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是不是被很多人誤讀了?


我覺得可以說是。首先就說最著名的那隻貓,大部分非物理專業的人都只理解為「箱子里看不到的貓就不能確定死活」。但是這個思想實驗涉及到一個量子系統控制的毒藥開關,這個量子系統的疊加態導致了貓生死的疊加態。如果僅僅是一個箱子,雖然我們看不見裡面的貓,但是它確實有一個確定的生/死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的一個教授還提到過,考慮這個思想實驗的時候要認識到把整個「量子開關」+毒藥+貓作為一個ensemble考慮才有效,但是這樣考慮又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問題的tricky程度。具體是為什麼,等大神來解釋。

最後想說的是,量子力學這個詞其實有一點點的局限性。現代的廣義的量子理論包涵了太多東西,比如量子場論,量子色動力學(夸克),還有凝聚態與冷原子物理里用的一些量子多體理論。這些不同領域對應了截然不同的前沿研究方向,所以我覺得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量子的概念有多大是不明確的。


謝不邀!不請自來。

人在安國,剛下馬車。

題主問:量子力學是不是被很多人誤讀了?

先說答案:是!是被很多非專業人士誤讀了。不過無所謂啊。隔行如隔山,你愛怎麼解讀就怎麼解讀吧。

再說專業、半專業人士:幾乎沒有一個「誤讀」的。為什麼?因為量子力學是根據實驗得出的理論啊。我知道外匯關注的往往是什麼貓啊、唯心唯物、意識……但是,專業人士的書本上,對這些論述得很少啊。不管波粒二象性背後的本質是什麼,絕大多數專業人士都不怎麼關心。

外行會問:這麼重要的原理問題,你們怎麼不關心呢?哦,因為更重要的是把它拿來「用」啊。量子力學的發展是典型的「實踐-理論-實踐」的過程,它的理論來自實驗,不斷用新的實驗修正理論,然後應用它。

它有什麼用?那可多了去了。

比如半導體物理——沒有它,就沒有絕大多數半導體器件。咱們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什麼手機、微機……統統一邊去。之所以說是「絕大多數半導體器件」,是因為礦石收音機中的檢波器,也許算一種半導體,不用量子力學也能做出來/找出來。

打開量子力學的課本看看吧——外行感興趣的內容幾乎都沒有,頂多在「延伸閱讀」之類的角落提幾句。一般開頭就讓計算一維勢阱的邊值問題。數理方程學不好的,可能會有點為難。後面就是氫原子光譜的計算。然後……泛函分析出現了,各種算符,你就頭疼吧。然後計算微擾……好像是,我記不清了。不算一個天昏地暗,這事沒完。

啥?你找薛定諤貓?先算完波函數的各種邊值問題再說。最簡單的,一個圓球,就能讓你……算了,不說了,我要搬磚去了。

以上我說的是本科階段學到的內容。至於研究生階段,我沒上過,不知道人家學什麼。據我估計,一個本科生的量子力學、相對論的知識,足以秒殺知乎網裡幾乎所有的民科。(因此可見,民科的知識水平一般不超過高中課本。這也挺悲哀的。他們為此付出很多精力,卻啥也得不到(除了嘲諷和鄙視)。)


不是


謝邀 不懂。

知識共享是偽命題。

有些知識只能被某些腦迴路的人理解,或者被另一些腦迴路但是硬體智力極高的人的所理解。

很可惜我是另一些腦迴路裡面硬體智力並不是極高的。

這麼說吧,假如有16種腦迴路。

針對某一種知識,一個腦迴路裡面前50%硬體智力的人能夠理解, 但是另一個腦迴路,可能要硬體智力前20%的人才能理解,然後有一些腦迴路的人怎麼也理解不了。

當然可能也存在某一種知識需要特定腦迴路20%到25%硬體智力的人才能理解的了的情況。

總的來說,接觸知識的時間長短並不能判斷應用能力。要特定腦迴路硬體智商符合的人在接觸某些知識後才能獲得應用的能力。


其實有個更根本的問題,量子力學目前是否本身是個確定不誤的東西來讓人理解。。


是的,

至於為什麼,看到那麼多梗就知道了。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這麼說吧,懂的人還沒學懂,沒懂的人就拿來假裝有逼格了,我屬於後者


推薦閱讀:

[009]單粒子態 (2):數學準備(續)- 李代數、群的表示
幾何量子化相關整理
如何判斷某粒子是否處於疊加態?
第一章 基礎概念 1-2
沒有知識基礎的人可以讀懂量子力學嗎?

TAG:量子物理 | 高等量子力學 | 量子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