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中八萬四千修行法門的功德都相同嗎?


法蘊,不是法門。古人的翻譯錯誤。


不如先問問自己什麼是功德?


功德 看的是功 功夫不到就沒有德


先要明確功德的定義:古修行者對於功德的概念大致應該是分開的,功是功,德是德,功就是各門各派練的那個東西,德的概念比較複雜,古人亦有相關表述,例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就是說大概人死時候,你在紅塵中所獲取的那些,金錢啊,名利啊,地位啊,包括親情啊這些,在臨命終時就都不是你的了,衡量你這一生成就的標準就是這個德,而這個德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你死後去何處(如果你要人為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則可忽略這段文字)。

所以啊,古聖先賢一直以來都在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們,要積德,要行善,要有德行,要做個好人,balabalabalabala,可偏偏說的越多,人們越不當回事。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估計已經淪為一種乾癟的說教,而失掉了背後深刻的物理內涵。

總結一下,就是人生的唯一任務是提高自己的德行(不管是修行者還是普通人),而修行者為了更好的積累自己的德行,選擇了通過功修來做,以期積累更大的德。(此處是指正統的有法脈傳承的門派,歪門邪道不在此列)這也是練功的目的,其他訴求都有所偏(你懂的,各種開功能)

,而且功德應匹配,功高於德,則功惡,德高於功,則功善。此處的功是雙刃劍,因為選擇了更快的,更高級的,積德的方式,所以你拿功干別的就是不對,此處又扯出別的問題,暫且打住。


所謂84000法門修行的功德,要如此認知【84000法門既是法。又不是法】【84000法門修行的功德,既是功德無量,有沒有一絲一毫功德】

【法】【道】本是宇宙的根本秩序與邏輯。

人類只有謙卑的承認【一切法對人類就是緣起性空】

【一切法對人類就是無所擁有,無所獲得】

【一切法對人類就是就是無我之之存有】

【人類用了無數名相試圖表達一切法,這些名相符號都是假設,不是法本身】

【一切法又是通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十七道品,向人類顯示法的存有】

【一切法是超越人類存在的時空維度而存有,一切法是更高維度甚至是十一維度的存有】

[0497c28]

「憍屍迦!非離色如來可得,非離受、想、行、識如來可得;非離色真如如來可得,非離受、想、行、識真如如來可得;非離色法性如來可得,非離受、想、行、識法性如來可得;非離色如來真如可得,非離受、想、行、識如來真如可得;非離色如來法性可得,非離受、想、行、識如來法性可得;非離色真如如來真如可得,非離受、想、行、識真如如來真如可得;非離色法性如來法性可得,非離受、想、行、識法性如來法性可得。

[0498a08]

「憍屍迦!非色中如來可得,非如來中色可得,非受、想、行、識中如來可得,非如來中受、想、行、識可得;非色真如中如來可得,非如來中色真如可得,非受、想、行、識真如中如來可得,非如來中受、想、行、識真如可得;非色法性中如來可得,非如來中色法性可得,非受、想、行、識法性中如來可得,非如來中受、想、行、識法性可得;非色中如來真如可得,非如來真如中色可得,非受、想、行、識中如來真如可得,非如來真如中受、想、行、識可得;非色中如來法性可得,非如來法性中色可得,非受、想、行、識中如來法性可得,非如來法性中受、想、行、識可得;非色真如中如來真如可得,非如來真如中色真如可得,非受、想、行、識真如中如來真如可得,非如來真如中受、想、行、識真如可得;非色法性中如來法性可得,非如來法性中色法性可得,非受、想、行、識法性中如來法性可得,非如來法性中受、想、行、識法性可得。

【菩薩】首先是心識意念而有,心識意念而持有菩薩的形象,心識中的意念不可認為真的有【實體的菩薩存有】,為何?

心識是緣起緣滅之法,心識不是真有【實體的心】存在。

心識【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心識活動是【法】【道】的顯現,不是俗世的客體,說心【有,或者沒有,或者能獲得,或者在某處】。

心識的【亦不有有心,亦不無無心】,就是說【法】【道】已超越人類的思維與語言,不可說【有此心】,也不可說【無此心】。

所謂84000法門修行的功德,要如此認知【84000法門既是法。又不是法】【84000法門修行的功德,既是功德無量,有沒有一絲一毫功德】


八萬六千法門是表法的,指法門無量。無邊眾生有無量這種心機,佛法就有無量種法門度化一切有情眾生。

法門中沒功德,功德來自於眾生依修行法門積集善根,修證而來的。


吃飯的作用(功德)和穿衣的作用(功德)相同嗎?如果相同,那你餓了為啥不多穿幾件衣服呢?如果不同,你能二選一嗎?


能導向三法印的就是法門,但有些法門只是方便並不究竟。

比如鍛煉身體這個法門,能讓人少些病老之苦,但並不究竟——但這個法門有利於人們獲得究竟清凈。比如炒股賺錢這個法門,能讓人資材增長,收穫暇滿,但修行人不能停留在這個法門上。

法門無量誓願學,有幾個修行人真做到了呢?多數就只精進在念佛參禪磕頭燒香之上了。


推薦閱讀:

佛陀:修行人應當覺知五魔(圖)—道德真源
自己的清凈心即是真佛
有哪些源自佛教的好名字?
宏圓法師:師資道合、說聽周足稱為一時
苦集滅道(十六)

TAG: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