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父母給自己孩子最好的,然後孩子還喜歡頂撞父母,最後父母說不是自己慣的,說孩子自己在慣自己?


首先,寫一個問題,只有現象沒有具體信息和事情作例證,就好像別人問你這道加法等於幾,怎麼解?

其次,父母給孩子最好的,不等於溺愛,和「孩子喜歡頂撞父母」沒有邏輯關係,更和後面慣不慣的沒有關係。溺愛是百依百順,沒有對錯沒有底線。

然後,如果題主問的是:父母溺愛孩子還不願意麵對現實。這個問題

有句很有名的話: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但是現實會用結果抽醒他。

最後,知乎是一個交流的平台,不是「伸手摘果子的瓜棚」。別人只能給你建議或者思考方向,做不做、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只能靠你自己。

不謝。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和父母有沒有尊重孩子的個人意識是2回事好不好?我媽也願意給我最好的一切,她什麼都不要也要給我她覺得好的一切。可是她不會問我要不要?她覺得天氣冷了,就一遍又一遍的強迫我穿上衣服。她覺得小花邊最好看,就給我快40歲的人買小花邊的衣服。我肯定不穿的,她一遍又一遍的說我不懂美,說我買的衣服丑的很,說我的衣服就是雞穿的一樣。反正各種難聽的話,一遍又一遍的說,到我痛罵她一頓為止。你覺得我不孝嗎?你覺得我頂撞嗎?可是你想過我要什麼?她的強勢嗎?所以,你孩子頂撞你,和你是不是給她最好一切完全沒有關係。


《正面管教》翻三頁,可找到答案。


天下如果有父母說出口「給了孩子最好的」,基本上都是這些父母根本不懂的好壞。

這些父母理所當然地認為給了孩子最好的,孩子就應該成為他們想像中的模樣,如果有差異,那必然是孩子的錯。

孩子是個有獨立思想和品格的人,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你生他養他,他也是獨立的個體,不是你的附屬品。

從你的問題:「為什麼有的父母給自己孩子最好的,然後孩子還喜歡頂撞父母,」就可以看出,在人品培養上父母就沒有給孩子最好的,而且還很壞。

你不尊重別人,也不要期望別人能尊重你。

同樣,父母不尊重孩子,也不要期望孩子尊重父母。

最後要說,父母只能力所能及地給孩子提供好的環境,沒有什麼是最好的。孩子個獨立個體,有不同意見而頂撞父母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為人父母需要很高的包容心,就從言傳身教上來講,這些包容心也會影響孩子對待他人他事的包容心。

總之「說孩子自己在慣自己」的父母是可笑呢,還是可悲呢,或是可憐呢?

不知道,就啼笑皆非吧。


我想問一下家長,給孩子最好的說的是物質條件嗎?

家庭教育中往往會有這個誤區

我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他應該就能靜下心來學習或者生活了吧

但是遺憾的是,你滿足了孩子的所有的物質需求,反倒會產生以下的幾點情況:

1.孩子物質需求得到了滿足,家長沒做適合的引導,生活變的沒有方向

2.用物質來作為交換條件,例如:好好考試,考到98分就給你買什麼什麼,做到全班第一買什麼什麼,結果就是,孩子會覺得這是交換的結果,如果他的慾望得到了滿足,你就再也無法拿別的東西和他交換了,或者孩子的慾望大到你無法滿足,他會覺得努力沒有獲得及時的回報,就不再願意做。這種情況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不要試圖利用物質來解決孩子的動力問題

1.家長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你帶著交換的心態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短期內好像有效果,卻會埋下很大的問題

2.家長還需要明白另外一個道理,如果你覺得給了孩子最好的,孩子就只能聽從你的話,按照你的話來執行,這個想法從根源上就是錯誤的,就等同於老闆給你發工資,不單單管理你的工作,還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一樣的討厭,這個是從地位上的不平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他只會對你產生更加多的反抗。

3.尊重孩子,我們需要從內心中尊重孩子,當你有一天能做到尊重孩子,你會發現孩子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我們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大的學習環境,孩子的未來由很大一部分其實都在我們如何做好自己


因為父母給的是父母認為最好的,而不是孩子需要的,更不是孩子認為的最好的。

拿身邊的例子來說,我老公比較胖,幾乎每次回家公公婆婆都會嘮叨著讓他減肥,弄的他不太想回家,因為回家被嘮叨。真的很心疼老公,小時候上完幼兒園回家後說吃飽了被逼著要多吃點,現在又要被逼著減肥。真的好悲哀。

"都是為你好"是偽愛。家長真的要學著放手讓孩子自己走自己的路,學著引導而不是包辦。


首先要怎麼判定什麼樣的是最好的?

怎麼判定呵,父母盡最大財力給孩子買最好的東西,結果同學的東西更好,孩子自然要頂撞父母了,孩子認為自己這麼優秀,卻比不上同學享受的待遇,所以父母說孩子自己慣自己。

其實父母不該怪孩子,確實做父母沒有真正認清自己該做什麼樣的父母才是對的。對孩子要養育更重要是教育和引導,孩子終究會長大走入社會面對生活,他需要掌握知識和各種能力,更需要了解社會的方方面面的結構組成和明面上的潛在關係和因果,這些都需要作為父母精心真誠地引導。

別讓孩子成為啃老一族或巨嬰寶寶,要讓他們能信心百倍地踏入社會開創自己的生活。


① 這些父母在推卸責任。

② 「給孩子最好的」——非常主觀的說法,另外給孩子最好的看起來父母付出了很多,其實這種方法是最省事、最不走心的。

③ 用物質滿足孩子而非心靈的關懷,不就是「慣孩子」的典型表現嗎?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當然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做得並不對,並要把自己不怎麼對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這樣也不用允許孩子反抗嗎?我覺得父母要反思,如果自己能力不夠,放養比圈養強


所謂最好的定義在於,是孩子覺得好還是父母覺得好,一個很富裕的家庭把所有好的學習社交資源給了孩子就一定是好的嘛,不一定,主要還是孩子想要什麼,

就好像說,貓的報恩吧,貓咪把所有的老鼠都給了女孩子,可女孩子嚇到了,確實對於貓來說是最好的了,可是女孩子不需要甚至還害怕

但是,有很多人還會用這個事說我就是把最好的給你了你還不珍惜,可是有一個根本區別就是,人跟貓不一樣,人聽得懂貓聽不懂


父母可能認為的最好的在孩子心目里未必就一定是好的,父母跟孩子心裡想的裡面絕對是不一樣的。父母認為最好的東西孩子都會認為那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孩子認為最好的東西當父母的根本給不了。

孩子頂撞父母主要的原因在父母身上,你怎麼教育孩子當然孩子也會怎麼來回報你的,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要去抱怨孩子怎樣,先檢討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為對不對。孩子可以溺愛但是不能慣出壞毛病,因為溺愛出來的孩子你會毀了他的一生。

父母沒有必要跟孩子講我給你的都是最後的,別人的父母賦予孩子的可能會更好。孩子慢慢長大了他會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只要你正確引導他孩子長大會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不容易。正確的教導孩子長大後會給父母一個好的回報的。


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唄...物質給到了,精神上的呢?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複雜,平時多溝通,真正理解孩子,心平氣和地解釋、辯論。小朋友懂得不多、不徹底,包容下就是了。本身自己情緒不好,會影響孩子的,他們暫時只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舉止,到大了,就難改了。


這個時候要把握溺愛和愛的界限


這個問題中的「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應主要指物質上的給予吧。孩子成了家裡的特等公民,物質上的最大享受者,這樣的父母在孩子眼中樹立的形象往往是卑微的而不是權威的,孩子養成了索取是應該的習慣,家長以滿足孩子為榮。隨著孩子長大,總會有滿足不了的時候,頂撞就難免了。

最初是家長慣孩子,而後才是孩子慣自己!少年若天成,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是,壞的習慣也是!


是父母都會想著給孩子最好的。慣的那就是溺愛了,不能和給你最好的劃等號。一般是孩子會覺得父母對自己無條件好是理所應當。


一半怪父母,一半怪孩子吧!可能父母教育原因多些


謝邀。我覺得這是兩個問題。

我的觀點是,親子關係中,很多時候是因為界限不清,父母感覺給孩子最好的,但是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呢,還是家長覺得是孩子需要的。俗話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和孩子界限不清楚,彼此侵犯界限,比如,給孩子買很多家長覺得很好的衣服,但不尊重孩子的意願度。

孩子頂嘴,也可能是家長的感受。最近和一個初二的學生聊天,她說,我媽喊我,我說,幹嘛?我媽就把我說一通,說我不尊重她,說我不孝順,但我只想說,我只是說了兩個字而已。。。


什麼才叫做最好的呢?父母們的責任很重大,生活中各個方面都可能不經意間影響著小孩子,所以陪伴也是很重要的,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門課。你以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其實錯了,他們都會按照你們的做法去做事,而不是按照你說的那樣去做…


大概是父母的最好的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父母給的是父母認為孩子需要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頂撞是必然的,至於慣不慣的,這個沒有具體事例無法分析。


你只要記住一條,一個孩子未來95%的表現都跟他所受的教育和家庭環境息息相關,出了問題一定是家庭出了問題


推薦閱讀:

「等我當了父母,絕對不打罵孩子,要……教育」。這句話落實的幾率高嗎?
為什麼父母要為孩子的人生付出?
父母生活中怨氣很重怎麼辦?
中國式父母對你的影響有多大?

TAG:孩子 | 家庭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