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判斷某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


值不值得去做,首先要看你的需求是什麼,你想要什麼,其次看做了這件事情對你的需求有沒有幫助?如果沒有幫助,也沒有其他方面的好處。那就可以不用做了。

大多數人都是不管事情的帶來的收益好壞就直接去做,浪費了時間不成,收益還不行。

「做正確的事,或許每一天都很難;但回過頭看,卻一年比一年容易。」

這是秀域創始人李曉寧在她的專欄文章裡面所的一句話。她有這樣的邏輯,判斷一件事是不是正確的,是不是值得去做,就要看這件事情是不是能支持她繼續做對,也就是所謂的「一年比一年容易」。

當秀域有了12年的業績時,李曉寧問自己,秀域作對了什麼?問完這個問題,她會接著下面一個問題,這些做對的事情能不能支持秀域持續做對。如果可以,那就要繼續去堅持。

李曉寧的這個思考邏輯和《精進》書中所談到的觀點很相似,如何判斷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時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評估:

一是這件事當下給「我」帶來的收益的大小,這個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層面的,也可以是身體、物質層面的,《精進》書中作者稱之為「收益值」;

二是這項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長的事件,其影響力會持續較久。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只關注到一件事情在發生時帶給我們的即刻的好處,而忽略了這一好處是否可以持續下去,產生長期的效果。書中作者舉了玩遊戲這個例子,玩遊戲帶來的愉悅感是其他絕大多數事情無法比擬的,但一旦停下來,這種愉悅感就迅速消退了,於是有些人為了再次尋求這種強烈的愉悅感,就會繼續不斷地玩下去,所以玩遊戲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大多數事情都可以從這兩個角度來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這兩個角度組合成的四類事件:

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找到真愛;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玩一下午手機遊戲;

低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練一小時書法;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漫無目的地刷微博;

少做短半衰期事件

正如書中所說的,我們平時最喜歡做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比如玩遊戲,看球賽;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比如漫無目的地刷朋友圈刷微博;而另兩類長半衰期事件,我們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願,或者不具備做的條件。

作者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我們不自覺地陷入了一個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在沙坑裡,我們總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來,但剛獲得一點快感,沙子就已從指尖滑下,我們不得不重新來過。即便這個過程重複再多次,我們還是得到相同的結果。每一天都是嶄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複昨天的「故事」。

但是長半衰期的事件就不一樣,它的效益可以累積和疊加。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見效益微乎其微,但是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夠長,這個效益就可以傳遞下去,成為奠定未來成功的一塊小小的基石。

想問下大家,你是不是也有以下的兩種煩惱?

煩惱1:選擇苦難症

就是指我們很難判斷兩個事情哪個更重要,比如兩本書看哪一本,兩個證書去考哪一個。於是就成了布呂丹的驢子,在猶豫不決中寸步難行。

煩惱2:拖延症

就是指明知道這個事情很重要,但就是不去做。對廣大「拖延症患者」來說,往往一個事情看上去越重要,內心的恐懼感就越大,就越容易拖,最後一事無成。

其實這兩種煩惱均源自我們總喜歡選擇做「短半衰期」的事情,但我們想摒除這兩種煩惱,那就要盡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面對選擇時,收益值的高低無關緊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這個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儘管去做。

當你一點一滴開始啃一件事情時,只要開始了,並堅持下來,拖延的恐懼便會快速消失,你會發現,原本你一直拖延的事情,你開始行動後反而一停下來你就會不習慣,這種不習慣會鞭笞你繼續去完成這件事情,那麼這件事情帶給你的收益就在你的堅持中累積中。正如之前開通了公眾號,有想要每天堅持日更的想法,但由於某種原因總是拖延著未開始行動。但當意識到堅持讀書堅持日更對自己而言將會是一件高收益值,長半衰期的事情之後,我便開始行動起來了。堅持三周日更,微信邀請開通原創功能,堅持日更五周,微信邀請開通讚賞功能。同時,我相信讀書和寫作是一件值得去堅持的事情,收益會一點一滴地累積著,半衰期會很長很長,一生受用。

還有一點,同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其半衰期可能天差地別。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旅遊。有些人旅遊是走馬觀花、「到此一游」式的,那麼半衰期可能就很短,而另一些人旅遊前就會做足功課,在遊覽過程中又仔細觀察,並認真撰寫遊記,那麼對他們來說,旅遊的半衰期可能就會很長了。

把短半衰期的事情變成長半衰期

其實旅遊的這個例子也隱藏了《精進》作者並未提及的另外一個觀點,當你不得已需要做一件半衰期短但是高收益的事情時,你可以嘗試將這件事情的半衰期延長,比如玩遊戲,如果你只是沉醉於遊戲帶來的快感,那半衰期就會很短很短,而當你把遊戲玩成了你的專業,像我的大學室友,因為喜歡遊戲,熟通遊戲,畢業之後便選擇在遊戲行業發展,這就是很典型地將玩遊戲這種原本半衰期很多的事情變成長半衰期的做法,當然,這個過程需要毅力與堅持,更需要你對這件事長期的熱愛與投入。

一件事,值不值得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就拿刷微博,刷朋友圈這件事來說,有的人覺得是浪費時間,而有的人則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 放鬆方式。

該聽誰的?在《精進》里,有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分析一件事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時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評估。

一是這件事在當下帶來的收益大小,這個收益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質上的,我們稱為 「收益值」

二是這項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我們稱之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長的事件,其影響會持 續較久。(關於半衰期,其實是個來自其他領域的概念,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去了解一下。)

用一個四象限圖來解釋一下,大概是這個樣子:

四象限圖

藍色部分:高收益值,短半衰期

簡單來說就是當時很爽,但是沒啥長期「收益」。

迅速消失。而為了延續這種刺激或者愉悅,人們通常會選擇繼續玩兒來保持這種狀態。(好 吧,我簡直無話可說)

而第二個栗子,就不得不提各大衛視輪番轟炸的各種大型綜藝節目。人們在看節目的時候會被 節目里各種搞笑的橋段逗得前仰後合,但是通常看完之後很快你便想不起來這些笑點了,轉而 繼續投向其他的綜藝節目中。

黃色部分:高收益值,長半衰期

很明顯這類活動不僅在當下會讓人覺得很爽,並且這種爽會持續很久。

比如從網上學一些做PPT的技巧,很明顯學到這項技能之後會非常有成就感,並且這項技能也 成為了你職業技能里的一部分,對你未來的職業發展非常有好處。

其他的栗子的話,比如,經過精心準備一次培訓或者演講,和一個某行業資歷很深的前輩交流 心得等等。

紅色部分,低收益值,長半衰期

這裡應該是一些雖然無聊但是會通過累計使「收益」不斷增強的事情。

比如練書法,練鋼琴,讀文學名著,體育健兒反覆練習一個動作。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綠色部分,低收益值,短半衰期

最沒有價值的活動……

比如你可能看到過路上兩個車主因為一個很小的刮擦大打出手,再比如漫無目地的刷微博,讀 一些名不副實的暢銷書。

看完之後,有沒有覺得,對做一件事情是否有價值,突然有了一個無比清晰的衡量標準。當 然,相信你也已經總結出來,長半衰期的事情更值得去做,因為它的持續時間長,而且效益可 以累加,最終的收穫,比短半衰期的活動多的多的多。

不過,細心的你可能也察覺到,上面所列舉的四個象限的活動並不是絕對的。

比如看娛樂節目,如果一個專業人士看這類節目,他會從這些優秀的娛樂節目里吸取經驗,總 結這些節目精彩的緣由,讓以後自己做的節目也可以同樣精彩,這樣來看的話,看娛樂節目也 變成了高收益值,長半衰期的活動了。

當然,作者說得對,畢竟人還是需要當下的快樂和即興的滿足的,我們也不用完全杜絕短半衰 期的活動。只不過,它不應是我們生活的重心,作為一道菜里的一味調料足以。

哦對了,有些人真的會選擇以長半衰期的事情來作為放鬆的方式,比如我就知道一位大叔會把 看書當做放鬆。

這樣來看的話,我好像知道為什麼我比別人差這麼多了……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善良的,依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人和做事,總是沒有大的問題。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夠善良,那就努力向善良的標準看齊,使自己能夠一天天的善良起來,然後依照自己的本心做人和做事。

只有依照自己的善良的本心去做人和做事,才是最自然的人生。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一句話「人生在世,但求無悔」,做了之後不會後悔,那麼就值得去做。


能讓你心安的有條件就儘力去做吧,雖然有句話叫「做事不是看有沒有可能,而是看該不該」。但這種事太理想化了,我們畢竟還是要從實踐出發,要做成一件件事保證能存在下來。


推薦閱讀:

一種不同的思考方式
自由之靈魂
學生期間,身邊愛讀課外書(教輔書以外的書),卻學習一般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深夜會讓你想起什麼而難以入眠?
生命中是否有那麼一兩件事,引發了你在哲學方面的思考?

TAG: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