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说“我不行”的时候,如何区分是量力而行还是习得性无助?


你要看他给出的理由是不是基于现实并且是否合理。

你举的例子里面的奥巴马哈佛法学院毕业并且是什么团体的主席,本来就是从政的料,他的资历竞选主席合理。

而一个明显条件不好的人去申哈佛,在申请者行列里没有任何优势,自然不属于习得性无助。


当一个人说“我不行”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判断。

考虑事情难不难

考虑事情对他来说难不难

考虑他是不是经常说“我不行”

考虑他说“我不行”时候的神情如何

整合考虑,你就有了判断。


什么叫义无反顾呢,什么叫不计后果呢

什么叫坚持不懈呢,什么叫固执己见呢

什么叫优柔寡断呢,什么叫谨慎小心呢

多少事不过看结果

都是因为成功才来定义之前的行为

哪怕这个成功不过是因为很多偶然


您好!首先感谢您的邀请。

关于您所提到的”习得性无助“我知之甚少。我个人认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有其普遍性,自然也有其特殊性;可以说是因人而异的。对此我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并不能在学术的角度上做出回答,只能结合我的自身感受来谈一谈。对于我个人来说生活当中无论任何事情一般来说只有我“想做”和“不想做”两种。对于我想做的事情至今我也没有说过“我不行”,甚至我无法想象自己说“我不行”这句话时的是怎样的情景。对我来说这种意识甚至与任何意义上的自信、自卑等因素无关;既不积极也不消极,并且与具体事件中的过程、目标也没有关系。这件事失败对我来说肯定是不可接受的;通常我是不可能、也不会让这种结果出现的。而成功了对我也没有什么触动, 并不会感到任何的欣喜和满足。对于外界的评论,如果是通常所说的负面的,例如您所举例子中众人对于您朋友的轻视和嘲笑,对我来说这种事既不会对我造成打击也不会成为前进的动力。我根本不会想也不会理解他们这么做、这么说的想法、初衷和目的,以至于根本谈不上在乎与不在乎。而对于来自于外界的一般意义上的正面的评论,例如"肯定"和"赞赏"我也不会感到如何喜悦;而且很多时候恰恰相反,对于这些所谓的褒奖往往令我感到相当的反感和厌恶。

以往无论在学习、工作等社会交往中我带给外界的印象大多是类似温和、自信、言行有度,有说服力和主见的。但至少对于处理来自外界的评判这一点上不仅有上文中的一面还有另外的一面。就是我对来自于我所认为的“亲近”的人的评价相当敏感;到目前为止具体的说就是来自我的父母,尤其是我父亲。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与他之间多次出现过因为一些现在看来根本微不足道的、我只能勉强追溯到起因而不记得经过和结果的小事让我受感到了某种程度的质疑,而最终闹的不可开交的情况。所幸的是随着年龄渐长现在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

所以对于您所说的一个人在说“我不行”的时候他究竟是”力不从心“真不行,还是由于“习得性无助”而无法突破藩篱;我认为这两种情况都足以完全做出解释。其他的原因我想还是很多的,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也许都不足为外人道。


量力而行的前提是能准确度量,连足够的有效信息都没有收集,拿什么判断?或者说,连收集都没有收集,那只能是习得性无助。

收集足够的信息之后才放弃,那才叫量力而行。


扁鹊见蔡桓公,曰,君有疾。


量力而行的前提是想不想帮助你,能否帮得到你,在说我不行的情况下,分两种,一种真的不想去做,例二,想做 ,没有能力去做好,才能说是习得性无助,总的来说,量力而行就是做好充分的后备工作来帮助你,却没有办法获取成功,习得性无助,则是做都没有做,就感觉不行,没有办法。


有时候,知足常乐也是人生的境界呀


推薦閱讀:

你不喜歡拍照的原因是?
不想與陌生人交流,是心裡障礙嗎?
為什麼年紀漸長,越來越逃避社交。?
每次和主管領導說話都覺得自己蠢哭了怎麼辦?
存在或不存在,這是個問題

TAG:心理学 | 心理学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