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觸過精神分裂的人嗎?

一秒還很開心的樣子,忽然間暴怒。精神分裂符合哪幾點條件?怎麼才能和精神分裂的人融洽相處?


單位以前部門的一個姐姐,坊間傳聞她精神不太好。據說,因為精神問題上大學的時候休學一年,然後處對象都要談婚論嫁的時候在男朋友家發了次病,最後分開了。以上這些都是聽說的,沒親眼見過。親眼見過的是,同事結婚答謝,全部門都去參加了,在宴會進行中她莫名其妙的嚎啕大哭,估計是觸動了心事了。部門領導宴會也不參加了,道了歉親自給她送回家了。之後休了一個月假。

以上是背景。部門領導曾經單獨跟我們說過,跟這個姐姐在一起說話辦事一定要小心,別刺激到她。部門的一些同事有意無意的就疏遠了她,大家都怕不小心惹麻煩。正巧,這個姐姐坐在我的卡位前面,一次路過她的卡位,發現她在看美食的書,我是吃貨,一下被吸引了,問她:這些書好好啊,哪裡買的,我也要。姐姐特別意外,熱情的說:XX網上,我這裡有幾本,你想看先拿去。我說,好啊,你幫我下單,照你的給我來一套,我給你錢。我在你這裡挑一本先看,好不?姐姐特別高興,馬上給我下單,把一套書都拿出來讓我挑。我倆興緻勃勃的聊了好大一會兒,美滋滋的挑一本最想看的書,回到卡位偷偷看。至此,姐姐有啥好看的書都分享給我,我跟其她同事去食堂吃飯也會叫著姐姐,她找到好吃的小店也會約我,只要我有時間一定會一起去。但是,我跟姐姐說話還是會小心翼翼,是怕傷害到她。不提男朋友,不提感情的事,不聊同事單位,只聊吃喝玩樂!

姐姐的媽媽也在我們單位的別的部門,一天我們在電梯里偶遇到了,阿姨特別真誠的跟我說,謝謝。我第一反應是愣住了,後來才明白阿姨謝什麼。連忙說,我和X姐很好,她對我特別好。阿姨說,你倆好好玩,有時間來阿姨家吃飯,阿姨做飯好吃。我樂的直點頭。

回家跟老媽說起這件事,老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你無意間的舉動可能讓XX心情開朗了許多,這樣的孩子最怕孤立,你好好把握分寸,接著跟她玩吧。孩子這樣,當媽的得多揪心啊!我從來沒想到,我無意間的舉動會得到這樣的效果,當然可能姐姐的病情不太嚴重。從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處事道理,就是別特意去孤立任何一個人,冷暴力更能摧毀一個人的意志和精神。對人不要刻薄,可以有距離,但是要溫暖。

最近工作忙,剛看到小夥伴的評論。謝謝大家,我做的真的微不足道。希望能傳播正能量。很多小夥伴說想知道後續。後續就是,我身體不太好,主要是心臟不好,調到了相對輕鬆一點的部門,但是跟小姐姐仍然有聯繫。中午會一起去食堂吃飯,有時間會和共同的朋友聚餐。她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反正這些年沒聽說她犯病,她除了我也有了其他朋友。她至今單身,但是廚藝一流,擅長擺盤。一般過春節這樣的大節之前我都會去她家學做幾個新鮮菜,過節的時候在婆家一顯身手。她小日子過得很滋潤,養多肉,做好吃的,釀果酒,看了好多書,我喜歡上她的書架翻書看。

我們都是最普通的小老百姓,我們喜歡過這樣平凡的生活,喜歡現在的波瀾不驚,喜歡歲月靜好,今天能重複昨天,就是最幸福的一天!

給大家講小姐姐養多肉吧。特別好玩,剛開始不會養,給我們看她多肉各種恣意生長,攤大餅,穿裙子,還把屁屁養成了大牙,並且給大牙起名,大牙1號,大牙2號,以此類推。小姐姐也不服輸啊,找資料認真鑽研養育方法,終於她的多肉繁殖的見人就問你們養多肉嗎?我這裡有,想要隨便拿的地步。以至於我們開玩笑,XX你要是養豬,今年能暴富!哈哈哈……多肉真的很治癒系,我最喜歡半靠在X姐的靠枕上,喝著普洱,吃著鴨貨,看陽光下的她忙著修剪她的多肉寶寶,一看就是一下午,然後阿姨在飯廳喊我們吃飯,我肯定跑得比誰都快,像個孩子。也只有在X姐家我還能像個孩子,可以暫時忘掉我還是兒媳,妻子和母親!給自己一個短暫的放空!吃完飯,阿姨會催我快點回家,怕天黑開車不安全。可是,阿姨不知道,我回家的路上握著方向盤的手都是快樂的。


我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分裂成幾個人格的不是精神分裂,是另一種病,叫多重人格。

精神分裂症患者吃藥穩定後並不會喜怒無常,與常人沒有明顯的不同,像對待常人一樣對待就可以融洽相處。


這裡我聊一下精神分裂人格障礙。這名字聽起來好大,有點怕人,其實它和我們平時說到的精神分裂症是有一些關聯的。


在有些心理學家的眼裡,他們甚至把這兩個狀態放在同樣的一個變數上面,這個量它本身是不變的,如果說一個人被診斷為是精神分裂人格障礙的話,那麼它屬於在這個量的一個比較低端的位置,如果隨著它精神分裂人格障礙嚴重加劇之後,會到一個比較高的位置,這個時候就會被診斷為是精神分裂症。


那麼精神分裂人格障礙具體指的是什麼呢?

精神分裂人格障礙是人格障礙體系 A 類類別裡面的最後一項疾病了, A 類裡面有偏執型人格障礙,類分裂型人格障礙,以及分裂型人格障礙。


為什麼把這三個放在一起歸為一類呢?因為人格障礙的人如果我們不了解,我們不是真的去做醫學的研究,或者在臨床上去做細緻的觀察的話,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到這些人的時候,會對這些人有幾個不同的感受,那麼 A 類的人格障礙者會給大家的感受更多的是——覺得這個人好怪,而且很多疑。我們未來會說到的 B 類的人格障礙群體,比如反社會型、邊緣型、表演型、自戀型等等,他們就是屬於特別的情緒化類的,這種人情緒很多變,而且又很極端。


我們將來會有更多的對不同的人格障礙類別的介紹,那麼今天我們要講的是 A 類別裡面看上去最怪的這一類人。精神分裂人格障礙的患者,他們看起來真的是非常的古怪,思想行為都很古怪,他們很難甚至幾乎是不可能去和家人以外的人維持親密的關係。


DSM5 中對分裂型人格障礙的描述如下:


他們是一種社交和人際關係缺陷的普遍心理行為模式,表現是對親密關係感到強烈的不舒服,而且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非常低,且有認知和知覺的扭曲或古怪行為,始於成年早期,存在於很多種背景下,表現為下面這 9 個癥狀,如果在臨床上我們看到一個人有這 9 個癥狀裡面的任何 5 項的話,就可以說這是一個很強烈的很重要的信號,來斷定他是擁有精神分裂人格障礙了。


第 1,他們有牽連的觀念。什麼意思?就是他們會把不相干的事件聯繫到一起,比如說好像太陽升出來在這個位置的時候,往往我的生活中就會發生什麼事,或者說我今天在過馬路的時候發現旗子朝哪個方向飛,然後我覺得我的生活裡面會有什麼樣的事情發生。他們把這些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事情連到一起,用咱們的俗語說,有時候會覺得這人神神叨叨的。


第 2,他們有著那些很能影響或者很容易影響他們行為的古怪信念。比如說魔幻的思維,或者說與主流文化非常不一致的一些想法,比如像迷信,他們相信有千里眼,有順風耳,相信心靈感應,相信第六感。這些怪異的想法常常會先決占入到他們的認知範圍內,往往他們腦子中已經有了認知以後,在基於這個認知之上去看待外面的世界,所以很多時候會造成他們強烈的認知混亂。


第 3,他們有不同尋常的覺知體驗。包括軀體的錯覺,覺得身體這個地方飛起來了,或者那個地方有這樣的體驗,事實上也許並沒有,但是他們會有這樣類似幻覺的感覺。


第 4,他們有古怪的思維和言語。比如說含糊的、贅述的、叨叨叨說不停,然後隱喻的、過分渲染的言語表達,或者是極其刻板的言語表達,都可以算作是古怪的思維和言語的範疇內。


第 5,他們有猜疑而且強烈的偏執觀念。這一點上其實和孤僻型人格甚至偏執型人格都有一些相似之處。

第 6,他們會有不恰當的或受限制的情感。這一點其實在臨床工作中會非常的需要長期的諮詢,或者長期的相當一段時間的深入了解,來了解到他們內心更深層次的狀態、感受以及情感。


第 7,他們有古怪的或者反常的,特別的讓常人很難理解的這些行為和外表。


第 8,他們除了一級親屬以外,缺少親密的知心的朋友。


第 9,他們往往伴隨著過度的社交焦慮。他們並不會隨著自己對一個環境,對一個人群更加的熟悉而舒適度提升,焦慮感削弱,不會有這樣的變化,而且特別的容易處於害怕的情緒,這種害怕其實是對事物對周遭環境真誠的害怕,而不是說對自己的能力不太有信心,所以我會相應的在這個場合,在這個時間點,我覺得有一些發怵。這是不一樣的。


說完這上面這 9 點的描述以後,大家可以感覺到,其實精神分裂人格障礙的核心特質就是,他們在孤僻型人格障礙的基礎之上,除了不相信,然後會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建立親密關係,也有可能覺得不需要建立親密關係之外,他們還會有很多的焦慮恐懼的情緒。


有很多的學者將精神分裂人格障礙和精神分裂症連到一起來看,甚至在一個變數上來看他們的不同程度,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其實人格障礙的個體,他們在尚未到達精神分裂症的狀態下,他們有的時候還是可以區分出迷信的信念和實際的信念。這個是人格障礙的狀態,但是如果他的病症更加嚴重,最後發展至精神分裂症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說這個人大多數時候都處於精神病的階段,更難拉回來和現實相連了。


所以我們能看到,其實這個病症其實非常嚴重。那在臨床上會有什麼樣的工作去幫助治療呢?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38 節內容

鹽選專欄

實用人格手冊:讀懂自己與他人的必備指南

壹心理 專業而溫暖的心理服務平台

38 小節 | 10 小時

¥99.00 會員免費


這個我必須寫,把所有回答都看了一遍,一個有用的回答都沒有。不少誤人子弟的,包括某個加v的心理諮詢師。

我作為一名精神病患者簡單說一下。

99%的人對精神病患者有誤解。

首先說題主的第一個問題,那是人格分裂,和精神分裂沒有任何關係。

第二個,你說的,開心突然暴怒,更不是精神分裂了。

精神分裂的人是死氣沉沉的。

怎麼相處,就把他當正常人了,本來就是,精神分裂的大部分沒有暴力傾向。100個裡99個以上都沒有。

為什麼?

我住院時,2人間,我同室就是精神分裂。

對了,我是雙相情感障礙,(別名狂躁抑鬱症,躁鬱症)。

也被稱為天才病

比如,梵高,畢加索,舒曼,海明威,川端康成,丘吉爾,拜倫,陳奕迅,等等等等

所以梵高的生日3月30是。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

真正的「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病

跑題了。

當時我住院,住到一半時,室友來了。

我跑去問主治醫生。我隔壁剛住院的是什麼情況啊?

答:精神分裂。

哇,那我會不會有危險?

大夫笑了笑說:我比較擔心你會不會傷害他。

,,,,,,,

(背景,我住院中期是,輕狂躁階段,每天興奮的控制不住自己,天天撩大夫,撩護士,天天吃安眠藥才能睡)

通過找大夫學習,和自己接觸下來。

原來精神分裂也就這麼回事啊

發病時會有認知問題,說直白點,就是「傻了」。

也不會去傷害人,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

還是很好相處的。

抑鬱症會影響外表嗎??

www.zhihu.com圖標

我們這種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才是最難相處的,

畢竟自殺率高居第一,而且20%的被誤診為抑鬱症


本科期間曾在某市精神病院見習兩周,接觸了一些真實的住院病人,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當時的見習報告,包含一些真實的典型的案例與當時所做的分析

那次見習了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對大家日常見到的,這裡的住院病人一般是處於比較嚴重的患病水平。

2014.12.18

到達醫院後,醫生首先將我們各個小組所要觀察的科室地點進行了介紹,醫院總共分為七個精神病科室,包含四個男性科室和三個女性科室;另外還有一個心理科,心理科的主要治療對象是一些老人。我們被分到精神一科,治療的病人全部為男性。

醫生多次囑咐我們,最主要的是進去之後一定要關門,防止精神病人出逃,即使想要離開的人稱自己為家屬也不行,不能讓任何一個人在沒有醫生護士允許下出門,我們可以與病人進行一定的交流。這一點與普通醫院的精神科的規則有很大區別。

普通醫院的病房是開放式的,周一到周六上下午都有安排活動,對於狀態好的、家比較近的病人,周六可以請假回家,病人家屬需要在醫院陪護。病人主要是一些情緒問題,包括焦慮、抑鬱、強迫症、睡眠障礙和一些輕度的精神分裂病人,他們的情況都不是很嚴重,自願住院、主動配合;主要採用的是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的方法,醫生很多都是心理學出身。我們要多觀察,少言語交流。

而精神病院的病人一般問題比較嚴重,一部分病人有家屬陪護,但主要是護工和護士對其進行陪護,基本年齡都在十幾歲以上,具有照顧自己的基本能力。病人的問題包括抑鬱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雙向情感障礙等;主要採用藥物治療的方法,同時也配合一些電休克等物理治療的方法,醫生也基本都擁有醫學背景。我們可以對他們詢問問題,近距離的接觸和交流。

這可能與他們的不同癥狀特徵與嚴重程度有主要的聯繫。

隨後,我們來到精神一科,在略微的休息過後,帶隊老師吳大夫出現了,向我們展現醫院和患者的一些基本情況後,將我們帶入觀察室。此時,有好幾位醫生正在查房

第一位病人是一位大概20歲出頭的男性,對醫生的詢問能夠有一個較為清晰的回答,體型比較瘦弱,個頭不算很高,穿著拖鞋。他的主要表現是老是跑來跑去;當自己騎摩托的時候會感覺後面有人追。醫生詢問到他是否感覺有人控制自己或者要求自己做某事,他說有感覺到舍友暗示他說讓他吃胖一些,長高一些;除此之外並沒有感到被人控制,這可能表現了他的異己體驗。另外,還出現對家人實施暴力攻擊的行為,體現了他的牽連觀念。

同時,患者也描述,他的這種改變是突然出現的,突然無法安心做事。在這裡醫生解釋說,判斷是否變化的主要依據有兩點,第一點是和周圍人的行為比較是否異常,第二點是和自己從前的一貫行為比較是否存在異常。該患者原本正在南昌讀大四,結果突然不念書了,翹課去鷹潭搬磚,這就是跟自己的日常行為相比的變化,因此判斷他出現了變化。

第二位病人大約40多歲,在床上睡覺,儘管觀察病房查房時十分嘈雜他也依然睡得很香,可能是由於前一晚睡不著吃了葯,藥效還沒過。是一名較為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並不是平躺在床上,而是斜倚著牆和旁邊的床頭櫃,身上蓋著被子,醫生叫他也叫不醒。據患者家屬描述,他一直在重複唱小蘋果,重複給他的父親喂水喂飯,不停地開門關門,也出現舊事重提的,說出「不要小看我」等言語的癥狀表現。之前的醫院對他的診斷是躁狂,轉院之後現在的醫生認為他的問題並不是這樣,他出現很多重複言語和刻板行為,躁狂不太會一直重複。但同時醫生也表示,可能需要繼續觀察,不能簡單推翻之前的診斷,可能是他們目前還沒有完全的觀察到一些部分。以我們已經學到的變態心理學的知識來看,我覺得他可能有些強迫的表現。

隨後看到的第三位病人年紀比較小,大約15歲左右,比較瘦弱,外表看上去文質彬彬。當醫生問他的現在身體情況時他表示,有點難受,有些想家。這裡醫生向我們介紹,他的問題主要是在家中打自己的母親,這種問題可歸為品行障礙,品行障礙多見兒童。對於這種障礙而言,由於確診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輕易不會確診。該患者癥狀產生的主要背景是父母不和諧的家庭,他們經常吵架,常常砸東西;這也讓孩子學會了不高興就砸東西。他的癥狀主要表現在家中;而在學校較為能控制自己,表現較輕。事後會感到後悔。

  • 查房過後吳醫生帶我們接觸了兩位典型病人,一位抑鬱症患者,一位躁狂症患者。

抑鬱症患者:

患者男,20歲左右,從我們進門起一直躺在床上,眼睛盯著天花板,一動不動(也可能是因為為了防止他吃東西或喝水影響藥效而將雙手綁在床上而導致的一動不動)。身材消瘦,面色飢黃,手臉慘白;動作僵硬,神情木訥,嘴部緊閉,基本不說話,當醫生問他問題時,也只是象徵性的非常小聲的回答一下。

主要表現是自責自罪,具有罪惡妄想,感覺別人在背後說他犯罪,失眠,幻聽,害怕跟人在一起,沉默寡言;自我評價極低,不願從床上起來,不愛動;出現跳樓、割腕等自殺行為。

這些癥狀主要出現在2-3個月之前,在一次突發事件中爆發。當時患者在一家酒店打工,他覺得有同事說他拿了酒店一盒煙中的幾根,但他並沒有拿,在那之後他便出現了抑鬱的各種典型癥狀。事後他的母親給酒店打電話詢問,酒店說並沒有丟失煙,也沒有人認為是患者偷得,這些可能都是來自於患者的妄想。

患者的母親回憶,他的異常表現可能最早出現在大半年之前,上一年患者由於打架鬥毆等被法院判處緩刑,法院半年多前要求患者寫一份的主要狀況,患者從那起出現了焦慮的狀況。他開始經常在家走來走去十分不安,一次還跪倒在母親面前大哭說自己對不起她,平日里也經常對母親說對不起,還覺得對不起女朋友。

當醫生詢問患者有什麼問題時,患者回答說「犯法了」。當醫生詢問他犯了什麼法時,他回答到「強姦」,但當醫生詢問強姦的具體過程,患者說他也說不清楚;當醫生繼續詢問他時,他說他還犯了違反交通規則的罪,這也是要被抓起來的,要判刑了。醫生告訴他,過去的事難道不能過去嗎,他輕輕搖頭。

此時,陽光從窗中微微照了進來,醫生問他這會不會讓他感覺好一些,患者搖頭;醫生繼續問他想不想出去走一走,患者說想,在醫生和母親的幫助下他坐了起來。從床上下來的時候,我覺察到地上有兩雙鞋,一雙比較破舊,是普通拖鞋,在床靠裡面的位置;另一雙是全新的,是棉拖就在他面前。當他準備穿鞋時,他從床裡面拿出了普通拖鞋穿上;當時他的母親示意他穿新的,他不情願的去穿,趁母親不注意最終還是換上了舊的。我覺得這可能與他的自責自罪有關。

觀察結束後從病房出來,吳醫生對剛才的觀察進行了總結和解釋。從他身上也可以看出抑鬱症的幾點典型表現:情感低落消極、興趣喪失(不動)、思維遲緩、精力不足(早晨還是躺著)。同時,該患者還有自我評價低、消極自責自罪、對未來十分悲觀,關係妄想(覺得別人說他偷東西),自殺(割腕跳樓)等表現。這些也是比較突出的。

第二次見習時再次看到他,當時他正在窗前曬太陽,母親陪在他的身板,當時只能看到他的背影,微微駝背,頭有點低。雖然感覺整個人還是不精神,但我覺得坐起來曬太陽應該比躺在被窩裡面好一些。

在第二次實習中,聽從蔣老師的建議我們向醫生討要了患者的病歷,這也讓我對他的病症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的初步診斷為班游精神病性癥狀的重度抑鬱發作,在2個月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情緒低落、悲觀、罪惡妄想、自殺、失眠。入院體征基本正常,但意識清晰、接觸被動,自我評價低,思維基本連貫、智能一般,無自知力。癥狀均符合抑鬱症的典型特徵,也與我們所觀察到的表現相符,通過病歷我們更加清晰了了解了該患者的主要狀況。

躁狂症患者:

這位患者28歲,精神矍鑠,說起話滔滔不絕,對很多人來聽他講話十分興奮,一直面帶微笑,對於提問來者不拒。上身穿著一件普通毛衣,下身僅穿一件破了很多洞的比較時尚的牛仔褲(醫院沒有取暖設施,溫度比較低),腳上一雙黑襪子,一雙破拖鞋。表情十分豐富,常常一邊說一邊伴隨著動作表演,姿勢誇張好動,接納十分主動。

據他自己描述,他初中畢業後去湖北當傘兵,那段生活辛苦而危險。退伍後回到福州成為了一名水電工,每月收入在兩千多。半年前房子拆遷,一下子賠償了他20萬元,隨後肆意揮霍,買了一輛大眾捷達車;拽著老婆去廈門住五星級酒店,隨意撒錢,光打車給司機一千多元;又給親戚購買中華煙;給家中的租客免房租等。一個多月前被舅舅和妻子一起送入精神病院。當問到他家中妻子孩子的家庭狀況、他當兵時的經歷、他的收入、怎樣花錢等細節,患者都能比較良好的描述,記憶力水平較好,也多次說道很愛自己的老婆孩子。

在與他聊天過程中,他一直堅信自己沒病,覺得他來到精神病院就是為了幫助別人。他信仰上帝也信仰共產黨,他說道,「主把我當成他最大的見證,我要來感化各種病人;我舅把我送進來之後剛開始我也偷偷打各種電話想出去,但既然上帝選擇了我,我就要履行責任」。他不畏懼死亡,因為上帝選擇了他。這可能體現了一種關係妄想。

當我問到他自己有沒有發現由拆遷款前後自己的變化,他說他覺得自己變的瀟洒了,原來很壓抑,現在很開心。還為自己的家人買了保險,就沒有後顧之憂了。我覺察到他的病症可能是拆遷款引起的,這筆巨款對他來說刺激過大由此導致了這些精神病理性的癥狀。

這段交流結束後,吳醫生與我們針對這位患者所表現出的躁狂症進行了討論。他的主要問題是:思維奔逸、情緒高漲、行為魯莽(到處撒錢)、自我感覺良好、具有誇大妄想。躁狂症的病例一般在住院後2-4周會有所緩和,此患者算是入院較舊而效果不佳的,住院已將近一個月仍癥狀表現明顯。

同時,與醫生的討論中也驗證了我的猜想,確實是拆遷款帶給他的巨大變化使他無法適應,出現了躁狂額癥狀,他癥狀表現的核心表現是魯莽熱心,隨意撒錢。

當問到醫生如果讓抑鬱症患者多與躁狂症患者解除會不會讓他們的癥狀中和,雙方都得到緩和。醫生告訴我們並不能這樣做。抑鬱症患者更多的是需要支持和鼓勵,讓他們在一起反而會讓抑鬱症患者胡思亂想,更加受刺激,而導致癥狀的惡化;同時,抑鬱症患者對於躁狂症患者表達的無反應,也不利於躁狂症患者的恢復。

病歷中講他的主訴描述為:情緒高漲,興奮話多反覆發作三年,再發一個月。患者三年前無原因逐漸體現出上述癥狀,但都能一段時間後自行緩解;一個月前再發被送入醫院,發病以來表現為躁狂,無傷人毀物行為、無異常情緒低落、無消極言論、無自殺行為,生活自理,飲食睡眠大小便正常,身體狀態良好。情感易激惹,否認幻聽、錯覺及感知綜合障礙,思維一問多答,自我感覺良好,智力正常。無求治之心,無自知力。這些與我們所看到的和了解的相符。

接觸過這兩位患者後,吳醫生帶我們目睹了電休克療法的過程,並在事後對這段過程進行了解釋。

我觀察到電休克包括了以下的過程:首先,醫生在患者右手手指上帶上手指夾來測量患者的生理數據;其次,在患者的兩側頜骨和額頭上貼上電極片;同時,在患者的右小臂上注射麻醉針;最後,為患者帶上呼吸罩,開始通電。

通電過程我覺察到了患者的一些表現,眼皮快速跳動,出現口吐白沫的癥狀。這其中當患者口吐白沫時,醫生會拿下呼吸罩幫他擦口水,同時幫他帶上防止咬到舌頭的東西。通電結束後患者醒來,額頭上很紅,額頭下慘白,感覺有些殘忍。

觀察結束後,吳醫生解釋到,電休克是為了誘發癲癇的癥狀,所謂癲癇是指大腦的異常放電的現象,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達到「關機重啟」的效果。研究也表明,其實從很多角度來看,電休克療法比吃藥更安全,因為電休克是可控的。

針對電休克的具體時限,吳醫生告訴我們是不一定的,可能對有的人來說沒什麼用,對有的人來說有幾天的效果,對有的人來說效果長達幾周。一般適用於電休克的病患類型是一些衝動攻擊型的,電休克能夠幫他迅速緩解癥狀;同時對於一些比較難治的、藥物效果不好的、戒斷成癮的患者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2014.12.24

本次見習吳醫生主要為我們介紹精神分裂症的一些表現,帶我們與4位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進行了一定的交流,其中3位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1位為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

醫生首先幫我們複習了變態心理學中的相關知識。精神分裂症主要包括幾種類型,偏執型、青春型、簡單型、緊張型和未分化型。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表現是多疑、犯罪妄想、幻聽幻視等;青春型的主要表現為意象倒錯,整個人十分混亂;簡單型精神分裂的表現為呆,即社會功能退化、抑鬱、沉醉於自己的世界中;而緊張型的體現多為木僵,空氣枕頭是其中重要體現;最後,未分化型的主要癥狀是多種癥狀並存。下面我們對其中兩種病人進行了觀察和交流。

  •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病人:

患者男,30歲左右,擁有9年的精神分裂症病史,患病期間多次住院治療。我們與他交流時覺察到他渾身慘白,面無血色,目光向下看且獃滯,雙手一直放在膝蓋上。醫生對他的相關情況向我們進行了介紹,他的病症最早出現時的癥狀體現為被害妄想和多疑,但在長時間的患病過程中他的病症不斷變化,目前的主要表現是在家不出門,孤僻、話少,基本不交流,思維怪異,沒有表現處吵鬧。

本次住院的主要原因是在家覺得口感,喝下了30瓶王老吉,不吃飯,最後出現了導致了胃初血,並有吐血表現。由於生氣,與母親吵了一架,並且推倒了家中的冰箱。

從這些和醫生的介紹我們進行了總結,由於病程長由此他的疾病類型出現了不斷的變化,他的主要診斷特徵為情感淡漠、缺少交流、思維貧乏、意志力減退、極少活動。這也與他患病後長期在家的社會功能退化的影響分不開。

他表現出典型的精神分裂症陰性癥狀。

  • 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病人1:

患者男,49歲,面色蒼白,與人交流時有手勢動作配合,語言豐富,頭髮花白,看上去60多歲。主要表現是思維混亂、荒謬,胡言亂語、行為紊亂數十年。覺得家附近種植果樹的山是自己承包的,與山的主人大家,說自己會武功,對方都是黑社會的,自己帶著部隊去和他們打架;和山主人現實中出現爭執。覺得哥哥一直在害自己,「走一步害一步」,幫著別人不給自己錢。描述自己有5個老婆,大老婆死了,還剩4個,前後言語不一。開始說自己有12個小孩,他們有23個老婆,後面又說自己有7個小孩,其中4個是親生的,3個是老婆帶來的。表述自己是宗族敬老院的院長,由此地位很高,可以娶很多老婆,共產黨在支持他,讓他當官;是自己大兒子騙他來精神病院的,他否認自己是精神病;能夠說出5個老婆的家鄉,但不願意透露姓名,害怕告訴我們對他不利。

已經入院3個多月,診斷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十幾年間多次入院,體現出典型的精神分裂症陽性癥狀,包括被害妄想、幻想、思維混亂等。

  • 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病人2:

患者大約20多歲,男性,面色蒼白,在整個談話過程中雙手插兜,有時是褲兜有時是上衣羽絨服的兜,話不算太多,但有問都有答,也能對自己的狀況進行描述。

在一段時間之前來精神病院看門診過後,走出精神病院後突然聽到耳中有聲音命令自己回去打人,於是患者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況下回到精神病院打傷了當時的主任醫生;自己描述這個聲音好像是自己之前的一個走私過可卡因的有錢的男同學,同時患者澄清自己並沒有吸食過毒品。這種耳邊的聲音時有時無,快一個月了。有時這個聲音講的是好話,有時候這兒聲音會讓他感到恐懼,例如「該打人的時候要打」,他比較經常聽到這個聲音;聲音主要是評論式幻聽和命令式幻聽。

他的病情從2007前開始出現一些精神病理性的癥狀,包括被害妄想等,工作中覺得老闆娘的兒子要害他。到目前為止多次吃藥停葯工作又反覆病情,從去年開始相信上帝;自我描述參加教會活動讓他的精神病情有所緩解,今年3月份在家會看到上帝的意象,有種被控制感。今年6月份左右耳中出現聲音,開始自己能夠分辨和控制,後面無法分辨;聲音主要來自於長輩、有錢的同學和一小部分父母的聲音;在談話的過程中很多地方表述不清,說記不住了。在家出現在地上打滾的行為,患者自己成那是在接受上帝和魔鬼的旨意,偶爾有被附體的感覺,這種感覺很難受。

剛入院時攻擊病友,自己解釋說那是整個人很亂,聲音跟他說「有脾氣才像男子漢」,由此出現這樣的行為。自己描述說對數字比較敏感,覺得一件事做的超過一定數量就會死亡,有時有強迫的癥狀。當醫生拍他的肩膀的事後他會感到恐懼。

最後,吳醫生總結到,他也是被診斷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使其陽性癥狀的典型患者,主要包括關係妄想、被害妄想、思維問題、命令型與評論性幻聽等問題。

  • 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病人3:

後面,又來了以為病人找吳醫生說話,吳醫生順便把他也拉過來跟我們交流。這位男性身材矮胖,不到30歲的樣子,臉色蒼白,牙齒潰爛黑黃,存在缺齒。它具有多年吸食冰毒的經歷,家中是黑社會開賭場的背景,入院2個多月。

主要癥狀表現是看到魔鬼,感覺魔鬼真實的出現在自己面前;經常很多事物混合在一起出現在面前。魔鬼出現在特定場合。魔鬼一般戶說一些話對自己,包括一些評論和一些命令,但沒有「打別人」之類的明顯具有攻擊性的命令。有時會覺得周圍的人都怪怪的,這會讓他想到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事情,說話有些不清晰。

當問到吳醫生這種癥狀是否是戒斷反應時,吳醫生回答:這個無法判斷,但他長期的吸食冰毒的經歷使得他的大腦受到嚴重的損傷,也導致了精神癥狀表現出來。他的癥狀是是陽性精神分裂症的表現,包括評論性與命令性幻聽、幻視等。

我很好奇他的牙齒潰爛是否與癥狀相關,吳醫生解釋說主要是因為上火了,牙床腫大,加上長期吸毒的經歷使得牙齒黑黃,無法判定精神癥狀與牙齒的相關性。

  • 思考與感悟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以上四位精神分裂症與昨天的抑鬱、躁狂不同,多為老病號且均面色慘白,這點有些不是很理解,下次可以詢問一下吳醫生。

上述幾位患者的病情相對較為緩和,能夠描述自己的想法,與我們想像中的表現比較強烈的患者不太一樣,針對這一點吳醫生告訴我們,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實習次數和學習目的要求,他會從六七百號病人中尋找一些能夠配合、比較典型的患者與我們接觸。這種接觸讓我們受益匪淺,看到了很多之前看不到或是想像中的東西,如果想從事這個行業還需要更多的對各種病患進行了解。三位偏執型患者他們有的話多有的話少可能是他們的性格原因導致的。

這兩次實習對我有很大觸動,精神病患者確實是一個社會的特殊群體,與我們之前的想像不太一樣,他們的病症也帶給了整個家庭很大的不幸,甚至比軀體損傷更加嚴重,社會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

2014.12.30

這是我們在精神病院的最後一次見習。時隔一周,吳醫生首先一邊查房一邊帶我們看了一些上周介紹過的患者的近況;而後又與兩個新的病患進行了交流;臨近結束時,我們參觀了兒童科和女性患者的科室。

在這之前,我在變態心理學課間向李老師提問了我之前的一個疑惑,為什麼我們在精神病院看到的病人大都為老病號。李老師解釋說,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包括三個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比較容易治好,不會在醫院常住;三分之一的一直反覆,有多年病史,住一段時間醫院緩解,回家休養一段時間犯病繼續住院;最後三分之一一直處於分裂症癥狀之中。我們在精神病院看到的基本都是後面的兩個三分之一,由此可能了解到的多為老病號。

針對另一個不解的問題,我詢問了吳醫生,即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分裂症患者大多面色蒼白。醫生表示,這可能與他們的住院環境很少見到太陽有很大關係,另外情感淡漠等尤其是陰性的癥狀可能會加深這種蒼白感。

首先對上次所描述的「偏執型精神病患者3」進行了查房,他患病的主要表現是評論性和命令性的幻聽幻視、看到魔鬼等。上次看他的牙齦潰爛的很嚴重,這次好了很多,穿著睡袍,精神狀況也有所好轉,更多的願意交流一些自己的事情,包括妻子孩子等。

而後,我們又接觸了第一次見習遇到的「躁狂症患者」,他的打扮和狀態跟之前差不多,依然一副經歷充沛的樣子;但有一點轉好的地方可以看出的是,他能夠聽醫生跟他說的話了,而不是自己一直在說,情感高漲沒有之前嚴重了。通過醫生的引導,他自己也表示:自己之前話確實沒有這麼多,有錢了之後話是多了一些。醫生告訴他要自己控制自己,自己慢慢話少一些,「裝好」之後就會「真好」。

再之後,我們看到了前面的「重度抑鬱症患者」,他在母親的攙扶下在樓道中溜達,母親表示,現在他會跟自己和他姐姐講幾句話了,雖然要她們問他才講,但這也看起來好了一些,而且他更多地願意活動一下。

從這三位典型病人一周之後的表現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們都有了一定的好轉。一方面是藥物的作用,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改變,這兩點讓他們的狀態恢復了一些。

見過熟悉的病患之後,我們又與兩位新的病人進行了交流。

  • 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病人4:

    患者男,三十多歲,頭髮有些許花白,說話時手放褲兜,有些傻傻的。由於把自己家的四五個門、電視等砸爛而被再一次送精神病院,是一位有十幾年病史的老病號。吳醫生介紹,他早期有些犯罪妄想和被害妄想,一直斷斷續續沒有連續治療;整天到處跑,無所事事。現在主要表現出一些偏執、退縮的癥狀。

    在交流的過程中他表示,經常覺得有人在背後講自己;他走在路上會突然上前打別陌生人一下,而患者認為他認識這些人,只是在跟他們開玩笑;在家砸爛了很多東西,卻說全是老爸砸的,說看到他砸的人都是胡說八道;總是覺得鄰居在報復他;在家囤積了多年的垃圾,主要包括煙蒂、飲料瓶等;沒有明顯的幻聽癥狀。

    吳醫生描述,醫院將他診斷為偏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 酒精成癮患者:

    患者男,48歲,有幾十年的酗酒史。入院戒酒之前,在家中每天需要攝入至少1瓶500ml的50度以上的白酒才能維持正常生活。除了吃飯的時候要喝酒,玩電腦、睡不著的時候也要喝;酒精成癮大概是從2005年左右開始的,家人多次幫助戒酒,但都不是很成功。

    當酒癮上來之後就一定要喝,否則會有一種抓心撓肺、睡不著的感覺,手也會抖。剛入院時表現出失眠的癥狀,閉上眼睛就像過電影般會看到很多東西(睜開眼會消失),戒斷時十分難受。目前在醫院藥物的幫助下情況好了很多,戒斷反應在消退。

    患者酒精成癮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年輕的時候多是機會性飲酒,在應酬上沒辦法;後面越喝越多,越喝度數越高;在之後自己主動找酒喝,尤其是早晨起床由於體內酒精濃度變低要喝;到最後晚上也要喝,三餐都要喝,沒事兒就想喝。在醫院利用藥物替代戒癮,治療策略是成癮緩解後就可以回家,如果在家實在忍不住後可以再來醫院住幾天。

    患者現在基本能夠自立,表達清晰,年輕時有吸食海洛因的經歷,後再監獄戒斷。主要的精神病理性癥狀屬於物質濫用類。

    最後,吳醫生帶我們參觀了兒童科和女性患者的科室。兒童很少,基本都是和老人在一起曬太陽。我們觀察了一位女性躁狂症患者,與之前的主要表現相似,情緒高漲,話多,表達豐富。

補充:關於精神病院的趣事,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下面的內容~

你有沒有聽過精神病人說出過特別有道理的話??

www.zhihu.com圖標

喜歡的小夥伴歡迎點一下關注呦~


推薦閱讀:

保護機制和人格分裂?
精神分裂症, 可怕但可防
小狗患「神經病」,主人竟然對它做了這件事..
用煙酸沖洗皮膚即可確定精神分裂症
正常人怎麼證明自己沒精神病?

TAG:精神病人 | 精神病學 | 精神分裂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