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是從哪一刻發現別人其實思想很淺薄?


我也自認為思想淺薄,其實談不上有答此題的資格,不過我還是可以討論什麼狀況可能會讓我傾向於這樣評價別人。實際上我是在討論「如何才能具備強的思維能力」一問題,不過僅限於幾個相當不充分的要素。只舉一些經典的情形,隨便談談而已,不建議直接因此去特別追求什麼。

當我發現某人並不知道自己在討論什麼還大談思想的時候。

懶得舉例子,直接用現成的故事:

費曼(物理學家)讀書的時候曾旁聽各種課程,在某次哲學研討會上其他人在討論「本質物體」——但費曼沒聽過這個詞,但稍後就有人問費曼這個物理系的「電子是不是本質物體」。費曼對本質物體一詞的含義界限並不了解,希望對方分析「磚塊是不是本質物體」來幫助他回答「電子是不是本質物體」。結果其他人眾說紛紜,原文如下:

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起立發言,我發現這是我出生以來,第一次聽到那麼多關於磚的天才的說法。後來,就像所有典型的哲學家一般,場面一片混亂。

費曼評價道:

好笑的是,在先前那麼多次的討論中,他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究竟像磚塊這類簡單物體是不是「本質物體」,更不用說電子了!

當我發現某人在不能較好地處理心理層面問題還大談思想的時候。

這次我來舉粒子。

這是一個常見的情形:一個所謂的「杠精」在與其他人爭論某個「怎樣做才好」的問題。

正常人討論問題的出發點是「怎樣做會更好」。

「杠精」討論的實際出發點可能被自己的虛榮等心理扭曲為「怎樣做才能爭勝」而又不自知,自以為自己在理性討論問題,但實際上使用著被特殊心理「調節」過的邏輯導出往往失實的結論。


我覺著許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思想一事幾乎只依賴於一般所說的思維能力,然而各位可以檢驗:上述例子中提及的要素都是影響人是否能作出合理判斷的。

讓我姑且(即,不對各名詞作嚴格界定)這麼說:第一例,是思維能力不足的一個充分條件;第二例,是心理能力不足的一個充分條件,而思維能力和心理能力對於思想都至關重要。


看了知乎某些高贊答案後


當我認真聽前輩說話的時候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思想很淺薄,當看到別人認死理,根本不傾聽的時候我也會覺得別人很淺薄。無論對錯,傾聽和琢磨,總是要思考。


發現自己思想也很膚淺的那一刻


你發現他是三季人,你發現你和他聊點高層次的東西 他就不知你所云的時候。


當你在努力學習某個新事物的時候他卻只關注錢的問題


輿論的形成


就是過於理想化,且極度自信。同年齡段所該了解到的她都不清楚。還特別喜歡抬杠,每次一有什麼事情發生爭辯,就感覺他像一個什麼也不懂的杠精


推薦閱讀:

怎樣擴大興趣愛好?
人類的倫理道德只是人類維護社會穩定的工具嗎?
第一次經歷至親離世給你的觀念思想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消極思想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嗎?
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當那種「快手」社會人很酷?

TAG: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