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在道德上越是完美的人,就越容易成為他身邊人的災難?

道德不是用來約束自身的嗎?為什麼你約束自己讓自己盡量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卻會讓你身邊的人對你有誤解甚至是受傷。


謝謝你的邀請,猶豫了一下,還是來談一下我的看法吧。

1、「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因為是比較就產生了差距。而且我們的文化認知讓我們很多人習慣了比較。我很小的時候,總愛說一句話:「誰比誰更好一些」。其實這句話非常普通,這種句式也很平常。但有一個朋友這樣和我說:「不是誰比誰更好一些,是他也好,她也好。」現在看,這是一種情商高的表現。

2、不僅僅是在道德上,當一個人趨於完美時,他會給周邊還未達到完美的人帶來壓力。而這種壓力是以你為中心向周邊擴散的,也是說,離你越近的人感受到的壓力越大。當周邊的人在心理上或生理上都不可能達到完美的時候,他或她的壓力很有可能就變成了災難。這很可能讓其發展為「自卑」,自卑很可怕。

3、現在來看,社會更趨複雜,一切都在競爭中發展著。更因為什麼「狼性」,「叢林法則」等等的理論灌輸下,讓人與人之間關係更加緊張。你示弱,他認為你虛偽,你平常心,他認為你清高,你略表達一下你認為平常的看法,他認為你站上了道德至高點。這就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甚至出現破裂。

4、題主能夠在道德上更趨於完美,那怕是在精神上支持這種嚮往美好道德的人生觀。我在這裡都要向題主表示敬意。一個人能夠在美好的道路上堅持前行,是一件非常值得敬佩的品格。而周邊必然遭遇的不解與非議都不能阻擋你尋求道德真義的腳步,你了不起。

5、這個社會狀態是複雜,人心更是複雜。在這形形色色的世界中,當你用道德來約束自身的時候,你要諒解那些(尤其是你身邊的人)對你有誤解甚至是感到受傷人或朋友,因為這也是一種美德,你要允許他們有一個進步的時間。或者多給他們一些時間和空間。他們會明白的。

以上不當之處,請見諒。


因為道德沒有「完美」之說。

道德是人類約定俗成的社會規範,道德的基礎不是邏輯,所以道德並不具備自洽性。

道德和道德是可用互相矛盾的,道德之中有無數的悖論,所以不存在道德上完美的人。


道德綁架你啊,讓你不願意乾的事也能balabala講一大堆理由,好像還很有道理的樣子,累的不行對吧,人活到最後不就圖個自由隨性嗎,法律準繩的都搞不明白呢,誰會喜歡道德綁架,呵呵


道德其實是個主觀概念

就好像扶跌倒的老奶奶

你扶沒問題

你不扶也沒什麼問題

道德可以用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但請不要把自己的道德綁架在別人身上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想像你一樣

當個拯救世界的英雄

哈哈。


真正有道德的人,他不爭,他不搶,他以行動演示。因為他知道爭鬥是一個偉大的病毒。


隔壁家的小孩越優秀,你就顯得越差勁


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不會成為他人的災難,如果這個人給周邊人帶來災難那麼這個人一定不是有道德的人,道德的標準是善和真(自己的理解),如果與他人不友善不為他人著想給他們帶來麻煩,能說他是一個道德完美的人嗎?而且沒有人能在道德上完美,道德就是教一個人怎樣做人的標準,孝父母,親兄弟,善朋友等等。中國的倫理關係其實也是一種道德關係。(個人覺得的)如有不正請包涵,謝謝!


因為遵守道德本來就是作為一個比較高尚的人應該做的。正如古代的孔子,恪守禮道崇尚仁德。做不到的人有多少呢。所以有道德的人去要求別人遵守道德,那是一種強迫,畢竟別人並沒有那樣的覺悟,也沒有那樣的明晰。於是,有道德的人就越是成為監督別人的災難了。所以有道德的人,應該更加的在乎自身,去寬容他人的不道德行為,因為本著人無完人的思想。當然了,遵守法律是必須的。遵守道德是為了成為人上人的決定罷了。只是過於要求別人和自己一樣,就強人所難了,除非得讓別人和你一樣的高度。


推薦閱讀:

中國人定義了道和德,並認為道德代表所有存在,然後他們用定義的道德推導出作為人的行為原則這符合邏輯嗎?
感情和道德到底該何去何從?
法律是為道德服務的嗎?
道德與法律誰先誰後?

TAG:道德 | 道德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