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不停的催生孩子?

本人94年,今年結婚不到三個月,但雙方父母以及親戚已經不停的催快生孩子,在我明確的告訴了他們我們有我們的計劃,並且也被逼得發過飆的情況下還不停的催促,導致這幾個月還沒享受夠新婚的甜蜜甜蜜時光就已經煩得腦袋快要爆炸,望各大知友支一下招。


我覺得有些催生小孩的父母都很自私,就跟他們是為了「養兒防老」才生下我們一樣,可以理解為是出於對我們的關心,實際上是在找接盤俠。

「養兒防老」是我這輩子覺得最噁心、道德綁架最嚴重的一句話。


很簡單。微笑答應,照樣不做。哈哈哈。畢竟這事,他們想幫忙也幫不上啊......


停止「拒絕他們」,不用告訴他們「你們的計劃」,因為「你們的計劃」並不需要「他們的理解」也可以達成。

從今天起,對他們的催促「積極響應」,表示:好啊好啊,我們一定努力!

關了燈,該採取避孕措施繼續採取。

除非,你們對自己的計劃「心裡沒底」,需要「家長支持」才敢做下去。


你家有皇位要繼承嗎?

作者:游識猷?

  我35歲才有第一個孩子,在此之前,我娘的催生大法已經爐火純青。比如吃飯吃到一半時,她會感嘆「要是多個人一起吃該多好」;出門逛街時,她會突然直奔母嬰店,拿起小衣服細細摩挲;參加同學聚餐、同事聚會後更不得了,每次回來都要怨氣衝天地細數一番——誰給她看了孫子的照片,誰給她看了孫女的視頻,誰給孫女買了好玩的玩具。我試圖引導:「你的同事、同學裡總有人還沒有孫子或孫女吧?」我娘眼神哀戚,說:「沒有了,我是最後一個。」

  本以為催生是中國獨有的現象,後來我查到一些研究美國催婚的論文,其中一篇就是《父母想抱孫子的壓力對年輕人進入婚姻與同居狀態的影響》。研究結論是:母親倘若渴望孫輩,對其子女進入婚姻或同居有著「巨大的、獨立的、顯著的影響」。

  還有一篇《對進入父母身份的代際影響:媽媽的偏好如何影響子女的家庭與非家庭行為》,結論是:母親越是認可「早婚、大家庭、低學歷、全職媽媽」,其子女就越有可能早結婚、早生娃。父母為什麼要催生?原因可能很複雜:首先,年輕一輩會感到體內的「為人父母生物鐘」在滴答作響,年長一輩也有「為人祖父母生物鐘」在倒計時,後者每天都感覺自己離死亡更近一點,就覺得自己抱孫子的希望更渺茫一點。

  其次,孫輩可以帶來不少收益——有些家長無事可做,希望孫輩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有意義;有些家長則認為孫輩能讓自己子女的晚年有所保障;還有些家長真心喜愛小孩,希望再度體驗養育小孩的樂趣;同時,養育小孩還能回收這些年給出去的紅包。

  再次,孫輩自帶「傳承感」。網上那句戲謔之言「你家有皇位要繼承嗎」一語中的,家長往往希望自家的血脈、姓氏、辛苦積攢的家族財富或產業有人繼承。就連我這種只有一套小房子的家庭,我娘都會躺在沙發上,望著天花板嘆息:「你說你沒個孩子,以後這套房子留給誰呀?」

  我勸我媽:「咱們不要這麼想,世事往往出乎意料,比如突然地震把這套房子震塌了,你到時候就會覺得,當初為這套房子留給誰而煩惱實在太傻了……」我娘說:「雞毛撣呢?我那根祖傳的雞毛撣呢?」

  女兒啾啾出生後,我娘一心撲在她身上,每天眉開眼笑,連掃都不掃我一眼,懶得理我。

  有時我也在想,等啾啾長大後,我會不會也以「希望你體會一下我當初有你的喜悅」為理由開始催生。不過我又讀到一篇文章,裡面建議想要催生的父母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多出去走走或跑跑——這麼說來,也許到時候我就變成一個老年馬拉松選手了,誰知道呢?


有了孩子,壓力那麼大,都得自己扛著,婚姻破裂了,父母會以死相逼,不讓你離婚

家裡大姐,年近40,醫學院高校教師,但是人美身材好,看上去很年輕,孩子十一歲,離婚快三年,前姐夫其實也是很好的人。但是離了

然後大姐父母一直讓復婚,都是以孩子為借口,言語之激烈,惡毒。例如,不讓孩子跟親爹媽一起,不是人之類……

然後一個四十歲的人,被限制自由,被監視社交,參加單位聚餐,母親都會打到單位領導那裡。

但是,前姐夫也沒有要復婚的傾向,也沒辦法限制別人。

我想,可能沒有孩子,就不會這樣對待大姐吧,也許不一定。

然後大姨回頭跟我說,早點要孩子,婚姻紐帶????

當我傻?


推薦閱讀:

我知道說了會被罵,但是我還是想說,我討厭自己的母親
「原生家庭」,這是個分析起來會沒完沒了的話題
這些跡象表明,你應該為家人尋找長期護理機構了
家庭鎖事之做繼父繼母難

TAG:家庭 | 家庭教育 | 家庭關係 | 生孩子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