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對微博上關於女性生育話題下面的言論感到不舒服,覺得它不應該是這樣的?


感覺到不舒服就對了,因為這是一場反智的狂歡,而且註定會讓社會背鍋(間接損害到你的利益)

反智的狂歡:過低的生育率會導致人口老齡化,到時候首當其衝利益受損的就是老人,也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因此越是自己不想生孩子的人,越應該期待社會總生育率不要太低(別人多生孩子),但這些人反智反智在,不但自己不生,還極力勸國內別人也不要生,最好全中國女性都不要生孩子,氣死直男癌,氣死男權社會,她們哈哈很高興,說看我們多團結

讓社會背鍋:狂歡過後,等她們老了,誰來給她們養老?別看她們年輕時說:「等我老了無法照顧自己了我就自殺。」說得瀟洒,真等她們老了,除了少數厭世者會自殺,大部分人仍然想活下去,並且不想為年少輕狂時拉著別人一起不生的行為背鍋,於是這鍋就只能社會背了。她們會圍堵政府部門,在政府大樓門口打橫幅,撒潑打滾,要求養老福利優先向她們傾斜,於是有孩子的老人得到的養老金沒她們的多,甚至那時候的年輕人除了照顧自己爹媽,還要休息日義務勞動去照顧她們

類比一下,就好像你看到你的同事要違規操作機器,肯定會受傷,你勸他他還不聽,結果果然受傷,單位里組織募捐給他醫藥費,你也不得不捐錢,換我也非常不舒服


不願生孩子絕對不是女性自己的一廂情願,對於大部分適齡男性來說,不願生育的男性遠多於女性,這就導致了不婚不育的言論大火。因為影響生育的從來只有來自生育的壓力,跟性別完全無關,這也是國家慣用的把階級矛盾轉換為性別矛盾的正常手法,至於為何要這麼做,因為前者會影響到社會穩定。田園女權蠢嗎?很蠢,非常愚蠢,誰都能看得出來女權都很愚蠢,建國初期的婦女平權現在越來越向女權平移,但女權也是轉移階級矛盾最好的武器,在國家還沒邁過經濟這道坎的時候,女權主義還是會盛行一段時間的。


就想起來無問西東里,沈光耀的媽媽說的這段話,至今仍然可以在所有年輕人中適用,

「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

「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

一直不懂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蠱惑別人放棄做父母的樂趣,嫁給一個沒有感情,只想傳宗接代的男人,只能說明這是兩個人婚戀觀有問題。怎麼可以說生孩子是錯誤的?遇到真心相愛的人,結婚、生子、撫育孩子、奉養父母,這難道不是完美的人生嗎?有的人享受孤單,喜歡獨處沒有錯,但絕大部分人不能永世孤單。

我的孩子出生時,就算他睡著了我都忍不住躺在他的身邊看著他,愛不釋手的摸著他的小臉,看他小嘴巴啾啾的要吃奶的樣子,那種幸福感是沒生過孩子的女人永遠都體會不到的。反而單身有多自由,不生孩子有多無拘無束是個人都可以體會到。所以,不要讓別人的隻言片語來左右你自己的人生,生孩子沒有錯,單身也沒有錯,但是請自主選擇,不要聽別人的蠱惑。


這只是一面而已,因為你對此感到不舒服,所以才注意到它。

實際上,微博上還有很多所謂接「好孕」的高轉發高贊高評論微博,難道微博上呈現出來的事實是矛盾的嗎?

接受世界是多元的,意見是多方的,其實很多現象都可以解釋,思考出來的結果也就更加理性。

另外,在網路上表達意見是廉價、匿名的,且更容易被從眾心理支配,尤其容易被憤怒等情緒感染,整體表達出來的意見極有可能是失真的。

一般人在現實中判斷問題,會考慮利弊,但在網路上則更具有攻擊性,滿足表達欲,這是網怒。


韭菜割的多了乾脆就不給你長了

如果自身生活比較安逸幸福,沒有比較高的追求自然不理解這種現象。


既然發現有問題,那就得有解決問題的覺悟,你想讓女生們繼續做生育機器是不可能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更加不可能甘心一輩子做個主婦角色,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發展女權,國家出面支持,緩解女性的生育焦慮,同時也能緩解男性的養育壓力。不然,我們中國今後將會落到現在日本的下場,生育率持續低迷,有部分原因就出在日本女權不行,男權猖獗,女性生育意願不斷降低,後來越來越多男性的生育意願也降低了,無性夫妻也越來越多,可以說是男女雙輸。

生育給現代女性造成的困境是什麼?其中有個困境就是生育與職場發展機會之間的衝突,由於女性生育需要產假,中國男性不用,那許多企業自然就會更青睞男性員工,這是資本唯利是圖的本性使然。所以國家就得動用「看得見的手」進行宏觀調控,防止資本為了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從而拉大性別差距,國家不出手解決用人市場逐利性產生的弊端並剷除男權土壤,最後吃虧的也是整個國家。

那麼如何調控呢?我支持像歐洲國家一樣,政府保障男性的陪產假時長,鼓勵男性多參與進家務活動,照顧幼兒,也就是將男性培養成與女性相似的狀態,那性別不就更加平等了嘛,男人終於可以更加理解女人了,企業也不會再因女性生育問題而偏袒男性員工了,多好啊哈哈。所以,也別覺得男人「娘」點就不好,這種看不起「娘」的思想根本上還是對女性的歧視。

最後,麻煩有些人別總說女權不過是資本家的陰謀,將階級矛盾轉移至性別矛盾,高興的是資本家。。。你們不想面對性別矛盾就直說,讓女性像過去一樣給你當生育機器做保姆,想什麼呢小老弟?


為什麼會不舒服呢,女性生不生有她的選擇,為何不尊重選擇,畢竟生孩子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孩子是個人,是個個體,不是生下來就不用管的,先不說生個孩子就是經歷一次鬼門關,從幼兒園到小學各種補習班,教育資金花費就有一大部分,現代社會不是原來,生個孩子給頓飯不餓死就行,現在你要注意孩子各方面發展,心智,性格,興趣各方面都要培養,一個孩子生下來就要對他負責。有能不讓孩子自卑,有能讓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發展的能力的時候再生不好么,就是因為有很多父母並不想這麼多,直接生個孩子什麼都不管,所以才有很多問題兒童,自卑等等心理問題。所以現在才有很多人對生孩子更加謹慎。這不是一件好事么?畢竟,為人父母而不需要考試是最可怕的。


我覺得挺正常的。

作為一個90後,我父母幾乎把生育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我曾經開玩笑跟我媽說我要當單身貴族,我媽突然和認真地說,你要是這麼想,那你就不是我女兒。當時就覺得有點被嚇到了。真的會有抵觸心理吧(是有些幼稚)。

曾經你是沒有選擇的,但是你發現不是這個樣子,生孩子不是一件義務而是一個選擇,你可以自由的對待你的生育權了,這也算是一種解放吧。

其實想生孩子的女性還是佔大多數的,而且很多人雖然嚷嚷著不生,但最後還是生了的。現在高贊發聲的是另一部分人,她們很多話也是事實。女性就業壓力的確比男性大一些,而且準備生孩子的女性在就業上的確遭受歧視,什麼時候問題解決了,生育意向還會上升吧。

煽動人很簡單,說幾句話就是了,但是描述生孩子的美妙之處,我覺得沒有過小孩或者不那麼喜歡孩子的人會比較難理解,三言兩語也無法闡述清楚。

如果刷這種微博感到不舒服也不用糾結,你平時面對的人才是大多數,也不用企圖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別人。微博就像一個大染缸,會放大很多惡意,看個樂就好了。


正好,我在別處寫的一個回答,也是關於生育的。

題主感覺那些角度的言論看著不舒服,那我換一種角度來說說生育中的一些冷知識

都是抄來的。

第一部分

來自《女性是如何進化出大姨媽的》

大家傳頌的 " 母親與胎兒是世間最親密的關係 ",是一個大謊言。在看到這篇文章之前,你都一直被蒙蔽在這個謊言中。

胎盤是胚胎的一部分,大部分哺乳動物的胎盤都只與母親血管的表層相連,將營養物質運送到小寶寶體內。有袋動物甚至都不讓胚胎與自己的血管產生連接,而是通過子宮壁分泌一種奶狀營養物質。

一般哺乳動物的懷孕期是井然有序的,因為母親在這個過程中充當的是 " 暴君 " 的角色。她的意願可以決定她的後代是生存還是滅亡。她能夠控制營養物質的傳遞,也有能力將營養物質排出或是重新吸收。

只有極少數的哺乳動物,包括靈長類動物及鼠類,進化出這種 " 血性絨膜胎盤 ",而人類的胎盤,估計是其中最難對付的一種。

人類子宮內有一層厚厚的內膜組織,上面布滿了極為細小的血管。這些血管末端是封閉的,血液不能被新著床的胚胎所利用。成長中的胎盤會直接鑽透這一層內膜,撕開動脈壁,並將血液導向飢餓的胚胎。

胎盤會深深扎入它周圍的組織,颳去這些組織並停留在自己所創造出的空間里。它還會同時向動脈內注入荷爾蒙,麻痹血管致使母親的身體無法限制它的行為。

也就是說,這個不斷長大的胚胎可以直接地、毫無限制地得到母親的血液。它能分泌荷爾蒙,控制母親的身體。這個胚胎也能夠通過一些方式,比如說,增加母親的血糖,擴張她的動脈血管,增高她的血壓,以保證自己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物質。這些方式非常有效。

還有一些胚胎細胞可以穿過胎盤,進入母親的血管。它們可以在她的血液及器官中生長,甚至可以進入她的大腦,在那裡繼續存活,活生生地將母親變成了一個 " 基因嵌合體 "。

懷孕三個月的時候,胎兒開始大量吸收鈣,這會造成母體的低血鈣現象,當母體輕度缺鈣時機體會用激素調動母體骨吸收作用,用母體骨骼中的鈣增加血鈣含量。會導致母體肌肉痙攣,高血壓,難產,牙齒鬆動,骨盆畸形等癥狀

接下來是第二部分

摘抄來的關於懷孕的冷知識

來自答主田吉順

心血管系統:妊娠及分娩過程中,血容量增高,心臟負荷增大,可以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而且對於孕前即有心功能不全的女性,妊娠及分娩會加重這一情況。

呼吸系統:妊娠期間,孕婦靜息狀態下通氣量及耗氧量增加,可以發生多種肺部疾病。其中急性肺水腫是導致孕期和產後女性轉入ICU(重症監護室)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由於妊娠對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所以懷孕以後得感冒的風險增高。

血液系統:由於妊娠期血容量增高,凝血功能亢進,因此妊娠期發生貧血及血栓性疾病的風險增高。

內分泌系統:由於妊娠期胰島素抵抗的作用,對於葡萄糖的代謝能力降低,容易發生妊娠期糖尿病,而且糖尿病患者懷孕之後,血糖控制的難度也相應增大。

消化系統:妊娠期胃腸道生理變化的機理還不是非常清楚,但是很多人會有噁心、嘔吐、食道反流、便秘、痔瘡等表現。但是消化道潰瘍在孕期並不常見,本來有消化道潰瘍的女性,懷孕後反而癥狀會有所好轉。

泌尿系統:由於妊娠期腎臟負荷增高,雖然下尿路感染的風險和非孕期沒什麼變化,但是孕前如果有腎臟功能不全的女性,懷孕後腎臟損害通常會加重。

運動系統:妊娠期,尤其到妊娠晚期,孕婦增加的體重對於骨骼肌肉系統是一個挑戰,很多人會有腰背部不適或者骨盆疼痛。雖然大部分人產後會逐漸恢復,但是還是有一小部分人有可能會演變為慢性疾病。


這個問題真是一個把階級矛盾巧妙轉換成兩性矛盾的絕佳範例啊……

現實世界中真正拒絕生孩子的人是少數的,這種現象只是反應出一部分年輕人,是在尚未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時就匆匆生育。

這些沒真正準備好接納一個孩子的新父母中,一部分人是因為社會壓力,一部分人是習慣性隨大流,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胸懷家國天下全人類的未來的使命去當了爹媽

在網路上因為可以泄怒,這部分對被支配的抵觸情緒被放大,就變成了「我不想要小孩」了。

而現在年輕人為什麼逐漸不在意生育 結婚 買房,開始降級消費……原因還不明顯么?


說說而已別當真。

工作煩了還會嚷幾次老子不幹了明天就辭職呢。

整天被瞎bb些最佳育齡是多少多少過了幾歲就是剩女了之類的新聞,女性老被強加這些恐慌焦慮,只會適得其反。

所以結果就變成嘴炮:行,既然你要單方面給我加這樣那樣的規則限制,那我直接掀桌不玩了。

至少也是個發泄途徑。

放心吧就算不讓她們說,結婚率生育率也不會因此提高的。


高中生物就學過了,還是高一的,老師特意強調高齡產婦會損傷身體,22-28歲最佳生育年齡就是指你那時候生身體受影響小,再大點生就會對身體造成更大傷害了。真的無語,這種事情都能扯到女權,可見下面叫囂的那幫人基本沒上過高中。愛生不生,天天好像生個孩子就男的都欠你多少一樣,閑不閑。


結婚生育給女性不僅不能帶來安全感和保障,反而大方面損傷個體利益的結果。因為現在只有經濟獨立才是自己的,孩子生下來帶大了,無功反而全是過錯,還損傷了唯一自保的能力,婚姻沉沒,孩子都不是自己的,這就是現實。為啥婚姻會沉沒?以前男人養家,對女性的態度就不友好,現在依舊不友好,只是更有恃無恐了


因為你既沒有輸出相同的惡意,也不能真正做到清高,所以你進退掛斷,被女人物化和剝削。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在大海里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刷,

歐洲就會失去一角,

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莊園,

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你而鳴。


對於微博女拳,看看就好,習慣就好


其他幾位答主首先都認同,不育這個觀念是不應該佔據主流的哈,但我想回答兩個問題:

一,現在不育恐婚恐孕的觀念為啥會佔據主流。

詳情參見各種知乎問題,類似於現在年輕人為什麼不想結婚生育,關鍵詞一搜有很多,看了就懂了,尤其是女孩子。簡單來講,結婚失去了意義,一人生活很好,生育失去了意義,一人生活很好。這些擔心焦慮甚至恐懼是真實存在的,其他打答主說是人云亦云我不同意,不是每個佔據主流的觀念都是被輿論控制以後人云亦云產生的,真實的情感也會產生這種效果。

以前是媽媽們都不抱怨,沒有渠道也沒有話語權,現在開始抱怨是好事,因為痛苦和問題是存在的。

就我自己來說,我當了這麼久家裡的小公主學校職場上的牛人,突然得知生孩子是要在身體里踹個會動的包裹,影響我的學業工作,影響我的身材外貌甚至健康,甚至荷爾蒙會讓我失去理性,而生孩子的時候,沒人能幫我赤身裸體,切開皮肉,把這個包裹硬生生拉出來,癒合期間疼、難堪、骯髒、醜陋,我會想我是不是想不開才會幹這個事啊。

媽媽們對孩子和爸爸的愛超越了恐懼,我很敬佩她們,但是把我的恐懼說成人云亦云我覺得有失風度。如果大家堅持恐婚恐孕就是個輿論風波,我也無話可說,我怕我的,其他人愛咋咋地。

二,題主為啥覺得不育這個觀念不應該佔據主流。

這個問題我覺得題主問大家是沒意義的,你內心為啥會有這個想法,你的邏輯鏈除了你自己沒人知道。你是比較傳統,尚未從人人都傳宗接代的思想中跳出來?你是覺得至少大部分人該生孩子,要不然人類滅絕了咋辦?題主自己想吧,我無能為力,思考本身就是件好事。

以上。


是的,感覺象瘋了一樣。

其實,大可不必,只要先給對方及對方父母講清楚,同意後才交往,不同意,扭頭就走。


這個時代女性很不同以前了。

她們接受了更高的教育,見識了不一樣的世界,也擁有自己的財富。

尤其是在前一時期「計劃生育」時期的獨生子女中的女孩,這些女孩接受了全部家庭的愛,她們更懂得去愛自己,表達自己的想法,爭取自己的利益。

外部因素很宏觀的,物價上漲,房價過高,生存環境惡劣,競爭壓力過大。把孩子帶來世上卻不一定能給他好的生活,還會因此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生而為人,已經很累了,為什麼還要讓孩子也來歷劫。

真的很難了……


生育這個東西完全是看自願,生也好不生也好也管不了那麼多,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你也不可能干涉別人的生活。個人覺得其實有一點比較激進就是,很多女性微博看多了之後很多人總是會有代入感,看到了哪些不好的婚姻不好的生育經歷之後總是說不結婚不生孩子,說的好像自己老公就是這種人自己懷孕生孩子也會出現和她看到的婚姻悲劇這個樣子,就好多都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也有點可悲。當然針對評論所說的我還是的回一句,男性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完全是沒有可比性的,首先男性精子基數比較大而且調理起來是比較容易恢復的,至少比女性卵巢功能減退要容易得多,女性的卵巢功能是無法逆轉的,只有持續性的衰退而不可能增加的,正常的生理上來說女性超過三十五歲之後卵巢功能就開始逐漸下降,但是現在社會的女性卵巢功能多多少少都會有提前減退的,而男性的話到了六七十七八十其實都是有生育能力的。畢竟女性每個月只有一個成熟卵子排出,而男性的精子是上億的,就算你做試管嬰兒也頂多促排出來十來個卵子培育成胚胎,說得不好聽一點從生育力來講你拿什麼和男人比?就完全沒有可比性的


推薦閱讀:

咪蒙之「死」:屠龍少年變惡龍的故事
男同團體與女權團體並非天然的結盟合作體
所謂「女權主義」

TAG:生育 | 女權思潮 | 女權運動 | 偽女權 | 女權主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