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下自我?


放下自我,這話題有點大哦!先說說放下自我是什麼樣的。難道就沒有一個自我了嗎?不是。比如,我們坐火車,把行李放到行李架上。我們放下行李了嗎?是的,因為沒有再隨手拖著行李走。我們沒有放下行李嗎?是的,因為我們下車時要記得帶著行李走。就是這樣,這行李好比是自我,用時能拿得起,不用時能「放下」,這個才是真的放下。執著有我執與法執之分,自我在這個心念的大背景下似有若無,可取可舍,隨機而動,是名「放下」。也才能破我執與法執。


不久前看了《箭術與禪心》這本書,很喜歡,我以我可能還比較膚淺的理解來嘗試回答一下這道題。

就像我們生氣了、傷心了的時候,別人會告訴我們「你別生氣了」、「你別傷心了」,這種直接向反方向的指示語,一點用處都沒有,情緒不是說不要就不要,說沒有就沒有的。題中所說的「放下自我」大概也是類似,放下不是說放下就放下的。

摘錄《箭術與禪心》中的幾句話:

佛教的禪宗,它完全不是一種推論出來的理論,而是一種直接的體驗。

心靈的練習就是神秘的訓練,於是乎箭術就意味著不是外在地使用弓箭,而是內在的自我完成。

如果一切都決定於射手的無所求與無我,那麼它的出現必須自動地發生,不需要理智的控制與反應。

我印象很深,書的作者,也就是書中練習箭術的學生,在好幾年的時間裡,反覆地練習同樣的動作,拉弓、射箭……也是在很長的時間裡,他很自然地會執著於射中靶心,因為他無法理解,如果不執著於這個目標,如何能射好箭。在師傅的指導下,他也曾非常沮喪自己很多年練習的技藝並沒有太多的提升,有一次自己找了一個小技巧,果然射得更准。而師傅觀察到了,不想教他了。學生感到非常羞愧,痛心改過,師傅平靜地說:

你可以看出在最高張力的狀態下,若是做不到無所求的等待會有什麼後果。難道你非得不停問自己是否能夠控制嗎?耐心地等待,看看會發生什麼——以及它是如何發生的!

又是漫長的練習,好幾年過去,終於,他開始感受到「當下的真心」、「箭自己射出去」這樣的時刻。

作者練箭的過程是如此的漫長,在這個過程中又是如此地困惑,我想到自己平時會責怪自己掙脫不了一些模式的束縛,責怪自己反覆地陷入相似的情境。而看到作者在練習過程中其實也是這樣的,反覆陷入某種模式,再走出來,再陷入,再走出來。很長時間的練習、修行,才能慢慢先「驚鴻一瞥」地感受到那種「無我」的狀態,再慢慢更多地體驗到那種狀態。我讀完這本書後,會對自己稍微多一些寬容和諒解。

像師傅說的:

你要有正確的耐心。

從允許自己執著於自我,提醒並反覆練習回到當下開始吧。

(PS:有趣的是,我的簽名是在「尋找自我的路上走走停停」,答的題目是「如何放下自我」,哈哈~)


放下自我,小我是肉身,小我貪求就是自我,圍繞我產生的一切都是小我,例如,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的愛人,我的東西,我的錢,我的一切,關於我的一切,都是假象。

如果認知到眾生是一體,我和你其實沒有分別,有時你身上的問題,也是我肉身上的問題,肉身是幻象,只是這一世輪迴的軀殼,那麼就不會那麼執著肉身,不會在乎這個我。。

放下自我,其實是放下自私的過程,因為有自我,就會產生和自己相當的利益體,像神佛菩薩一樣,就沒有自我,只有眾生。

我也在學習,我想心裡只有眾生,這樣的感覺,真是非常美好的感覺,心裡只有對眾生的愛升起的時候,慈悲心便安住了。


拿起才能放下。拿起這個就會放下那個。

舉例,失戀的人,告訴自己不要想舊情人,還是會想的。大腦對邏輯詞(不、非、否等等)是在提取對象之後的,所以不要想某人,要放下某人,某人的形象卻會浮現在腦海中。

有了新的戀情,就忘記舊情了; 拚命地工作,就沒有時間想別的事情了。

因此, 拿起,才能放下。 提起正念,行於正行,則遠離妄見 與 不當的作為。

至於自我如何破,修因緣觀。 正見緣生,了知 無 我。

祝福你!


  任何事情只要拿得起就應該放的下,只是時間問題,不要可以想起不要刻意忘記這樣就好。什麼事情都不要過於在意,讓它漸淡吧


誰拿起了自我?


無我是事實,只需要體認這個事實。是誰在放下?所謂的放下者只是放下本身,正如所謂的思想者只是一個思想,感受者只是一個感受。


題主的問題標籤里有禪和修行,我僅用佛教的觀點來答好了。那需要一個人完全接受無常這個概念,才能徹底的認同無我,我想各位沒有一個能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這個問題只能請教已經涅槃的佛。


你要放下的是什麼。為什麼要放下


推薦閱讀:

沒有靜氣,如何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
我想知道生活特別自律的女生是什麼樣子的?
六段話,讓你人生大徹大悟
心理學:如何化解社交恐懼症?
你最大的敵人,是慣性思維(好文推薦)

TAG: | 自我管理 | 自我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