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難道就是對所有事無欲無求,或是無所謂嗎?

我的表弟去年開始聽一些什麼法師的語音,從那以後不沾葷腥,專吃素菜,一段時間下來人直接暴瘦十幾斤,他的父母特別擔心每天為他愁眉不展。現在每天深居簡出,說話神神叨叨,工作上更是隨便應付,一有時間就是念經聽他們發來的音頻,人也變得冷漠寡言,一副對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他微信上的個性簽名改成了「事到無貪皆可貴,人到無求品自高」, 我很奇怪,難道學佛了的人都是這樣消極生活的嗎,我能用什麼方法改變他這種心態,讓他積極的生活著。


謝葯。

有些人活的很壓抑,一直都在壓抑自己的本性,壓抑自己的需要去迎合別人,迎合父母,迎合老師,迎合同事,迎合領導。

突然有一天他想要改變,在他慣性壓抑模式的思維里,怎麼改變呢?

他不想再迎合別人,他想獨立思考,他想活出自己,於是他從迎合別人的極端,走入啦另外一個極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不管他學習的佛學、道學、儒學甚或心理學,最終都會這樣,這也只是成長的一個過程,當然,有人或許停留在這個狀態中就不出來啦。所以請不要誤解,佛學從不教導人走向極端。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修的好不好只有他自己知道,別人衡量他修的好不好的標準在於,他的行為可否為別人帶來快樂。

改變他的心態這個問題,在下無能為力。

我若能改變別人的心念,那我早就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啦。


人情疏處道情深,他應該也在一個過度階段,對自己的定位未來還沒有明確。


我也學佛啊, 但是照樣認真工作認真學習啊。 這個不矛盾的啊。

他的「無欲無求」方向錯了啊。。。尤其是工作上隨便應付, 這個是非常不應該的。無欲無求, 在於沒有鬥爭心,得失心。但是不代表不認真做事情啊。。。


學佛確實是應該無欲無求。

無欲無求未必是學佛。

真學佛者,對世間俗事得失不在意,但樂於助人;對修行是積極精進。


不是的,是你知道你的目的地是什麼樣,中途的一切不再會讓你起波瀾生起各種習氣和慾望

不過你的這位親人,修佛不布施,不種福田嗎?不積極向上,賺錢努力,哪裡來的錢財布施和種福田呢,且還不論菩薩行需要的傳法,更是要廣結善緣,認識很多人,外向和各種人打交道,也需要消耗更多財富的;不知道是不是沒有人給他說,還是他自己有煩惱沒解脫,尚未發心


推薦閱讀:

我的阿羅漢之路
有沒有人能把金剛經中心思想和各段大意簡單明了講一下?
岡波巴:即生覺悟的實修方法之一(圖)—道德真源
學佛者該如何看待自己的罪過?
阿拉漢會自稱為阿拉漢嗎?一般阿拉漢會現出家相還是在家相?你會找一個自稱阿拉漢在家人的做為解脫的老師嗎?

TAG:心理學 | 佛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