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繁華的地方在哪裡?


上海是多(高質量)中心城市,這在中國的大城市裡非常少見,基本上可以算獨一份;

上海大約有至少五個以上的」中心「地帶可以讓不明的吃瓜群眾感受到「被震撼到」的繁華

其中我個人喜歡的是外灘圈,淮海路地帶,新天地圈,靜安寺圈,這四個可以說全中國獨一份的氛圍,帶有上海獨特的海派味的繁華,中西合璧但卻毫無突兀感,來玩的首推這些,能讓你快速領教上海為什麼是上海;

其他的五角場,陸家嘴,什麼的雖然也很有名,但你會看到很多和北京深圳的大商圈相似的地方,並不那麼「獨特」;(徐家匯屬於有點混搭,肇嘉浜的一半邊是「現代新中國」風,一半邊是「摩登老上海」,但融合度沒有前面四個那麼好)

此外上海還有n多小商圈,也是有它獨特的魅力,很多小而美,比如打浦橋圈(田子坊就在這裡),古北商圈(很多日本人韓國人,正宗的日料);

還有很多地方並非商業區,但很神奇的,你會覺得很「精緻優雅的繁華」,這更是北京深圳之類的絕對沒有的,是獨特的上海味,隨便感受一下

這些居民區的小街道小社區,沒有大商場大高樓,絲毫沒有破敗蕭條感,反而更顯優雅;

上海的繁華不是只是在大商業圈、摩天樓里,更在無數小小街巷裡,承載著上海的晚清以來數百年風雨的底蘊和生命力


我感觸最深的是上海龐大的地下世界。

上海地鐵。

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時候,在地鐵里轉了半天,才知道地鐵的使用核心是,「抬頭走路」。

上海地鐵之龐大,會讓第一次來這裡的人,很容易就找不到自己要走的路。

錯了,準確的說,很容易你就會沒辦法從地下走出去。

而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上海地鐵發展了極其發達的「告知牌」系統。

其達到的效果是,你只要每到一個路口,你知道自己要去那裡,下一步要做什麼車等信息,你就只要抬頭看就夠了,完全不用問別人。

唯一需要張口問的只有兩件事,一個是出去的時候去某一個特定地點,你要總幾號口出去。

以及,有時候要問廁所在哪裡。

吐個槽,上海地鐵里找廁所真的好煩心。

新聞里常遇到的小孩子在地鐵里就拉啊尿啊的,和這種少廁所設計理念有很大關係。

這種設計好處是在地下你很難聞到騷臭味,空氣會很好。

壞處是,容易憋到。


答案揭示了你以什麼樣的角度去理解上海。

贊同高票答案中的觀點「上海是個多中心城市」。

不同於國內絕大多數城市區位的分布形態,即是:只有一個」最繁華市中心「而其他均為次等的形態,上海之所以成為「魔都」也正因為她融合了不同的形態的繁華的標準。而在不同人的心目中理解的上海,可以是完全不一樣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上海。

以下分別從不同受眾的角度介紹上海可以稱為「最繁華」的幾個商圈。

第一梯隊選手有四個,這四個當中,無論你說出哪一個,都會有另外三個跳出來,表示不服(甚至不屑),因此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陸家嘴商圈——最金錢

南京東路商圈(含外灘)——最人氣 ;

南京西路商圈(含靜安寺)——最購物;

淮海路商圈(老法租界一帶)——最上海

1、陸家嘴商圈;

重點指標:最金錢

主要名詞:東方明珠,上海中心,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

業態分布:金融、商務企業,國際高端至頂級品牌商業、酒店、餐飲業

消費層次:高端至頂級

人群構成:金融從業者,創業精英,高端消費者。

概述:國家級金融中心,高樓林立,上海地標性建築群信,奉「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陸家嘴與有世界金融中心之稱的香港中環相比,香港中環花了上百年時間來打造,陸家嘴卻只用了不到30年時間。

另一面:高逼格得很,消費非常不接地氣,適合體驗萬惡的資本主義商業,以及現代化摩天大廈包圍的感覺,如果想找尋煙火氣息,請出門左轉。

陸家嘴(網圖侵刪)


2、南京東路圈(含外灘):

重點指標:最人氣

主要名詞:人民廣場,步行街 ,外灘十里洋場,歷史建築

業態分布: 旅遊觀光、低中端零售餐飲業,及(外灘一帶)銀行、高端零售及餐飲業

消費層次: 低-中-高端

人群構成類別:遊客及各消費層次人士、類別融合兼顧

概述:大店名店林立,百業興盛繁榮,各式商廈、優秀建築聚集交匯,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正是這種多樣性的包容,互相滲透與吸收,涵蓋古今中外精粹,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發展向前的堅定,使南京東路充滿勃勃生機,展現出它百餘年不落的繁華。 [2] ——(概述來自)百度百科

另一面:各種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買,吃吃吃吃吃吃吃吃,文藝青年、怕人多、社恐症、高要求的童鞋,請慎重。

南京路步行街(網圖侵刪)

外灘夜景(網圖侵刪)


3、南京西路區(含靜安寺):

重點指標: 最shopping

主要名詞:靜安寺,太古匯,嘉里中心,恆隆,金鷹

業態分布: 現代化大型百貨購物中心,高端時尚消費餐飲娛樂,高端商務辦公

消費層次:較高端

人群構成:較高端消費人群及商務辦公人士等

概述:現代時尚的滬上高檔購物場所,上海市區世界名牌奢侈品的斗秀場,世界知名零售商在中國布點的首選。南京西路已經將奢華物慾打造到了極致,若說南京西路是物慾天堂,這或許一點都不過分。——(概述來自)百度百科

ps:適合較高要求的購物者前往,買買買的天堂,也適合中高端吃貨,人流不會太擁擠,只是錢包會比較瘦。

靜安寺(網圖侵刪)

南京西路(網圖侵刪)

南京西路(網圖侵刪)

南京西路(網圖侵刪)


4、淮海路商圈(含新天地)

重點指標: 最上海

主要名詞:老上海花園洋房,名人故居,舊法租界,「東方香榭麗『,新天地 ,老弄堂

業態分布:旅遊觀光,文化藝術,高端購物,

消費層次: 中高端

人群構成:觀光餐飲零售從業者、遊客,文化藝術從業者,上海老克勒和梳著高高頭髮的超齡名媛小姐姐O(∩_∩)O

概述:上海品位,上海風情 ,淮海路是全上海公認的最美麗、最摩登、最有「腔調」和情調的一條街。以高雅浪漫著稱的百年淮海路,是一個眾人眼中華貴雍容的購物天堂。持久的生命力在於自1900年誕生百餘年以來,始終與時俱進,新天地一帶,以中西融合、新舊結合為基調,將上海傳統的石庫門裡弄與充滿現代感的新建築融為一體。

Ps:非常喜歡的地方,尋找情懷的文藝青年必去,體驗老上海風情(秋天去絕佳),人不算多,適合文藝好奇寶寶尋找各種大小美好。反之,喜歡濃烈煙火氣息的盆友恐覺乏味,慎選。

淮海路梧桐(網圖侵刪)

新天地(網圖侵刪)

淮海路IAPM(網圖侵刪)

法租界梧桐(網圖侵刪)

國泰電影院(網圖侵刪)

法租界梧桐(網圖侵刪)

(網圖侵刪)


當然上海第二梯隊諸如徐匯、五角場等等~~~,由於提問者提問著重於「最」,因此便不作逐一介紹。

以上。


上海最繁華的地方那絕不是某個商圈或某條街莫個地段

單一的區域根本無法體現上海的繁華。

非要選出最繁華的地區,那就是上海地鐵二號線中段沿線地區

大虹橋

中山公園

靜安寺

南京西路

人民廣場

南京東路

陸家嘴

世紀大道

絕對是上海最繁華的沿線

來上海玩就虹橋站下來,順著二號線下去兜就行了,浦東機場下來也是二號線,乘過張江開始兜

一大半上海最繁華的區域凈收眼底


打造高品質的人性化街區、推進實體商鋪轉型升級以吸引人流———這兩大理念的結合,催生了近幾年商業步行街的再一次改造大潮。

即便是世界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也經歷過輝煌—低落—再改造的經歷。

對於上海來說,步行街的再造更是推動「四大品牌」,建設商業與旅遊城市典範的應有之義。

但是在這一輪再造浪潮中,究竟有哪些新的特徵區別於傳統商業步行街?面向未來的步行街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我們選取了上海的3種類型:分時段步行街、社區型步行街、商場主題街,管中窺豹,一探究竟。

【類型一:分時段步行街】

新天地湖濱路活力街區

微風徐徐的晚上,新天地湖濱路所在的黃陂南路至吉安路路段煥然一新。機動車一律禁止駛入。

一排排「帽子」頂棚下集中了各類文創市集攤位,特色花藝、飲料、冰激凌、小吃、手工藝品琳琅滿目,在霓虹燈管、彩色油漆桶、滑板族、民謠聲中顯得別有趣味,吸引文青和饕餮們駐足。

另一邊,小型的遊戲裝置沿著街道一字排開。投籃、射擊、轉盤等,每一個小遊戲的「門洞」前,吸引了許多親子家庭和年輕人排隊遊玩。

這是8月17日至9月8日新天地率先試點的上海首個「分時段步行街」,每周六、周日16:00至24:00禁止機動車通行,開啟步行模式。

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逛街,這裡就像一個特別為遊人打造的露天嘉年華,夜風中傳來音樂的鼓點,夾雜著嬉鬧與買賣聲,可以邊吃邊逛市集,也可以坐在草地上看一場露天電影。

試運營一個月以來,許多人從無意中偶遇,到特意慕名而來,在短短几百米的路段「軋馬路」,共計客流19餘萬人次,與周邊的石庫門街坊相得益彰。

新天地召集到的攤主,大多是年輕人,他們可能既是消費者,又是參與者。

比如參與試運營市集的年輕手藝人朱佳燕,本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她從小喜歡手工藝,師從上海工藝美術大師朱立群,尤其擅長紙藝。

「傳承下去,必須融入時尚,才能讓年輕人接受。」朱佳燕說,她非常珍惜能在上海時尚地標新天地擺攤。特意選擇手工製作的髮夾、紙偶、耳環等。售價近70元的髮夾是其中的「爆款」,每個款式只此一件,快速售罄。和年輕消費者的互動,讓她產生不少靈感。

意外之喜是一位外國遊客,據說對方熟識國際上的一位捲紙藝術家,她驚嘆原來中國也有如此美的捲紙藝術。也有一些年輕人主動問,「下周的步行街,你的攤位還在嗎」。

另一家特色店鋪是一輛酒吧車。車主一直對酒文化感興趣,萌生了「快閃式酒吧車」的念頭。電路照明、音響設備、製冷冰箱、打酒器、電器系統等,全部插在車上,車還得上路行駛,難度很大,幸虧他在義大利學建築設計的姐姐一起幫忙改造。

酒吧車平時在城市之間移動,多用於音樂節、商場活動、飯店草坪活動等,真正在上海中心城區步行街上做嘉年華,還是第一次。

車主發現娛樂街區有自己的特色:一天被加了很多次微信;大叔大媽特別喜歡在車前拍照;有人仔細詢問車怎麼改成酒吧……

從10月26日起至明年1月1日,湖濱路活力街區試運營第二階段升級開啟,內容又有新變化。新天地的工作人員說,他們的目標是想給予年輕人持續不斷的新鮮感,探索更獨特的內容。

此次範圍涉及順昌路至吉安路段,全長約300米。每周六、周日從11:00至22:00,設置了動感舞台、湖濱市集、活力樂園、藝術天地四大板塊。

比如,聯合潮牌及健身機構,打造運動空間。只見幾位教練在搭建的舞台上給學員們上「燃脂搏擊」「拳力挑戰賽」「格萊美舞蹈」等新潮健身課程。

原本的遊戲區更偏向運動類遊戲,如音樂動感單車、親子運動專區等。

更有意思的是,草坪上搭了一個大敞篷,笑果文化的「脫口秀」在此現場演出,契合年輕人的潮流。

別看街區小,建造並不容易。試運營時,一位合作夥伴介紹,分時段意味著所有街道上的設施必須當天組裝、當天拆走。不僅外觀氛圍必須吸引眼球, 還得考慮材料輕量化,運輸空間有限,馬路上如何接電等一系列問題。小到裝點氛圍的霓虹燈牌也需重新設計。

而第二階段的街道空間更顯「新潮」,摒棄傳統的遮陽傘、戶外座椅,請來藝術家和院校師生,用街頭塗鴉裝點各種設施和公共空間。每隔50米設立的垃圾桶,也是一件件藝術作品,順便再宣傳一撥垃圾分類。

如何理解這一輪步行街的再造?

新天地相關負責人說,分時段的嘉年華步行街,日本比較常見,如一些「夏日祭」等,但對我們來說還算新鮮事物。吃喝玩樂的東西,放在商場和放在抬頭能望見星空的街道上,體驗完全不同。

像上海這樣的特大型城市,生活壓力大,但能為年輕家庭提供娛樂、解壓的有趣空間其實並不多。周末如果不出遊,除了商場,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也有運營方認為,如今步行經濟、夜經濟的重點就是「玩」。普通家庭,周末往往不是考慮「去哪裡購物」,取而代之的是「去哪裡玩」。

如何將人與人的連接串聯,帶來更新鮮的活力和體驗,從這個意義上說,分時段的嘉年華步行街,未來會成為一個新亮點。

【類型二:社區型步行街】

陸家嘴鴻街

位於濰坊西路浦城路口的鴻街,是一條「L」型小路,近30家商戶融商業、文化、休閑於一體。

近幾年,鴻街的名頭忽然叫響,一躍而成網紅。由於地段緊鄰陸家嘴,這裡白天是沿江社區居民的補給站,晚上是金融城白領的休閑地,熱鬧非凡。

鴻街店鋪的房東、運營者洪萱萱是一名海歸。她坦言,此前老一輩人店鋪出租方式簡單,誰租金高就租給誰,這段連成L型的店鋪以前是煙酒店、水果店、咖啡店,後來一度成為酒吧一條街、房產中介一條街。幾年前,她回國接手了家族生意,想把國外創意區和街邊店的概念帶到鴻街,於是有意做了經營調整。

此處鄰近世貿濱江,不僅有陸家嘴金融辦公區,且多個高檔小區也集中在此。當年這些小區建造時,並沒有過多考慮綜合配套,只是孤零零的住宅樓宇,導致很難在附近找到可閑逛、有氛圍的熱鬧商街。

洪萱萱花了3年多時間慢慢地、一家家調整業態。為了尋覓志同道合的店主,她一直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穿梭,為此組建了一個20多人的年輕運營團隊。

好的店鋪保持原樣。如紅獅子酒吧,老闆是英國人,自己享受工作後喝上一杯,於是開了這家充滿家鄉風情的酒吧。

董天曄 攝

紅獅子已成為陸家嘴外籍人士最愛的酒吧之一,聞名遐邇。而它的成功,和鴻街如今的定位不謀而合: 街坊式酒吧,老客人和店主成為朋友,時不時來此與熟人邊喝邊聊。

如今,鴻街上還有3家各具風情的酒吧,各有擁躉,也吸引了大批夜晚的陸家嘴白領。

今年,街角新入駐了一家甜品店。店主張蘊弘是一名90後寶媽,和洪萱萱早已認識,自稱當時「彼此看不上對方的生意」。

張蘊弘是一位烘焙愛好者,當了媽媽後,想給寶寶吃到全手工、無添加劑的甜品,她先在唐鎮自家店鋪開設甜品店嘗試。一切按照自己做的標準來,原料成本、人工成本、時間成本非常高,本著初心堅持下來。如今,鴻街越來越充滿人文氣息和鄰里溫情,她終於下決心在此開店,打造一家鄰里法式小館。

幾個月後,鴻街店的人流果然和預想一樣,社區熟人、白領回頭客居多。「理念很打動我。」一位老外熟客說,他每天中午都會買這家店的法棍麵包,和別家的口感不同,所以吃過一次後只認準這家了。

而在不起眼的門面地下2層,藏著一家沉浸式遊戲劇場。2000平方米場地,復刻上世紀的上海灘。遊客們組團換上古色古香的服裝,按照各自的角色劇本演劇情,並進行解謎。每個角色都有獨立故事,全開放式結尾,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反覆來玩。

最誇張的一位遊客,從外地慕名而來,在鴻街旁邊的酒店住了一個月,每天到此,「刷」了67次劇情。

此外,這裡還有轟趴館、美容店、花圃和舞蹈房。

舞蹈房的創始人之一是位來自俄羅斯的藝術體操運動員,課程針對金融人群和白領喜好,如尊巴、藝術芭蕾、爵士、瑜伽、藝術體操等。

鴻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這裡是一個熟人社區。

董天曄 攝

有熟客常來此光顧,轉為商家。

也是從社區的角度出發,洪萱萱意識到此地高檔西餐多,卻缺乏一家能吃早餐的中餐館,於是特意請來熟識的餐飲業老闆來開一家中餐廳,主打小籠包、面點。

意識到鄰里需要寵物店,儘管她個人並不喜歡,還是招租了一家寵物店。運營團隊還定期組織線下演講、讀書會、公益活動,邀請學生社會實踐。

一切以服務社區、鏈接情感為標準,鴻街的店鋪大多別具個性,很少有連鎖複製,讓此處成為獨一無二的場所。

董天曄 攝

店主們說,上海這樣的步行街區其實不多。本來只是商鋪一條街,但當房東願意花心思打造品牌,比如為了一個小小的花壇,主動召集商戶們坐在一起聯合打造優美環境,那麼鴻街有今天的人氣和效應,也就水到渠成了。

怎麼理解社區型的步行街?

店主們普遍提到一個詞:看中「鄰居的調性」。想做文化品牌,而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商業品牌,就要追求「格調」和「氛圍」。如今, 中國的商業已經進入「社群」時代。客戶未必是同一個地理空間中的人,也可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

這樣的步行街,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它需要厚積薄發、細水長流,需要一定的商業讓利、策略引導。而最終,與城市的發展、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類型三:室內主題步行街】

大悅城摩坊166

有一句口號說:如果你不知道談戀愛該怎麼辦,那就來大悅城吧。在購物中心靜安大悅城,許多情侶手牽手排隊乘坐天台的摩天輪已是常態。

如果只有孤零零的摩天輪,還不足以吸引那麼多人。摩天輪所在的樓層,也被打造成富有特色的主題街區:摩坊166。

董天曄 攝

街區以40餘間風格迥異的特色店鋪串聯,模仿蘇河灣的歷史遺韻,採用懷舊的紅磚牆,喚醒消費者的復古情懷 ,也有後現代工業化的風格。

董天曄 攝

儘管在室內,街區還細分為4個部分,各有主題:手作人街、未央街、霓虹街、八吉島。

手作人街引入手工店鋪,如皮具坊、木工坊等;

董天曄 攝

未央街以西餐為主,主打偏歐式的露天休閑街風格;

八吉島則針對二次元客群,引入了貓受屋、漫魂等一批品牌,他們中很多也是第一次進入購物中心。

董天曄 攝

打造一個模仿室外街道感的主題步行街,似乎成為購物中心的新突破口。而其中的秘訣,並不僅僅在於外觀設計。

靜安大悅城總經理危建平歸納,傳統的百貨業,核心是商品,比拼的是價廉物美;但如今,核心是場景主題,比拼的是情感體驗。比如,未央街周末晚有音樂表演,八吉島曾舉辦過咬人貓線下見面會、天野明原畫展。

為了講好情感故事,商場設計了一個情感雲摩天輪線上平台。創新處在於,每位乘坐過摩天輪的會員,都可以命名一顆專屬「恆星」———留下自己乘坐的感言與照片。所有「恆星」將匯聚於同一條「情感銀河」(網路雲端),實現線上分享。

董天曄 攝

「這真是把場景感、主題感做足了。」一位穿著「洛麗塔」服裝的二次元女孩感嘆,大悅城成為她唯一會特意從長寧區的家裡出發來到靜安區逛的商場。

而所有這些主題的背後,都不是拍腦袋決定的。

據介紹,每個大悅城街區的打造都是基於客群調研的數據基礎。理性的數據加上感性的情感,劃分出 二十多個層級的消費邏輯。大悅城曾發布過「新貴族」「潮流派」等六大客群畫像及一系列以「陪伴者」為標籤的消費場景圖譜。這些指導著街區的主題打造和經營。此前,大悅城的某條主題街一度拉動客流增長10%,帶動18歲-25歲年輕目標客群增長30%。

「購物中心的街區要更注重特定窄眾客群,營造一個強場景,區別於一般零售的街區。」危建平說。

作為主打主題街區的商場,大悅城對上海的夜經濟、步行經濟、文旅品牌也有一定觀察:

建議提高交通配套,特別是夜晚的交通,有助於解決客群夜間的到達和離開難題;

其次,鼓勵更多元的服務機構生產更多夜間演出和活動資源,並不局限於某個專業劇場,還可以有跨界混搭的嘗試。


推薦閱讀:

新人初入上海有沒有建議?
我初來上海不久,有差不多兩年前端經驗,如何找到合適的前端工作~?
在上海晚上無聊一個人可以幹些什麼 ?
上海下班之後的生活怎麼安排!?
上海月入四千能過怎樣的生活?

TAG:上海 | 上海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