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是不是有失偏頗,有沒有煽動孩子與家庭對立的傾向?

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是時下最流行的話題之一。每當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有「原生家庭的魔咒」,「原生家庭欠你的」之類的文章,底下好多的評論是諸如「看哭了,我就是這樣的環境長大,現在如何如何不好」。

現實生活一定不是十全十美的,包括親情,可是親情真的那麼罪大惡極嗎?原生家庭真的是你失敗的理由嗎?

我現在有些困惑,求解。


凡事如果偏激的理解,那麼就失去意義了。我們不是一直說要正能量嗎?所以對此也要正能量的去對待。

現在一些原生家庭對人一生的影響,都是正面的。主旨在於讓大家意識到原生家庭對一個人一輩子有非常深的影響,讓一些還算有能力理解的人,揚長避短,成長為更好的自己,規避原生家庭的不好的方面,讓自己更優秀。


現在對原生家庭的討論不是為了讓人埋怨和憎惡,而且為了反思,希望新一代能在自己組成家庭以後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家長。

對於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點從古代就有了認定,子不教父之過。教育其實是個心理學,環境對於人成長起到多少作用?可以說,環境決定了人的性格,不探討那些極端情況的家庭,就普通的家庭來說,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家長自身的性格對孩子造成影響的太多了。

孩子並不會像大人那樣成熟的去思考,但是他會本能的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生活方式,所以寵溺孩子的家庭,往往孩子任性,所以冷漠孩子的家庭,孩子往往內向而脆弱。生物的本能讓小孩很小就去選擇有利於目前生活環境的方式,但是離開家庭之後,不好用了,但是性格和習慣往往已經養成,而且家長也不會意識到有問題。他們會覺得這孩子「天生」有點內向等等。

孩子性格有小問題的時候,家長看不見或者視而不見,孩子性格有大問題的時候再想改正已經晚了。

而且中國家長對待孩子最大的問題其實應該是不尊重吧,日常生活經常的不尊重導致孩子對家長的不信任,然後會在親情和信賴之間備受折磨。導致性格不果斷,不獨立等等不利於社會生活的問題。

教育問題還是需要更多的案例和思考來總結吧,希望所有的新生家庭里,家長們都可以儘可能給以孩子尊重,給以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


不是的,現在有些反過來想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個原生家庭之間真的有不可調節房矛盾


如果你清楚互聯網用戶的年齡段你就知道為啥這個話題這麼熱了。

現在是個信息泛濫的時代,大眾都喜歡傾訴,宣洩,理性的聲音越來越小。

心理問題還有個讓人頭疼的地方,就是 即便挖出根源,與治癒依然隔著十萬八千里遠。

可是誰在乎呢?


家庭不會讓人生病!


有。

潛意識的力量很可怕,你越是迴避一些東西,問題會越突出。


推薦閱讀:

孩子每周在低素質的老人那裡放一天會有很大影響么?
為什麼中國有很多家長都不會去考慮孩子的感受?
「玩孩子」的歪風邪氣何時能休,如此家教你考慮過後果嗎
教育|「十不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這樣,孩子算不算留守兒童?

TAG:家庭 | 原生家庭 | 家庭教育 | 家庭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