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Nike最新的「飛馬跑鞋」飛馬37?


如果大家仔細看過整個Pegasus系列的產品圖,就不難發現,Pegasus的35,36,37代的概念都非常接近。

歷代Pegasus

類比ASICS的經典——Nimbus和Kayano系列,Pegasus也是Nike Running旗下迭代的代數最多的跑鞋。

Vaporfly Elite

僅就最近的三代Pegasus來說呢,其概念上都被賦予了3年前Breaking 2 這個活動中Vaporfly Elite的設計理念。

當然,如果像ASICS一樣,單純的用一個理念重複迭代,Nike就不是Nike了。就像今年開始發售的Alphafly,就用中底雙Zoom氣墊和大鏟形碳板來做出了讓競爭對手直呼「作弊」的大突破。


但這次更新的目標是服務於頂級跑者:

只有

1.腳部力量足夠的人,

2.使用前掌落地跑法的人,

才適合穿著這個超級組合,而基本上能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人也就是專業的運動員或者經驗豐富的跑者了。

從外低耐磨橡膠的布置中就能看到,耐克計劃里這雙鞋後跟是不用著地的

這也是為什麼所有人穿上Next% 和Alphafly Next%的時候都會感覺到強烈的「助推感」。這種鞋子就是用來跑步的,甚至穿著它走路都不合適。


知道了這點,再回頭看Pegasus 37,就能明白其中的意義了。

Pegasus 36

相比Pegasus 36,這一代的Pegasus加厚了後掌的中底部分。不出意外Nike的設計師計劃中這雙鞋應該有更大概率服務於用後跟跑法的大眾跑者。

Pegasus 37

總結一下,這雙鞋就是耐克團隊基於推出超級競速跑鞋Alphafly之後,對Pegasus系列定位的微調。其功能性上和35,36代差別不大。但是其中改動的細節體現了Nike對於整個跑鞋產品矩陣調節的方向。


之前回答了這個問題,由於自己表述不夠嚴謹,不少朋友給我提出了意見建議。在此一併表示感謝,我也對回答稍作完善。


耐克的飛馬、超級飛馬自己穿過幾雙,而且每雙都跑了500公里以上。對於飛馬37,我的評價是大換代產品,保持了飛馬一貫的謹慎、耐用、較高性價比的特色。

我一一展開來分析:

1.Pegasus飛馬是耐克最重要的,也是最知名的大眾跑鞋。你可以仔細看我的定義,她延續時間長,目前已經進化到37代(有幾代缺失,實際不足37代),對耐克來說非常重要,其地位相當於3系對於寶馬。就知名度來說,也是耐克最知名的跑鞋,只要喜歡跑步的基本都知道飛馬。以至於nike跑鞋系列中定位比他高一個級別的VOMERO完全賣不過飛馬。打折後賣的比飛馬便宜,大家也不買。至於登月系列(vomero)比飛馬系列(pegasus)定位高,主要是幾個方面,有幾代登月比飛馬多一個zoom Air氣囊,登月會比飛馬先用上新材料,定價登月比飛馬更貴。但是,這登月13/14和飛馬35/36又都是一個全掌氣墊。登月14仍然是全掌氣墊,飛馬37是前掌氣墊。登月14先用上React泡棉,飛馬37這次也用上了。之前,我簡單的說登月比飛馬多一個zoom Air氣囊是不準確的。再次感謝大家的批評指正。

當然,飛馬就是一雙大眾日常訓練跑鞋,與next%等比賽鞋不是一個品類。

2.Pegasus37作為大換代產品,依然謹慎,甚至保守。外觀保守依舊就不說了。這次飛馬換代最大變化是用React替代了Cashlon泡棉中底。React推出兩三年了,經過React系列三代的嘗試,nike才給飛馬37使用。可見其對飛馬的重視,最重要的產品是不能失敗的,所以只能保守。React緩震更好,也比較耐用,給飛馬換上後。飛馬37採用前掌氣墊,nike官方說明對前掌氣墊進行了升級,厚度是36的兩倍,並對男女款設置了不同的氣壓。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飛馬35和飛馬36使用的是全掌氣墊,就是一整個類似鞋墊的氣囊,厚度大約是5毫米多。說實話,我真心不覺得這麼薄的氣囊會有多大的作用,對我個人來說心理作用肯定是超過物理作用的。飛馬34採用的是前後分離的氣墊,前後各一個。前掌5毫米左右,厚掌11毫米左右。

這樣一來這次代後,飛馬有點「過硬」的缺點終於改掉了。

3.價格,飛馬的價格仍然定在899元。不算很便宜,但也沒漲價,放在現在動不動就千元以上的產品來比較,其性價比還是不錯的。可以預見,將來還會有不錯的折扣,作為日常訓練鞋,適應面很廣。

4.其他方面。飛馬的鞋面還是傳統的工程網眼材料,沒有用編織鞋面,增加了耐用度。鞋子總體設計中規中矩,沒有next%或fly3誇張,也沒有React系列時尚,鞋底耐磨材料鋪設面積很大。耐克給飛馬的定義就是耐用的夥計。

五月初我整理了耐克跑鞋目錄,共大家參考,原圖和原文如下:

面海隨風:2020年Nike耐克跑鞋目錄(5月更新)?

zhuanlan.zhihu.com圖標


Nike Pegasus 37變得狠像Next%?

我們用心體驗了這雙37年歷史的跑鞋

兩年,是Nike Pegasus系列設計理念更新的周期。

37年來,每一代Pegasus都將自己變成了那個時代最像跑步的樣子,而這次Nike Pegasus 37恰好站在了更新周期的節點上,它要比之前的每一代都變更狠,變得一絲熟悉。

鞋身線條的迅猛

從Pegasus 34到36,飛馬系列在外形上雖然也有很多變化,但是大同小異。Pegasus 37在外形上流線型態更具整體性,從鞋面鞋楦到鞋底每個細節的形態都能彼此聯繫呼應,視覺上更有迅猛速度感。

鞋舌處V形設計以及與雙層薄布料設計以防止跑步過程中磨腳。後跟及外底上翹設計保護跑者跟腱,並減少跑步發力阻礙。鞋帶孔則改為更有質感的硬質設計,視覺和功能上比此前更具穩定性,同時也對寬腳背跑者更加友好。

React的顛覆

Nike Pegasus 37的中底材質換成了React。2018年Nike設計團隊和工程師嘗試了超過400次化學原料的組合設計和加工,最終打造出這款由無數個細小彈性纖維聚集,一體化、可視化緩震材料。React的能量反饋和耐久性能要比其他緩震中底材料更持久,成本也更低更具性價比。和Nike的頂級競速跑鞋Alphafly相似,Pegasus 37的鞋面和中底過度部分,也選用了炫彩配色作為過渡。視覺上充滿科技感和迅猛感的同時,也代表了Pegasus和Alphafly一脈相承,伴隨跑者追求速度的跑步精神。

外底紋理的延續

單看外底紋理,Pegasus 37和上一代區別不大,都是根據跑者行進過程中的發力點分體安置外底材料,延續華夫底的經典歷史底蘊,儘可能降低跑鞋重量,保證續航耐久性。

Nike Pegasus 37僅從外表就可以看出比此前進行了巨大提升,但你一定會疑問,我們所說的變更狠,變熟悉,僅僅是外觀的改進么?我們要用實際上腳後的真實感受告訴你:當然不只是外觀的改進。

前所未有的包裹性

比起前輩們略顯寬鬆的鞋面設計,Pegasus 37鞋面的半透明工程網面採用框架分塊的紋樣形式,要比此前任何一雙Pegasus都更具貼合性,透氣性也非常優異。上腳後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Pegasus 37的包裹性具備一雙競速鞋款應有的素質。

Zoom+ React真得狠像Next%

React與前掌加厚Zoom氣墊的結合,徹底放大了Nike旗下兩大中底招牌的優勢。

在此之前,Nike總是把React搭配到休閑跑鞋款式里,多少讓這樣一個優秀的中底材料感到懷才不遇。React材料無論在視覺手感還是性能上,會有些類似於廉價版Zoom X。很多跑者購買的某地產Next%,也都是用React中底代替Zoom X,可見其質感和性能上的性價比。

過於老氣的全掌Zoom氣墊設計形式,在近些年也飽受詬病,由於忽略了整體腳部發力點不同,全掌Zoom設計雖然可以保證中底無死角緩震,但也會讓跑者誤以為緩震功能不夠徹底,同時浪費材料成本。

Nike Pegasus 37改為前掌加厚Zoom氣墊設計,搭配React泡棉材質,滿足後掌緩震回彈需求的同時,前掌處集中的Zoom力量也可以讓跑者對中底柔軟的感受更加鮮明。在上腳後,前掌加厚Zoom氣墊的厚實感非常明顯,甚至會感覺好像踩著一個小充氣包。跑步過程中,React+Zoom氣墊帶來的回彈感受,此前任何一雙Pegasus系列都無法達到。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我們有耐心穿著Pegasus 37在長距離過程中細細品味那份回彈,能夠體會到一種降維版Next%的感覺。

與前輩相同的支撐

Pegasus系列向來最大的弊病,是支撐問題,這一問題Pegasus 37也沒有解決。由於React和前掌加厚Zoom的設計柔軟回彈更強,Pegasus 37支撐較為薄弱的問題得到了突顯,跑步過程中泄力感還是很強。或許Nike從沒有考慮過在Pegasus系列加強支撐性能吧。

深入人心的耐久與性價比

按照以往的經驗,Pegasus系列續航基本可以達到800公里,React泡棉更耐久的特性自然會讓Pegasus 37壽命更長。再加上絕大部分跑者都會定期對跑鞋進行輪轉,所以理論上我們應該不會出現將Pegasus 37消耗殆盡的可能。

性能方面Pegasus 37雖然比很多頂級競速鞋款有差距,但對比市面上絕大多數中階跑鞋要高出一籌。此次鞋款配置升級的情況下,無論牌價還是二級市場價格都很公道,是一雙性價比極高的跑鞋。

永遠值得信賴的陪伴

像前文所說,Nike應該沒有考慮過提升Pegasus的支撐性能,因此在這方面報以期望的跑者可能會略感掃興,但React和加厚Zoom帶來的降維版Next%回彈體驗,將Pegasus 37的性能抬到了一個新的層級。穿上Pegasus 37進行一次長距離,這份新的層級會給跑者內心傳遞「想要一直跑下去」的輕鬆感。這是此前Pegasus系列從來無法帶給你的感受。

兩年的沉澱,帶來了這雙全新Nike Pegasus 37,比以往任何一雙Pegasus都不一樣,它變了,變得更狠。

—————————

關注我們的專欄:愛燃燒 | 你身邊的中文跑步運動社區

關注我們的機構賬號:愛燃燒 - 知乎

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號:iranshao


翁達:Nike Zoom Pegasus 37耐克飛馬37使用體驗?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對飛馬Pegasus系列,你可以看看悅跑鞋櫃的每周排行榜,36代一直在總跑量、總上傳次數、人數甚至添加次數上雄踞榜首。這說明:別聽裝b犯說什麼耐克不專業,跑者用腳投票。

Pegasus能發展到37代(實際32代,中間缺了5年),肯定是一款設計平衡,可以照顧大多數人需求的鞋。我思考過為什麼4%、next%能在賽場有那麼大的佔有量,連關門選手都敢穿,那是因為後跟軟一堆人拿它當後半程的踩屎散步鞋了。

Peg37,其實在我(72公斤)看是緩震非常強的一雙鞋,就像我對Mizuno的Rider看法一樣。不是什麼傳說中的「頂級款」,但滿足了絕大多數人的緩震需求。這個絕大多數人還要求什麼?解決內外翻?除非很嚴重或者懂鞋到一定地步,根本不會考慮這些事兒。

並且,到了這種「中檔」跑鞋,你才能見到廠商最多的配色方案。於是相輔相成,選擇多,賣得就更多。

所以,Peg37沒有犯錯的情況下,依舊會是一款對多數跑者來說平衡、強緩震的路跑訓練鞋。基本不會買錯,但也是撞鞋率較高的一款。


"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選擇跑鞋,那麼選擇NIKE的Pegasus系列的就不會錯」

這句話足以告訴大家它的定位以及Pegasus在跑步愛好者心中的地位。從1983年的初代Pegasus跑鞋開始,Pegasus系列便是旨在服務每一位跑者的跑鞋。

它不像Saucony的Guide系列或New Balance 1260系列為了緩衝而對鞋子本身重量及靈活性去做妥協,也不像Asics的虎走或Mizuno的皇速那樣有著對速度的追求而劍走偏鋒放棄保護性能。

Pegasus就像一台性能十分均衡的機器,以至於它的涵蓋性廣闊到初級跑者到Eliud Kipchoge這種世界冠軍,從大體重到輕體重的跑者都可以在訓練中穿著。

而如果要評價全新的第37代,那麼就需要看Pegasus 37與在前代基礎上擁有了哪些升級或者改變。

前足搭載 Zoom Air:今年款 Pegasus 最大的升級亮點,當屬 Zoom Air 氣墊。其位置經過精心設計,特別搭載於前足部位。此氣墊較以往版本更為厚實,帶來響應更加靈敏的出眾邁步體驗。

點擊耐克官網的Pegasus 37產品頁面,我們首先能看到的是,經過精準射計的前足搭載Zoom Air 氣墊,且這塊氣墊要比以往版本的厚實是Pegasus 37的最大亮點,而我們知道上一代的Pegasus 36是全掌Zoom Air 氣墊,所以在整體腳掌反饋方面(僅從氣墊方面來講),Pegasus 37應該是不如36的;

新一代全方位緩震系統:我們首次在 Pegasus 中採用了輕盈非凡的 React 泡棉,它不僅彈力十足,而且經久耐穿,助你從容應對跑步征程。

React作為耐克近兩年的新技術,在其他產品線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在重量上,它比Pegasus系列以往採用的Cushlon泡棉更加具備優勢,而在測試的過程中,它所展現的回彈、耐久性能也強於Cushlon泡棉,而這次在Pegasus 37的中底加入React,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37代從全掌氣墊「退回」半掌從而使整體腳感緩衝反饋不足的劣勢。

結合Pegasus 37相對於36做出的改變,貌似我們覺得Pegasus 37所給我們上腳的整體感覺以及它的定位並沒有什麼改變,但NIKE為何大費周章甚至改變了中底材料來這樣折騰呢?

其實關鍵點就在於前掌Zoom Air氣墊上,「經過精確計算的前掌位置」讓我們似乎明白了什麼,那個加入NIKE俄勒岡計劃,實現真正意義上前掌落地跑法的亞洲精英大迫傑,通過改變跑法改寫了亞洲馬拉松記錄。

前掌跑法是頂尖精英的習慣,儘管4%引領了厚底競速鞋的風潮,但作為定位如此泛的Pegasus 37,是不可能讓全民跑者實現前掌的,但是大部分跑者後掌落地的跑姿確實相對效率低且對身體衝擊大,所以對於馬拉松級別的跑者,採用全掌跑法的人越來越多,而Pegasus 37的這些改變,有點朝著全掌跑法的人去適應的感覺。

而對於5—15公里的長跑愛好者,這樣的設計,也有助於引導姿勢從後掌向前掌過度,因為前掌是觸地回彈的主要位置,因此最需要氣墊,而當你穿上Pegasus 37時,每次落地感覺前掌緩衝回彈更加舒適,身體自然而然的就會朝著舒服的觸地方式去改變了。

而如果問我如何評價Pegasus 37,除了延續以往的均衡性能之外,它可能是一款能引導大眾跑者往更科學、高效跑步姿勢去做改變的鞋子。


推薦閱讀:

吃的不對,步都白跑啦!!
伴你清爽出街!7款輕質透氣跑鞋推薦

TAG:耐克Nike | 跑步鞋 | 跑鞋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