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還是山。?

我相信,我懷疑,我願意相信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這三個境界如果看不懂的話,可以看看下面的。

心如一渠水:

心在水,則迷於水中,則執動;

心在渠,則住於渠,則執不動;

心隨水隨渠,則無所住,則愛動不動。

或者

心如照鏡子:

心在物,則迷於相,則執有;

心在鏡,則住於照,則執空;

心隨物隨鏡,則無所住,則愛有不有,愛空不空。

你的鏡子美嗎?

悟道人R

2020.2.26


我們政治老師說,隨著年齡的增長

從一開始,你只是一個小孩,自身的閱歷感悟都不太豐富。所以,你看山是山,只看到事物的表面。

但是當你逐漸長大,變得成熟懂事,你就有了自己的感悟,這就是看山不是山。

當你看過了一切,感悟了一切以後,你就返璞歸真,又看山是山了。


一種解釋,是對立場和準則的選擇。

比如,對於神的理解。

看山是山的時候,大家都說神懲惡賞善,無所不能;

看山不是山的時候,發現神話只是沒有根據的幻想和杜撰;

看山還是山的時候,明白對於神和神話的建構是為了導人向善。

另一種解釋,理解真實的因果關係。

比如,紅顏禍水這件事。

看山是山的時候,不假思索地接受各種慣例和準則,認為好看的姑娘就會帶來厄運;

看山不是山的時候,思考習以為常的現象背後的邏輯,會去想紅顏和災禍之間的真正關係是什麼以及大家為什麼會這樣認為;

看山還是山的時候,理清楚各種現象的因果,明白紅顏只是好看的姑娘,並非紅顏不好,而是人的貪慾、執念和妒忌讓這件事看起來很糟糕。


看山是山,看見事物的表面

看山不是山,看見事物的實質

看山還是山,看透實質後仍不改變自己的想法,於是山仍是山。


從佛學的角度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佛學總說四大皆空,而空並非是說世間空空如也。你看那山。為何說看山不是山?山是山嗎?不是。只不過是成千上萬的石頭堆積在那裡。然後是世人誤以為這個世界上有山。認為山是獨立存在的個體。

同樣的有森林嗎?有樹木嗎?在往細裡面說。真的有樹葉嘛?都沒有。都是世間物質在一瞬間的集合。碰巧的集合了在一起。讓我們誤以為世界上真的有山,樹木,樹葉。

所謂的山,樹木,樹林。就是表象,也是佛學當中所謂的相。他們本身是不存在的。是極微(佛教中計量物質的單位)在一瞬間的聚合。他們會在下一個瞬間消散。

森林不會永遠存在。樹葉同樣的也會腐蝕。但人們總是本末倒置。認為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樹葉,有山。

佛學的空,並不是說世界上的這些東西都不存在。而是說,這些物質的表象都不是它們本身。世人們誤認為森林就是森林。但森林只是表象。實質是很多樹木聚合在那裡。

這就是所謂的五蘊皆空。空是極微的集合,離散。空是動態的,介於變於不變之間。會聚合在一起,但也會消散開。沒有永恆存在的山和樹木。也沒有永恆存在的財富,歡樂,情感,生命。

世間萬物分開來皆是五蘊,佛學要看破五蘊,這個過程很困難,所以修行者會刻意的在生活中提醒自己,自己所看到的只是五蘊的聚合離散。我身邊沒有房子,只是水泥木頭組合在一起而已。我身邊沒有車子,只是橡膠,鋼鐵組合在一起讓我以為這裡有一輛車。

如果我痴迷於房子和車子,那麼就是相信了真的存在「房」,「車」。這便是著相。所以修行者這個階段就是時刻提醒自己,車子不是車子,房子不是房子,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這就是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這個階段的過渡。

而等到這樣的想法真的成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習慣性的認為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車不是車之後,便會思考更深一層次的問題。刻意的執著觀察認為相非相,這個想法本身是否就是過於執著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否也是著相的一種。

於是乎我們就會進入下個階段的修行,不執著於觀察生活中的相非相。修鍊自己可以自由的在「著相」與「相非相」之間來回出入的狀態,這便更像空的介於兩者之間的狀態。可入相,也可出相,來去自如便稱之「如來!」

這便是第三層的看山還是山,只要我願意我就可以看山還是山,也可以看山不是山,和第一層第二層固執的認為山是山,或山非山相比,更加接近「空」的意義,而不再是單一的執著於某一種思維。


看山是山類似於發現一種新實物的第一眼,停留於表現、單純的一個視像,這個時候視角是茫然的,沒有定位於某個角度。

看山不是山,從停留表現的層面有了自己的一些立場視角,可能是零度或者180度視角,視角不同看山當然就有失偏頗,橫看成嶺側成峰嘛,這個階段在思想上有主見,甚至會執拗於自己已建立的角度,但是沒有形成自己的一套認知框架,對不同知識事物的認知框架沒有建立,這個時候看到山不盡然是山,而是自己心中想要看到的山,有自己單純視場角度看到的景象,很可能相去實際甚遠。

第三個階段,審視各個視角,不執拗固有看法,但也不盲目漂浮跟隨,反思自己的視角,不斷學習改變,逐步建立一套認知框架,無所住而生其視角,沒有以往的任何執拗,沒有執拗就會坦然的按建立的認知框架去認知從而有這樣一個視角,站在風景最美的視角看到實際的風景,但更重要的是,風景四時四季呈現不同風景面貌,視角當然不能固定,這就要求關注各個主要變數的變化,以當下的事物關係來改變自己所站的位置,不然就又回到第二層面的固守某一個視角。

總的來說,正知正見正學正行,聞見學行,這也是孔子論語真精神。


第一次見

了解它的細節/內容

不局限於細節/內容


這是大多數人的心靈軌跡,是自然而然發生的,被環境教育的結果,不是主動去修的。只不過有部分人到不了第三個階段。。。

我認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其實是一個關於安全感的命題。相信世界,有安全感,看山是山;受到傷害,開始懷疑,看山不是山;重獲安全感,重新相信世界,看山還是山。還是要知行合一,本於良知,才能進入第三個階段。


說千言萬語,都沒有。總結一句話:「就這樣地」要生便生,要死便死。


透過事物本質看問題,也要只看事物本質。


謝邀

你這是要修仙的節奏嘛?

山就是山,怎麼能有所變換呢?


看 你自己心聲。從什麼角度、哪兒個方面、什麼心情、報以什麼態度、目的何在


這個問題我突然就想到星爺的大話西遊,很多人說開始看的時候哈哈大笑,多次看後覺得有點意思,會靜下來思考,後來偷偷看,或者不敢看,忽然想起來的時候就會有淚水濕潤眼睛。

那山一直在那裡,變化的是我們的眼界。

從初遇時的興奮,到熟絡後的精精計較,再到後來的洒脫放下,哪一個人生不是如此啊!


走神


一天閑的,沒事啥幾把想啥,還不趕緊賺錢


隨著年齡的增漲,我們對事物的價值觀,自然也發生不同,小的時候的認知與現在的認知,與老了的時候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就像最開始我們都去城裡追逐財富,而老了的時候反而覺得要回農村,東西還是東西,只是我們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自然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心,當事過靜遷,"原來如此」複雜的是人心


推薦閱讀:

你最灰暗的一段日子是怎樣的?
為什麼似乎很多時候人會有種 傾向於混時間的現象呢?
有哪些極具人生含義,令人醍醐灌頂的詩句?
超經典100句超級爆笑笑話人生哲理,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說說一個人怎樣才活的不累,活的有意思?

TAG:人生 | 人生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