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媽要說:「你現在和我頂嘴,以後是不是要打我。」這種話,我聽了真的很難過。怎麼做到讓父母開心?


我媽以前在我小時候也這樣,現在我說一她不敢說二。


雖然具體的不知道,但就題主描述的這兩句而言,我曾經感同身受,似乎連多傷心都刻骨銘心,當然類似的話我媽沒少說.

不知你媽是不是和我媽一樣,專制,嚴苛,強勢. 我曾經為了讓父母開心,我把能做的不願意做的都做了,然而我並不認為我成功了,以至於到23歲才找到自己,才開始思考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的這23年都幹了些什麼.

後來我意識到了,人生是我的,讓父母開心是我的希望但不能成為我人生的目標不能成為我每天活著的目的,於是我開始找自己做自己,當我想明白我是誰我要什麼而父母該再怎樣的位置後,以前以「讓他們開心為人生目標」就不再困擾我了.

父母之所以會說這樣的話,其實是源於對自身無能感的一種迴避和宣洩(至少這是我在成為母親後的感悟),而且我們的文化就是要聽父母長輩的而不是平等獨立的個體,多包容一些吧. 有時候也是父母對於孩子長大了翅膀硬了不受控制了時表現出的又愛又恨的不知如何表達吧.


為什麼要在意

我特意採訪了一下我媽

媽媽們說這話根本就是在氣頭上

一般這麼強勢的媽媽根本就不會信你將來會打她

過幾天她自己都忘了她說過這話

以下是我和我媽的聊天過程:

我:[簡述問題]

我媽:[戲精上身]嚶嚶嚶我這麼可愛你不要打我嘛~

我:……我現在就挺想打你

以及隔壁說什麼父母視孩子為私有物品什麼的,太上綱上線了,這麼點信息誰給你的勇氣下的判斷人家父母就是怎麼怎麼樣的一個人,要說父母對孩子的佔有慾問題中國的父母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此類的毛病,這是文化環境的問題,總而言之不是什麼太原則的問題,就別太去計較了啦,你還要那麼久要和他們相處


看到提問有有些感想,但是,最想說的是,多理解他們,也許有時候他們說話是難聽,但是絕對不要懷疑他們的初衷是好的。而且尊敬是相互的,哪怕有時候父母說的是錯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聽取建議,不認同的話也別讓他們知道,畢竟,一個活了大半輩子的人,要改變他們的想法很。

理解真的很重要,理解不了就強行按耐住自己青春期的衝動,永遠不要懷疑父母是最愛你們的。

接下來說說自己,對我性格養成起到最關鍵作用的是我母親,儘管如此,我與她之間還是有很多思想不和之處。舉個例子,傳統的她堅決反對同性戀。對此我的做法是,不支持不反對,順著她說就好了。反正我不擔心她跑到大街上遊行或者當著人家同性小情侶的面去罵他們。至於我自己的選擇,經濟獨立之前我自認為我沒能力去做完全脫離他們支持的事。

我父親的話,他和題主說的有些相似,因為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初中之前我一直很父親在一起,不過說真的,男人不太會帶小女孩兒,我身上我自己都嫌棄的很多毛病都離不開他的不用心教導,高中後和母親走的比較近,和後爹的關係也特別好(後媽完全沒法相處,這也多虧了我爹這個中間人),前段高考完了,我就沒回過我父親那裡,前天見他,他就說一些奇怪的話,例如「我好不容易養這麼大個女兒跟別人跑了」之類的。他是我爸,我很愛他,但我只是跟我媽媽在一起他就說出這樣的話,我只是覺得他很可笑,但後來也慢慢覺得可以理解。但我還不會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我只是盡量避免和他交流。

我深愛著我的父母,同時也堅信,能提出這樣問題的題主也一定如此。

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家是充滿愛的,只是需要一個比較合適的溝通方式。題主的母親一定是知道你愛她的,不過她不會表達而已,有時候話從口出是不過腦子的,理解她,如果題主沒有哥哥姐姐的話,她也是第一次做母親。


好了 做好以上你就能讓父母開心了

但是你也不再是你自己

親身經歷


你媽沒想過你現在要真的打她現在也不是打不來,你頂嘴,我理解為和她講道理。大多數父母老認為孩子一解釋就是在頂嘴。

你現在和她講道理沒應該根本沒想過打她。那你以後也不會打她。


別難過,我媽一生氣就說:「就你這個德行,我以後也不會來你家,不然你這樣還不得打死我」

剛開始確實很難過

後來才明白,有些時候不必太當真

我會和我媽說:「來不來我家是你的自由,我永遠會給你開門,不會打你。如果你有被害妄想症,覺得我會打你的話,你也可以選擇不來,那樣我可能會難過,也可能會很自在。決定權在你,感受權在我。傷人心的話不要說太多,我會麻木的」


再長大一點,才能知道爸爸媽媽要怎麼樣才能開心,我還沒長得很大,,,所以我也不知道..


跟大人講什麼道理,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別理睬,越理事越多。想讓這樣的父母開心?那就做個木偶人咯


推薦閱讀:

怎樣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再拘謹膽怯的你,也可以如此自信閃亮
男孩喝飲料險喪命,這些零食正變成孩子的「隱形殺手」
父母因這,孩子長大後變成滴滴殺手!再不注意就來不及了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