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社會中,「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對嗎?是不合群嗎?

高中生一枚,個人比較喜歡獨處,其實人緣還不錯朋友也不少。但只是有一點「世界上大多數的熱鬧我只覺得喧囂」的感覺,覺得大家關注熱議的事情(就是那種誰和誰怎麼怎麼樣了,吐槽各種人,看誰誰誰都不順眼,還有八卦犯花痴)毫無營養,也不太參與。前幾天有人說我不合群,我開始有點懷疑自己


個人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彼此心意相通,相互信任,相互欣賞,有各自的事業,平常不會相互「打擾」,一旦遇到事情,又能彼此幫助。

相反情況是:平常推杯換盞酒肉朋友,一旦遇事,躲得遠遠,甚至套路你的就是他。

所以,君子之交淡如水並不是代表不合群,而是一種有質量的「合群」,不盲目交友,非常理性。


沒必要懷疑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相處方式。

就像有兩種水果,一種是蘋果,一種是香蕉。

別人都選擇了蘋果,而你選擇了香蕉。

然後別人說你怎麼和我們不一樣,這麼與眾不同。

那你要為了和別人一樣,放棄自己喜歡的香蕉,去選擇大眾喜歡的蘋果嗎?

你也說了,自己有好幾個玩的好的朋友,那就夠了。

那些不熟悉,無關緊要,以後註定是你生命中過客的人說的話,聽聽也就罷了。

因為這些人根本不了解你,就像一個喜歡說話的人很難理解喜歡傾聽的人的感受的。

你要知道,獨立是多少人嚮往而做不到的呀!


一定要避免無用的社交。

初高中階段相對來說心理和生理都不夠成熟,特別是在學校里,比如像成績好,長得好看的美女帥哥會比較受歡迎,容易成為老師同學的焦點,所以可能願意和他們接近人會比較多。但是這並不是真正的友誼。到了大學,工作以後,你會發現很多曾經那些所謂的朋友早就形同陌路 。

友誼的長久與時間無關,等你走出校園,眼光開闊後你會發現當初校園裡那些所謂的朋友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是真正的朋友並不多

什麼是真正的朋友?就是無論你有錢沒錢都永遠站在你的身後支持你,鼓勵你。你過得好的時候真心祝福你,理解你。時隔多年,你們依然可以像當初那樣坐下來聊聊天。如果你身邊擁有這樣一個朋友就好好珍惜吧。


你看不慣世俗罷了

我也不喜歡那什麼八卦,誰誰在一起,吐槽什麼的,我也覺得這種事情浪費時間。

你不喜歡的事情就不要為了所謂合群討好別人而強迫自己去做。這樣並不能做到所謂的合群,還委屈了自己。

獨來獨往的人,一般目標會比別人明確。

你說你高中了,喜歡獨來獨往。我支持。在不被同學孤立的前提下獨來獨往專註學習應該的。

對我這種人,可能被孤立才會好好學習吧。我前半個高中,在普通班,成績第一,當副班長。被女同學們孤立慘了。。。。。沒有陪我玩,我管紀律又得凶。普通班的環境真的很糟糕,晚上自習課同學像蒼蠅那樣在我耳邊嗡嗡嗡嘰嘰喳喳的,把我吵得都神經衰弱了。在逆境中成長,我沒有消極沉淪一蹶不振,反而更努力學習,立志離開這個垃圾班級。

後來我真的做到了,下學期我就分到了重點班。嘗到了成功的甜頭。在重點班,我和同學們相處地異常友好。同學們又很喜歡我。玩得好好,玩鬧,唱歌。可能是太快樂了,我的成績一落千丈。。。。。

志同道合的人難找,若高考考好點,在大學遇到的人也不會太差吧。素質教養那些。。

祝你好運哦


君子之交淡如水絕對是一條古往今來的真理。

你覺得不對。無非是看到現代社會中。很多人稱兄道弟,花天酒地,朋友的感情必須要用金錢才能衡量。誤以為淡如水是不對的。但你可能不知道。那種酒肉朋友根本不可靠。但凡你落難了,他們馬上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不否認人際關係中都存在互相利用價值的基礎。那是工作和生存的語言,無可厚非。但真的朋友就那麼幾個,是絕對和名利金錢無關的。或者說,只有超越了名利金錢,才能成就真正的君子之交。

不用擔心不合群。無用的社交沒有什麼價值。能在關鍵時候毫不猶豫幫助你的。才是真朋友。那才是最大的價值。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年輕的人對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常常會選擇一個很高大上的說法,來證明自己所處的優勢。

等你明白了捨身取義,你一定會回來陪我唱這首ONLY YOU……不好意思,串場了。

等你真的理解了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會不合群,而是會適度的參與那些看起來毫無營養的話題。能在熱鬧與喧囂中保持自己的清醒與剋制,能從別人的淺薄和浮華中看到背後的品性和善惡,這個時候思考的深度會完全不一樣,會覺得因為一些話題就疏遠一些人,放棄一些交流其實是沒必要的。

很多人就是想做君子,卻又只能做到教條式的行為規範,理解不了背後的深層的東西,變得迂腐或者偏執,其實是很不划算的事情。


謝邀。

「It depends.」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能說是完全正確,也不能說是完全不對。

單純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根據MBTI人格測試,存在著16種人格(四個維度八個極)[1]

E(外傾性) I(內傾性) (你從哪裡獲得能量?)

S(感覺) N(直覺) (你傾向於如何收集信息?)

T(思維) F(情感) (你如何做出決定?)

J(判斷) P(感知) (你的生活風格如何?)

某些人格類型,可能會像題主所說的「不合群」(需要保持安靜、有一些個人的思考空間)。

也取決於你所在的人文環境。

  • 東亞地區屬於高情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一個情境度較高的文化期望較小且緊密結合的團體,且期望人對其所屬團體的仰賴「。[2]
  • 而西歐和北美地區屬於低情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一個情境度較低的文化會有較多的獨立自主的要求,且會期望多種的關係,唯其期望的關係中較少有親密的關係「。[2]

建議先做一下MBTI人格測試再下結論。

Free personality test, type descriptions, relationship and career advice?

www.16personalities.com

(一點個人經驗,並非專業性意見,僅供參考)

參考

  1. ^MBTI 16種人格類型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1629/
  2. ^ab高情境文化與低情境文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context_and_low-context_cultures


不要懷疑自己,在當今社會,最怕的就是跟風,沒有自己的主見,一味跟隨他人的想法,這才是可怕的,自己的喜歡的事情和人,沒有必要去附和。


謝邀。

你遇到問題居然去知乎提問了。你肯定是個合群的人。

——————————分割線——————————

看出來了嗎?

真正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認知。而不是別人給你的評價。任何人不可能完完全全看清他人。你喜歡獨處就獨處,你喜歡聚集就聚集。你是什麼人就有什麼朋友。

以上。


不要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做自己就好了,必要讓別人的眼光阻礙了你。


如果你現在出事了,沒一個人在你身邊力挺你,沒一個人能勸勸你安慰你,沒一個人一直保護你,那麼你根本連君子之交都沒有,就是不合群而已。

不結伴上廁所,不結伴吃飯,不結伴八卦,這些都不是不合群,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那真是不合群。


謝邀 為什麼要懷疑自己呢? 每個人對於生活有不一樣的方式 我也喜歡獨處 不喜熱鬧 我覺得這只是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 看法不同 個人覺得根本就沒有合不合群這一說 所有的不合群只是因為對方的圈子和你的圈子不同 他不在你的圈子裡所以你覺得他和你不合群 但是人家有自己的社交圈。圈子不同,何必強融


卓越者都有你這樣的特質,說你不合群的是在用平庸者的眼光來評判你。有句話叫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那些好像合群的人只是沒有自我認同而不得不和別人混在一起。


你怕是對君子有什麼誤解,想要達到「君子之交淡如水」,首先你要達到君子的境界,

自古便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修身養性是最基本的,經過了修身的境界才能有資格稱之為君子,

而養性便是修身的一部分,性格最難養,固有修身養性的說法!


對。濃於水的交情,通常都摻雜了利益和水份。


現在君子的比例應該不滿足你在一生中隨機遇到一兩個然後還能淡如水了。現在都在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沒啥空隨叫隨到還不用交情,畢竟你不是所有人的領導,管不著的人怕是話都沒的說,平時好話也都會說,現在說話不好聽,比以前招禍害容易的多了。

總之這個只是現在生活的圈子不是很好造成的。跟合群與否我是覺得無關。


謝邀

其實我覺得「淡如水」是用來形容君子之交的,不是定義和桎梏君子之交

所以你可以擁有你自己風格的君子之交。不管怎樣,在不是大是大非的方面不用限制你自己,舒服就好啦!

而且,悄咪咪說下,你現在是高中可能覺得這樣不太行。但是進入大學,這樣的人很多。

現在不用想太多啦!ヽ(?_?;)ノ


不是所有朋友都值得交、志同道合的人也不會覺得你不合群、反之、需要配合才能強行合群的關係也不會長久、沒必要自我懷疑、高考之後這些人至少會散一半、剩下的一半聯繫也會越來越少、保持自我舒適就可以了


不對。不是不合群,是沒融入。


你問的問題和你描述的根本沒有關係。

可以看出,只是比較懶罷了。


推薦閱讀:

缺乏安全的女生如何給夠自己安全感?
這個世界還需要內向的人嗎?
怎麼打開內向的自己?
什麼是合群?
你們有沒有一種無論自己多小心翼翼,多努力合群還是跟她們不一樣的感jio。?

TAG:社交能力 | 孤僻 | 合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