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造成東、西方文化對「無和有關係」的不同認知?即【無中生有】與【無不能生有】不同認知?

比如花是紅的

之前

先要有

花和紅的概念存在

說明:我並不是問對錯,而是是什麼造成的這種認知不同?


謝邀。

這題目問得真好,真好,真的。就是題目太好了,有空手套論文之嫌……我看過許多討論這個問題的哲學論文,這讓我堅定地認為,把這道題答完我就不用寫畢業論文了,題主給我發畢業證嗎?

以下略答:

「有」和「無」的概念在中國和在西方都有很多重意味,從哲學的角度來說,幾乎是相反的。

中國哲學的「無」,除了對現實的有的否定以外,最主要的用法對有的超越,將欲全有,必反於無,所以「有生於無」。中國哲學中講有,基本都是現實性的,所以中國的本體論不建立在有上,而建立在無上。

西方的存在則是理性的,概念性的,非現實性的,所以存在是超越現實的實體,而現實事物則是非存在的。所以西方的本體論(或譯存在論)建立在存在上,也就是「有」上。

題主可以參看鄧曉芒老師的《論中西本體論的差異》一文,雖然未必盡善盡美,也算很有代表性的觀點了。也可以看看所有本體論相關的論文討論了解一下背景……

而其中提到的每一個中哲的「有無」觀念,都值得好幾大篇論文去爭論它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

至於題目中的「無中生有」和「無不能生有」,這兩句話都是中哲內部就有的,好像佐證不了中西差異。無中生有是貴無論,無不能生有是崇有論,前者影響遠遠大於後者,後者根本就木有本體論建樹,或者簡單說就是個外行說法,就這樣。至於西方的這個討論道理何在,還是參考論文——這是個翻譯問題……

btw,這個問題可以和之前邀請我的另一個「如何直白地解釋本體論」一題並稱我要是能答就去發C刊了的神之大題……


語言 印歐語系的系詞結構

在某樣東西 be 另一樣東西

比如花是紅的

之前

先要有

花和紅的概念存在

因此歐洲相對來說更注重本體論研究


謝邀 @思路

這個題目非常的有趣啊,我剛好寫過一篇這個主題的小論文,這裡搬一搬。

首先:中國哲學裡面「無中生有」的概念,不用糾結,就是來自《老子》。就是道家。

其次:西方「無不能生有」討論最多的,是亞里士多德-阿奎納的傳統形上學。

我的理解,這兩者其實沒有實質意義上的衝突。

從傳統形上學的角度,是從本體論去講存有。存有當然在先,但是道家的「無中生有」的概念是境界層次的,或者說是從人主體認識的角度去談的。

為什麼「無」是本?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因為道家在談的根本就是「處事」、「境界」啊。他根本不在乎世界的起源或存有的本質是什麼。他的無中生有是為了配合他的「無為而治」的配生理論。西方古典哲學的路子是從形上學的存有轉入倫理學的善,從理論理性轉入實踐理性,道家則是反其道而行,從實踐理性轉入理論理性,這就是牟宗三所謂道家是一種「實踐性的形上學」。 參考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2015),頁 130。

道家再往前跑,走向魏晉玄學的時候,純粹的形上興趣也加強了,所以你就有了王弼!從本體論的角度,你仍然可以得出「無中生有」的概念,而且這與西方傳統形上學並不衝突。

怎麼不衝突? 請看十七世紀耶穌會來華傳教士利瑪竇神父所著《天主實義》裡面對於最高實體(天主)的描述:

「若天主者,非類之屬,超越眾類,比之於誰類乎?既無形聲,豈有跡可入而達乎?其體無窮,六合不能為邊際,何以測其高大之倪乎?庶幾乎舉其情性,則莫若以『非』者,『無』者舉之;苟以『是』、以『有』,則愈遠矣」 [明] 利瑪竇 梅謙立(注): 《天主實義今注》(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頁 93。

利瑪竇屬於當時士林哲學的精英階層,對以實體本體論為主的士林哲學形上學的掌握絕對是很深刻的。他的這一套概念,源頭是早期天主教神學的一位教父(大神、權威),偽狄倪修斯(簡稱偽狄)。

偽狄建立的是所謂「否性神學」的體系。否性神學的概念,簡而言之,就是因為人理性的判斷不能超越他的經驗(這一點在亞里士多德那裡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所以當你嘗試運用人的語言去對最高實體(天主)做出一個判斷的時候,這個判斷必然是不足的。你說天主是「有智慧的」,你所說的「智慧」,無論如何不可能完整囊括天主的智慧,甚至可能夠不上萬分之一,所以你反而應該說「天主是不智慧的」,因為反對你自己作為人所能理解的所謂「智慧」,要好過嘗試用你的「智慧」去限制天主的「智慧」。同樣的邏輯,我們必須要說天主是「不善」的,「不公義的」,甚至,這個邏輯發展到極致,「天主是不存在的」。大逆不道啊!絕對的叛逆少年啊!根本就是神學裡的莊子啊!然而偽狄還是穩穩坐在教父龍頭的位置上。

這個想法,發展到中世紀,在古今第一學霸阿奎納的術語中,就是大名鼎鼎的「存有類比」Analogia Entis。利瑪竇上課時當然是學過的,最後用中文寫在了《天主實義》一書上。

所以,總之,這個問題有兩種解:

第一解就是根本不要在意道家這種無中生有的形上論調,認清他是在講修為、境界、視野。《老子》根本不在乎形上問題。

第二解,老子不在乎你很在乎,好。這與西方實體形上學並不衝突:從客觀去看,存有當然是本,但從主觀去看,因為我自身認識的缺陷,這客觀最終的實體,從「我」的視角去看,反而像是虛無,而非存有。


《中國傳統哲學思潮下的有無之辯-魏晉玄學語境下的崇有貴無》

中國和外國都有認為無中生有的人,也都有認為無不能生有的人

所以題主你問題就不成立

無中生有是一種很不好的評價,你覺得無中生有是好牌,大概是三國殺玩多了


為什麼我一個學生物的總被邀請回答哲學問題……


我去~我剛答完就改題目,題主你好壞(?﹏?)

謝邀,包羅太廣這能憑感覺強答一下。

無中生有的觀念似乎絕大多數的早期文明都是沒有的。好像只有猶太人的一神教里才有這種說法。很多民族的觀念和佛教的輪迴類似,認為萬物處於生滅循環之中(也包括希臘人)。

但之後這種無中生有的思想,也並不是簡單的用東西來分。好像東方人不信無中生有,西方人相信無中生有似得。

實際上中國古代也有無中生有的思想,還就是宋儒們提出的,代表人物是北宋五子中的二程。印象中他倆的思想認為,天道就是永恆的創造與生成,萬物消滅之後,就再也不存在了,也不會被以另一種形式再生。這明顯是針對佛教的意思。

西方也不是天生就信無中生有,比如古希臘的赫拉克里特,也認為世界是在生滅變化之中,萬物消滅回歸本源,在由本源創生出來。

再有猶太人雖然有無中生有的觀念,但他們傳統上還是屬於東方人的。


瀉藥。但有點沒看懂題,弱弱的問:這是東西方差異么?

柏拉圖認為知識先存在於人心,後被激活;王陽明說理在人心。這倆對應你的例子能划到一類吧?

我只是個IT碼農,聽到無中生有會下意識想到無懈可擊去讓無中生有失效。對,我玩三國殺還行,哲學就算了。


謝邀, @愛吃肉的老鼠

我第一眼看這個問題,我以為是討論中西方文化差異(,,?? . ??,,)。結果點進來一看是哲學問題,讓人有點不知所措。但是決定還是強答一波。只能提供一個大體思路,望見諒則個。

只要一看到中西方的差異,任何差異,我都會從地緣方面來說。且中西方的哲學發展階段都是進過那幾個階段,但是過程各有不同,也是誰在誰的基礎之上創立新的學說,基礎不同,則決定了學術的不同,所以學說之間會有相對的差異。

地緣性的話,就分析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經濟基礎所造成的制度文化,觀念文化,思想文化的不同。

最後就是哲學發展史的分析了,從上面就可以順下來了。

我的高中歷史大題的解決思路,到我大四還在用,謝謝你,我的老師。

小生初次答題,還望大牛指點斧正則個,願不挨噴~~~


謝邀!

不過我一個從事通信行業為生,業餘愛好中國歷史、古詩詞和軍事的閑人被邀請回答這類問題,我覺得我被跨行太大了。

無奈強答。

道家認為無中生有,有中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為天地之始 有為萬物之母

可是我不懂《道德經》啊親!

我個人覺得這得從遠古先民思維意識上看待這個問題,或者說我們可以從東西方神話體系看待這個無和有的問題。

東西方神話體系有著相同但也有著本質的不同,西方認為神創世界,先有他們的主,他們的主再用時六天創造世界。東方也認為神創世界,但是我們的神是從一個蛋殼或者說是一個點誕生,用時18000年創造世界。但是不同從這裡開始,西方認為大災難需要靠神的引導和恩賜人類才得以倖存。東方認為大災難,我要靠自己去拯救自己。

我其實是主要是想說東西方思維意識上的不同,再微小的不同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問題答案的影響也會很大。

我有點懵……

強答我都答不了啊……

(莫要笑話我,我會自殺的。我以後再也不要跨專業強答了,捂臉羞愧中。)


謝邀,我回答不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曾聽說的這些忌諱?
為什麼佛教起源於印度?
為什麼中國信佛教人比道教多?
暗網是什麼網?它不會消失?答案:地獄不空,暗網不滅
為什麼一出生就被宗教了?

TAG:哲學 | 思想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