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避免修行的誤區?

經濟建設帶來了物質的巨大提升,與之相應的精神文明建設卻出現許多漏洞,各種平台上的討論區域群魔亂舞、互相攻詰,尤其是玄學、佛道、修行等,更是奸商與騙子齊飛,為了撈好處什麼屁都敢放。故在此恭迎各位前行者指點,為我等求教之人解惑。希望主要集中在某些固定用語的淺顯化解讀,但不作限制。

比如,"戒淫",何為戒?何為淫?何為破戒?何為目標?何為標準?何為方法?何為曲解誤解?等等等等。。。。

修行一詞,修於心,顯於行,自然沒有固定的"正確答案",所以歡迎大家暢言,互相印證。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

如世尊說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

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比丘。於色向厭 離欲 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如是受想行識於識。向厭 離欲 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複次阿難。如來所說。若修多羅。若毗尼。若摩得勒伽。所有深義。非學無學聲聞大眾共議能知。

於其眾中設有比丘 生疑欲問。敬重佛故 恐畏惱亂 不敢輒問。於是如來應供正遍知佛智知已。化作一比丘 至如來所 問言。世尊。此所作事 云何而作。佛即告彼化比丘言。比丘。此所作事 應如是作。

阿難。此是三事諸佛世尊必定須作。其事不滿 不入涅槃。彼等一切 我於今者 已作已滿。更無所作 更無所說。

阿難。我今已為諸聲聞說。修學毗尼波羅提木叉。為盡苦故 示於正道。說行決定正作其事。

是故阿難。汝等。從今我不說者。慎莫說之。我所說者 勿令斷絕

阿難。如我所說 應如是學 應如是作。慎莫放逸樂。不放逸故 則得道果。以是義故。教敕汝等 莫憂莫悲。


不在那些圈子裡,不太了解,接觸的都是正法修行圈,師兄經常相互激勵、參學,常常共修實修,時間安排的滿滿的呢。


修道切忌貪與雜 這兩點很重要!

道業忌雜

所謂雜就是所學的法脈雜亂,跟隨這個師傅學習,過段時間又換師傅,不能專精於一門深入,每一門都是淺嘗輒止,懷疑自己的所學和師傅的實力,於是跟隨了很多師傅還是沒有成就。

修道的專精就是要按照一個師傅的規劃和計划去進行,那麼很多人會問我不嘗試怎麼知道師傅傳的法靈不靈驗呢?那就是在跟隨師傅修行前,必須要多方面的對師傅進行了解,直到自己的內心愿意相信這個師傅了以後再進行拜師學藝。否則通過淺薄的學習就去質疑自己的所學,會導致自己最終一事無成。

道業忌貪

修道最怕增長自己的貪心,比如希望通過簡單的修行來解決較大的問題,希望通過較少的付出來收穫很多的回報。道業最重視的就是誠信二字。一門深入自然誠,心無雜念自然信。清凈光明的無疑心,篤志精深的大定心,自然能夠為你吸引來真正的明師,並且使自己得到道業的增長。

通過修道解決實際問題,靠的不是急切和貪婪,靠的是放下和無為。所謂「為道日損」,就是損去多餘的負擔,回歸無盡的道體。


修行就是做任何事都適可而止,不過度的生活。


線下學習,少上網。


修行最大的誤區,就在於認不清,也搞不定自己的貪

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各種騙子敢各種屁都齊放。。。

實際上,對應到任何領域都是如此,任何領域都有騙子,因為抓得住人好貪的弱點

貪舒服,就會覺得一些真修行的人像傻子,自己找苦受

同時,還是為了貪舒服,貪方便,就又會被騙子哄得團團轉

總之,人總是在不信與信的懷疑中左右徘徊,自然什麼都是誤區

修行,因為自身有缺漏,所以要修,為了修而行之


感謝邀請

開個車都要個師傅教,修行沒個打你罵你的師父敢上路?


推薦閱讀:

佛與道的區別,你真的懂了嗎?
印度佛教史(58)玄奘西遊
死亡離你並不遙遠
佛法最高的境界是中道大智慧一切不執著
地藏經全文(注音版1)

TAG: | 道家 | 佛法 | 修行 | 玄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