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說的對眾生的大愛是不是貪?

佛講戒色,戒男女之愛,把愛定義為貪的一種表現形式。但佛又講世間大愛,要普渡眾生,難道這個對眾生的大愛就不是貪?


貪,顧名思義是由外向內吸取,佛法說的慈悲心是只出不進,所以不是貪。

《華嚴經》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譯·卷第五十五

又作是念:『我修菩薩行時,若有眾生來從我乞手足、耳鼻、血肉、骨髓、妻子、象馬乃至王位,如是一切悉皆能舍不生一念憂悔之心但為利益一切眾生不求果報,以大悲為首,大慈究竟。』

《思益梵天所問經》鳩摩羅什譯·卷第二

世尊,菩薩不應於眾生求其恩報,亦不應觀作與不作,又於苦樂心不傾動。


不是貪。是慈悲。



我個人的理解。

首先,題目里的佛,指的是哪一尊佛陀?燃燈古佛?還是釋迦牟尼佛?我們這一期佛是釋迦牟尼佛,這是公認的,也是佛教創始人。討論此類問題如果不先確定在哪一尊佛陀教義範圍內討論,那麼我認為是一件很疲勞,對修行也無意義的事。

釋迦牟尼佛教導戒律是因為貪執是導致我們不斷生死輪迴的直接原因。戒定慧三學,戒律是為了「禪定」。而且也沒要求戒色啊,是戒邪淫。出家了變成戒淫。不同的目標要求不一樣的戒律,就比如考大學,有些人立志要靠北大清華,那麼付出的努力自然要更大。所以,釋迦牟尼佛陀的教義並沒有教導所有人都要戒男女之愛,戒色。在家居士正常的男女之愛,正當的夫妻關係,是被允許的。釋迦牟尼佛也沒講過要普度眾生。《佛陀傳》也明確講了喬達摩樹下開悟達到涅槃之後,並沒有想創立佛教,並沒有想去度化眾人,而是大梵天請求後才有這個因緣的。這個都是影視劇或者宗教其他派別里賦予佛陀神化的人格之後的產物。

所以,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對佛陀,對佛教的歷史發展,佛教教義都有不小的誤解。

關於小愛,大愛,世間大愛,小,大,解釋不來,文字遊戲而已。

佛教歷史和佛教主流宗派的基本經書(南傳,凈土,唯識等等)看一看,這樣的問題自己都能解開的。


先定義貪。在佛教概念中貪指對色聲香味觸的貪著。在一段男女關係中,把愛情中的貪剝離出來,剩下的就是純粹的愛本身,這種愛也叫慈心(差不多是純粹的希望他人幸福),像是希望自己的父母長輩幸福,希望愛人幸福,希望孩子幸福,希望寵物幸福,佛的所謂大愛也是一樣,並不是貪。


判斷愛與貪的標準是付出與索取。

你會愛一個矮、丑、窮、愚昧、無能、殘暴、淫亂的人嗎?

通常來說,都是貪求美色、金錢、魅力、甜言蜜語才會去愛一個人吧?

如果你為愛的人付出全部,他/她不拒絕,不表白,不負責,你還愛他/她,並繼續為之付出嗎?以愛為名付出,其實還是為了索取。

佛所說的大愛,是不管一個人醜陋與否,貧窮與否,善良與否,佛法平等以待,皆要渡脫苦海。


推薦閱讀:

「黃河40」聖引一:活佛的情歌
怎麼正確的學佛?
日記:菩提本無樹
《中阿含經·本際經》
佛教故事:正知因果才能獲得大吉祥

TAG:佛學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