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突然有一瞬間你會特別想好好學習?

有沒有某一個瞬間,會突然很想很想好好學習,很想很想翻盤,改變現在,改變生活。那,你究竟是為什麼想好好學習?


遇到比自己優秀幾十倍,百倍的人的那一刻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體會那種無力感

這是一種降維打擊

有家庭,見識,年齡,資源等的差距

中間的鴻溝,並不是一兩年就能追得上

他們是站在人生舞台頂端上發光發亮的一群人,臉上帶著自信與驕傲,舉手投足是豐富閱歷帶來的大氣和包容。

旁邊的我,更像是台下一個追光者,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一個角落,渴望著有那麼一天也能有幸成為這樣的人。

雖然我們的距離,還太遠太遠。

我問自己,當他們在為自己人生拼搏的時候

我在做什麼?

看著一直心安理得,得過且過的自己,突然就很難過,很難過。

其實做一個隨遇而安的人也沒什麼不好。

可惜我天生要強,又很貪心,也希望有那麼一天,自己也可以站在聚光燈下,可以驕傲地面對過往,被優秀的人認可。


大學剛畢業那會,找了一份新工作

壓力很大,因為同事都是很優秀的博士碩士生。而我,只是一個普通院校的學生,當初還因為學費高昂考慮過去讀專科。

那天晚上,我和宿友說

「幸好我當初沒有去讀專科,不然我今晚就要睡不著覺了」

(沒有貶低專科學校的意思,大家不要誤會,我學校也很普通,很多專科很好,只是想表達一下我當時因為巨大落差帶來的自卑)

朋友答:那你這一覺不便宜啊,價值xx x(學費)

當下聽完,大笑三聲,笑完後倍感心酸。

還是失眠了,想著拿父母的錢讀書,卻過著這樣的生活。

很長時間都在懊惱,要是當初好好學習,也不至於變得這樣艱難,要是好好學習,人生應該是不一樣的風景。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葯,時間也無法倒流。

所以你問我,哪一瞬間想好好學習,

那肯定是那個失眠的夜晚,是我自尊心被狠狠撕裂,被懊惱淹沒的那個漆黑的夜晚。

這個可能會成為我以後人生很重要的一個回憶與階段

但沒關係,我的人生信條是

不能因為改變不了的事實影響心情

所以我現在也能很平靜地去看待啦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應該享受其中的過程

保持好謙虛的態度,向優秀的人學習

衡量一個人優秀的標準也有很多

不能妄自菲薄呢~

為了能夠過上理想的生活

我們都要一直一直加油鴨!!


看了大家的評論,有好多正處同樣經歷的夥伴們

如果看文章的你也是陷入這種絕望、無助的情緒中

那再稍稍聽我說一兩句吧

其實我們要比自己想像中堅強得多

不管今天有多難過,也只是暫時性,

如果把眼光放遠一點,對比幾十年的歲月,這個階段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

重要的是,不要放棄自己

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得到越多的人註定也要失去很多。

以前常常羨慕鳥兒和飛魚,自由洒脫,無拘無束

長大後發現,動物世界的生存法則比人類要殘酷得多

他們快不快樂,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所以我們也沒必要羨慕別人的生活。

因為喜歡寫文章,我自己也有公眾號

偶爾寫一些關於學習和個人成長的乾貨

或許能給你們帶來一點啟發和溫暖

上面也有我整理的一些簡歷和ppt模板

有興趣的話,就順便來看看吧

公眾號名稱兔紙不要紅了眼

生活還是充滿樂趣和希望的,都要開開心心哦~


真的謝謝大家

補一點吧……

我小時候不怕黑,

但是在爸爸生病那一天,上完幼兒園的我被奶奶匆匆接回家,之後她們一行人匆匆去了醫院,只留下孤零零的我和媽媽給我留的一盞燈,

我也就只能坐在爸爸曾經睡過,陪我玩過的床上,一個人望著天花板上白慘慘的光

然後想,只有它陪著我了

後來爸爸病的更重,我鬧著找爸爸,媽媽打開電腦,讓我自己玩遊戲

然後早早帶上眼鏡,現在還沒能摘掉

爸爸去世前,媽媽是在拗不過我,帶我去了趟醫院,可是那天爸爸昏迷了,我沒能見他,也就沒能和他說句話

我對那段時間的記憶就是亂糟糟的廚房,媽媽和姑姑在餐桌上放著的的包(一個紅色一個黑色),還有她們鎖門的聲音

對了,還有電腦上的摩爾莊園頁面

至今還記得爸爸去世那一天,是一個陰雨天,因為姨媽說天都為爸爸哭了

家裡全是人,黑壓壓的人

爸爸的黑白照片放在案上

大人讓我別去煩媽媽

後來奶奶把我抱起來,給我一隻大黑碗,哭著說

「妮兒,摔了碗,這樣你爸在那邊就有飯吃了」

我摔了,摔得很大聲很大聲

姨媽把我放到車裡,把我帶到她家去住

路上說「別回頭,回頭了你爸的魂兒就走不了了」

過了一會,我哭累了,躲在駕駛位後面悄悄的回了一次頭

爸爸別忘了我,求你別走,真的

老天爺,你心疼爸爸,把他帶走了,不能心疼心疼我,把他留下嗎

曾經看過一個問題「你的童年是在什麼時候結束的?」

我的童年也許是在那個灰濛濛的雨天結束的吧,然後它又把我的整個童年染的灰濛濛的了

我趁我還記得爸爸電話,大家都不在家的一天,打過去

那邊卻是另一個聲音,問我幹嘛

我才知道,爸爸的電話都不在了,我還以為那邊會給爸爸留一個和我說話的地方

現在他的樣子也忘了,電話也忘了,聲音也忘了,沒有舊照片(不知道媽媽放到哪裡去了)只有一些模模糊糊的,記憶中的影子了

一天晚上……大概09年初的樣子,我半夜起床,看著窗外的燈光

媽媽因為我醒了,也就醒了,大約是擔驚受怕多了,她睡得特別淺。那段時間一直陪著我睡,看著我發獃,問我為什麼不睡覺

我說我想爸爸了……

然後我哭了

媽媽沒說什麼,只是抱著我一起哭

媽媽10年帶著我改嫁了,嫁給了帶著我哥哥的現任爸爸

10年的時候吧,因為一些事,所以一個人帶我比較困難

現在的爸爸比較沉默,但是對我挺好的

有的時候不會感覺失去什麼

只是看見同學和他們的爸爸在一起,就感覺很難受,有時候會羨慕,甚至有一點嫉妒吧,她們可以向爸爸撒嬌,而我不能,我跨不過那道坎,我始終記得我的爸爸 ,我不能把現在的爸爸和原來的弄混

當初媽媽剛改嫁的時候,我真的特別壞,媽媽帶著我去拜佛的時候,囑咐我祈求菩薩平平安安

我卻希望爸爸回來,把現在的爸爸趕跑

我現在還要藏著我的秘密,不想讓別人知道我是半個孤兒。

別人會問「為什麼你和你哥不是一個姓啊」

我會說「我哥隨我爸,我隨我媽」

我很害怕別人知道,說我是個沒爸爸的孩子

到今天,我好像成了一個很樂觀的話嘮,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但是每當和別人產生矛盾,就算不是我的錯,我也會後悔好久好久,會去主動彌補關係

我害怕再失去了

後來的後來,媽媽把和爸爸的結婚照拿下來,我漸漸的忘了爸爸的樣子

再補一點

媽媽真的也很愛我

聽大人說我出生時奶奶嫌棄我是個女孩,想把我送到農村去,是爸爸媽媽不願意,把我保了下來

剛上小學,北方正值寒冬,當時還沒有還完治爸爸病的債,媽媽騎電動車送我去離家很遠的一所小學(因為擇校)當時只有兩個護膝,媽媽會給我繫上

媽媽每天五點起床,我五點半起,我很困很困,但是媽媽跟我說要抱緊她,不然會很危險。

我因為困一次差點掉下車,可媽媽不知道

我也不想告訴她

我每天都是學校第一個到的,最後門衛大爺都認識我了

有一天晚上媽媽開會,我在小飯桌外的板凳上,看著黃黃的燈,等到八點。

不開會的時候,我也常常是最後一個走的

小飯桌的書都被我翻了好多遍

後來換了小飯桌,為了不麻煩小飯桌娘娘,我會到路口看著書,寫著作業,或者如果別的小朋友還在作業也寫完了,我會玩一會兒,等媽媽來

那時候,媽媽會吃昨天晚上的剩飯,買3塊的包子,1塊的粥

然後可以多攢點錢,我就可以去一次肯德基,買一本書了

我們那段時間最快樂的回憶,是擠在被窩裡,看著暖氣片,在電腦上看《舌尖上的中國》

或者是運氣好,到家時暴風雨剛剛開始下,我們在看見陰雲的時候,她就說「杉杉,給媽媽加油」

我就抱著媽媽大聲說「媽媽加油!」

她的電動車總會比陰雲更快到家

我有一次問她「如果我也走了,你會怎麼樣」

她說「你走了,我也會跟著走」

「為什麼」

「你是我唯一的希望了,沒有別人了」

「所以,杉杉,就算是為了媽媽,你也要,不管遇到什麼挫折和困難,都要堅持開心快樂的活下去」

每次我感覺沒有力氣,情緒崩潰到想要放棄的時候,總會想起她和爸爸的話

我想為了最愛我的人好好活下去

媽媽也許是最能理解我的那個人,她七歲的時候姥姥去世,後來她去當了護士

媽媽的身體最近很不好,10月底剛動完腫瘤手術

不喜歡讓人看見我傷心,所以一個人哭

這樣……


原:

爸爸08年癌症去世,我半夜起床,看見媽媽在廁所里悄悄哭……

和媽媽擠在一個被子里看爸爸留下來的錄像

「杉杉,你要爭氣,別忘了跟爸爸說的,好好學習。

杉杉,我愛你。」

他好瘦,不是那個高高的,可以把我放在肩上的男人了

我對他說過「我要考上清華」

他很開心

我在班裡拿了100分,爸爸

我英語被老師表揚了,爸爸

我考上最好的初中了,媽媽

我是年級前十,媽媽

我考上最好的那一所高中的推薦生了,

所以,你們是不是會為我驕傲呢?

今天又沒時間吃飯了……

爸爸我好累,真的好累

爸爸我長大想當一名醫生,讓其他的人不再這麼痛苦

希望不會辜負一切一切的付出……

謝謝你們愛我,爸爸媽媽

希望爸爸你在那裡不會孤獨,不會冷到餓到

希望大家,和自己的爸爸媽媽都能平平安安,快樂的度過一生

筆芯


媽媽剛才來接我,到她單位做演講ppt(家裡電腦壞了),先在隔壁蛋糕店買了好多蛋糕,又怕我冷給我買了紅豆牛奶

有一個愛我的媽媽就夠了,不用奢求太多了?

我知道也許有一天這個答案會被人忘記,但我希望所有看過這個答案的人,都要更愛,更珍惜自己的家人,不要等到太晚,沒有機會去愛了,才去後悔

好睏,晚安


每個人都會因為某件事情會激發自己學習的心,總的來說就是兩點:

自我意識的覺醒

受到來自外界環境的壓力

1 當你懂事起,看到了父母的白髮、生活的不易,家庭突發的情況,在那個瞬間產生要學習的強烈意識。

2 意識到自身生活存在危機,看到同學們紛紛找到工作,自己一無所長時,職位處在螺絲釘崗位,不知道哪天就要面臨失業,迫切的想要通過學習改變自身狀況。

3 看到某些人在相關領域的優秀而備受矚目時,突然渴望通過學習變成優秀的人。

4 面對喜歡的女孩,兩者差距過大,想通過學習使自己更加優秀,可以配的上她。

5 想獲得自己想要生活,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改變。

6 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還需要努力學習。

有過太多的瞬間讓自己想要學習,但總是三分鐘熱度,只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才能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

這就說一下21天好習慣培養法

習慣的形成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l一7天,這個階段你必須不時提醒自己注意改變並刻意要求自己。因為你一不留意,你的壞情緒、壞毛病就會浮出水面,讓你又回到從前。你在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的同時,也許會感到很不自然、很不舒服,然而,這種「不自然、不舒服」是正常的。

第二階段

7—2l天,經過一周的刻意要求,你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你不可大意,一不留神你的壞情緒、壞毛病還會再來破壞你,讓你回到從前,所以你還要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第三階段

2l一90天,這一階段是習慣的穩定期,它會使新習慣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這個階段你已經不必刻意要求自己,它已經像你抬手看錶一樣自然了。

心理學家研究指出,一項看似簡單的行動,如果你能堅持重複21天以上,你就會形成習慣;如果堅持重複90天以上,就會形成穩定習慣;如果能堅持重複365天以上,你想改變都很困難。同理,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重複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的想法。

這樣看來,改掉不良的舊習慣,養成好習慣,也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了。

任何一種行為只要不斷地重複,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同理,任何一種思想只要不斷地重複,也會成為一種習慣,進而影響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行為。

這就是「21天好習慣培養法」的設計原理,其具體要點如下:

①堅持這個習慣21天。

②讓自己清楚地了解到新習慣帶來的好處,因為感情遠遠比理性的強迫更有動力。

③把它當作一個試驗。像一位科學家一樣,把培養習慣當作一次嘗試,而非一個心理鬥爭。這將有助於集中對待,隨時調整和正確對待結果。

④遠離危險區。遠離那些可能再次觸發你舊習慣的地方。

⑤用更好的東西替代你失去的東西,如果你戒掉了煙,雖然你失去了香煙的享受,但是你卻得到了無價的健康。

⑥將計劃寫在紙上,並告訴你的朋友,給自己一種壓力。

⑦保持簡單。建立習慣的要求只需要幾條就可以了,保持簡單,從而更容易堅持。

⑧不要追求完美。一步一步地做起,不要指望一次就全部改變。

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反覆地做。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願意去做那些簡單而重複的事情。

如果自己堅持不下去下面還有兩種輔助方法。

1 設立的目標,使之簡單化,不需要很長的時間,做起來很簡單,舉個栗子。

小明給自己設立了一個目標,1天背30個單詞,堅持了三天,因為某些事情堅持不下去了。

而小白一天只要背3個單詞,花上五分鐘就能完成,堅持了7天,開始把單詞量調整到五個,又過了很多天,小白髮現他一天不背單詞,渾身不得勁。

2 完成設立的目標時給獎勵

遊戲為什麼會上癮,因為它在每個階段都會給我們反饋,讓角色的提升能夠讓我們清晰的感覺到。所以給自己的目標設立獎勵,階段性目標達成了獎勵什麼,持續多少天獎勵什麼,總的目標達成又獎勵什麼,使自己的每一步都能夠會有回報,堅定自己的目標。

總之,堅持才是王道,如果我們中間堅持不下去也不要氣餒,因為再次拾起也比全新的開始要簡單一點。喜歡的點個贊吧。


你可記得,90年代盛行著這樣的段子:

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

那時候老師都對這些傳聞,煩不勝煩,記得初中時的班主任說:同學們,你們別聽信外面的流傳,這是一種怪現象,怪現象,遲早是要顛覆的,顛覆的,自古都是萬般皆下事,唯有讀書高!

我們一群半大不大的孩子,骨子裡都有著貪玩的天性,我們的父母大多文化都很低,有的只是勉強能識點字,對那些言論也都是人云亦云,並沒有強烈的主觀判斷能力。

初中時,我的同桌還編了一首打油詩,「人在教室心在外,一心想把錢掙回來。」在我們班廣為流傳,大家一心盼望著早點畢業,早點結束這九年義務教育,掙脫學校這個牢籠。

幻想能插上翅膀,自由飛翔於天空,能去很遠很遠的地方,賺上很多很多的錢,能過得很精彩美好的生活。

在這樣的氛圍里,大家成績自然很糟糕,70多人的班級,最好的三個同學也就考個普高,他們算是很有定力的了。

大多數同學都迫不及待的步入社會,有的去學理髮,有的是學縫紉,有的去學木匠、裝潢,終於實現了當初早日走上社會的「宏願」

那是在2000前後,那時出現最多的時髦詞就是,南下打工妹,打工仔,而不是現在的統稱「農民工」。

那時候想去外地打工,似乎得求爹爹拜奶奶的找人帶著,畢竟是離家幾千里的深圳、福建、珠海等地。

媽媽曾為了找靠譜的人帶我去外地打工,也想在外面能得到點照顧,送人禮品,幫人老家幹活。

我們這群在門口學了木匠、縫紉的人再跟著家裡所安排的師傅,再去沿海工地,工廠打工,有的去了深圳,有的去了北京。

我帶著滿腔的熱情和無限憧憬,也離開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鄉,我隨同師傅來到了福建晉江,途徑廈門換轉汽車時,看著車窗外閃爍的霓虹燈,一幢幢聳立的摩天大樓,到處是一片繁花似錦,小小的我,內心充滿著激動和喜悅,終於到達了所幻想的遠方。

幾經周轉,我們到達了晉江的某個村子,村裡到處都是服裝、鞋廠或雨傘廠,據說家家都是百萬富翁,但那裡的房子都是用石頭堆砌起來的,低矮,陰暗,並沒有很好的裝飾,同廈門所見的摩天大樓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一天17小時的超負荷工作量,加上工廠的枯燥乏味,很快便磨滅了我所有的激情,累得連上廁所都要瞌睡會

如當初在學校所幻想的相差了十萬八千里,收入更是微薄得可憐。回想著在學校的快樂時光,思念著千里之外的親人們,無數次在深夜裡默默啜泣,正應了那句歌詞,「外面的時間很精彩,也很無奈」。

現實粉碎了我們的幻想,給了我們狠狠的教訓。

看著電視裡面衣著光鮮,出入高檔寫字樓里的白領麗人,再看看裹在寬大工作服里的自己,黯淡無光,卑微又渺小。

想起初中時的打油詩「人在教室心在外,一心想把錢兒掙回來。」不勉悲從心來,不好好讀書聽課,沒有什麼知識本領,過早的走上社會,赤手空拳,已經折斷了飛翔的翅膀,去哪什麼在社會上很好的立足呢!

只能在社會的最最最底層,干著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在夾縫裡求生存,混個溫飽

當年那些過早輟學,認為讀書是無用的同學們,也都有了深深的悔意,只是為時已晚。

後來才知道,即便是家裡條件艱苦,大學是可以申請助學貸款,優秀者還可以拿到獎學金,或者靠勤工儉學。

大學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眼界,拓展人的思維方式。大學四年,你一直和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在一起,看音樂會,看畫展,參加社團,讀各種書籍,你的文化修養、藝術修養、人文素養、道德修養都在不斷地加深。在人文素養方面,你要大大超過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

記得誰說過,畢業十年,二十年後,同學聚會在一起時,讀書多的和讀書少的站在一起,氣質會有明顯的截然不同,那是兩種人生的不同。

如今常常對自己的孩子說,你一定要好好讀書上學,我知道,讀書是苦是累,但這苦這累是一時的,而不讀書的苦是終生的!

尤其是社會經濟已是如此發達,機器人將代替人工幹活,人工智慧時代已即將來臨。

誰還會去相信: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對於窮人來說,讀書是改變階層的最好方式!

在改革開放初期,在某些特定的時期,讀書萬本,確實可能還不如豁出去大幹一場。因為你的知識、技能根本找不到用武之地。

那時候拼的是膽量和勇氣,當年我的服裝廠老闆就二年級文化水平,簽個名字都歪歪斜斜。他的成功是抓住了改革開放的紅利期,和沿海地區的地理優勢,2000年時,他就資產過億了。

可是這種情況,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如果你一無所長,只靠膽子大,想在當今社會闖蕩出一片天地,越來越困難了。

這種趨勢變化,看看新富階層就明白了——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是高考狀元,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是高考狀元,小米創始人雷軍是武大高材生,百度李彥宏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就牛逼得不行了,馬雲、李國慶(北大)大學時都曾是學生會主席,都有出國經歷……

以知識、技能、學術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正在迅速淘汰、取代過去以見識、膽識、運氣為代表的一群人,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是真理啊!真理!

我的子女無論如何讓他們多讀書,知識改變命運。

現在我在自考學歷,每天五點起床,堅持閱讀和寫作,為了彌補曾經錯失過的讀書時光。也是為了給孩子們好的起點。

答主:齊帆齊 微信公眾號,齊帆齊微刊。

後台回復,寫作 電子書 投稿均有驚喜

還可以進入寫作兼職交流群。


因為我發現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但卻對宇宙的真相一無所知。除了好好學習,我別無他法。

比如我博士論文中解釋自己為何走上科研之路:

輾轉三座城市,歷時五載春秋,我的博士生活接近了尾聲。人們常說,博士畢業就意味著你終於成為了「人類認知邊界的開拓者」。回首這五年的博士生涯,我不禁心懷惶恐,畢竟自己做出的成果實在太過微小,實在擔不起這麼唬人的名號。但想想自己還是「2006年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呢,一笑而過之後反而釋然了。

我在很久之前就對「光學」充滿了興趣,這看得見摸不著的小妖精著實讓我著迷。記得中學時物理學中講到全息術,一知半解的我就和好友去網上找來小激光器和全息干板,想要把這神奇的現象復現出來。雖然最終也沒能成功,但這段經歷卻讓我後來讀大學時義無返顧地跳進了光學的坑。光學涉及到的課程門類眾多,幾何光學、物理光學、電磁場、光量子、光電子、顏色科學、視覺科學、傅里葉光學等等宛若魔法般的知識湧入了我的腦海,雖然由於我太過愚鈍,以至於許多內容沒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但這麼多年的系統教育卻彷彿為我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我走進了這令人嘆為觀止的美麗花園!

但經過了多年的高等教育,在讚歎於大自然的神奇之餘,我也發現自己以前對這個世界有著極大的誤解。現實世界沒有光滑表面、沒有剛體、沒有真空中的球形雞,現實中的透鏡是有像差的、反射鏡是有吸收的,動態全息術的發展也近乎停滯,中學教科書中簡潔美妙、言之鑿鑿的表述實際上只是一種無奈的近似。

除了這種現在看來有些可笑的誤解,我也曾經對科學有著許多不切實際的期許。科學讓人類取得了無數偉大的成就,但越往前走,卻越發現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其實千瘡百孔。記得當年讀物理學時,讀到光的粒子說與波動說的曠日持久的戰爭、讀到現代物理學百年史話,不禁熱血沸騰,似乎這個宇宙的真相正在徐徐展開,眼看就要到了圖窮匕見的程度。結果博士幾年下來,讀著最前沿的論文,看著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的評述,才發現我們其實對世界的本質還是有兩個不知道: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

這就像是在網上讀未完結的小說,被前文情節吸引欲罷不能,於是花重金開通了會員,結果發現雖然現在還是日更五千字,但行文中卻充滿了瑣碎的細節,主線幾乎停更了……就連潘建偉教授都說,「只要我把為什麼會有量子糾纏弄明白的話,我馬上就可以死。」這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著實讓人欽佩,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人類在面對浩瀚宇宙時的無奈。

雖然難免有些失望,但博士生涯卻讓我真切地明白了一個道理:科研一定要腳踏實地,一口吃不成胖子。如果不去鑽研艱深的理論、不去認真做數學推導,就憑藉一拍腦門的天馬行空、總想搞個大新聞,只能淪為貶義上的那種「民科」。所以做科研必須得沉得住氣,每一項科研成果再微小,也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價值,就像胡適先生曾說過的,「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推薦閱讀:

孩子學習成績差,厭學,怎麼辦?
你是否介意你的男/女朋友保留著Ta青春時候和異性好友的種種回憶?
你有哪些難以啟齒的怪癖?
【原創】趁著年輕,好好做一場青春的夢!
曾經的青春你們回憶嗎,回憶什麼呢?

TAG:學習 | 努力 | 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