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父母很少或幾乎不關注子女心理健康?

如果有撞題就提醒一下emm


他們自己都不健康,怎麼會知道健康的心理是什麼?


就這麼說吧,你要是覺得自己有點什麼心理問題,一部分(並不想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大人就會說:「你怎麼這麼矯情!就不能堅強一點嘛!?看看人家小孩兒怪沒問題!就你事兒多!」不過這也沒辦法,他們那個年代高知識的人畢竟是少數,心理疾病知識更是不普及。

不過我覺得以後會好很多,畢竟我們這一代大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再不濟也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基本都知道有心理疾病這種病。

往後會越來越好的!


過去,父母的父母輩就忽視了這一部分的教育,當然可能是條件所限,這是先天上的不足

成為父母后,如果沒有特意去學習和了解,也自然會忽視對子女心理健康的關注,這是後天的不足。

另外,有多少父母輩當年不被關注心理健康但挺了過來,他們會習慣性地覺得子女也能挺過來。


習慣使然,他們成長時沒有人注重心理健康


因為心理健康,本身這個學科或者說是心理學的知識,在中國發展的時間就比較短,也並沒有被普通大眾所接受。如果能關注到子女心理健康,首先他們自己要懂得心理知識吧,但過去的社會環境和教育環境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很多父母連學都沒上過,也沒有受到過高等教育,思維和想法都是很落後的,自然沒辦法了解到心理健康這種事情。包括父母一輩很多人心理也都是有問題的,那就更不可能關注到子女這方面。

再加上過去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大家長制的養育方法,基本上不把孩子當成個獨立的個體,也不關注孩子的想法,不去吸取新鮮的知識,所以哪怕孩子出問題了,故步自封或者不會引起重視。

心理學的發展和科普,需要我們年輕的這一輩的努力,逐步改變大環境吧。


可能是這樣的父母也不會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對於心理健康的認知是很少的,所以當他們沒有的東西怎麼會給到子女呢?父母那一輩所受的教育以及他們的經歷可沒我們現在這樣好,所以他們做不到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所以說既然他們給不了,那麼我們意識到了,那就讓我們自己給自己咯。對於我們年輕人,想要了解心理健康是很容易的,互聯網是很強大的工具,我們可以尋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學習分享心理健康的知識,也可以自己找到資料來學習。

自己學好了,自己的孩子將來就會受益的,也會更幸福的。


還是不愛 愛的還是自己


父母那一代,剛解決了溫飽問題,活著,吃飽,就不容易,多體諒父母,自己有想法了,執行就是了,把自己當初一個獨立的人對待,而不是父母的一個產品


推薦閱讀:

閨蜜的孩子2個月了,她總覺得她婆婆在跟她搶孩子,說她婆婆抱著孩子不撒手了,感覺已經偏執了!該怎麼勸她?
人在這三種情況下更容易自殺,第三種是最出乎意料
沒法與人交流,有障礙,生活工作都受到影響,該怎麼辦?
情緒消極是不是一種錯?
為什麼有的人會很容易喜歡別人?

TAG:親子 | 心理健康 |