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爸爸帶孩子是什麼體驗?


怎麼說呢,爸爸帶孩子可能存在另一番景象,下面的視頻呈現了3個爸爸的3個正、反場景,大家感受一下:

爸爸帶孩子滿滿的求生欲

是不是滿滿的求生欲?強行裝有愛!

針對第一個爸爸,網友胡柚呦說:我婆婆在我家幫我們帶孩子,某次給我告狀說她兒子也就是我老公每次進門時候,如果我沒下班的話,他壓根兒就不看孫子一眼,就自個進屋玩遊戲去了,如果我在家的話,他進門時候就會假惺惺滴逗著兒子玩個半天。。。

針對第二個爸爸,網友碎念風說:是我爸和我弟,平時我弟寫作業在發獃,我爸坐旁邊看手機,我媽一喊,我爸立馬放下手機裝作認真輔導我弟寫作業,我弟滿臉一副配合你的演出,裝作認真做作業的樣子。。。

針對第三個爸爸,我想第三個孩子內心獨白是:爸爸你在幹嘛,我不想跟你拉手手~

不過帶孩子還是要上點心,有媽媽一手拉著娃出地鐵,一手還在看手機,娃一頭裝在柱子上,這媽沒反應,娃自己揉頭。。。還有福州一個女的帶兩孩子游泳,背對泳池玩手機。工作人員出去拿快遞不在。小的孩子游泳圈倒翻溺水掙扎,大的孩子去拉女的胳膊想叫她救下,她只顧玩手機還不耐煩地撥開孩子手,工作人員回來才發現孩子溺水。這事上了新聞,搶救最後成腦癱了。換成爸爸帶孩子,也需要注意,安全無小事。


小時候我爸和我打雪仗,一塊冰塞我脖領子里了,晚上回家給我凍得頭疼


emmmm爸爸帶孩子就是你自己去玩,只要沒頭破血流,想怎麼玩怎麼玩


超級好的體驗和終身難忘的回憶!

下面是一些我帶娃的日常,分享給大家。

(一)早起去幼兒園

這是北京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氣溫比前一天下降7、8度,還有大風。這天早上,孩媽要出去辦事,她提前準備好了孩子的衣物,而我只要幫孩子穿戴好,並搭姥姥的車送去幼兒園就行了。

但即使這樣簡單的事情也比我想像中困難得多。一開始孩子嫌厚秋衣秋褲太熱,後來又覺得羽絨服太臃腫,最後又覺得媽媽不在沒人能幫她把頭梳好。

以往7點15分出門的話,我們基本能趕上幼兒園的早飯。所以姥姥開車會在7點15分前到達我們樓下。可這些困擾我的事情一件都沒幹呢,我一抬眼已經7點17分了。我想我不能著急,急也沒用,所以趕緊跟姥姥打個電話,說我需要再晚一會兒。請她不要著急。

穿衣服和梳頭的時候我發現一個細節,孩子會說班裡的另一個跟她關係不錯的小朋友穿得比她瘦,還提到如果自己頭梳得不好看小朋友會嘲笑她。我很詫異,怎麼這麼小的小朋友就有嘲笑的現象出現了?

我心目中良好的自尊水平是不在意別人的評價。我知道這對孩子來說無法理解,但還是應該有些什麼辦法能讓孩子在面對這種情況時更能應對自如,而不去受到影響。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最現實的好處就是在早上上幼兒園之前,能讓孩子多睡一會兒,而不用把時間花在編複雜的辮子上。她也可以不用關注她自己的髮型這些至少對她這個年紀來說並不是太有意義的事情。

於是我跟她說今天我們就是要扮演灰熊,為什麼要扮演灰熊呢?因為今天天氣冷,灰熊穿得多,所以他暖和。

灰熊不怕冷了,所以他才能在外面想玩什麼玩什麼。他才能在大冷天過後不生病,不流鼻涕。我說,如果小朋友不扮演灰熊,那你出去玩了,他們就會像這樣打哆嗦。於是我扮演了一個打哆嗦的樣子,她咯咯咯地笑。我繼續說,你第二天身體健康地來幼兒園,他們可能就在家打噴嚏,來不了。於是我又打了一個噴嚏。她又在咯咯咯地笑。

她說:「我不喜歡灰熊」,那我問她,棕熊好不好呢?她說:「我也不喜歡棕熊」。我說那我們扮演北極熊吧,北極熊穿得最暖和。她若有所思地問,「為什麼北極熊穿得最暖和呢?」,我說因為北極熊生活在北極啊,北極特別特別冷,所以需要穿得更多。她似乎在思考,看上去北極熊還不錯。

就這樣,她對穿得厚厚的秋衣秋褲就不太較真了。

忽然她又坐在地上哭了起來,我問她怎麼了,她說:「我要媽媽」。我問她原因,她說要媽媽梳頭。我說我也可以梳啊,她說不行,我說得不好,會被小朋友嘲笑。聽到這裡我有些難過。我嘗試跟她說她自己梳,甚至不梳頭也很好,不管別人說什麼她都是好看的。但很顯然她聽不進去,依然沉浸在沒有辦法像平時一樣讓媽媽梳頭的沮喪情緒里。這時我也有些著急,我說很嚴肅地叫了她的大名,跟她說「現在媽媽不在,要麼自己梳,要麼我來給你梳。」這時候她並沒有回應我,自己徑直拿起皮筋,照著鏡子給自己抓了一個蓬鬆散亂的馬尾。可是在我心裡,覺得她特別棒。趕緊鼓勵她說,「我覺得能自己梳頭,才是最棒的。即使現在還不如媽媽梳得好,也會越來越好的!」,當然可能她還在嫌我太嚴肅了,並沒有理我。不過我相信她有一點點變得自信。

該穿外套了。家裡有兩件羽絨服可以選擇。一件是前一天穿過的,大一點,薄一點,也舒服一點;另一件是厚一些,小一些,但暖一些的。她嫌厚的很臃腫,在外面做遊戲的時候行動不便。於是我讓她自己選,是穿冷一點但寬鬆點的呢?還是暖一點但緊一點的?她非常無奈地拿起了那個厚的,只是嘴上還不甘心碎碎念,什麼不舒服啊,什麼一抬胳膊就露腰啊什麼,我見狀趕忙說,你可以換一件的,我不著急。但這時她反而堅決地抓住這件不放手,很不情願,但也自己把它穿在了身上。

最後見到姥姥的時候已經比平時應該出門的時間晚了25分鐘。不過整個過程我都沒有強迫孩子,而是一點點地引導,她情緒也算是穩定,她應該能感受到我的愛和耐心。

我們在車上又跟姥姥聊起剛剛穿衣服時候她的心理狀態,她很得意地給姥姥演示了一下她自己是怎麼把馬尾抓起來的。我和姥姥藉機使勁兒誇她。整個一路上,她都沒再提起衣服彆扭的事情。我內心非常滿足。

其實過程還要更曲折一些,比如最開始我為了讓她知道今天比昨天冷太多,我在她只穿著睡衣的時候就把窗戶大開。這點就不太可取了。

很多時候我們大人都會因為自己太過著急,而忽視了站在孩子角度感受她並且與她平等對話的機會。但只要我們慢下來,用他們的方式來交流。我們能感受到那個鮮活的小靈魂,也在努力地感受我們所傳達的愛。

晚上我到家,小朋友還沒睡,上廁所路上跑過來我問她,北極熊今天冷不冷?她說不冷,然後她說她的好朋友輸了。我說怎麼輸了?她說北極熊的遊戲輸了。我跟她擊掌,哈哈大笑慶祝她。這時我心裡雖然依然不希望她在意輸贏,但看到她享受這個遊戲,我也很開心。然後她還說她出去玩了,並且覺得不冷,而且只玩了一會兒就回來了。顯然很想因為自己穿得夠多而多玩一會。

(二)午休

2點孩媽出門辦事,我的任務是在她回來前把她哄睡。她大約3:15回來。別看還有一個多小時,我依然因為感覺非常有挑戰而緊張。

5歲多的孩子的午覺就像入冬後樹上的葉子,愈發稀少了。這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很強,她不但會生理上抗拒午休,還會絞盡腦汁拖延。

2點媽媽出門後,她東刨刨、西刨刨,掏出這個玩具玩一下,又翻出那個玩具鼓搗下。總歸就是不脫衣服,不上床。

我心裡挺著急的。一方面,我們認為把孩子午休的習慣保持下來很重要;一方面,下午晚些時候也要去運動,午休能讓她儲備些精力。我該怎麼辦呢?

既然沒有好辦法,我決定先讓她玩。於是她在玩她的,我就在一旁工作。我跟她說,想睡的時候我們就進屋,我給你讀書。可是她完全聽不到的樣子,不回應我。我知她內心糾結——這個歲數的孩子渾身都是精力,有哪個會喜歡睡覺。

這時媽媽發來關心的信息,「先讓她脫了衣服,躺床上」。

我將信將疑地嘗試再去跟孩子溝通,說了一通什麼「我們先躺下,躺下後我給你讀一段書」,「覺還是得睡」,「媽媽來信息問情況了」之類的。

沒想到孩子乖乖進屋脫衣服了。我也信守承諾,坐在她床邊,拿出準備給她讀的書。

她在床上依然不老實,把玩具搬到床上,坐著玩,膩了,就各種角度躺著,不蓋被。

我也不說她,就在一旁讀書。

這次讀的書是《文心》的第五章的尾巴和第六章「知與情意」。這本書是夏丐尊和葉聖陶寫給中學生的,教大家該讀什麼書,該如何作文。第五章說的是如何整理書櫃,第六章說的是作文分三類,知、情和意。

書的文字非常樸實流暢,我有心熏陶下她,但也許她完全不理解呢。不管怎樣,我讀我的,她依舊在床上折騰她的。

忽然,她問我什麼是「歷史」,她對「史」這個音很有興趣,聽到「史記」都忍不住發笑了。在讀第六章的時候,她問我什麼是「大眾」,過一會兒又問什麼是「抗戰」。我都一一解釋,她在互動,說明有思考,在聽。

好幾次,她爬過來看我讀到哪裡了,一共有多少。我給她看頁碼,85/626。一會兒又看一次,變成了 91/626。她知道626的意思後,可能覺得等不到我讀完了,終於躺下了。現在想想,這個原因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也會禁不住莞爾。

我繼續讀,她則繼續在床上刨。忽然她叫我看她的樣子,原來她已經躺好了,進入了迎接午休的「戰鬥狀態」,她把自己小床獨有的小天蓬展了開來,娃娃們擺放在了枕頭周圍,給自己營造了一個溫馨的小環境。我禁不住驚呼「看起來太舒服了!」她也露出很得意的神情。

她招呼我也躺下,說著就把自己挪到床的一邊,貼著邊緣,把床的3/4都讓給了我。我有些為難,但她直接把我拉過去,說「爸爸你也睡」,我說「好,我躺下繼續給你讀書」。

我躺下了,我倆背靠背,都側著身子。她又給我這邊遞了很多被,說「爸你扽!都蓋上」,我心裡都要融化了,趕忙遵命,把被子往我這裡揪了下。至此,她無比滿意,繼續側著身子,安靜地躺著。

我繼續念,3點22分,105/626,她的呼吸平穩了。我躡手躡腳爬起來,從她的房間出去,關上了房門。

今天運用了「課題分離」的方法,我引導孩子午休是我的課題,孩子午休讓自己保持午後精神活力是她的課題。

所以整個過程我一直很有耐心,沒有製造緊張情緒,更沒呵斥她。我保持安靜,她玩的時候我就工作。到後來可能是她乏了,可能是她已經把該玩的玩了,可能是她真的意識到要休息了,也可能她想試試聽我讀書是不是也挺有趣。總之後來挺順利地就進屋睡覺了。

孩子的心靈真純潔,處處小事透著愛和頑皮,寶貝,我愛你。


就在剛剛,公交車上,一個男的帶兩個小孩去上學,一直有說有笑的,真是和諧的一家。

坐過了幾站,哥哥突然來了一句:你的書包呢?妹妹!

爸爸一聽一看,卧槽,到站直接下車了。


爸爸帶孩子 小孩 聰明 獨立 勇敢 有開創精神 就是存活率不是很高~~~~~


有的時候很無語,有的時候很嫉妒 讓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很無語,但是帶著孩子各種約會就很嫉妒


千萬別想當媽,總是說結婚是開啟人生的新階段,不是的,是生孩子才是,不要生了孩子才知道自己還沒有長大

如果你的老公還沒斷奶,就別要孩子,你倆會好好的


我還是一個準媽媽,我們家那口子啊,還是個寶寶,開始可以連掃地都掃不幹凈的,如果他帶娃的話,我好怕啊啊啊啊。唉,心累。


逗比的體驗


推薦閱讀:

孩子早產住進了保溫箱,家長應該做些什麼?
學無憂教育:沒有哪個孩子天生不適合學習,只是方法沒用對
孩子的「病」,是家長們教養出來的
孩子營養不良的5種表現你注意到了么?
允許孩子爭辯竟然不是壞事?家長們都驚呆了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