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條件的愛」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哪些影響?

曾經有一個調查,問孩子們在家有沒有挨過打,80%的孩子舉起了手。他們又問,當你們聽話,表現好的時候,爸爸媽媽愛你們有多少?孩子們大大的張開了他們的手臂,高興地表達父母愛他們有那麼多。當問到他們表現不好時,爸爸媽媽的愛有多少,很多孩子只是伸出了手指頭,甚至把雙手抱緊在胸前表示那時父母的愛為零。孩子的世界是非常直觀的,他們可以用手臂筆划出長度來表達他們得到的愛。他們的內心已經形成了這麼一個概念: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是有條件的。當我表現好的時候,他們就愛我,當我表現不好的時候,他們會不愛我,會懲罰我。可是,很多父母的心裡並不這樣想,我愛孩子當然是無條件的,我這樣做都是為了孩子好!

有兩個家庭,發生了同樣一件事,孩子們在房間追趕打破了媽媽最愛的花瓶。第一個家庭的媽媽聞聲過來,並沒有責罵孩子,把碎片處理完後警告孩子:下次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們了!第二個家庭的媽媽處理完碎片,蹲下來問孩子,你想跟媽媽說什麼嗎?孩子問:媽媽,你還愛我嗎?媽媽回答:我當然愛你了。孩子說:哪怕我淘氣打碎了花瓶你也愛我嗎?媽媽回答:是的,我永遠愛你。孩子問:就算是做錯了事,你也會愛我?媽媽回答:是的,媽媽或許會不喜歡你做的那件事,但是,媽媽會永遠愛你這個人。孩子放心地笑了。

我們可能很難想到,做錯事情後,孩子最擔心的其實並不是責罵,而是擔心父母從此不愛他了。在這個時候,父母要做的,除了指出錯誤,更重要的是消除孩子的這種擔憂,告訴他我不喜歡你這樣做,但是永遠不要說我會因此不喜歡你。因為,這種負面的有條件教育方法,並不能讓孩子去反省他的錯誤,而是加重孩子的焦慮與怨恨。告訴孩子,我永遠愛你,永遠給你時間讓你去改正錯誤,去到達終點,失敗與犯錯並不重要,這只是一件事情,不會因此改變我對你的愛。

摘自《規矩的背後是自由》一書,中國婦女出版社。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到:靠努力換回的愛往往使人生疑。這種愛常常會讓人痛苦地感到:歸根結底我不是被人愛,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朋友一磊從記事起,就聽到父母的抱怨:吃飯沒注意父母的需要,父母就說他沒良心,考試成績沒考好,父母就批評他,不懂大人的辛苦…….

「你要乖,否則媽媽就不愛你了!」

「你要考到前幾名,才不辜負我這麼疼你!」

這些話,是父母的口頭禪。

達到父母的要求,一磊才能看到到父母的笑臉,否則,就被父母各種批評,讓他在家裡抬不起頭。

參加工作後,一磊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只為得到同事的讚賞,但他卻常常自我懷疑,更糟糕的是,他感覺不到取得成就的喜悅。

有條件的愛,是孩子頭上的緊箍咒。

「被拋棄」「不值得愛」的咒語時刻侵佔著孩子的心靈。

為得到愛,只能用成績、出人頭地來證明自己是值得被父母愛的。

一旦證明不了,就開始自暴自棄、甚至採取極端行為否定自我價值。

一貫桀驁不馴的周杰倫曾說:我是單親家庭出生,我的童年蠻幸運的,因為我有一個好媽媽。

他性格內向、害羞,面對鏡頭經常會緊張,但提及媽媽,臉上常常會露出少有的笑容。

周杰倫從小學習成績不好,經常掛科,英語老師認定他有智力障礙。身為老師的媽媽,沒有嫌棄過兒子,反而更愛他。

媽媽發現周杰倫有音樂天賦,4歲起,就讓他學鋼琴,一路陪伴、鼓勵他堅持自己的夢想。

因為沒有考上大學,周杰倫高中畢業後當了服務員。

是什麼讓這名餐廳服務員華麗變身成樂壇巨星呢?

是媽媽無條件的愛。

媽媽鼓勵他報名參加娛樂節目《超級新人王》,後來被吳宗憲發現他的音樂才華。

媽媽在周杰倫的心裡種下夢想的種子,又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時刻,將愛化成一道光照亮他向前的步伐。

如果這不是無條件的愛,還有什麼是呢?

那些被父母無條件接納的孩子,不會為了得到愛而去討好父母,只會心無旁騖、從容自在地做自己。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魔丸身份降臨人間的哪吒,被天庭、百姓都看成是災難,從出生就被嘲諷和蔑視,只有父母珍視他。

父親李靖為救哪吒,求太乙真人的換命符,問及原因,李靖說,他是我兒。

父親對孩子的眷眷之心,怎能讓人不動容?

李靖無分別的愛,也成為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逆襲的動力源泉。

父母無條件的愛,其實在告訴孩子:無論你做了什麼,父母都會愛你,哪怕是做錯了,得到的也是我們善意而友好的提醒和耐心而真誠的鼓勵。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從根本上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

一個得到父母無條件愛的孩子,不管學習好壞,長得丑俊、高矮胖瘦,都會趾高氣揚、活靈活現,覺得自己很特別。

沒有附加條件的愛,能充盈孩子的世界,徹底純粹的期盼,能滋養孩子五彩斑斕的內心。

愛孩子,不是因為孩子身上聚集著多少光環,而是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的未來可期。

微信公眾號: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我認為,事件的處理方式要加上制約條件,不能絕對的肯定或否定。『』你這樣做媽媽不愛你,或你打碎了花瓶媽媽也一樣愛你這個人『』。我看來,前者會造成孩子的焦慮,後者可能會放縱孩子的隨意,認為犯錯了媽媽也是愛我的,當然這兩種情況也未必一定發生,可能前者的孩子皮厚點,後者的覺悟高點,也都造不成這樣的後果。我想家長應該說,媽媽是愛你的,不會因為你的錯誤而不愛你,但媽媽又是難過的,因為媽媽損失了一個花瓶。強調出事件的結果與別人真實的感受,讓孩子自己來判斷是非和下一次的行為方式,在他小的時候,可以引導他正確的思考方法 比如體諒 同情 感恩等。長大了給予他自己判斷的能力,大人鋪開事實,做好監督即可。


老媽生完我之後應該是得了抑鬱症(沒有專業診治,也是現在抑鬱症比較受關注後,根據老媽對她當時心理狀態的描述得出的結論)。老爸是那種不發脾氣,沒有想法,做什麼都聽老媽的那種人。因為家庭矛盾,小時候經常挨打挨罵,後來老媽也說,很多時候並不是我犯了多嚴重的錯誤,只是和別人置氣拿我出氣罷了。以上算是背景介紹吧,下面就來說說我的心理狀態。

其實從小到大都不覺得父母愛我,因為沒人跟我說過愛,也辨別不出愛這種感情是什麼。所以問題中母親與打碎花瓶孩子之間的對話在我看來很可笑,更多時候是母親看到後一邊收拾一邊指責,最後還要警告我如果下次再發生就打斷我的腿。(不要覺得誇張,雖然老媽只打過我屁股,因為她說那肉多打不壞,但打斷腿這樣的話小時候的我沒少聽)

小時候老爸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個月回來一次。你以為我會希望他回來?其實我最不想他回來,因為每次他回來不出三天,老媽肯定又要發火。我很怕,即使長大後,我也怕別人吵架,即使對象並不是我,是有生理反應的那種怕,心慌,手腳發涼。

上大學後我就考到了外地,一年回來兩次的那種,後來長大了,老媽的脾氣也好了很多,我們開誠布公的談過,也理解原諒了她。跟老爸也談過,不知道你們看到一個50多歲的男人流眼淚什麼感覺。同情他?理解他?對於我,沒有感覺。

他們都說因為我,他們才忍耐對方,因為我他們可以付出一切。這是愛么?如果是,我不想要。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小公主,我陪她玩耍,看她犯錯,糾正她的行為。我不打不罵,我並不說愛,我只付出我所有的耐心。即使現在我仍然說不出愛是什麼,但我知道有條件的那不叫愛。


單從一個大孩子的角度來說,「有條件的愛」對於我來講,那就不是愛。

我在家,只要我把碗洗乾淨了,第一時間做了我父母要我做的事,那我就會聽到「你真棒」「你好乖」的誇讚。但只要我拒絕了他們想讓我做的事,便立馬能聽到父母訓斥我「你怎麼那麼不聽話/不懂事」

時間久了就發現,只要想父母開心,那麼辦法就是聽他們的話,做他們讓我做的事,漸漸的,對父母的愛就不渴望了,因為覺得他們給的愛根本不是愛,就算是,那也是廉價的愛,不值得我擁有它


討好型人格就是這樣形成的。父母有條件的愛無疑是在傳遞著:你乖、你聽話、你讓我高興我才會愛你。孩子自然而然地會認為我必須要付出、做點什麼才能得到父母的愛,更深層次來講,孩子會形成一種「我不值得被愛」「我不值得好東西」的潛意識,沒有安全感。有些人在父母有條件的愛下似乎沒有發展成討好型人格,而是表現的很強勢,相反成為索取型人格,但這兩類人的內心住著一個相同的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小小的人兒。


推薦閱讀:

愛磨蹭做事拖拉 專家支招如何打敗孩子拖延症(二)
如何安撫兒童情緒?
暢銷全球50年的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孩子:挑戰》
讀書之《惡童日記》
讓家長頭痛的「小任性「

TAG:孩子 | 家庭教育 | 兒童心理 | 父母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