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孔孟之道無法行於春秋戰國,自漢以下而成國家官學?

孔孟之道為何不行於春秋戰國而成後世顯學?


從夏商到周,之所以周代會有春秋戰國,是因為以土地為基礎的經濟邏輯發生了改變。經濟邏輯的改變迫切需要新的思想以指引政治、經濟和個體的生活,於是有了諸子百家,大家的起跑線本質是一樣的,都是在周的基礎上探索新的維持社會運轉的東西,這其中尤其可以拿來治國的,有儒、法、道等流派。

為什麼春秋無法大規模推行儒家呢?因為這時候一是經濟邏輯(主要是土地制度)還在改變中,並沒有穩定下來,而且百家爭鳴,也沒有分出孰強孰弱。

二是歷史選擇了儒家。其實用法家也可以治國,只不過秦政太嚴苛,以後得政府不敢用,道家無為而治,在國家建立初期還可以使用,隨著國家發展,土地兼并,豪強實力增加,如果繼續無為而治是要出亂子的,所以長久治國道家也不能用。

在諸子百家中,能在新的社會運營體系下維持王朝兩三百年的,只有儒家和法家,偏偏秦國政策過於嚴苛,法家自此最多以表儒內法的形式存在,蠻可惜,如果是法家主導,儒家輔助,也許今天的中國會更不一樣。但反過來說,也許就不存在那麼統一的一個中國了。

哦,補充一點。春秋這樣的時代,因為整個社會的運轉邏輯發生巨大變化導致原有社會崩潰,社會精英探索新的社會運轉邏輯的時期,在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兩次,一次是春秋,一次是近代。


1.為何春秋不行孔孟

我的觀點

諸侯內心不願意用,因為孔子之禮是周禮,諸侯割據實則反周王,復行周禮,不等於向周王低頭么,證明還是他的臣子。有野心的諸侯都想稱王,肯定不用「前朝」那一套。

戰事,商鞅變法的成效是巨大的,在當時的混戰中,迅速取得優勢是取勝關鍵,這種優勢,包括經濟政治。國家還要上下擰成一塊鐵板,這明顯法家更為實用。

實用性,我引一段,呃,下文商鞅就是衛鞅。

(商鞅)西入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孝公。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罷,而孝公怒景監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監以讓衛鞅。衛鞅曰:吾說公以帝道,其志不開悟矣。後五日,復求見鞅,鞅復見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罷,而孝公復讓景監。景監亦讓鞅。鞅曰:吾語公以王道而未人也。請復見鞅。鞅復見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罷而去。孝公謂景監曰:汝客善,可與語矣。鞅曰:吾說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誠復見我,我知之矣。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於席也。

商鞅的帝道 ,王道, 霸道,對應孝公的時時睡, 未用 ,可與語也,帝道就是堯舜之道,王道就是儒家,霸道就是法家,可見當時,各個諸侯對於霸道,強國之術都是很感興趣的。

仁愛的思想本就不適合於亂世

2.後世為什麼多用孔孟

國家穩定下來後,法家的嚴刑峻法容易使民眾不滿,需要一個相對溫和的辦法控制民眾,漢武帝時期也是外儒內法,披一層皮

孔孟之道適合細水長流的發展,即治世,法家有點窮兵黷武的感覺,之後的朝代大體是穩定的,就沿用的儒家

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改儒術

孔孟之道就漸漸改變了

至於宋明理學之流,和原生孔孟不是一回事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但其思想的源頭均為「玄學」。「玄學」傳衍之蔽病在於「屬辭比事」之不妥,於是孔孟周遊列國,以尋求一個能夠還原「彌綸」思想的契機,甚至連孟子為了辟「楊墨」,也一起將「彌綸」破除,以至不再能夠論「玄學」。思想「流轉」的詭譎,可見一斑。但總體來說,「孔孟之道」是以恢復「古文經學」為訴求。有漢以降,「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數度交鋒,最後由董仲舒建言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止「今文經學」大勢打壓「古文經學」,而且從此以降,中國的「彌綸」思想一去不復返,中土逐代詮釋的「儒術」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一個一個將「玄學」比附於自己的思想,或為政治所需,或為打壓其它學派,是謂「經世致國」,但一代比一代低俗,也一代比一代堅持「道統」,打壓「道學」,直至「宋明理學」,諸子「出入老佛數十年」,成見乃破,更以「佛學」或「心學」居中潤澤,「儒釋道」乃固結如攣如。「中國哲學思想」大成矣。


福澤諭吉《通俗國權論》開啟日本人一代新思維:其立論之本,在於認定孔孟之道不可行於當世。福澤謂當世為禽獸之世,唯互力而較、相窺其弱,雖寸隙之機亦爭,除此無他。故而,福吉縱聲疾呼,殖產興業,脫亞入歐,力爭上遊。

夫人生天地間,以信義為立身之本。信義者,契約也!孔孟之道,以一言而避之:君取信於其民,民取信於其親,國之忠臣必為家之孝子,家國大義,混同為一,以期普天之下,井然有序,上下一體。聖人有云:試春水而知冷暖,察秋風而知落葉。余以此而觀之,孔孟之道乃治世守序之道,以教化行之於王者庇佑之土,上下有序,相得益彰。故而尊王忠君絕非愚民之策,實乃得以行此道於天下之根本也!

供需萬端皆可決於市場,唯市場不可自恃,需外力以維持!維繫秩序之外力,必君王之強權也。孔子曰:亂邦不入,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故而,工農各安其事,商賈不絕於道者,賴有為之君以強權武力庇佑其民也!

若逢大爭之世,各茂其德,各盡其力,以圖存續,紛爭不止。是故,百卷萬國公法非比數門大炮,幾冊和平條約不如一筐彈藥。大炮彈藥者,器也,可將萬般有理化為無理也。故而,孔孟之道亦不可行也!


然而漢朝並不是井田制


推薦閱讀:

孔子算聖人嗎?

TAG:孔孟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