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到底是怎麼回事?讀了兩遍,也沒從中體會到明朝的制度到底怎麼回事?


蟹妖,之前寫過的一篇書評,希望能幫到題主。

《不止是萬曆朝的第十五年》

1587年,無關緊要的一年。有明一代,洪武、永樂可謂是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崇禎朝可謂是悲情又悲壯。萬曆朝,雖然表面上風平浪靜,但是明朝自建國以來的種種弊端已經積累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同時,一支由努爾哈赤統帥的力量已經悄然在黑山白水間興起。所以,《萬曆十五年》中的十五年,不僅僅是萬曆朝的十五年,它也是明朝「仁宣盛世」及其餘暉的圓舞曲,也是漢人最後一個王朝滅亡的開場曲。過了幾百年後的今天,或多或少也有那十五年的影子。

雖然張居正、申行時等人不可謂不精明幹練,且張居正權勢之大,在當時無與倫比,內有太后皇帝支持,外有馮保戚繼光為伴,追隨者中有能力、佔據要津的不可勝數。有如此優渥的條件,再加上不世出的個人才能,推行土地、軍事的改革卻難上加難。

戚繼光是天才般的將領,其手下使用鴛鴦陣的戚家軍,戰功赫赫,令倭寇聞風喪膽;他駐守的薊州,蒙古人幾年不敢南下。然而,這樣的軍隊,這樣的將領,為什麼不僅沒有被視作國之干城,卻被視作文官集團的心腹大患呢?為什麼戚繼光沒有重新改造大明軍隊呢?

究其原因,在於大明朝是徹底的人治,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標準則是含糊不清的儒家道德傳統。人治的好處在於,可以最大限度發揮賢者的才能,使其才能可以充分利用到國家運行及改革中。但壞處更大,政策是以人的主觀改變的,所以張居正一去世,不僅本人被扣上似是而非的罪名,許多他提出利國利民的改革政策也被無情拋棄。

軍事改革更是痴心妄想。大明有二百萬軍隊,將這其中大部分冗兵改造成能征慣戰之士,將這其中大部分無能將領淘汰,將這其中大部分制度更換,要觸動多少人的利益?要激起多少既得利益者的反擊?要承受多大的壓力?這些人當中,有本朝的實際執政者文官集團。文官集團只要保證太平無事,便萬事大吉。軍事改革不僅會打破這種平靜,也會間接地奪他們的權,也有可能會造成唐朝五代十國時期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的局面。這種改革,是他們萬萬不能允許的。

經濟上,本朝重農抑商,禁止海外貿易,直接導致了東南沿海倭寇的產生。就算是農業,也是積重難返,全國土地兼并嚴重,農民逃荒之事日益嚴重。張居正重新測量全國土地的做法,也是半途而廢。這導致了許多農民起義,而後來的一支——李自成的大順軍,成為了本朝的掘墓人。

至於海瑞海清官,本人有個觀點:貪官腐國,清官亡國。具體的事情需要貪官辦,他們是得力的處理事情者,也是各個部門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傳遞者。而清官,可以當個標杆,或者處理些訴訟案件。只要一個王朝的貪官不多到無法收拾的地步,那麼這個王朝離滅亡還遙遙無期。很顯然,崇禎末期,貪官已經無法收拾了。

時到如今,雖然經歷了幾百年,經歷了大明、大清、民國、六十年共和國後的今天,也是有些萬曆那十五年的影子。改革積重難返,既得利益者為了自身利益阻撓改革的步伐,改掉制度上的種種弊端因為他們而裹足不前。這時候,需要呼喚吳起、商鞅、王安石之類的英雄!

萬曆十五年,不僅僅是明萬曆朝的十五年。更是三百年大明,三千年皇朝史的一個縮影。


以德治天下,以補大明律之紕漏,然則仁義道德比嚴刑峻法背後隱藏著更多的卑劣,沽名賣直之行為反而反過來限制了皇權,人情社會背後的潛規則,造成了官僚階層之腐敗,這種腐敗使得大明王朝病入膏肓,且無力將其剔除,致使清官難以一己之力還百姓以康樂,致使腐敗的大明官兵難敵倭島之殘寇。德治天下,德之曖昧致使天下如散沙。法治天下,法之嚴明必還朝政以清明。


你可能捧著《延禧宮略》、《如懿傳》等小說可以讀到夜不能寐,但當你抱著厚重的《資治通鑒》時卻有可能昏昏欲睡。

因為可能對於很多人而言,喜歡歷史更多是喜歡那些演義性質的人物評傳,或者是野史性質的宮闈秘史,因為它們往往精彩絕倫,而正史對於普通人來講,似乎總是那麼枯燥而晦澀。

但有一本歷史書卻是例外,它就是歷史學家黃仁宇的代表作——《萬曆十五年》。黃仁宇告訴我們,嚴謹的正史也可以很好看。

《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作,是一本暢銷學術書。可以說,在散文裡面,它的歷史水平最高,在歷史書裡面,它的散文水平最高。其地位自然不言而喻,達到了「生平不讀十五年,就稱明粉也枉然」的地步。如果你希望給自己的標籤加一個歷史愛好者,那這本書是必讀書。

那麼,這個本書為什麼這麼重要?它講的又是什麼呢?

不像於以往單調呆板的歷史書,這本書中,黃仁宇先生採用了一種新穎的寫法,讓任何人都可以幾乎無障礙地去接觸正史,在他的筆下,歷史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歸總和羅列。

這種新穎的寫法,被黃仁宇本人稱為「大歷史觀」。

所謂「大歷史觀」,既不像編年體史書那樣依照時間的脈絡敘述一個王朝的興衰,也不像紀傳體史書那樣單獨介紹每個人物的一生,而是把歷史剖開一個橫截面,像紀錄片導演穿越過去一樣,向讀者展示一個帝國的運作面貌,黃仁宇先生選取了最平淡的一年,去除了一切突發事件的可能性,把當時的一位皇帝和五位著名的大臣,以一種群像式的敘事手法緩緩展開,從中折射出16世紀中國社會的完整面貌。

並且,如同管中窺豹一樣,從各種細節中,觀察公元1587年表面一派太平的大明朝,為何會一步一步走向衰落和滅亡。

書中提及的皇帝自然是萬曆皇帝,五位大臣則分別是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督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及前雲南姚安知府李贄

用黃仁宇先生的話來說,他們或是身敗,或是名裂,沒有一個能夠功德圓滿。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那些隱藏在歷史深處的癥結已經開始慢慢積累,直至無可逆轉。黃仁宇先生正是以這樣的角度,還原了這些真實的歷史人物,以及他們身後的時代背景,並進而歸納出中國是一個依靠道德而不是技術在運轉的社會,全篇講的其實就是2個字——制度,明朝將道德凌駕於制度之上,導致制度不斷僵化,使明朝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崩潰。

《萬曆十五年》中文版自1982年在國內問世以來,就一直暢銷經久不衰。相信這樣一本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觀察現代中國之來路的書,能夠給人以頗多啟發。相信無論你是歷史學者還是業餘愛好者,也無論你是企業老闆還是普通白領,都能從中獲得一些啟迪和想法。

(部分圖片源於網路,如涉侵權請聯刪)


我看這本書有三點體會:

1.人治終究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

2.從來就沒有最優解,有的只是相對解。

3.改革不是口號,是真的要有更遠更寬的眼光才行。


如果只是入門的了解下,可以再讀下親王的《顯微鏡下的大明》,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角度對明朝的觀察。《萬曆十五年》說的是明朝文官系統政治一元化,高度推崇四書里的道德準則,表現為思想僵化,結構組織上腐朽不堪,最後對國家的衰敗無能為力。黃給出的藥方是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政治制度說的是法治精神,而經濟制度說的是建立金融交換系統,信貸系統等,以避免古代稅收制度的落後和雜亂。親王的《顯微鏡下的大明》說了六個小故事,有些論據可能跟《萬曆十五年》所說的觀點並不同,就比如說《萬曆十五年》里說明朝缺失精細化的管理,還是以道德為準則來指導億萬人民,但是在《顯微鏡下的大明》里對明朝的稅收制度,人口管理制度描述就有很多。

實際上,每一本書都不可能對古代制度有精確的描述,我們也很難說《萬曆十五年》和《顯微鏡下的大明》孰好孰差,關鍵是我們讀書是為了什麼,人云亦云的讀書並不能獲得真正客觀的知識。如果只是單純的讀幾遍《萬曆十五年》,或者說再多讀幾遍,也體會不到明朝的制度是怎麼一回事的。

再推薦一本明末的書,溫功義的《三案始末》,把每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娓娓道來,歷史簡直像故事一樣精彩,彷彿自己就置身於這勾心鬥角之中,不局限於某一人的描述,更好明白歷史的進程以及個人身處其中的局限性。黃寫《萬曆十五年》參考最多的就是這本《三案始末》,但個人感覺無論是學術價值還是文筆,溫功義的這本《三案始末》要好於《萬曆十五年》


說白了,就是明朝整個社會以科舉制考上來的儒家大師為中心,這幫人除了空談道德瞎比比外,屁事都不幹。他們治國只靠一條那就是虛偽的道德文章。所謂數目管理,其實是指根據客觀情況處理事情,數字是最客觀的體現,而不能以非常空洞的道德禮儀來處理事情。處理事情必須有客觀標準,而不能以空洞的小人君子等違心概念為標準。像戚繼光練兵,客觀數量標準定出來然後士兵按這個訓練,而不是天天帶著士兵高喊我是漢人然後就天下無敵了。


推薦閱讀:

淺談漢唐以來的政治制度之二---- 唐朝的政治制度
如何看待公司懲罰制度連帶兩級?
回購新政:股份回購制度迎來升級版、提升公司回購積極性
建設一個制度應該考慮哪些問題?
為什麼這個社會越到高層就越多死啃制度的人,或是死板?

TAG:明朝 | 制度 | 萬曆十五年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