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家沒喝過的咖啡店,點哪種咖啡能快速判斷這家咖啡店水平怎麼樣?


快速判斷水平不在於點什麼,而在於品嘗的人的水平。。。不懂的點什麼都喝不出來,懂得點什麼都能喝出來。。。


望聞問切。

望:看看這家店子環境衛生如何,其次看看設備如何,最後看看價格如何。

聞:與咖啡師溝通,詢問咖啡豆的基本情況,如果咖啡師啥都不知道,那麼基本告別TA對沖煮的架構。

問:這個是變成了問自己。基於「聞」的環節,咖啡師告訴你了你即將喝到的咖啡風味,那麼你可以試想一下最後品嘗一下是否與描述風味相符。

切:與咖啡師探討一下關於不同咖啡豆沖煮方面的一些選擇。

綜上,我認為不論是單品咖啡還是意式濃縮還是奶咖,均可作為判斷一家咖啡店水平的依據。咖啡豆、奶的選擇最為關鍵,其次是咖啡師對咖啡的了解和自己的一些見解,最後是設備設施條件是否完好以及環境衛生條件是否良好。


當然,在吧台不注意衛生(如吧檯面有水及水漬、咖啡粉,磨豆機豆倉不經常清理等),可以直接排除,這不符合為客人製作咖啡的最基本條件。


如果這家是標榜自己咖啡怎麼怎麼牛逼的店,建議第一杯點他的Espresso。在你完全沒喝過這玩意的情況下,如果這杯東西里還能讓你找到亮點,找到你想沿著風味追尋下去的樂趣,恭喜你,你碰到了一家好店,起碼是碰到了一位優秀的咖啡師。如果這不是一家自烘焙的店,也至少說明他家尋豆的能力一級棒,對機萃的理解和培訓能力超強;如果這是一家自烘焙的店,老闆對拼配和豆性了解頗深,談得上有專業造詣。如果你經常喝Espresso,相信你更容易找到對比,高下立現,除非你一直在低水平咖啡館群里徘徊,那麼增加打卡點就真的很有必要。

非常不建議上來就一杯單品,以單品來衡量一家店的好壞,有時店家挺冤的。咖啡畢竟是農產品,風味受批次的影響非常大。想第一杯就判斷店家水平,靠單品的話對雙方都是運氣問題,還需要做的人和品的人針對杯品有良性的溝通,而踢館探店的大多數是悶不作聲的主,店家給誤殺都不知道死在哪把刀上。


單品+奶咖+創意

最好多人去探店

脫離牛奶談濃縮就是耍流氓

你要看的是出品的水平不是濃縮的萃取水平

牛奶是會掩蓋濃縮的一些問題,同時牛奶也會放大濃縮的瑕疵和問題


美式咖啡,我們知道濃縮咖啡加水就是美式咖啡,當然你也可以和濃縮,因為濃縮咖啡是一切咖啡的基調,但是我更建議和美式,因為品濃縮僅限於品到咖啡豆的質量,而美式,更能綜合體現這家店店員對待咖啡的標準和態度,還有機器本身的質量,好比干炒牛河之於粵菜,越是看似簡單的菜色,往往最考驗基本功。

常見的美式咖啡問題包括:

1、太淡(尤其很多麵包店和便利店的店員不會操作,可能老闆也不會,以為美式就是一份濃縮加滿水,於是就淡出了翔,真是太年輕了);

2、濃淡不均勻,上層太淡下層太濃(一般純機打的美式不加任何人工輔助都是這鳥樣);

3、完全沒有crema,可能連表層油脂都看不見(可能是機器太差,或者人手干預過度);

4、自動默認加糖加奶(常見於各大港式茶餐廳和國內的西餅屋烘培屋——我實在很討厭這種做法,完全侮辱了喝美式咖啡的人的高貴純粹與執著);

5、擺出來的糖只有白砂糖,沒有黃糖(咖啡裝逼指南第一課就說了:喝咖啡不加糖,要加只加黃砂糖)

6、豆子本身不好:這沒啥好說的了,和品濃縮一個道理

7、上桌溫度偏低——一上來溫度就低了,喝兩口就涼涼,很煞風景


濃縮咖啡,最常見的咖啡都是濃縮做基底


如果有的話可以點個組合套餐,單份濃縮做奶咖,單份濃縮做美式或者直接濃縮。檢查自家門店的時候一般會這樣。。。比較節約。。。


一直也有同樣的疑惑存在,感謝樓主提出這個問題。

比較同意樓上幾位提到的,用一杯單品來評價一個咖啡店確實有點過於絕對,而一次性品嘗一家「新」店所有咖啡又不太現實。

我個人倒是傾向於點一杯cappuccino(多數情況下是wet cappuccino),可以比較直接的同時體會到咖啡店的奶泡水平和espresso的風味。對cappuccino我的體會是奶(泡)和咖啡即融合又獨立,比較有層次感,而且相互不會壓倒性的覆蓋和影響。做個比較,與wet cappuccino接近的latte對我來說就比較融合了,層次感缺失一些。所以目前來說,cappuccino是我第一次去一家咖啡店會首選的。

純粹是從個人的口味和體驗上來感受的,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性。


我會傾向於喝單品誒……不過最快速的的確還是意式,哪怕你點奶咖像拿鐵這類都可以,因為不好的操作會導致味道很明顯太苦太澀


推薦閱讀:

咖啡館裡的女人
永久牌自行車設計了個咖啡館,除了喝東西還能修車?

TAG:咖啡 | 咖啡館 | 咖啡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