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女的被男朋友「家暴」後還能原諒,不離不棄跟在他身邊,是不是傻?


謝邀。

本人身邊就有經歷過家暴的親人,女方在自己兒子的助力下最終下定決心離開了男方。離異剛過半年 ,但整個離異的過程卻持續了3年半之久。這個過程如此漫長並不是因為財產分割或者其他司法原因,而是女方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地決定離婚又猶豫,再決定,再猶豫。可以說最終的結果幾乎是在兒子對母親意志的逼迫下完成的,因為光靠她自己的意志根本無法自己做下決定。兒子也曾經問過她為什麼一直這麼猶豫的原因,她自己表達不清,但我朋友轉述給我的他母親的一些模糊的回答,總結出以下幾點,可供題主參考:

1、僥倖心理

被施暴者在一定程度和同施暴者一樣存在僥倖心理。多數施暴者在經歷幾次家暴之後,都會出現嚴重的神經質狀態。具體表現為施暴後的立即認錯,但依舊控制不住自己下一次的施暴行為。在這一過程中,施暴者表現出嚴重的僥倖心理,尤其是方被施暴者第一次、第二次上當之後。施暴者接下來就不僅僅會傷害你的身體,還會進行嚴格的精神控制。在我堂弟父親的身上表現為:施暴之後立即好言好語地認錯;語言攻擊直至他母親精神崩潰,然後卻說他母親情緒不正常;整夜整夜地騷擾他母親不讓她入睡;將家庭問題暴露給親朋好友,以此讓她承擔來自親友的壓力。而這些精神控制,更容易讓被施暴者面對施暴者的「道歉」時,就像是找到了一個擺脫壓力的出口,從而產生僥倖心理:再原諒一次,說不定他就能改變,我就不會再受到這些威脅了。

2、恐懼心理

施暴者往往會使用威脅的手段來對被害者實施精神控制。有時甚至一個狠惡的眼神就會讓被害者產生精神壓力,害怕離開不成功,反而被報復,是多數受害者面臨的巨大威脅。

3、經濟不獨立

在家暴事件,尤其是女方一直不斷妥協的家暴事件中,大部分女性相對比較依賴於家庭中的男性勞動力。這其中有一部分因時代的局限而產生的固有思想。那就是女方在沒有嘗試獨立生活的情況下,偏執地認為男人是家庭的頂樑柱,離開這個男人,自己的生活將會無比艱苦甚至根本存活不下去。

4、不甘心

很多家暴中的女方在面對離婚這一選項時,經常會產生一種不甘心的心態。認為自己苦心經營的家庭就這麼失敗了,自己照顧了這麼久的男人居然這麼對待自己。這種心態和戀愛關係中,一方付出的多就會更不願意分手的狀態很相像。另外,這種不甘心的心理很容易誘導僥倖心理的出現。

很多家庭暴力其實從一開始就容易被判斷出來是否能夠終止。男女雙方的文化水平較低,溝通能力較差,或者其中一方日常的行為中就帶走一些偏激的心理狀態時。這種家庭如果產生家暴,很難停止。這時最好的方式就是離開施暴者。從正常人的角度看,離開一個人是特別簡單的事情,尤其是遇到這樣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傷害自己的人。但是,從身處家暴中的人的角度看,離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除了要面對人際關係里巨大的精神壓力以及施暴者施加的壓力,其實被害者更是深陷一種類似於賭癮的心理狀態里。被害者對施暴者每一次妥協其實都是和變態心理之間的對賭,就像賭桌上的人,下注越大,越是想一把贏回來。被害者的可悲和不易之處正是在這點上難以說服自己下定決心。


因為愛

但更多的是一種賭徒心理,能被家暴而且不分手的通常都是已經在一起很久付出了很多的,付出的越多越不捨得放手,越不放手付出越多,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不然怎麼會有賭徒輸得傾家蕩產。


很多女人在家暴後,底線會一再的退後甚至沒有底線,做不到及時止損,便破罐子破摔,但是她們忘了,原諒的太容易,有誰還會珍惜。


這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我敢肯定,這些被家暴的人也在施暴者那裡得到一些別的補償或者溫情,就好比給個巴掌給顆糖


不是傻。是蠢


這是強姦效應。

被家暴久了就會相信自己一無是處,對家暴者產生嚴重依賴。


大概是因為他家暴之後對她特別好

她就會想,他除了家暴也沒什麼不好的

再忍一下吧


推薦閱讀:

讓妹子對你迅速升溫的六大秘訣
《妻子的浪漫旅行》
為什麼我們跟所愛的人漸行漸遠?
你單曲循環《紙短情長》,一定有故事吧
香蜜沉沉燼如霜:我是你眼中一滴淚,知道你痴情多凄美

TAG:戀愛 | 女朋友 | 男朋友 | 戀愛心理 | 戀愛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