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性格決定命運?


李書婷 邀請你回答此問題 ? 忽略邀請

瀉藥

你的八字的信息,決定了你的先天性格,你只能是改變了性格,才算是駕馭了命運。


性格:先天基因+後天環境造成的。

命運:不同時間點的行為主體遭遇的事情對行為主體造成的或喜或悲的結果。

性格決定不了命運,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響命運,同時命運可以影響性格,兩者互為影響和促進。

好的性格 可以有好的人緣,別人就更願意與你交流相處,你就能獲得更多資源,進而改變你的命運。當你達到一定程度,你就會要求自己更加苛刻,改變一些壞習慣,融入新的上流圈子。

誰都決定不了誰,因為能導致你命運的因素不僅僅只有性格,還有環境+機遇等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我深以為然。

以前總聽到「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覺得性格和細節非常重要,細節這個東西,我們留心些都能做到,可性格卻讓人頗為惆悵,這玩意兒是與生俱來的,怎麼改?!可是今天讀了詹姆斯的話,讓我豁然開朗!

我們倒過來推導一下。試舉那個草根英雄劉邦的例子。劉邦一個年過半百、無產業、無知識、無背景的平頭老百姓,最後戰勝了有武力、有家境、有聲望的小夥子項羽,最終成為一代開國之君,這不能不算作一個傳奇。換言之,他的命運大致上是好的,是成功的。在總結成敗原因時,劉邦自己說,我有蕭何為我打理後方,有張良為我出謀劃策,有韓信為我南征北戰,而這三個人都是不世出的奇才。相反,項羽只有一個足智多謀的范增,最後還因為猜忌拋棄了他,這麼一個人怎麼可能成功?可見劉邦知人善用胸懷廣闊,而項羽則是獨斷專行刻薄寡恩。這就是性格,如果簡單劃分,劉邦屬於外向型性格,項羽則是內向型。那麼,劉邦天生就是這種性格嗎?我私以為,有遺傳因素但還在於後天的放大化。比如外向的人往往豁達開朗,愛交朋友,劉邦自小就是這樣。可是我們很多父母不提倡這樣,他們要麼覺得孩子貪玩會影響學業,要麼負擔不起因為交朋友所需的大量支出,因而他們持保留態度,甚至軟的硬的進行制止。比如有次劉邦和幾個朋友到嫂子家吃飯,嫂子就找了一堆理由不提供飯食,弄得劉邦很沒面子。幸好,劉邦的母親是溺愛孩子的,總是在劉邦和朋友們胡吃海喝後替他買單,這不僅給他留下了個大度的好名聲,也無形中放大化了他的外向性格。所以,交友的習慣成就了豁達性格,豁達性格又不斷強化交友習慣,交到更多知心朋友。有人勸韓信自立,韓信就說,漢王(劉邦)對我有知遇之恩,拿自己的衣服給我穿,拿自己的食物給我吃,這份感情我是絕對不能背叛的!你看,這就說明劉邦很會交朋友,朋友真心愿意為他賣命。而我們生活中許多人似乎朋友遍天下,但多是酒肉朋友勢利之交,所以,能交朋友和會交朋友是兩碼事。劉邦會交朋友的習慣來自於一次又一次交友的實踐,他也不是天生就會交朋友的,比如雍齒就是個糟糕的朋友,一次又一次的背叛劉邦。我想,劉邦也是會總結經驗的。不然,他怎麼能交到那麼多有才有用的朋友?因此,行動收穫習慣。這又好像巴甫洛夫做狗的實驗,一次餵食不成,再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次數多了,自然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你以為叫狗的名字它答應你,是因為狗很聰明?錯了,習慣而已。

綜上所述,想要形成一種習慣,你必須通過一次次的行動進行強化。好的習慣就是好的性格。而性格的好壞決定著你的命運。

最後補充說明一點,並不是說外向型性格的人就一定能有個好命運,命運的決定因素也遠不止性格一種,性格只是最重要的,成為什麼樣的人還在於你是否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生活就是一局狼人殺,最後才發現,鞠躬盡瘁捉狼的自己就是最後一匹。要麼贏得瀟洒,要麼敗的窩囊


你的性格決定你在面臨很多選擇的時候所做的決定,這些一個個的決定導致了你的命運。


確實是這樣的,如今的社會 不僅僅是性格決定了,還有很多因素


推薦閱讀:

-命運仍為我們保留著的未下映的席位。
人類終於行動,向海洋垃圾出手!這個小哥,一步步改變無數生靈的命運...
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終究已註定
知命改命

TAG:命運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