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中說 慧智出,有大偽。那麼,現代社會是不是這句話的最好證明?


這個「大偽」是個中性詞,不是貶義。這裡的「大偽」指的是「非真實世界,不是絕對真理。」

意思是,人有了智慧,就會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但是這種認識並不是最本質,最真實;是主觀的,是會隨著認識水平變化而變化。所以叫「大偽」

看道家,不要把人類社會的價值觀和判斷標準帶進去。善惡,好壞,褒貶,都是在一定前提下的價值判斷。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故事就非常生動的描述了,前提變化,價值判斷反轉的狀態。

莊子也講過一個有用無用的故事,就被某些人來扯要干無用之事,人家的意思明明是,我可以在有用無用之間,隨著前提變化自由轉換,亂世獨善其身,治世兼濟天下,不管世界怎麼變,你都坑不到我。沒這個本事就不要瞎BB。

很多人一帶入人類社會某種狀態下的價值判斷,去理解道家就謬誤千里。

比如「節婦」這個概念,現在和清朝,是不是截然兩種判斷!!為什麼當時會有「節婦」誰提出來的,為什麼對得到廣泛的認可,為什麼現在又反對批判,難道不是「智慧出,有大偽」嗎?


哪裡是現代社會才這樣的呢!兵聖說:兵者,詭道也!偽裝本來就是智慧,善於偽裝也是種能力~( ̄▽ ̄~)~


謝邀。現代社會怎麼了?其實這是不可避免的,歷史趨勢,時代趨勢,人心所向,科技發展,生產力提高,帶給人們方便,信息交流變快了,以後會越來越方便,這是沒辦法阻止的,畢竟不是誰都能成仙。普通人還是以能吃能喝能睡,生活方便,安樂為追求。

智慧出有大偽的意思應該不是這麼用的,應該是指人在不用心的時候,身心才會自然,因為用心,用意,所以人不自然,當你能一念不起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經脈中的氣澎湃的運作,不再受意識的壓制,神氣不再被心衝散,而是神氣相抱,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就是人體經脈咯,自然了身體就開始強大起來了,修復和免疫能力就上去了,病就消除了。道德經是身心比作國家,治身如治國,內聖外王之道。


題主是要用大偽證社會呢?還是要用社會證大偽呢?希望題主格局再大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社會是社會,看眾生是眾生,以天下觀天下。


首先,我認為這句話與現代社會沒有什麼關係。

之前的幾個回答,在我看來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聯繫上下文。相信沒有一個學生做古詩文賞析只看三四句不看一二句。而題中此句,常常是與上一句連用。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個人理解,兩句描述的是同一件事。大道廢,人心脫離本真所以才需要仁義,有了仁義。脫離本性去爭名奪利的智慧出現,依託仁義以欺世盜名之輩就橫行。

兩句的聯繫在於,智慧出是大道廢的具體體現,大偽則是仁義被提倡的具體體現。

按此理解,智慧指的是如何汲汲於追逐名利,不要誤以為與探索客觀規律的科學有關。


沒有愚蠢做襯托,怎麼體現聰明?反之亦然。


就是讓你別想多了。


督工就是樣板,可惜他不在知乎混了


人間就是一個道場。無論你是願意還是不願意,喜歡還是不喜歡,事物不會按人的意願轉移。常道本來就是「降本流末而生萬物」。老子說出了大道本質,社會就是磨練我們,讓我們去思考,悟道,迴轉的境遇。希望我們都能找到自我,找到此生的意義。


不只是現在,也有過去和將來,不只是單方面的。


先不談現代社會,因為這不只是現代社會的問題。就此句,簡單回答如下:

  1. 道德經的古本,並不是今天我們所理解的這樣,但是解釋古本含義,就涉及整體道德經的解讀,所以今天不從這個方向來解釋,而是從2000年來的常見解讀方式來看待這句話的含義。
  2. 大眾私下閱讀道德經,會經常引起誤解。智慧出,有大偽,人們會認為道德經反對智慧。這怎麼可能呢?道德經是傳遞給我們智慧,不可能是反對智慧。但問題是,人們為什麼會誤解這句話呢?
  3. 人們經常將智慧等同於普通含義的「頭腦靈活」,或者等同於狹隘的小聰明。在口頭語言意識里,很難體驗智慧的深刻性。從基本的漢字內在含義來說,智慧是不能脫離生命的本質,而單獨存在的。如果「智慧出」,即脫離生命本質,而用頭腦演繹各種概念,這必然導致不真實的判斷。基於這種非真的理念而行為,就會引起各種痛苦和災難,雖然有時候,這些災難會通過很長時間的積累而體現出來。

智慧,不是頭腦意識的各種造作,如果你仔細看看漢字的筆畫,就會立刻發現中華漢字所表達的智慧,並不是英文的「smart"。漢字所表達的智慧,是一種生命的內在狀態和過程。但是現代華人並不理解漢字所告訴我們的智慧,如果「智慧」出離生命本身,變成一種頭腦在無意識背景下的躁動,那自然會導致大偽。

要想閱讀漢字的道德經,首先需要理解漢字。最好不要用口頭語言意識,而想當然的認為,自己理解這句話的每一個字。用快餐式的口頭漢語意識,無法理解古籍的含義。先放下其他文字,即使靜靜的體驗和探索「智慧」兩個漢字,找到了智慧的存在之後,然後再回過頭來,重新理解這句話。


推薦閱讀:

《中國哲學簡史》

TAG:道家 | 中國哲學 | 老子人物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