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講的空性是什麼意思?

氖侨说谋拘裕瑹o可厚非,當自己花時間去看的時候應該避免看短暫刺激的,智者不看的,降低智商的,產生悲哀,忿怒的。

聽好的,開心的,稀奇古怪的。當自己花時間去聽時應該避免想聽到「誰是天下最會撒謊的人」。

得到,獲得。以前馬幫吃飯有個規定,吃得慢的人背鍋洗碗,所以得到背鍋也不是好的。

學習。學習到一些偷蒙拐騙的技能。學鰻魚式回答,模稜兩可的回答方式,我認為是的話便說是,但我不是這樣的想法,也不是其他的想法,我並非不是這樣的想法,也不是並非不是這樣的想法。

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

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給予。不分青紅皂白,到處撒錢。

記憶。只記住那些傷心的,仇恨的,後悔的,相思的。

以上都是短視,沒有遠見,沒有意義。注釋書里從看,聽,學習,得到,給予,記憶等六種角度解釋了什麼是「空」。


我最反感「所空非空非所空」這種看似雲里霧裡,實則完全沒有含義的車軲轆話。但是看現在知乎佛教下的答案,大部分答主都熱衷於這種神棍式的「機鋒」

空性,梵語叫舜若多,指不真實的性質。簡單點講,空就是非真實的意思。

在小乘佛教里,苦諦有四種行相,分別是無常苦空無我。其中的空代表無我所,對治薩迦耶見中十五種我所見。但是,小乘的「我」,僅指阿特曼,即神我。並不是指存在。舉個例子,小乘認為青色是存在的,但是由於其因緣而生又剎那滅去,所以青色非我,非我所。是空,是無我。

到了大乘中觀,為了遮詮這種實有論,就提出了空性不僅指無我所,更指一切法不存在。比如同樣是青色,小乘有部認為它是真實法,是極微構成的。而中觀則說,青色並不真實,它只是世俗諦上的假名安立。中觀用如下方法破斥實有:比如說破斥來去實有,究竟什麼叫去,去可以分為去者(能去),去處(所去),去法(去的整個過程)。但是,我們真的能找到去者嗎?去這個動作前後不能叫去者,去的過程里,按道理是要動的,但分割到每一剎那,其都是靜止的(類似於芝諾的飛矢不動),所以動不成立。同時,說每一剎那都是靜止也不成立,因為最終結果還是再運動,所以住也不成立。因此,如果執實有去者,在邏輯上就會自相矛盾,只能講去者是空。青色同樣可以,把它切分到極微(假設極微存在),那它就不成其青色了,因為有部說極微不能單獨組成某一法,但如果說極微有其性質,那麼無色無味的極微,又是如何組成有色的青色呢?所以執著青色實有也是自相矛盾。

中觀就是用這種方法,把小乘的實有論破斥掉,進而提出了世俗唯假名,勝義畢竟空的思想。即一切法都只是看似真實,實則虛無縹緲的現象,沒有不變的內在本質。中觀把這種現象背後的虛妄性,認為是空性,而認識到這種虛妄性,就是大聖。

接上文,大乘唯識用真如來涵蓋空性。所謂真如,唯識宗把它稱為諸法的無我性。為了和小乘苦諦的無我行相區分,唯識提出了二無我。即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

這裡要科普一下二無我的內涵。小乘有部認為一切法都真實存在。所謂一切法,具體指五位七十五種法,而不是指瓶軍林等假法。既然真實存在,那麼這些法的存在就是永恆的,而變化的,只是諸法的作用。因此,有部就認為,法是有的,但執著諸法為我,我所這兩個是不存在的。所以這種思想叫做補特伽羅無我,法有我。

而唯識宗用種現互熏否定了有部的法體恆存思想。因此,一個法滅去就是真滅,而不是作用滅法體不變。只是現行的法可以熏習等流種子,作為新法的因緣。唯識這種思想,既不承認補特伽羅我,同時也否認了有部真實存在的法體,所以叫二無我。。

了解了二無我,唯識的真如(諸法無我性)就很好理解,它就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真理,或者說是諸法的實相。一切無漏法都是真如的等流與顯現。比如小乘的四聖諦,中觀的空性等等。因此,真如一定是真實存在的,這與中觀的空性思想大相徑庭。

所以中觀唯識的矛盾主要也就是在勝義諦的安立上展開。中觀的清辨論師認為空性或者真如也是究竟不存在的,因為一切法(包括一切法空這一真理本身)只有虛妄不實,才能體現「一切法空」,如果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法,那空將毫無意義。唯識的護法論師則認為真如一定真實存在,因為如果真如也是假法,那聖人悟道緣慮的就是假法,整個修行體系乃至佛教理論將全部崩塌。


佛法的本質就是追求「空」,「緣起性空」,它是佛教對這個現象世界的基本看法。那麼我分享一下「緣起性空」的含義和「空性」的本質。


緣起性空,是把緣和空放在一起來談的。可是受到這些小說和電影的影響呢,一般人對這個詞的理解,基本上是空就是什麼都沒有,緣份盡了就空了,受盡情傷的紅塵俠女受到高僧點化,青絲一落地,空了,青燈古佛了。舊情人後悔了,找上門來,她開口就跟她師父一個調調,「四大皆空,塵緣已盡,施主你還是請回吧。」

在狗血武俠宮斗片裡面,涉及到佛系的對白,畫風經常是這樣兩句:一句是相逢即是有緣,施主想是遇到了什麼煩心事;一句是萬法皆空,施主你就不要執著了。一會兒談緣,一會兒談空,聽著很蒙。


在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看來,佛系是一種失敗者的宣言,就像上面說的這位俠女,心灰意冷了就皈依佛門了,好像佛門就是專門收納一言不合就放棄社會的失敗者的收容所。我們微信裡面,也有很多號稱佛系表情包,表面上與世無爭,實際上心有不甘的那種表情,特別的喪文化。這個佛系冤枉啊,如果只有空的話,那佛教叫空教就好啦!不過,跟其它宗教相比,佛系最大的特色,還真就是空性。


我先從空性的概念說起。


什麼是佛系的空性呢?德國的哲學家尼采很喜歡佛系,他舉過一個例子來說明。說沒有一個東西叫閃電,閃電只是一種現象,各種條件具備了,合在一起,啪,閃電就出現了,條件具備了,生出一個假象。佛系術語叫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等條件消失了,閃電也就消失了,佛系叫它叫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就是說,閃電是一種功能現象,它沒有固定和永恆的本質。可是我們為了說明現象,就發明一個名詞叫閃電,又發名一個動詞,叫打閃。好像真有閃電這麼個東西一樣。好,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空性就是有現象,無本質。它不等於啥也沒有。佛系的空,就是承認事情有現象存在,但不承認它有本質的實體性,真實性和永恆性。


不光是閃電,一切物質和精神,都沒有固定的本質。古希臘哲學,講地火水風等等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而佛教會說,地火水風四大皆空。一個說元素,一個說四大。這兩個可不一樣。為什麼不一樣呢?因為西方人認為元素再小,也是一個實體,但是佛系不管地火水風叫元素,而叫「大」,意思仍然是指功能聚集在一起的現象,它不承認有實體的存在。


空性,就是沒有實在的本質,緣起是什麼呢?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把它簡單地理解成條件。哲學是人學。人要認識自己。仔細想想,你是誰?你會發現,要把這件事講清楚,你必須藉助很多條件。比如檔案表格上填的那些欄目,姓名、性別、國籍、婚否、政治面貌,還有你的工作經歷,你的個性描述……每一個關於你的定義,背後都有一個參考系統。中國相對於外國,男人相對於女人,你的個性活潑相對於個性死宅。你會發現你一直在用關係,用一個參照系統來定位自己。就像馬克思說的,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這要換算成佛系,就是人是緣起的產物。


但是把所有這些系統都撥開,真的沒有一個實在的固定的不變的東西叫「我」。 不光是人,你認為客觀的事物也是這樣。如果一個東西好吃,它應該永遠好吃才對,然而你貪吃吃到一定程度,再多吃一口,美食就變成了地獄啊。任何事物都沒辦法完全客觀。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7 節內容

鹽選專欄

另類佛學:窺探佛學的智慧

盧冶 北大中文系博士

17 小節 | 2 小時

¥29.90 會員免費


空性」和「」多了一個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所以千萬別理解為空空如也,啥都沒有。

想理解空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舉個例子。

一輛汽車,之所以稱之為「汽車」,是因為非常多的零件以一種特定的方式組合之後,這個合集被大家約定俗成稱為「汽車」。

假如汽車被完全拆散,汽車就不存在了,只剩下了一地的零件,這時,就能感受到汽車具有這種「空的性質」(各種事物因為因緣暫時和合的一種現象)。

因為慣性的思維,哪怕汽車被拆散,零件散落一地,很多人還是會將這些單個的零件稱之為「汽車的零件」。如果仔細思維,會發現零件也是由更小的零件以一種特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才稱之為「汽車的零件」。假如把某一個汽車零件進行更細緻的拆分、溶解、再造,之後的東西就無法稱之為「汽車的零件」了。這時就能體會到,這些零件也具有一種「空的性質」。

擴大一下視野,就會發現,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因為某種因緣而組合在一起,又在一段時間後分散開,之後又因為其他因緣組合在一起,不斷這樣下去,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東西。例如「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山」、「海」、「電腦」、「手機」、「人」。

萬事萬物皆有空性。假如說某物實有,就暗示、傾向認為此物是永恆存在,但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發現,實相上並非如此。那說它沒有呢?但此物在此時此刻的這種組合情況下確實是有某種作用力的,糧食能充饑,拳頭敲頭確實會疼。

這時,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出來了:非有、非無。說到這兒,可能又開始迷惑了,空性到底是什麼?真要想了解空性是什麼,從邏輯、概念、智識上是永遠無法真正了解的,只需要從上述描述中大概知道就可以了。真想了解,是需要體證的,那種無以言狀,超越邏輯、二元的境界才能真正體會空性是什麼,也正是如此,從古至今才會前仆後繼那麼多修行人去努力奮鬥。


我的理解,空就是寂靜。任何有為有作之念都是苦,唯有無為無作,永恆寂靜,才是真樂。涅槃就是空,就是寂靜,就是離苦。


推薦閱讀:

十大經典佛語, 你能悟透多少?
量子壇經:第49講: 為什麼說入定不是除妄念?
繼續懺悔口業
南懷瑾《南禪七日》—— 二十二、見思惑、見取見、戒禁取見
南懷瑾《南禪七日》—— 三十、光厚和尚和洪部長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