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己努力了一學期的成績還不如不複習的同學好?

心理真的很不平衡(我並不認為與智商有太大關係)


內個,是大學成績?還是高中?大學的話,不用在意,分數本來就很迷。


1.學習是一件長久的事,它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你努力了一個學期,可能只是在積蓄量變,他在這個學期可能考得比你好,一個學期考得好並不代表什麼,但是你努力三年,他不努力三年,你再看看你的成績會比他高多少?所以心裡不要不平衡,你付出了就一定會有成果,只是現在還沒有到收穫的季節,所以一定不要放棄堅持下去,你一定會看到希望與明天。————————————————————————2.你的複習方法可能出現了一定問題,你複習的效率可能沒有他高。你需要去尋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更積極的,更有效的學習方法。你也可以去問問他,看看他有沒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真誠的去問,你可以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去決定怎麼去做。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定會讓你的學習成績有所進步。加油^0^~


方法,專註度,學習基礎,家庭熏陶,真的沒複習嗎


不夠努力


謝邀。

高中政治必修四課本講過,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係,即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題主說努力一學期成績不如不複習的同學,覺得不平衡。題主對待學習的態度應該是沒什麼問題(否則也不會在知乎上發問)那麼,從題主角度來說,有三種可能性:方法使用不當,心態調整不佳,知識體系存在漏洞。

先說方法。方法有學習方法和應試方法。題主努力的態度值得肯定,可是不知題主有沒有聽過方法不對努力白費這句話?方法錯了,花的時間再多,可能效率低下甚至適得其反。各學科有各自的特點,各科在學習方法上有普遍性,但一定有其特殊性。題主可以冷靜的想想,自己各科所使用學習方法是否適合於該學科的學習。至於如何判斷學習方法是否正確,有哪些學習方法,知乎上有很多優質回答,這裡不再贅述,但是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好的判斷標準就是效率。

再說心態。緊張,焦慮,過於看重結果,都有可能影響成績。從題主的問題描述來看,題主可能有一點焦慮,急於求成了。一學期,放在三年的學習中並不算長,不用過於擔心,現在的名次,成績都只是暫時的。把平時考試看作尋找自己知識漏洞的工具。輕裝上陣,也許題主會發揮的更好。

最後說知識漏洞。這個沒別的方法,就得踏踏實實的去彌補。從基礎開始,慢慢拔高,切忌好高騖遠,一定要重視基礎,很多題目做錯了不是什麼技巧沒學會,而是基礎不牢。你看到他不複習,也許他早已將知識點爛熟於心,沒有誰說考試前一定要複習。而且,每個人知識儲備都不一樣,也許你跟ta知識儲備相差本來就比較大呢?一學期不足以彌補。還有,一場考試,考察內容有限,也許考的剛好都是ta會的,偶然性因素太多了,沒必要因為一場考試就肯定或否定自己。

總之,踏實刻苦的態度,正確的學習方法,再儘力去充實每一天,靜心等待,最後的結果不會辜負你的。


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對。你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並且合理有效的方法。

第二是你的同學或許基礎比你紮實,或者本身他的知識儲量就比你高。

第三可能是題的問題。這次題可能剛好出在你的盲點上,你沒有復到相關的知識點。而你的同學恰好對這個掌握的比較好。

以上情況都是有可能的,但個人認為第一種情況的可能性大。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方法正確的話,那就繼續努力吧,量變總會引起質變,你一定可以的!


第一:要會努力,知道如何努力才有效果。第二:這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事,可能需要的時間比較的漫長。

第三:沒必要和別人去比較,要和昨天的自己去比。你是活給自己看的。


首先,我覺得樓主的描述可能有兩張情況。第一我努力這麼久,成績不好,不好到什麼程度呢,還沒有那個誰誰誰好,就是那個一天不複習一天都在玩的誰誰誰。第二我努力了這麼久,成績考下來還行,能接受,但一看那誰的成績,怎麼回事啊?天吶,那誰一天都在玩,怎麼連他都不如?然後不管是哪種情況,樓主都開始質疑自己的努力,質疑這個世界不太公平開始懷疑自己。

以下又想分為兩個階段,初高中和大學。

初高中的時候,考試的成績真的就是按照努力的程度來的,不排除有特別聰明的人。在方法正確的努力下,你的成績一定會與你的努力成正比,只是可能不會在一次兩次最近的考試上體現出來,努力積累到一個地步,便會顯現出來。就像沖關升級一樣,你得積累一定的經驗才能升一級,別人看不到你在升級過程中的經驗變化,只能看到最後的結果,噢你還是在這一級,或者你到了下一級。可是你自己能看到啊,你知道儘管可能分數差不多,但你知識點掌握更全面了,不像之前那樣猜了,這也是努力帶來的最根本的東西,分數有的時候並不能反應這些東西。所以努力了沒有得到某一次考試的好名次,不用著急,繼續努力下去,一定會成功的,得相信自己。在說說那個不努力的人,很可能那個人就是那種天賦秉異非常適合讀書的人,就算不是,如何去評判他不努力,靠別人的描述,他自己的描述或者你親眼所見,可是你並不是一天24小時和他待在一起,可能別人也學習了,只是時間花的沒你多,自然的就覺得噢他沒我努力。可以努力的成果和時間不是成正比的必然聯繫。還和效率有關。時間多,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是會帶來更多的收益,可是效率才是最重要的因素。這就要說到學習方法上了,可能你的學習方法走了彎路,不是最直接的讓你進步。你可以去看別的優秀的人的學習方法,但適不適合自己還是得試過了才知道。你先得有一套正確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後再不斷完善,讓其高效。再者就是心態問題,心態不好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考試成績,放輕鬆,平時的考試其實就是為最重要的那一次考試服務的,你得在平時的考試中,通過分析考試狀態,錯題,分數等等來調整自己,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心態,考試技巧等等。努力了暫時沒有成果,難過是難過,但難過完了得找到原因,才沒有真正的讓你的努力白費,至於不服氣,難過,不甘心你得儘可能的放下,然後找到問題,繼續努力。我在高中時代就常常告訴自己我努力了才一般,那我不努力肯定會很差,我不想很差。

在大學階段,影響因素就更多了。你選的老師給分高不高,你有沒有刷完前n多年的卷子,研究每一年的題型套路等等等。大學很多人都是考試前開始複習,很少有人從開課,上課,作業,到結課,複習,考試每一步都認認真真,也許在他們眼裡那種考前複習的人就是沒有努力。其實也不全是這樣,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不同,最要緊的是選到對且適合自己的。回想我的大一,上課認真聽,下課還複習,周末也不出去玩,結果考的很差,不僅低出我的預期,和別人比也是太差了。後來我認真想了想,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對,可能是因為我的努力只是感動了自己,是一種無效的努力。在下一年我改變了學習方法,我覺得真的輕鬆快樂。

所以,綜上,努力得朝著對的地方努力。努力了不一定馬上能在分數上體現。不要做只是感動自己的努力。別和別人比較,和自己的目標比較,進步了就是好事。及時調整心態也很重要。

最後,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共勉。


看到這個,我想起了我現在的舍友。

當然,那個同學,會學習,有一定的智商,有一定的基礎。就拿我的舍友來說,隔壁宿舍有一個來自南通的學霸,本應985,但是高考發揮失常,來到了我這個學校,江蘇省的一個普通一本院校,雙非。在大學她依然一路狂飈學霸模式,期末的時候,我的舍友拚命學習,手機也不怎麼玩,從早到晚待自習室,而那個來自南通的姐妹,在複習期間,刷完了3部劇,手機沒少玩,我的舍友最後績點三點幾齣頭,而那個南通的姐妹績點四點幾齣頭。我的舍友很受打擊,而且她們關係還很好,她一直想知道那位南通的姐妹是如何學習的無奈並沒有琢磨出來。

但是,我想說的是,我的舍友,上學期並沒有認真學習,上學期的績點只有二點幾。可是,這學期,她努力了,效果很明顯。

所以,為什麼要想著和別人比呢,因為不得不承認的是每個人的智商,基礎,資歷,是不同的。

關鍵在於,你的成績,對得起你的付出,能不能和你自己相比,有一定的進步,如果有,那就說明你是成功的,不需要看別人,不然會陷入死胡同,看不到自己的進步而且會越來越糾結。如果沒有,你可以看看自己的方法有哪些問題。

更關鍵的是,千萬不要放棄。


方法問題


推薦閱讀:

別催孩子寫作業,先花20分鐘做這件事,新學期成績突飛猛進!
體育課其實會讓成績更好,願新學期體育老師們身體健康
26家上市銀行期中「成績單」來了!
日本人為什麼能擁有世界一流的馬拉松成績?
終於知道成績不好的原因了!原來是選錯了座位……

TAG:努力 | 學習成績 | 成績 | 分數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