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和效果哪一個更能評判行為善惡?

請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與觀點,謝謝!


謝邀

這個辯題的話,應該是指惡的動機造成了好的結果或善的動機造成了壞的結果吧。那麼就類似於UP主「薛定餓了么」所推出的這個視頻了,題主推薦看看噢。

鏈接如下http://www.eyepetizer.net/detail.html?vid=32373utm_campaign=routineutm_medium=shareutm_source=othersuid=301190970udid=bd81d01f4daa41bc8df49757085052efa170fc21vc=254vn=3.14deviceModel=STF-AL00first_channel=eyepetizer_zhihuiyun_marketlast_channel=eyepetizer_zhihuiyun_marketsystem_version_code=24

PS:這個作者的視頻感覺都好有知識性呢。


本來這觀點跟我觀點有岔,我肯定不會答的,不過既然是辯題那就有話說了。

首先辯論嘛,要有明確的中心點,這個辯題的中心點肯定是為什麼動機比效果更能判別善惡了。如下

善惡是主觀認知,主觀能動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善惡的認定,而動機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效果則是客觀事實,受主觀能動性影響較小。

這是從定義與概念的角度出發,是一個最底層,是一切優點最初的源頭。

我們要明白善惡是大眾統一價值觀決定的,善就是價值觀與大眾相同,惡就是價值觀不同,動機比效果顯然與善惡觀更匹配。

舉例,同樣是殺人,蓄意謀殺無辜的人就是惡,誅殺惡人就是善,這無關法律,只是價值觀問題。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因為只有動機有善惡,結果只是好壞,善惡是對精神層面的評價,好壞是對物質或者說實質層面的評價


比方說有個人去搶麵包店,但是他搶來的麵包給快餓死的孩子吃了,雖然他也快餓死了。他的效果(搶劫)是惡的,但是他的動機(給孩子吃)是好的。想這樣的的例子還有很多,


謝邀。善惡這個形容詞都是用來形容這個事是否對自己有影響來評判的。無論一件事情的結果如何,都已經發生了。人們需要的是知道下一次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是如何處理的,對其他人好的就是善,要讚揚。不好的就是惡,就得消滅。所以善惡就是來評判遇到事情時候對自己是否有好處的名詞。自然要用在動機上才能更明確。


瀉藥

【小明買了一瓶安眠藥】

動機是:隔壁那傢伙追到了我心儀已久的女孩,我要給他點顏色看看,讓他永久的沉睡下去!去死吧!另外,我要好好想一想如何偽造不在場證明!

效果(也可以說結果)是:他們沒幾天就分手了,原來那個女孩也是個b子,那傢伙哭的稀里嘩啦,算了,暫時先不弄死他了


可以代入成想法和實際行為吧。不知道怎麼回答,想到了好幾個類似的問題,比如想殺某人和殺了某人,又或者意淫和出軌。思想看不到摸不著,不知道的東西不好做定義,而效果是已經有了行為,可能還有後果,這個可以分辨,可以做定義,雖然想法再惡毒,但沒有實際行為,沒有危害人民和社會,效果是已經實踐之後的結果,好壞容易分辨,所以效果比動機更好判斷行為的罪惡。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不到做出小人的事情時一直都不是偽君子。

和題目完全相反的回答,但是也可能看看,找個反駁點


推薦閱讀:

孔子的理論才能夠使人類生存下去—道德真源
想學學道德經,求推薦好的入門書籍?
如何看待頻繁發生的偷狗葯狗事件?
女生的什麼動作或行為會瞬間招來男生的反感?
法律和道德,到底哪個對人的約束力大?

TAG:哲學 | 道德 | 心理 | 人性善惡 | 善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