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就不能有慾望嗎?


爾時世尊為諸長者。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善哉長者 汝等當知

是菩薩人 於生滅法

種種身相 種種壽命

嚴飾之具 婇女眷屬

為欲圓滿 六波羅蜜

轉化眾生 遠離苦際

於此所有 皆不愛著

汝善男子 歡喜諦聽

於菩薩行 當勤修習

勿以貪瞋 煩惱繩索

晝夜系縛 淪墮三塗

無有休息 汝善男子

是身猶如 飲食之器

內外之間 常令清凈

諸惡毒物 不令入中

參諸上味 若有飲啖

損壞色身 及與壽命

身中若有 貪瞋痴等

煩惱毒藥 參諸法味

眾生飲啖 損壞法身

及與慧命 汝善男子

一切眾生 無始時來

少有智慧 如彼嬰兒

但念乳食 余無知見

於諸境相 不能分別

生滅過患 由因感果

果復造因 智不現前

心常痴暗 唯貪飲食

資益四大 常處夢中

而無醒覺 於佛教法

心無修習 猶如醉人

言無義味 於五欲境

未嘗遠離 晝夜邪思

唯增苦惱 愁憂積集

身心放逸 縱無明流

入生死海 漂沈汩沒

受諸業報 饑寒困苦

羸瘦憔悴 遠於彼岸

不能解脫 此諸眾生

從久遠來 於自真心

塵惑所昏 不能覺悟

故於幻境 貪愛染著

汝諸長者 當知己身

假因緣成 無有堅固

但由業力 造作招集

生死輪迴 受諸異報

循環遠劫 無解脫時

智者觀之 深心厭舍

凡夫愚昧 不念無常

著我著人 專自逸樂

不親善友 自構業緣

身壞命終 當墮地獄

輪轉三界 受諸苦惱

大火逼身 逃竄無地

諸佛大悲 哀愍世間

自無信心 亦難救護

智者自知 色身虛幻

無有真實 但由業因

之所招集 根塵大種

和合積聚 假名為身

如沫如泡 畢竟無體

膿血敗壞 何所愛著

是故當知 於此聚中

作不凈觀 深生厭離

勤修聖法 趣不壞身

遠離眾惡 近善知識

信最上乘 修菩提行

廣修福慧 生佛國中

身心安樂 清凈無畏

以微妙衣 及上飲食

床榻卧具 花鬘瓔珞

無價寶香 種種資具

充足無乏 以清凈心

歡喜供養 慚愧勝解

希除罪業 增長福智

如是之人 百千劫中

於無上乘 發生信解

漸以覺悟 實性真空

本來寂靜 如海湛然

無有增減 雖遇風緣

水成波浪 即波為水

動靜一源 如是了知

住佛境界 不生惡趣

漸息輪迴 百千俱胝

那庾多劫 明了心地

貪瞋痴慢 煩惱業因

而不現行 雜類苦果

自然不受 色身堅固

經無量時 歡喜快樂

心無邪念 亦無妄想

於顛倒境 常生思惟

善說法要 利益眾生

自無病行 令他亦無

適悅調順 安隱快樂

深入禪定 離諸苦縛

常以善行 守護眾生

不作惡緣 親近智者

稱揚如來 最勝妙法

恭敬讚歎 踴躍奉行

觀諸世間 有為事相

皆如幻夢 無一真實

了知飲食 色力壽命

煩惱苦本 愚夫無知

耽染愛著 無一剎那

暫時間斷 味諸飲食

增長過失 善友教誨

心不信受 遇惡知識

密近隨逐 深入愚痴

不能覺悟 於諸塵境

妄想執著 晝夜無時

染諸娛樂 智者觀之

深生厭舍 又諸世間

色相幻惑 畢竟衰謝

妻子男女 眷屬因緣

如行路人 暫時而會

因緣報盡 恩愛別離

難以剎那 相戀而住

汝諸長者 當知幻身

譬如畫師 繪眾色相

好醜雖成 畢竟當壞

又如冬月 積水為冰

堅厚暫時 終鎔成水

所以者何 色相虛幻

體性非實 而愚痴人

隨境生貪 染著愛樂

心既顛倒 造不善因

淪墮三塗 受種種苦

經於長劫 無有出期

設生人天 耽諸快樂

由此幻身 造作惡業

無有窮盡 如是痴人

常為結使 冤家魔嬈

妻子男女 父母眷屬

系縛在心 未嘗舍離

晝夜之間 為彼纏縛

妄認為樂 實是苦因

恣任三毒 憎長憍慢

如是之人 違背善緣

不生智慧 造作無邊

諸不律儀 於諸眷屬

父母妻子 珍寶飲食

生苦法中 心無厭足

不思出離 耽染愛著

多求財寶 積集庫藏

見諸貧窮 飢餓眾生

無憐愍心 拯濟困厄

不行正道 邪念增強

智人教示 不能聽受

故處輪迴 汝諸長者

人之色身 譬如大樹

根莖枝葉 悉皆繁茂

久無濕潤 土地干亢

為日所炙 脂脈皆盡

不經歲月 必當枯朽

一切眾生 盛年壯色

身相充滿 貪著世間

縱五欲樂 筋血衰耗

病苦所侵 形貌憔悴

諸根衰謝 不得久停

終歸磨滅 如是痴人

愛著色身 貪諸財寶

不知罪福 不念無常

如樹枯朽 不久摧壞

汝諸長者 觀此幻身

及彼資生 金銀琉璃

真珠摩尼 硨磲碼瑙

珊瑚琥珀 體無真實

猶如聚沫 愚者迷情

妄生貴重 但增貪慾

雜亂正心 於佛法門

無所趣入 智者了知

色身資具 一切皆如

夢所見物 都無自相

防護六根 閉於五欲

親近三寶 行施等行

息諸慳吝 絕愛染心

觀彼諸欲 如大火聚

燒煮眾生 甚可怖畏

不應戀著 

佛告長者 是諸眾生

於多劫中 積集諸法

謂貪瞋痴 見慢疑悔

於諸欲境 觸向迷著

於晝夜時 曾無間斷

寂滅靜慮 未嘗修習

生死苦源 亦不觀察

不了世間 生滅之相

無有自體 畢竟歸空

但由貪愛 積集成種

假因緣生 和合似有

因緣勢盡 復歸散滅

由本無明 復生貪愛

本末相續 加蟻循環

於出世間 真實理中

諸佛菩薩 清凈境界

無有片心 愛樂趣入

如是之人 愚痴所覆

於生死海 流轉漂沒

五塵幻相 深心染著

醉亂顛倒 終無醒覺

若有眾生 善根成熟

自然親近 諸善知識

心常修習 行二利行

於諸增上 補特伽羅

能說法者 發希有心

愛樂恭敬 不生憍慢

於佛功德 甚深微妙

不思議境 無疑無謗

亦不於諸 五塵境中

虛妄迷執 起於貪愛

不作眾罪 生滅苦因

晝夜精勤 思惟諦實

增諸勝行 習施等法

常樂讀誦 大乘經典

心無邪念 無有異想

法喜禪悅 清凈梵行

長養法身 及資慧命

不同痴人 染著世間

但念飲食 色身資具

五欲娛樂 常無厭舍

不知苦本 不求解脫

著諸外道 邪覺邪思

正念不生 無真實慧

如說我有 清凈寶池

若有眾生 入中洗浴

遊戲娛樂 如是之人

不久當得 生諸天上

如是愚痴 執諸異見

迷失因果 邪妄推求

顛倒正理 修不凈行

惡因苦果 無解脫時

汝諸長者 應當了知

世間因果 虛假和合

如木偶人 所作事業

而於其中 勿生憍慢

帑藏珍財 尊榮豪侈

如夢所見 覺已即空

而諸愚人 不知此等

生滅幻化 性本空寂

故於世間 執為常有

所以者何 由無始來

起貪瞋痴 纏縛不舍

違順喜怒 無有暫息

冤家仇對 常現在前

眷屬廣大 財寶豐饒

密附親近 共成娛樂

增長貪愛 為苦所因

後或貧匱 財物散失

乖異別離 愁憂苦惱

起諸諍訟 及其冤結

至年老大 加諸眾苦

形色憔悴 諸根衰朽

朋善眷屬 悉皆厭棄

盛年壯色 耽著五欲

不樂修行 不思厭離

老病相侵 空懷愁惱

身壞命終 墮於地獄

牛頭驅責 楚毒辛酸

無救無依 遠歷長劫

地獄報盡 生餓鬼中

頭如大山 咽如針孔

不識飲食 皮骨連立

餓鬼報盡 生畜生中

鱗介羽毛 水陸飛走

遞相搏撮 常懷驚怖

復遭網捕 逃竄無由

鞭杖捶撻 償往宿債

畜生業盡 或生人中

貧窮卑賤 諸根不具

資緣乏少 多諸病苦

設生富貴 福慧乖違

所有資財 不能受用

或多瞋恚 常苦自心

或染沉痾 而獲夭逝

如是果報 

由貪瞋痴 之所造作

如蠶作繭 而自纏縛

如蛾戀火 終致燒然

身心迫惱 無有暫安

惡業相牽 往來不住

於三惡道 如遊園觀

雖遇眾苦 無悔惜心

不求解脫 亦無厭舍

受諸罪報 難堪難忍

窈窈冥冥 告訴無所

當此之時 父母妻子

一切眷屬 不相替代

唯應自身 獨受眾殃 

從苦入苦 無有休息

如是因緣 皆由眾生

無始無明 相續發起

貪瞋結使 動身口意

廣造諸惡 未解悔除

三有業因 念念增長

汝諸長者 若有眾生

志樂寂靜 希求出離

心於所緣 染凈平等

自然當得 業障輕微

遠離輪迴 雜惡果報

於佛正法 信樂修習

漸能調伏 貪瞋痴等

亦能觀察 了知色身

如幻如夢 如電如泡

畢竟推求 終無實處

諸有智人 應當如是

審諦觀察 我法皆空

而於諸佛 真善法中

漸次修行 施等勝行

積集微妙 增上正法

棄捨凡性 克成聖種

譬如為山 積土而成

又如滴水 漸盈大器

諸善男子 於佛教乘

實事理中 深忍樂欲

於諸世道 不可味著

舍虛妄法 證真實性

離生死苦 得無畏樂

悟彼色相 猶如陽焰

但誑妄情 無實體性

如是觀察 諸法自相

心不顛倒 究竟解脫

是名名為 菩薩乘性

善能安樂 一切眾生

於佛所行 種種行願

隨順修覺 心不退屈

精進長時 無有懈廢

速能修習 六波羅蜜

自行檀度 不望報恩

三輪體空 二緣俱泯

或於後時 皆悉無悔

諸根密護 不犯屍羅

冤對現前 亦無加報

初中後夜 勇猛精進

遠離誼煩 息諸散亂

於善惡品 有力思擇

身業清凈 常現律儀

言音柔軟 和悅眾心

意地無非 絕諸覺觀

於諸如來 所有最上

微妙深法 則能趣入

以善巧智 攝受眾生

稱彼機宜 方便演說

各令悟入 解脫法門


學佛就是慢慢去除我們的貪嗔痴,慢慢減少我們的慾望。我們凡夫都是有慾望的,是在學佛的過程中不斷淡化的。


認為佛教「無欲無求」是對其極大的誤解,佛法對於「慾望」的觀點是十分客觀而中肯,並值得理性推敲的。

佛教將慾望分為以下三種:

1、不善欲

2、無記欲

3、善法欲

不善欲指的是對「財色名食睡」的追求,娑婆世界凡夫對於「食」和「色」的貪求之心最重,因此《禮記》有言:「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眾生對此過分的貪求導致煩惱滋生,而遠離此類慾望保持清凈則能獲得解脫與安樂。佛教的「無欲無求」就是針對於此類不合理的慾望。

經文引證如下:

《正法念處經》卷46:「若離不善欲,後時得大樂」(CBETA 2019.Q4,T17,no. 721,p. 271b28)

《佛說佛大僧大經》:「無欲無求,以斯為樂,現世得安,終生天上。」(CBETA 2019.Q4,T14,no. 541,p. 827a13-14)

《求欲經》:「彼無欲無求,無著意命終已,終亦善,生亦善。」(CBETA 2019.Q4,T01,no. 49,p. 839c11-12)


無記欲是指既非善,也非惡的慾望。比如餓了想吃飯,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覺,冷了想穿衣服。但是無記欲很容易在貪婪和放逸的引導下變成不善欲。


善法欲是眾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發心,希求正法,渴望早成佛道,利益眾生的大菩提心、精進心。對於此類積極進取、向上向善的慾望,在佛經及諸論典中都持肯定的態度。

佛法提倡「少欲知足,杜絕不良慾望」,而並非是像世間人誤解的那樣「無情絕情,消極避世,毫無作為」。

經文論典引證如下: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15:「「複次舍利子!如來所欲無減。何名為欲?謂善法欲。復何名無?謂即如來大慈心欲無減、大悲心欲無減、說法欲無減、化度眾生欲無減、成熟眾生欲無減、伺察欲無減、教示菩薩欲無減、令三寶種不斷欲無減。如來所欲所向,智為先導。如是等如來所欲,皆為令彼一切眾生圓滿無上一切智果,如其所應宣說法要。此是如來第七不共佛法。」(CBETA 2019.Q4,T11,no. 316,p. 816b7-14)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2:「謂諸菩薩雖永斷欲貪,而恆不舍諸善法欲,若身若心常修善行;雖觀諸法空無所得,而為化眾生勤行精進;雖了知心識如幻如化,而恆不舍,具諸佛法成正覺心;雖知諸法無依無作,不可取著,而恆隨所聞如理思惟,如是名為修習神足。」(CBETA 2019.Q4,T12,no. 340,p. 113b25-c2)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凈印法門經》卷2:「雖復多所營作,不能自利亦不利他,是故我今乃至生死後際之中,設使一切眾生於我身份斷割支解,寧受眾苦我終不舍一切智心,亦復不舍一切眾生,亦復不舍諸善法欲。」(CBETA 2019.Q4,T13,no. 400,p. 479a22-26)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5:「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愍心」(CBETA 2019.Q4,T10,no. 279,p. 187c5-6)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19:「以貪隨眠應舍離故,若緣無漏便非過失,如善法欲不應舍離。緣怨害事起瞋隨眠,滅道非怨故非瞋境。」(CBETA 2019.Q4,T29,no. 1558,p. 102b7-10)


慾望是針對六道輪迴裡面有成住壞空,有生老病死的一切而言,我們去追求這些,想得到這些就是慾望,那麼吃飯,睡覺,穿衣,是不是慾望?不會用就是慾望,會用就不是慾望。

為什麼?因為我們身體是果報身,來到地球作為人是過去生中的因成熟了,結得果,所以必須去遵從這個世界的自然規律,這個社會的仁義禮智信,要正正常常的,因為不正常,別人看到學佛都害怕。

那麼怎麼樣才算會用?那就是說,你追求的是出離六道輪迴,是真如本性裡面清凈平等覺,真實的智慧,那就是真的,那不是慾望,那是什麼?那是我們應當,份內的事情,因為我們的自性,真如本性,本自清凈,本自具足,墮入六道輪迴是不應當的,所以去追求裡面的一切都是慾望,出離六道輪迴,不生不滅,才是應當的。

這也就是很多人誤以為佛法是空,是什麼都不要,其實不是,佛法才是最圓滿,最具足的,佛說的空,是空掉六道輪迴裡面的一切,放下才能得到,捨得捨得,有舍才能得,只有明白了因果不空,明白六道輪迴怎麼來的,明白了自性在哪裡,自性是什麼,才能夠真正的去學佛。

佛講經說法是自性的流露,佛經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經,所以我們要用上自性,才能得到自性裡面的能力,換句話說,我們學佛要依據佛經,依靠能夠把佛在經中講得真實殊勝義理,如理如法講出來的善知識,自己學懂學明白了,幫助別人也懂也明白,別人沒有遇到的介紹給別人,自己不會講,把善知識的資訊介紹給他,幫助他懂。

盡自己全部力量受持,護持弘揚大乘佛經,就是在大做佛事,就是在回歸自性,就是在修真實功德,消除業障,提前化解災難,跟這個世界沒緣了,順利出離六道輪迴。

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念佛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住真實慧有聲書系列第一篇)?

mp.weixin.qq.com圖標


1學佛可以有,但是要想修成佛,那就不能有。因為佛是沒有人的慾望的。

2欲=谷+欠。就是總感覺吃不飽,所以要一直吃。佛是覺悟者,覺醒者,他已經發現了,自身具足一切的特性。一個人什麼時候領悟了這種自足的特性,離成佛就不遠了。

3人要是不從內在找到一切,總是向外求,那可是累。去求,不如自己去用智慧去創造。


推薦閱讀:

學佛者不要貪求境界(圖)—道德真源
修行的作用
古詩詞里的10大人生修行,當時只道是尋常
大乘佛法到底應該怎麼修,學佛一兩年了,感覺修行沒有落在實處,覺得很多經典都有表達悟後起修的意思。?
《中阿含經·大空經》

TAG:修行 | 學佛 | 佛學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