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為什麼要寫《資治通鑒》,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反對王安石變法上?


司馬光開始寫《資治通鑒》是在王安石變法之前。

「光常患歷代史繁,人主不能遍鑒,遂為《通志》八卷以獻。英宗悅之,命置局?秘閣,續其書。至是,神宗名之曰《資治通鑒》,自製《序》授之,俾日進讀。?」

在英宗時,司馬光就已經成書《通志》八卷獻給英宗,英宗很高興,就下詔置書局於崇文院,讓司馬光繼續完成這本書,後來神宗把這本書命名為《資治通鑒》。《資治通鑒》這本書已經不是司馬光自己寫自娛自樂了,在英宗時得到了皇帝的高度重視,這本書你可以草草結尾,但是不能太監。就算太監了,皇帝也會找甲乙丙丁接著修完。

再說了,著書立傳是文人們一輩子的追求,特別是像這種能被皇帝重視的書,一準流芳百世,997都要給他修完了。

而且你以為司馬光自請去洛陽是認輸?他知道變法得到神宗的大力支持,不是現在動動嘴就能推翻的。而洛陽是保守派的大本營,他在洛陽一邊修書,是為了養望;一邊就是聯絡保守派,待機而動。


司馬光閱史無數,他不會不知道立德立功立言,寫《資治通鑒》是得益千秋萬世之事,而反對王安石變法只是一時一利之事。


因為此時神宗信任臨川先生,想用他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革新弊政,富國強民。而涑水先生作為舊黨,既然反變法,當然要和臨川先生吵架,可皇帝在臨川先生這邊,既然吵不過,躲還是躲的過。涑水先生就主動申請到了洛陽,在洛陽也沒事情做,就繼續寫《資治通鑒》。在元豐九年寫成此書。


因為被貶了啊

氣的不行,不寫書能幹啥


資治通鑒是部帝皇書,有一定必要性。變法是神宗贊成和支持的,他反對不了。


拳頭暫時縮回來只是為了更有力的回擊。

蹲下是為了跳的更遠,司馬光並非致仕或者告老還鄉了,而是一直在積蓄力量,串聯反對變法的勢力,其剛一上台就十分熟練的把新黨人物一網打盡,新法盡廢。


改變他人難,改變自己容易點


謝邀,人在敘利亞,剛下戰場,日薪過萬。

司馬光墓在山西。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寫這樣一部著作是歷史的需要,他不做可能會有司馬暗司羊光司牛光來寫一部類似的作品,以對後世產生一定的作用。over


推薦閱讀:

TAG:王安石 | 北宋 | 司馬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