍軟體園啊?

對了當時創業公司沒有一家用office,全部Google docs。這個是微軟自己反省時說的。

夢遊一樣的微軟,還想打贏移動互聯網?互聯網時代都是快魚吃慢魚了,微軟拿著桌面和IE連PC互聯網都搞不定,做智能手機還不如做春秋大美夢!

蘋果的偉大革命開始後,微軟做PPT的速度其實很快。本來以為聯合諾基亞了,一個第一軟體+一個第一硬體,做系統還不是分分鐘么。結果硬拖了一年多。市場早就丟光了。

當時哪怕是半成熟產品也得推出一批來啊,有bug不要緊,當時安卓也不好用。安卓2.3薑餅最初也就是5000元的galaxy S2或同級別旗艦能流暢,其他低端都卡。所以諾基亞根本不需要追求完美,那麼大的線下渠道想怎麼修理不行啊。就算沒有量產,抽獎答題免費派送,或者送給測試人員水軍,保持熱度葯不能停啊。

結果這一年多除了最初的PPT,真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LZ剛丟了手機,換機的錢在錢包里憋的是吱吱叫啊。左等右等等不到信仰,忍不了了三星走起,就當還了wcg的債。

更能忍的同志們多等了一年,嘿嘿,中華酷聯來了。尤其是酷派,真香啊!

微軟活該。。


比爾蓋子最大的失誤難道不是不到五十歲就急急忙忙想退休嗎?

在2000年代初剛剛49歲就急急忙忙確立了擅長營銷但是不懂技術的鮑爾默做接班人,然後逐步交棒了。

大家似乎沒有意識到,任正非比比爾蓋子大11歲,史蒂夫喬布斯和比爾蓋子同歲。

當任正非領導華為吹響進軍發達國家4G市場的號角,當史蒂夫喬布斯領導蘋果用IP4手機攻城略地,比爾蓋子正忙著退休,微軟忙著克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內部動蕩。

在這場微軟的內部動蕩中,許多沙雕操作,版本不兼容,其實都是背後持續不斷的傾軋爭位的外相。


關於微軟在手機市場失敗的根本原因,網路上討論很多,但絕大多數只接觸到表象,卻沒能戳中實質。

2006年主流意見是移動平台微軟勝券在握,雖然此時掌上智能設備市場總體份額里微軟只有12%,而塞班高達54.4%。

在iPhone引發手機革命前,微軟主要對手是塞班。兩家公司有相同的商業模式,都是靠賣操作系統賺錢。而其他軟硬體一體的公司,如黑莓、Palm,反而不構成直接競爭。一開始塞班佔了上風。塞班手機授權費更低是一個重要原因。

塞班類似桌面端Linux,需要加上各家定製的界面,才算完整的系統,如諾基亞的S60,愛立信主導的UIQ,日本的MOAP。其中S60,隨著諾基亞手機暢銷,最為人熟知,幾乎成了塞班的代名詞。到2006年,從全球市場看,S60是無可爭議的冠軍。然而在美國市場,塞班缺乏存在感。諾基亞和愛立信都是GSM陣營大將,因此塞班與高通關係非常微妙。直到2005年才有第一款搭載S60系統的CDMA手機Nokia 6638問市。美國CDMA制式佔大頭,塞班自然打不進這塊市場。當然美國也有一些採用GSM制式的運營商,可諾基亞自持身份,不願把自家利潤豐厚的音樂業務出讓,那段時期諾基亞在美國僅與一家小運營商Cingular合作過,共推出過兩款手機。因此,美國人沒把塞班放眼裡。

另一方面,諾基亞的S60一家獨大,再加上塞班本身問題(這個得另外開一篇長文解釋,此次從略),塞班陣營的廠商開始與微軟眉來眼去。除了諾基亞緊抓S60,黑莓守著自家三分地,其他各大OEM都開始嘗試做Windows Mobile產品,連濃眉大眼的Palm都叛變了。這段時期,智能掌上設備分為智能手機和PDA兩大類。

PDA屏幕更大,一般配有觸摸屏和觸控筆,多採用qwert鍵盤,功能比手機更多,價格也更高。 PDA更接近現代手機,即使在當時人們也認為PDA是未來,也是微軟、黑莓、Palm幾家開發的重點。2006年第一季度,Windows Mobile雖然在手機市場份額僅有4%排名第三,但是在PDA市場有絕對優勢,佔據53%份額。2006年市場分析主流意見認為,大勢在微軟這一邊。

Windows Mobile處於領跑位置,暫時的成功使得微軟高層忽視了許多深層次問題。

商業模式

人性原本如此,進入新領域總情不自禁地套用以前經驗,試圖複製成功。微軟在商業上試圖重現PC商業模式,靠出售操作系統賺錢。這一階段,從盈利模式看,黑莓最健康。黑莓不光從硬體賺錢,還有電郵加密等各項服務收入。一台設備10美刀價格對BOM還是有衝擊力的,微軟內部也有對系統授權費這個商業模式提出憂慮。但是因為事情似乎一切順利,高層沒放心上,直到Android橫空出世。

Android不是第一個基於Linux的移動操作系統。之前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都做過。結果嘛,跟桌面版的Linux系統一樣,山頭林立各自為戰,碎片化嚴重。Android不同。谷歌當時不做手機,與OEM們沒有競爭關係,系統由谷歌主導開發,形成了向心力。Android的開源對微軟不致命,因為Windows Mobile是個開放的操作系統,OEM可以自行更改代碼。而免費這一條,微軟就沒招了。谷歌作為一家廣告公司,可以先給貨後收錢,等用戶用上Android手機後,憑搜索等各種業務把錢給掙回來。能夠這麼做,基於谷歌多年來在廣告業深耕,打造了一整套基礎設施。微軟無法照搬,Bing剛剛起步,基礎設施不是一時半會能建立起來的。一直要到2014年,微軟才宣布Windows Phone系統免除授權費。

2011年,諾基亞宣布與微軟達成戰略夥伴關係。為了拉攏諾基亞這個當時最大的手機公司,微軟給出了一系列非常優惠條件,使得原本與微軟保持良好合作關係的OEM們紛紛出走,全心投入安卓陣營。前面有朋友說:「微軟收購諾基亞之後,所有廠商都停止了做微軟手機的計劃」。這個不對。事實上WP手機最豐富是在諾基亞手機部門被微軟收購後,2014~2015年WP 8.1時期。微軟拉攏了一大批廠商,包括TCL(阿爾卡特)、聯想、華為、中興、金立、海信等國內手機生產商,以及印度和其他國家的廠商,發力了一把。參見Wiki WP7、WP8、WP8.1、W10M設備統計表。

隨著其他廠商出走,Windows Phone生態實際上變成微軟與諾基亞的共有資產,商業模式從原來的橫向整合變成變相的垂直整合。如此一來,WP失去了橫向整合通過競爭降低成本的優點,對安卓的成本劣勢進一步擴大了。更糟糕的是,諾基亞位於高福利國家芬蘭,早年好日子過久了,它恐怕是當時所有手機商里成本問題最嚴重的一家。

這是商業模式的問題,下面談技術。

UI與內核

在Windows Mobile時代微軟對系統UI策略是照搬PC設計,把台式機上的下拉菜單一套搬到手機上面,通過熟悉的界面和操作邏輯,減少用戶學習成本。這個策略還是有成效的,與PC交互便利是WM一大賣點,正如現今與iPhone互動方便是推薦購買Mac的理由一樣。缺點是,菜單選項緊湊,而人手指太粗,用戶需要尖頭的觸控筆或手指甲在電阻屏上進行操作,十分不便。因此Jobs會吐槽Who wants a stylus?

iPhone出現後,微軟第一步應對是對WM進行改進,修改系統UI設計使之更適合手指操作。我們可以明顯看到Windows Mobile 6.5與前代相比,系統元素變大了,對手指更友好。

左WM6.0,右WM6.5

但是這依然無法應對電容屏。WM 6.5本身只支持電阻屏,HTC自己動手修改底層代碼,做了兩款電容屏手機:HD 2和HD Mini。我們不妨以HD2為樣本,看看WM為什麼在電容屏上水土不服。下圖左側是自帶的電話簿,右側是第三方軟體「註冊表編輯器」。

可以看到左側應用專門為手指操作優化過,而右邊應用沒有,行列排列過於緊密。 操作系統本身微軟可以修改,第三方應用則鞭長莫及。微軟當然清楚問題所在,於是拋棄Windows Mobile及其軟體生態,從頭設計的全新系統Windows Phone 7。WM第三方應用既然不合時宜,強行留之只會成為新應用引入推廣的阻礙,捨棄是正確的決定。

人們談論到iPhone帶來得手機革命時,常集中於系統UI改進操作簡便人性化,很少提及更深層次的操作系統變革。2007年隨著硬體性能不斷提高,量變引起質變,計算範式引來了變革機遇。這個機遇,微軟、塞班、黑莓等公司忙於競爭沒注意到,反而被冷眼旁觀的蘋果捕捉到了。

iOS內核是Darwin,Android是Linux,兩個都是現代的操作系統內核。Windows Mobile用的是Windows CE內核。從技術上看CE是個「落後」的內核,九十年代中期剛推出時,NT有嚴格的內存保護,CE基本沒有;NT里單個程序最大能用2GB內存,CE里只有32MB;NT支持完整的Win32 API,CE只有殘缺版的。隨著時間推移,微軟添添補補,CE有了與Windows 95一樣的內存管理,但骨子裡依然不足。CE專門為低配置嵌入式設備設計,而手機硬體發展到一定水平後,其弱點逐漸顯露。CE一個重大缺陷是不支持多核處理器,這導致Windows Phone 7手機,包括旗艦機Lumia 900,搭載的都是單核處理器,而此時多核處理器時代已經來臨。雖然2011年推出的CE 7.0版加入雙核處理器支持,但顯然,對一個先天不足的系統縫縫補補,無法跟使用現代的操作系統內核的iOS和Android競爭。內核必須得換!然而微軟在執行上犯了巨大錯誤。

Windows Phone 7改變了UI,卻依然使用CE內核。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看,這是重大失策。然而在開發WP7時,人們對NT固有印象是吃資源,以當時的硬體水平NT跑不動。微軟不是不知道切換成NT的好處,但是Longhorn開發失敗殷鑒在前,微軟保守了一把。直到微軟研究院的項目Experiment 19在2009年成功證明NT不光能跑,而且跑得比CE更好,才著手考慮更換內核。

Windows Phone更換內核帶來兩個嚴重的負面影響:

  1. 開發團隊主要精力在建築底層代碼,Windows Phone 8相比Android缺少許多常用功能。用戶要到Windows Phone 8.1時代,才用上諸如通知中心之類的實用功能。
  2. WP7手機無法升級到WP8。據知乎某知名微軟員工解釋,原因是高通不願寫新驅動。考慮到高通一貫尿性,個人傾向於相信這個說法。xda大神曾把WP8移植到HD2上,但是這僅是a proof of concept,沒有WiFi驅動、沒有藍牙驅動、沒有蜂窩網modem驅動。讓系統跑起來不難,困難的是各種驅動,裝過黑蘋果的都知道。

但是不管責任是不是高通,這些問題是可以提前預料的,微軟的應對簡直算是教科書級的負面典型。微軟高層說,WP8新增功能在支持各種新硬體,多核處理器、更高解析度、NFC等,老手機本來就沒有這些硬體,用不上WP8。這典型的工程師思維,情商為負值,絲毫不懂用戶心理。大量WP早期用戶,發現手機無法升級系統,棄之而去。原本能發展成鐵粉的用戶就這樣流失了。Windows Phone整個發展勢頭嚴重受挫。

方向錯誤

2000年Bill Gates宣布卸任微軟CEO,把公司日常事務(在名義上)交給Ballmer,一邊自封Chief Software Architect,主持代號Longhorn的下一代操作系統開發。Gates給Longhorn定下三個野心勃勃的目標,用託管代碼C#寫操作系統,基於關係資料庫的文件系統WinFS,一個新的圖形子系統Avalon。但是微軟沒有進行可行性論證就強行上馬,在把大量人力投入Longhorn三四年後,微軟終於不得不接受現實,整個開發計劃推倒重來,重新開發Windows Vista。然而,Vista開發周期太長,又不巧碰上Dennard Scaling失效,微軟嚴重誤判了硬體發展方向和發展速度,導致Vista是按照根本不存在的硬體設備為目標來設計,被用戶一致厭棄。Vista的失敗,使得微軟不得不全力救火,拚老命做出Windows 7,總算保住了基本盤。

2000s這十年,微軟絕大部分人力被Longhorn/Vista/Win7吸走,mobile團隊得不到重視,連零頭都算不上。再看看同一時期蘋果和谷歌在做什麼。Vista上市同年,iPhone橫空出世;著手重新設計WP時,第一款安卓手機問世;好不容易做出Windows Phone,蘋果已經站穩腳跟,順勢推出iPad。

兩千年伊始,微軟在科技巨頭裡處於領跑位置。但是對未來科技發展方向的戰略錯判,使得微軟跑進了一條死胡同,等發現後再趕回來,已經從領跑者變成了追趕者。微軟在Windows 8時期,統一了PC、手機、Xbox三個平台的內核,Windows 10時期又進一步統一了核心組件功能OneCore和API,每一步舉措都是對的,錯就錯在太遲,開發者和用戶早就被其他平台搶走了。假如能早兩三年推出Windows 10和UWP,假如能早兩三年統一內核,假如能早兩三年推出Surface,情況會大大不同。回過頭看,初始原因在Longhorn上面。

此外,Windows開發模式也有問題,延續了九十年代三年一個大版本的開發速度。三年間隔太久,這意味著在設計系統時要對三年後的硬體水平和用戶需求進行精確的評估。這種做法在如今變化激烈的時代行不通。而微軟在Windows 10後,才改成一年兩版本的新的開發模式。

最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再讀一讀我對為什麼微軟贏得了三十多年前圖形界面革命的回答。

微軟當年是不是用並不比蘋果好的技術戰勝了蘋果,為什麼??

www.zhihu.com圖標

ps,可能會寫一篇塞班失敗原因,感興趣請留言,沒人看就算了。


推薦閱讀:

人類未來的形態會不會更像人工智慧?
如何看待Android之父Andy Rubin從Essential離職?

TAG:比爾·蓋茨BillGates | 科技 | Andr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