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冷牛排,菲力牛排,眼肉牛排,雪花牛排,T骨牛排,沙朗牛排有什麼不同?


就按照題主提問的順序,

一個一個的說吧。

西冷牛排:

西冷牛排位於牛的後腰背部。

它跟眼肉牛排也就是肉眼牛排是兄弟。

因為他們是同一條肌肉上的兩段。

西冷牛排是牛背最長肌的後半段。

西冷牛排整條肉是這樣的:

切成片之後是這樣的:

高手的厚切西冷煎好之後是這樣的:

那麼西冷有什麼特點呢?

名氣: 9 嫩度: 6

香味: 7 便宜程度:8

對,你沒有看錯,根據搜索引擎指數,西冷排第一。

菲力牛排:

菲力牛排是西冷牛排的鄰居哎。

它就在西冷牛排的邊上,中間一塊骨頭把他們分開。

當屠宰廠沒把他切成T骨的時候,

他們就把它切成一整條牛柳,也叫裡脊

就是下面這個圖裡的蝌蚪狀的一條肉。

注意只有這個肉才叫牛柳,裡脊。

任何人說什麼黃瓜條,之類的也叫裡脊

只不過是大小裡脊的說法

都是蹭裡脊的熱度,想把差的部位賣高價。

菲力的特徵:

名氣: 8 嫩度: 9

香味: 5 便宜程度:5

菲力嫩但寡淡,適合兒童。但比較貴。

眼肉牛排

眼肉牛排也叫肉眼也叫肋眼。

其實最精確的名字應該是肋眼。

它就是肋骨邊上一塊眼狀的肉。

它有骨氣的哥們是戰斧。

沒骨氣的就是肉眼。

差別就是帶不帶肋骨。

剛才介紹西冷時說過,他們是同一條肉上截取下來的

所以有些西冷像肉眼,有些肉眼像西冷。

肉眼牛排的特點:

名氣: 6 嫩度: 8

香味: 9 便宜程度:6

肉眼香嫩兼具。知名度最差。適合較大兒童。

雪花牛排

雪花牛排不是一個種類

雪花是個形容詞,就表示這個牛排脂肪豐富。

但它是個非常籠統 不精確的統稱。

上面這4個都克算的上雪花牛排,右上角稍微欠缺些。

但他們的單價差別很大。

都叫雪花牛排,價格差別大。

給了奸商巨大的發揮空間。

如果你跑到凍品市場說:

買雪花牛排

老闆嘴巴都要笑裂了

因為又來了個不懂的。

T骨牛排

一塊牛排,兩種享受。

一邊西冷,一邊菲力。

一邊香一邊嫩。

齊人之福啊。

同一條T骨切出來,也可能切出這種:

看到沒,菲力那邊逐漸變小。

因為牛柳是一條錐形的,走到最後,只剩尾巴了。

所以左右極其不對稱。

於是,有人做出假的:

左右對稱就問你怕不怕。

放上一個剛做的視頻:

都是牛排乾貨?

www.zhihu.com圖標https://shop.e7ki.com/1.html?

shop.e7ki.com

公眾號apbeef 看上萬張牛排實拍圖,

提高牛排鑒賞水平。


牛排種類

牛排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以下四種以及一種特殊頂級牛排品種(乾式熟成牛排):

菲力牛排

(嫩牛柳,牛裡脊)

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由於肉質嫩,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

食用技巧:煎成3成熟, 5成熟和7成熟皆宜。

肉眼牛排

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於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

食用技巧:不要煎得過熟,3成熟最好。

西冷牛排

(牛外脊)

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食用技巧: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

T骨牛排

亦作丁骨,呈 T 字型(或「丁」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間被肋骨隔著。注釋:此種牛排在美式餐廳更常見,由於法餐講究製作精緻,對於量較大而質較粗糙的T骨牛排較少採用。

菲力牛排、肉眼牛排、西冷牛排(沙朗牛排)、T骨牛排……這些名稱都是英語翻譯來的,他們各有各的特點:菲力牛排(FILET)也稱牛裡脊,腰內肉,特點是瘦肉較多,高蛋白,低脂肪,比較適合喜歡減肥瘦身,要保持身材女子;西冷牛排(SIRLOIN),也叫沙朗牛排,是外脊肉,牛的後腰肉,含一定肥油,尤其是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上口相比菲力牛排更有韌性、有嚼勁,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T骨牛排(T—BONE),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呈T字型,兩側一邊是菲力,另一邊是西冷,既可以嘗到菲力牛排的鮮嫩又可以感受到西冷牛排的芳香,一舉兩得。

乾式熟成牛排

乾式熟成牛排一般常用頂級肉眼牛排存放至少7~24天風乾,這個過程使牛肉顏色變深,牛肉的結蒂組織軟化,同時又由於部分水分的蒸發而令牛肉的肉味更醇厚。恆溫室採用斜面設計,在風乾時將油分多的部分放在上方,油脂融化後就順著斜面流到牛肉中,保證將所有寶貴的肉汁都封在牛肉之中。製作牛排時都挑選的牛肉為120-140天左右的谷飼牛肉,只挑選肉眼、西冷、菲力這幾個部位,這些部分的分量通常不到一頭牛的十分之一。常常是各國政客喜愛的饕餮美食,例如巴菲特鍾愛紐約一家餐館的乾式熟成牛排。他曾經在用餐時,玩笑的說了一句:「如果周五吃不到它,也許我就無法預測未來經濟的方向。」

牛排熟度

牛排有別於其他大部份熟食,牛排通常不會煮至全熟,而是可以以個人喜好調較生熟程度。生熟程度以奇數區分,主要分為:

全生牛排(Raw):完全未經烹煮的生牛肉,這種做法只會用在某些菜式例如韃靼牛肉、基特福(Kitfo,衣索比亞菜肴)或生牛肉沙拉。

近生牛排(Blue):正反兩面在高溫鐵板上各加熱30~60秒,目的是鎖住牛排內濕潤度,使外部肉質和內部生肉口產生口感差,外層便於掛汁,內層生肉保持原始肉味,再者視覺效果不會像吃生肉那麼難接受

一分熟牛排(rare):牛排內部為血紅色且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熱量滲透傳至中心,但還未產生大變化,切開後 上下兩側熟肉棕色,向中心處轉為粉色再然後中心為鮮肉色,伴隨刀切有血滲出。(新鮮牛肉和較厚牛排這種層次才會明顯,對冷凍牛肉和薄肉排很難達到這種效果)

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可見且夾雜著熟肉的淺灰和綜褐色,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衡。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內部主要為淺灰綜褐色,夾雜著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口感厚重。

按溫度劃分

一分熟牛排(rare):125°F

牛排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130-135°F

五分熟牛排(medium):140-145°F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150-155°F

全熟牛排(well done):165°F

按觸覺劃分

近生牛排(blue) :feels soft and squishy 口感柔嫩 濕軟 多汁 新鮮 原生肉感

一分熟牛排(rare):soft to the touch 口感柔嫩 有肉汁鮮味 生熟層次感交匯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yields gently to the touch 口感大體偏嫩 肉感多元化 相對鮮美

五分熟牛排(medium):yields only slightly to the touch, beginning to firm up 口感不會太嫩 有層次有厚重感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firm to the touch口感開始厚重 有彈性 咀嚼感不錯

全熟牛排(well done):hard to the touch口感堅實 有彈性 有嚼勁

肉品如果非常新鮮,老饕喜歡叫三分熟或五分熟,而一般人叫七分熟比較習慣,而路邊攤的肉品較為低廉,老闆會主動煎到全熟。

牛排等級

日本食用肉等級規格協會進行嚴格的等級規格管理,市場根據「A-5」「B-1」等規格定價交易。

首先,用英文字母把成肉率分為三個等級——A、B、C,A級成肉率最高,C級最低。後面的數字部分是根據「脂肪混雜」、「肉的色澤」、「肉質緊緻和紋理」、「脂肪的色澤和品質」4個項目分出的5個等級。

牛排

「脂肪混雜」表示牛肉霜降的程度;「肉的色澤」以「新鮮的三文魚色」為最好,然後目測判斷牛肉的光澤;「肉質緊緻和紋理」則是考察肉的紋理細緻和柔軟程度;「脂肪的色澤和品質」顏色以白色或奶油色為標準,還要考慮光澤和品質。上述標準各分5個等級,數字越大級別越高。肉質的等級是由4個項目中得分最低的等級來決定的。

其中,「脂肪混雜」是最被重視的一個項目,5級之內又細分為12檔,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級別——「A-5-11」——在成肉率、肉質等級之後再加上脂肪混雜的程度。西方人愛吃較生口味的牛排,由於這種牛排含油適中又略帶肉汁,口感甚是鮮美。東方人更偏愛7成熟,因為怕看到肉中帶血,因此認為血水越少越好。

影響牛排口味的因素很多,如食用速度,當牛排上桌後,享用牛排的速度可以決定牛排是否好吃。因為牛排中既有牛油又含汁液,溫度如果稍低其牛排的鮮香度會隨之降低。

牛排

吃牛排講究火候,而並非享受酥爛口感,這也是在西餐中燉牛肉和煎牛排的區別。另外,餐具也會影響牛排的口味。吃牛排的刀一定要鋒利,在吃牛排前一定要先查看一下刀齒是否分明清晰。除此以外,配汁對牛排口味的影響也很大。

在做牛排的時候,如何掌握熟的程度是個功夫活,但是也有簡單的方法。英國的Jamie Oliver在他的youtube中就提到過,煎牛排的時候如何掌握熟度。很簡單,就需要你的一隻手:用手指按牛排,感覺牛排的軟硬程度。同一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在捏在一起,虎口到大拇指根的軟硬程度就是rare steak的感覺;拇指和中指就是medium rare;拇指無名指就是medium,最後小拇指和拇指當然就是well done了。

牛排做法

牛排是西方傳統飲食,國內做牛排要明白中西差異,最大

牛排

的不同就是由於中西方食用牛的品種不同而導致的肉質有根本上的區別。用國內的牛肉做牛排不能參照歐美的做法,主要就是因為歐美做牛排所用的牛肉是專門的品種,非常細嫩,不經過前期處理就能十分軟嫩。網上流傳的牛排做法大都有著根本的錯誤,因為不光忽略了肉質的不同,而且對於牛排處理的原理也是一知半解,以下列出牛排烹飪的原理和簡易做法,供大家參考。

牛排可煎可烤,但想要內部嫩滑,並且肉香撲鼻,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製作溫度分為兩段。

以煎為例,牛排第一次下鍋煎炸一定要大火高溫,這時牛肉表面一層肉脫水變硬,發生美拉德反應,顏色變為深褐色,並且散發出煎炸的香味,在牛肉變焦之前翻一面,將另一面也煎成深褐色。這一階段是為了製作出牛排的風味。

第二階段就是讓內部成熟,而盡量讓之前變硬外部的溫度不要過高,導致肉的表裡溫差相差過大。此時有兩種方法,一個是用原鍋改成小火繼續煎炸,但是需要勤翻面,1分鐘左右1次,讓熱力緩慢的進入牛肉內部。二是用放入烤箱低溫烤制,這樣熱力從四面八方穩定的加熱肉品(此法屬於餐廳做法)。這個階段可以讓肉品內部溫度變高,滲出肉汁。

牛排煎烤的時間根據牛肉的面積高度、烹飪器具、灶具火力大小的不同有相應的變化,其他人的標準不能直接照搬,最可靠的還是需要自己去試試。

至於軟嫩,如果肉質本身不行的話還需要腌制,用酸性液體(如酸奶,醋),鹽水,或者嫩肉粉都可以讓肉軟化。

以上就是一些牛排的知識分享,喜歡點個關注吧,謝謝哈


西冷牛排:SIRLOIN(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於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食用中,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

菲利牛排:TENDERLOIN(嫩 牛柳,牛裡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由於肉質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菲力牛排取自長長一條的「腰內肉」,相當於豬的里肌肉部位,是牛身中運動量最少的一塊,所以質地超嫩得沒話說,相對也精瘦得油花極少。很多人認為菲力高貴又不會太肥,實際上菲力純粹是因每頭牛就那一小條而「物稀為貴」,太嫩太瘦的肉質,也意味著較缺乏肉汁及咬勁,並且烹煮過頭一點就顯得老澀,反而與講究多汁嚼感的本地食客不太合。因此多推薦給牙口不好,消化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肋眼牛排:RIB-EYE(肉眼牛排),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於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食用時不要煎得過熟,3成熟最好。

  肋眼(或者叫肉眼之類的。。)牛排(Rib Eye),顧名思義,它取自牛肋脊部位,或許比不上腰脊肉那樣嫩,

  ,但「骨邊肉」向來好吃,肋眼就有這種味道,油油嫩嫩的肉絲中夾著Q而有勁的油筋,比沙朗耐嚼,比菲力夠味,而且油花十分豐郁,請年輕男食客享用此味,好評總不斷。

雪花牛排:

脂肪沉積在紅肉當中,均勻分布於肌肉組織中,形成大理石樣花紋,如同雪花般美麗,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脂肪酸,而且一公斤雪花牛排中的膽固醇含量僅相當於一個雞蛋黃所含有的膽固醇,比其他牛排的膽固醇含量低,營養價值卻要高不少。

對於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丁骨牛排:T-BONE(T骨牛排),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此種牛排在美式餐廳更常見,由於法餐講究精緻,對於量較大而質較粗糙的T骨牛排較少採用。

  丁骨(T Bone)或紅屋( Porter House)牛排,大塊肉排中間夾著 T 字形的大骨,一邊是菲力,一邊是紐約客,肉質一細嫩一粗獷,或油腴或爽俐,點一客統統吃得到。

沙朗牛排:

  就像豬肉要帶點肥才會好吃,牛排行家偏好的,反而是帶點油花嫩筋的部位,一般簡稱為「沙朗」,基本上皆取自牛隻背脊一帶最柔嫩的牛肉,但其中各有千秋。例如和菲力同屬於「前腰脊肉」的紐約客,它的肉質纖維較粗,微微帶有嫩筋,油花分布不那麼均勻漂亮,卻是標準的「嫩中帶腴」,「香甜多汁」,嚼起來滿口肉感,非常過癮,豪邁又具個性的風味,是許多行家最愛。


菲力牛排Eye Fillet (Fillet or Tenderloin)

長這樣:

烹飪後:

毫無疑問,菲力牛排是最令人垂涎的牛排之一。它取自於牛肋骨里,緊貼脊柱的肌肉條,也就是我們說的牛裡脊/牛柳。

圖中的tenderloin

由於這塊肌肉基本不怎麼活動,其嫩度是其他部位無法比擬的。說入口即化是有些誇張,但是,在嘴中的融入感是極好的,嫩度甚至可以擊敗其他切成薄片的牛排。

也因為非常瘦,幾乎沒有肌內脂肪和大理石花紋,使得菲力沒什麼味道,在烹飪時,常常需要搭配的醬料或者湯汁才好吃。


西冷牛排Sirloin (New York Steak)

在國內,一般沙朗牛排也等於西冷牛排,台灣會把肋眼叫做「沙朗牛扒」。

長這樣:

自牛肋骨到臀部之間,牛外脊的後半部位的肉,用牛外脊切成的牛排特點很鮮明,形狀是不規則的長條形,一側通常由薄厚不等的脂肪和一條近乎透明的肉筋包裹著肉塊,其餘的脂肪以大理石花紋的形式鋪在牛肉之間。

不會像菲力那麼嫩,但是比菲力多汁,牛肉味濃厚;口感沒有肉眼豐富,但好在有根我最愛的肉筋。

切上一塊牛排,啊嗚一口吃下,連著脂肪和肉在口中一起翻滾,足夠嫩的肉質加上恰到好吃的肉筋,細細品嘗那種軟中帶韌的感覺,才是牛排中暗藏的驚喜,讓你意猶未盡,欲罷不能。


眼肉牛排/肋眼牛排Scotch Fillet (Ribeye)

長這樣:

取自牛肋骨末端的肉眼牛排擁有豐富的大理石花紋,是您能買到的最美味的牛排之一。

即使肉質不像菲力那樣嫩柔,但是它的油脂同樣給了你嫩滑的口感。除了口感出眾,其口味更是絕了。

同樣是牛不會常常活動到的部位,它的脂肪含量充足,使得我們在品嘗時感受到其多汁

Ribeye一般是帶骨肉眼牛排,Scotch Fillet為去骨,帶上長長的肋骨又是戰斧牛排了,哈哈!

在吃肉眼牛排時,我們自是要取其中的精華部分-眼肉蓋!!!!

&>月牙形狀肌肉就是眼肉蓋&<

在商超選購時,我們發現冷凍櫃里包裝好的牛排價格相同,當然要挑選眼肉蓋最大的地方。(錢都花了,當然肉蓋要大一些)


T骨牛排T-Bone

長這樣

不知道吃菲力還是西冷,在T形骨頭的一側是又瘦又嫩的裡脊,另一側是兼具多汁和牛肉風味的西冷。對於選擇困難症來說,這解決了大問題。價格也會高一些。

T骨牛排比別的牛排要大,端到你面前來勢洶洶,靠近骨頭的肉更鮮嫩,味道也更濃郁。

如果你不是高手,不建議自己買回家做,裡脊一側會熟的更快些,另外靠近骨頭的部位也熟的比較慢,實際上是在同時烹飪兩種不同類型的牛排。

雪花牛排

最後來說說雪花牛排,他不是一個固定的切塊。

有的餐廳雪花牛排是上腦部位,但這絕對是良心商家。大部分的雪花牛排都是用大理石花紋還算豐富的部位來做。


這裡是Cora,擁有一個公眾號:世界牛肉指南(只分享牛肉相關知識和美食),喜歡吃牛肉的小朋友快來關注鴨~

http://weixin.qq.com/r/RDjUzH-ExSK6rTuv921W (二維碼自動識別)


牛排的類型(Cut)

1

- 肋眼牛排 -

肋眼牛排/肉眼牛排 (Rib』s Eye Steak):取自牛肋脊第6根到第12根附近 (Rib 上方),肉質運動較少,但作為「骨邊肉」,肋眼牛排油嫩的肉絲中夾著少許牛筋。多汁,肉嫩,夾雜脂肪,一般來說肋眼牛排上桌前已去骨,適合煎烤。(大廚建議:四至六分熟)

2

- T骨牛排 -

T骨牛排 (T-Bone Steak): 因夾帶丁字狀骨頭得名,取自striploin 與tenderloin中間,由大部分西冷與小部分菲力牛排組合而成。(大廚建議:五至八分熟)

3

- 菲力牛排 -

菲力牛排/牛裡脊/嫩牛柳(Tenderloin / Filet):取自Tenderloin的小裡脊肉,由於菲力牛排包裹在牛腹腔中,所以肌肉完全沒有得到運動,因此纖維細化,口感極嫩,但脂肪不多,肉比較精瘦。(大廚建議:三至五分熟)

4

- 西冷牛排 -

西冷牛排/莎朗牛排/紐約客(Sirloin):肉質鮮嫩度僅次於菲力牛排,取自short loin後方的嫩腰,屬於大裡脊肉後段,含一定肥油,有白色肉筋,總體來說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大廚建議:四至六分熟)

5

- 後腿肉牛排 -

後腿肉牛排/臀肉牛排(Rump steak / Round Steak):後腿近臀部部位切塊牛排,口感比較堅硬,適宜慢燉烹煮。

幾種常見的牛排醬汁

1

黑胡椒醬汁(PepperCorn Sauce)

最經典的牛排搭配,由黑胡椒洋蔥末及奶油熬制,口味鮮咸,略辛辣。

2

褐色蘑菇醬汁(Mushroom Sauce)

適合幾乎所有煎烤的肉類,由蘑菇青蔥及少許雪莉酒調配而成,口味鮮咸。

3

紅葡萄酒醬汁(Red Wine reduction Sauce)

糖漬的紅酒與蔥段做成的醬汁。

4

貝西醬(Bercy Sauce)

以巴黎的一個區域命名,其實與紅葡萄酒醬的作法類同,但把紅葡萄酒替換為白葡萄酒。

5

荷蘭醬或蛋黃醬(Hollandaise/Béarnaise Sauce)

這兩種醬口味相近,都是是由蛋黃隔水與奶油,檸檬汁混合配調的,口感豐厚,略酸。

配酒

什麼酒適合牛排呢?幾乎所有優質的紅葡萄酒,甚至一些白葡萄酒!不同成熟度的牛排和不同風格的醬汁都是各自最佳的搭配。不管是看酒點牛排還是看牛排點酒都非常方便。

比較鮮嫩的部位:比如三至四分熟的菲力或者肉眼,適合酸度清爽,風格輕盈的紅葡萄酒可以正好烘托其鮮嫩感,法國盧瓦河(Loire)的品麗珠 (Cabernet Franc)或者義大利的桑喬維斯(Sangiovese)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紐西蘭的黑皮諾也值得考慮。

更有嚼勁,口感肥美的部位:比如五分熟的西冷,適合口感更飽滿厚重風格的紅葡萄酒,如果你選擇了經典的黑胡椒汁,那赤霞珠,或者澳洲的設拉子(Shiraz)都稱得上完美的組合。

牛排的品種多樣,價格也大不相同,但其價格高低主要是看牛排本身的稀有程度。影響牛排口味的因素很多,比如牛排的肥瘦老嫩、火候以及肉質的鮮香,所以選擇的時候,還是要看自己對口味質感的需求:是喜歡鮮嫩還是是追求濃郁油脂口感。

有任何西餐問題可以諮詢我,謝謝。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牛身上不同地方切出來的,脂肪,肉質有些區別,脂肪多 肉質嫰的,會些許好吃點,賣牛排的會給張圖,價錢會反應出好壞。

我家孩子愛吃菲力,七分熟,不過再生也不敢給他吃。


西冷就是沙朗,有一條油邊,肉質略老,菲力沒有油邊,肉質比較嫩,肉眼又叫肋眼中間有一塊很大的油脂肉質邊緣似西冷中間似菲力,t骨是中間有一根T形的骨頭,雪花指油脂分布均勻的牛肉,在潮州牛肉鍋里專指脖仁。

上述對肉質的評價和牛A4以上安格斯牛M6以上才有意義,這兩個等級以下的牛排不如去吃潮州牛肉鍋。

安格斯牛總體肉質粗糙,油花分布很不均勻,即使達到M9以上也是如此,新標準有M13的還沒試過。儘管如此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安格斯的肋眼,吃起來過癮。

和牛肉質細膩,油花分布均勻,尤其是A5級別的菲力絕對是極品享受。

油脂多的牛肉最好5分熟以上,這樣可以是香味更濃郁。

最後強調一下,單價低於200元每200克的牛排建議不要嘗試


推薦閱讀:

西餐難不難學?
女生學廚師學中餐好還是西餐好?
老外生命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土豆...奧地利熟土豆沙拉和跨年的烤乳酪土豆美食分享
吃西餐的時候可以吃同桌別人盤子里的食物嗎?

TAG:西餐 | 牛排 | 牛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